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中始終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不斷加強和改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並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經驗。
堅持把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們黨始終把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就指出,「人們為著要在社會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會科學來了解社會,改造社會,進行社會革命」。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紀元。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強調「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視科學」,並指出「科學當然也包括社會科學」。黨中央提出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後,反覆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澤民同志特別指出「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成果,都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進一步強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二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同等重要」。
2004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指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強調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樣重要,培養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家與培養高水平的自然科學家同樣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與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學素質同樣重要,任用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與任用好自然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同樣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所賦予的內在規定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否則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必須掌握真諦、融會貫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聚焦國家發展和黨長期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
堅持正確的指導方針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黨和國家的性質,決定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大有作為。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方針。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做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為此要在學術領域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鄧小平同志重申「我們要永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否則思想要僵死起來。針對那些偏離正確方向的所謂「爭鳴」,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展學術自由和創作自由」。胡錦濤同志指出,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要注意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界限。
對於新形勢下如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提倡創新、鼓勵探索,要堅持和發揚學術民主,要正確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待學術問題的科學態度,有利於形成人人追求真理、探尋真知的濃厚學術氛圍。
堅持構建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形成鮮明的特色、風格、氣派,是一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熟的標誌。
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向全黨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時,就高度重視賦予馬克思主義民族形式的問題。自2004年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來,從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體系,到構築特徵鮮明、結構合理的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再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黨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認識不斷深化。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要著力構建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從而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他還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極其繁重的任務,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協同推進。
堅持建設一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的強大哲學社會科學隊伍
早在革命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僅僅有拿槍的軍隊還不夠,還要有文化的軍隊。新中國成立後,他反覆強調:「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龐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社會主義是不能建成的。」
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理論隊伍建設,提出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造就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強、政治和業務素質良好、銳意進取的青年理論骨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對知識分子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為知識分子工作學習創造更好條件,加快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幹事創業的體制機制。
這些基本經驗,啟示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又要尊重規律、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既要抓繁榮發展,又要抓引導管理;既要從體系上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又要從隊伍上重視培養造就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理論工作者,從而不斷提高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更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劉景泉 張健 單位: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