我是一位要求"差不多"的媽媽

2020-10-18 梅吉3882174592

前些日子有孩子被媽媽打耳光從樓上躍下,做為一位母親我都不敢看第二遍孩子縱身跳下的絕決,為什麼被老師訓了還要被媽媽打,是的青春期的男孩很氣人,我兒子16歲也是一樣,可做為成年人,我們的面子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也許輕輕拍拍臉低聲訓斥兩句,也許此刻去和老師去溝通,該道歉就向老師承認錯誤,替孩子分擔一點,這些舉動都會刻在此時孩子心裡。做如此絕決行為就是孩子一瞬間的想法,媽媽們我們一定耐心陪青春期的孩子熬過去,別在讓這種悲劇上演了,沒有誰比我們這些做媽的更清楚養大一個孩子得付出多少,這是無數個睡不了整覺的夜晚辛苦養大的孩子,不要有過高的強求了,做一位"差不多"的媽媽也會有意外驚喜和收穫的。

在兒子八歲之前我也動手打過他手心屁股,家裡有把長長的鋼尺,犯了錯讓他自己說打幾下,這是一種行為約束,讓他明確知道"不"字,不能什麼事都聽他的,家裡人不可能是以他為中心的。我始終認為孩子小時立規矩遵守規矩是大人必須教會他們的,以身作則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形成將來好的學習習慣。

雖然我在做人和習慣上對孩子要求嚴,但在學習上我一直覺得"差不多"就行。小學六年我兒子屬中上,在外學習書法、奧數和英語還有他自己喜歡的畫畫,其實兩門也學得一般,英語背了很多單詞,課內成績基本還行也沒過多強調分數。

小升初在學校參加分班兒子考進實驗班,我還著實樂了一陣,在初中三年成績忽上忽下,我只對他要求佔班裡中間差不多就行,因為這樣老師不會單個找你談話,成績"差不多"就行別落下同學太多。也許是我的"差不多"心態影響到他,今年6月底中考我兒子發揮很不錯,750滿分他考了700.5分,我們本市最好的高中,烏市一中今年錄取分數線690分,正如他自己總結主要是心態好發揮到自己最好水平,我覺得在大考中這點相當重要,做到了真正不遺憾不後悔,會的全做對,不會的就不用理會了。人生很長學習之路也是漫長的,學的"差不多"過的"差不多"就好,不要逼自己去追求完美。

如今兒子在高中奧賽班經歷了期初考試,狠狠地撞了他一下,回來說這些學霸們太厲害了。考前我的要求是在班裡衝出倒十就"差不多"了,他完成了任務在班裡倒十一名,這只是高中第一次檢驗不用過多焦慮,在這樣的班裡有很好的學習氛圍,有無比優秀的老師推著你往前走。不過他也對我說,媽你的"差不多"原則可能得改改了,因為在這班考太差會下調到實驗班的。我說好,你好好努力爭取留在這個班,其實我心裡想如果真下調到實驗班也接受,因為這都是憑成績說話很公平,看吧我的"差不多"心理又開始作祟了。

我覺得考入一所理想的高中非常重要,這裡有優秀老師解疑答惑傳授知識,有志同道合同學們作伴,只要會學習、勤思考、夠努力、夠勤奮、多總結,三年的高中生活一定會讓孩子們有更大的進步!我這個"差不多"媽媽說不定也會讓"差不多"下崗了。

在我看來,成績、應試不是唯一重要的,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高考只是開始, 教育不能只奔著高考去,應該衝著人生去。

圖片都是孩子自己的作品 權當收藏

相關焦點

  • 學校要求家長交張單人照辦卡,一位媽媽因獨特姿勢走紅,個性十足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位媽媽因學校要求發一張單人照辦出入卡而在家長群發的一張獨特姿勢的照片而走紅。據了解,這位媽媽的孩子把班主任在家長群發了一個通知,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家長們發單人照學校好統一製作出入卡。
  • 「媽媽!老師批評我了!」來自一位媽媽的智慧回答
    她才委屈地抱著嫂子說:「媽媽,數學老師今天批評我了」,說完竟然哭了起來。嫂子一邊安慰侄女,一邊輕聲問道:「那老師為什麼會批評你呢?」侄女吞吞吐吐地說:「是因為我上課走神,有時候玩自己的頭髮,有時候看窗外,老師看到了就當場批評了我,我覺得好丟臉哦。」嫂子聽完接著輕聲問侄女:「那你知道錯了嗎?」
  • 一位媽媽對女兒的講述
    「媽媽,你早點來接我。」每天出園回家到第二天去幼兒園路上,女兒執拗的哀求是難以淡忘的魔咒。生病打針,從走出家門一直要哭到針打進血管。極度認生,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外的人面前,如同驚恐小鳥。媽媽一度懷疑女兒有「自閉症」,但又似乎不是,在家中的表現帶給我們很多開懷、是慰藉。
  • 一位留學生媽媽的心裡話
    今天我們換一個思路,從一位留學生媽媽的角度看看如何培養一位優秀的孩子以及怎樣做一名有智慧的留學生家長。                                           ——大V語錄今天這位優秀寶寶名叫張宸安英文名叫Ken,來自上海。2017年就讀於加拿大BC省South Delta 中學。
  • 我是個差不多學霸
    如果你正好聽過"差不多先生"和"差不多姑娘"包學習APP想介紹這位差不多學霸給你。雖然成績不及清北,只是差不多的好,卻勝在對自身學習優缺點的認識,差不多清清楚楚,為此,是差不多學霸,更是會靈活、懂變通、一邊學習,一邊學會學習的學霸,由此,介紹給你。
  • 初婚小夥愛上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再婚的她,為何要求那麼多?
    一位來自廣西的大齡男青年陸先生,在百家給明一留言說「我雖然比她大2歲,但一直未婚,本想著自己條件一般,找一個離婚帶孩子的單親媽媽也行,可是沒想到,談起結婚這件事情時,她的要求竟然比初婚女人要求還多……」陸先生,34歲,早年家庭條件不算好,沒什麼學歷,四處打零工,目前在一家農場從事果園管理工作,月入4000左右,去年借首付買下一套房
  • 一位華人媽媽的求助:我的孩子不愛回中國了,怎麼辦?
    一位華人媽媽在網上發了一封求助信《我的ABC孩子不愛回中國了》:這位華人媽媽的女兒每年都會回中國一到兩次,照理說,應該已經非常適應國內的生活了
  • 凡事「差不多」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
    當然,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至少生活過得去,而且身心愉悅,不會有壓力,有負擔,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啊。但是,在做了媽媽之後,我女兒給我的這種凡事「差不多」的態度狠狠地上了一課。我想但凡做父母的,都想把一切好東西給自己孩子,我也一樣,雖然我知道她成為普通人的概率更大,但也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 學校要求家長發「單人照」,一位媽媽因姿勢獨特走紅,老師:重發
    學校要求家長發「單人照」,一位媽媽因姿勢獨特走紅網上就有網友分享了發生在家長群的趣事,一位媽媽因為在微信群中發了一張姿勢獨特的照片而走紅。事情的起因是學校要求每個家長發一張自己的「單人照」來製作家長進出卡。
  • 為什麼很多語言「媽媽」的發音都差不多呢?
    中文的「媽媽」會不會也是外來詞彙?經查閱,其實在三國時期的一部字典就對這個稱謂有了注釋:《廣雅 · 釋親》——媽,母也。可見在中國這個稱謂是古已有之了,並不是舶來品。北大外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教授辜正坤老師在《中西文化比較導論》當中也曾經提到過,「m」這個音很可能就是嬰兒索要奶水的聲音,從而引申為媽媽。
  • 可怕的「初二現象」差點毀掉我的兒子!一位媽媽的自述
    聽一位媽媽抱怨:兒子原本很聽話,但讀初二以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父母跟他說什麼話,他都要頂撞回來,有時乾脆不搭理。期中考試成績有進步,媽媽本想趁這個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沒想到孩子反應讓人無語:媽:兒子你真棒,這次成績不錯,媽為你驕傲!晚上想吃啥,媽媽給你做?子:吃啥都行。
  • 如果育兒嫂工資和媽媽差不多,到底要不要請阿姨
    很多人都在問如果價錢差不多要不要請阿姨,媽媽是否要上班。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請阿姨的好處:1、 很多阿姨都是幹體力活出身的,並且有過帶自己孩子的經驗,所以阿姨的耐力比奶奶姥姥,甚至比媽媽都要強,身體素質槓槓好。2、 阿姨喜歡社交,我本人沒碰到過不愛社交的育兒阿姨,能迅速和小區內的奶奶輩和阿姨們打成一片,孩子也有小夥伴。比內向的老人帶領要好很多,孩子也開朗。
  • 女兒作文:媽媽長相很可怕,媽媽崩潰要求重寫
    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女兒的作文,當中竟然形容媽媽的外表可怕,令她感到崩潰,並要求女兒重作,惹笑不少網民。這位媽媽在文中抱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她貼出女兒的作文,題目為我的家人,根據老師的指引,學生要在第一段介紹家中成員及其特色和長相
  • 女兒作文:媽媽長相很可怕,媽媽崩潰要求重寫
    一位媽媽在網上分享女兒的作文,當中竟然形容媽媽的外表可怕,令她感到崩潰,並要求女兒重作,惹笑不少網民。這位媽媽在文中抱怨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她貼出女兒的作文,題目為我的家人,根據老師的指引,學生要在第一段介紹家中成員及其特色和長相,而女兒竟形容媽媽的長相很可怕、爺爺奶奶長相很老,而爸爸則是頭髮是黑色的。
  • 一位老師媽媽寫給我的一封信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今天為大家分享圈友投稿。 川媽說:Tina是一位倆寶媽媽,也是一位初三班主任老師。
  • 【愛新聞】諸暨一位媽媽,要求給孩子打狂犬疫苗!原因竟然是……
    本地【江東分院急診掛號窗口,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孩子急切地問,我家孩子和小夥伴玩鬧時被對方咬得出血了,要不要打狂犬疫苗。醫生表示,通常被人咬傷不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只需掛外科處理傷口即可,但需了解下對方近期是否有被犬咬傷史及有無接種狂犬疫苗。
  • 孩子,我做媽媽的年齡和你現在差不多大……
    圖片來源:網絡母親節感恩有你(年少)――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記憶中模糊的童謠如一股清泉清澈的通徹於大腦中… ,半夜起來哄我睡覺,給我哼著童謠的歌曲,白天照顧調皮的我,教我學習的只有我聽的懂娃娃語,您不厭其煩的教導著我成長,給予了我童年的陪伴和快樂
  • 自由教師之絕地反擊:我和媽媽最後找到了一位通靈者……
    媽媽急瘋了,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在這位老師的建議下,想試試全日制。       小Y理科比較強,但語文是他的弱項。恰恰每場考試第一場就是語文,只要語文沒考好,後面的科目他都沒心思做了,所以他特別害怕語文。        沒事的,我心裡暗暗對他說。       第一次課上,看出這孩子學習很自覺,只是對中考沒信心。
  • 我是一位全職媽媽,一人帶娃,心酸自知
    平常自己開車就能辦的事情,But現在,還需要臨時召喚一位隨行人員,哎,出個門我太難啦!一個人帶娃,整天圍著孩子轉,感覺孩子的事情永遠忙不完,箇中心酸只有經歷的人才有體會,尤其月子裡寶媽會特別辛苦,寶寶就是吃-拉-吃-拉的無限循環。剛餵完奶,拍完,好不容易睡了,發現尿了,換好尿布,沒幾分鐘又發現拉了,又得換尿布。
  • 這5個要求,是一位聰明的母親寫給剛上大學的女兒,不妨看看吧!
    她到了學校,安置好一切,打開媽媽的信,仔細的讀著,原來媽媽就是想告訴她,她可以談戀愛,但是有五個要求。 第二個要求,就是年齡學歷都差不多的男人,不能相差太大 陸媽媽說了,除了人品要好,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就是年齡和學歷都要跟陸晴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