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一絲不苟,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最好。而有的人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把生活過得也是一塌糊塗。還有一些人過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有追求,但是不追求完美,有求知慾望,但卻不求甚解。總之,凡事都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那麼較真,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
曾經的我就屬於那種凡事「差不多」就行的人,本身資質平平,並非頭腦聰明之人,所以上學時候也是處於中等的成績,過著得過且過日子,或者只是間歇性的躊躇滿志,持續性的混吃等死的狀態,整個學生期間,一直到參加工作都是這種狀態。當然,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至少生活過得去,而且身心愉悅,不會有壓力,有負擔,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啊。
但是,在做了媽媽之後,我女兒給我的這種凡事「差不多」的態度狠狠地上了一課。我想但凡做父母的,都想把一切好東西給自己孩子,我也一樣,雖然我知道她成為普通人的概率更大,但也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想給她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我也在時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但耳濡目染的一些習慣並不是說改就該得,我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想對孩子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我也是個標準的俗人。
最近在陪她的過程中,發現她也在試圖做一個凡事差不多就行的人。她比較喜歡貼紙書,所以總是讓我陪著她貼貼紙。最開始的時候她找到地方後,不管是否美觀、是否準確就直接貼上了事,因為那時的她還不到兩周歲,所以就放任她貼對地方就行了。後來看到別的寶媽說自己的女兒貼貼紙偏一點都不可以,一定要貼得絲毫不差才算完,而那個女兒比我女兒還要小一個月。自那以後,我也開始有意識地提醒她一定要貼得漂亮,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一點,可是當她貼偏了一點,我讓她拿下來重新貼時,她會跟我說就偏一點點,實在不開心了就說媽媽貼。
面對這種狀態我是無奈的,不知道應不應該進一步地去要求她。要求多了,只會給處於逆反期的她帶來更多的反抗,不要求她,任其發展,不知道今後會不會凡事都是這個態度。我知道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要求完美期,或許我的女兒的這個時期還沒有到,但是作為媽媽總會不受控制的焦慮,很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有時候我也想做一個佛系的媽媽,但又怕耽誤孩子,總是陷入到自相矛盾中無法自拔。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一直持續性的躊躇滿志,不知道現在的生活會不會有變化,現在肯定是沒有答案,只能現在開始一直躊躇滿志,然後若干年後看效果。
對於孩子,當然不希望她像我一樣,沒有更高的追求,也沒有遠大的抱負,但是首先還是希望她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對待事情的態度希望她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有所改變,希望她能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一些,這樣無論在哪方面做得都不會很差,應該能比差不多更高一個等級。
凡事「差不多」的確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的說它好或不好。但是,在走了很多彎路後,讓我重新選擇,我想我一定會摒棄之前的態度,人生不過三萬天,我們該傾盡所有的增加生命的厚度。當然,我的人生也還沒有給我多麼深刻的感悟,也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更不敢說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只是單純地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一些,精彩一些。
正如李銀河老師說的,「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興的、興致勃勃的活他三萬天,如果有來生,還願像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