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中始終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不斷加強和改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並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經驗。

  堅持把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我們黨始終把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就指出,「人們為著要在社會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會科學來了解社會,改造社會,進行社會革命」。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紀元。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強調「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視科學」,並指出「科學當然也包括社會科學」。黨中央提出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後,反覆強調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澤民同志特別指出「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成果,都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進一步強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二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同等重要」。

  2004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指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強調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樣重要,培養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家與培養高水平的自然科學家同樣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與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學素質同樣重要,任用好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與任用好自然科學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同樣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所賦予的內在規定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否則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最終也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必須掌握真諦、融會貫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聚焦國家發展和黨長期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

  堅持正確的指導方針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黨和國家的性質,決定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大有作為。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方針。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做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為此要在學術領域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鄧小平同志重申「我們要永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否則思想要僵死起來。針對那些偏離正確方向的所謂「爭鳴」,江澤民同志強調「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展學術自由和創作自由」。胡錦濤同志指出,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要注意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的界限。

  對於新形勢下如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提倡創新、鼓勵探索,要堅持和發揚學術民主,要正確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這體現了我們黨對待學術問題的科學態度,有利於形成人人追求真理、探尋真知的濃厚學術氛圍。

  堅持構建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

  形成鮮明的特色、風格、氣派,是一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熟的標誌。

  毛澤東同志在1938年向全黨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時,就高度重視賦予馬克思主義民族形式的問題。自2004年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來,從建設具有時代特徵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體系,到構築特徵鮮明、結構合理的馬克思主義學科體系,再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黨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認識不斷深化。

  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要著力構建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從而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他還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極其繁重的任務,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面力量協同推進。

  堅持建設一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的強大哲學社會科學隊伍

  早在革命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僅僅有拿槍的軍隊還不夠,還要有文化的軍隊。新中國成立後,他反覆強調:「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龐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社會主義是不能建成的。」

  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理論隊伍建設,提出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學貫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論家,造就一批理論功底紮實、勇於開拓創新的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強、政治和業務素質良好、銳意進取的青年理論骨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對知識分子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為知識分子工作學習創造更好條件,加快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幹事創業的體制機制。

  這些基本經驗,啟示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又要尊重規律、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既要抓繁榮發展,又要抓引導管理;既要從體系上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又要從隊伍上重視培養造就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理論工作者,從而不斷提高黨領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更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劉景泉 張健 單位: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

相關焦點

  • 加強學科建設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原標題:加強學科建設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 3月3日至15日,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肩負莊嚴使命,齊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積極議政建言履職盡責,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大會剛一閉幕,本報記者即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副校長黃浩濤。
  • 強化頭雁意識 厚植特色優勢 奮力書寫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新...
    市領導劉忻、於躍敏、潘家瑋、佟桂莉、許明、羅衛紅、陳國妹、周智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郭華巍出席。 周江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向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致以問候和感謝,並充分肯定過去五年全市各級社科聯組織取得的成績。
  • ...情」「實」「意」 繁榮發展與「三個地」相適應的哲學社會科學
    這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是一脈相承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萌發。這些年來,全省社科理論戰線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同志「真、情、實、意」重要指示精神,實現浙江哲學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
  • 財政部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專項...
    財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有關負責人就《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答記者問為了規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以下簡稱「繁榮計劃」)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促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健康持續協調發展,近日,財政部、教育部聯合發布了
  • 習近平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18個密碼
    1.兩個沒有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全面推動新階段高校思政課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
    社科司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新發展目標,落實部黨組「五找」要求,全面推動高校思政課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一、在深入學習教育上聚神聚力,更好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
    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諸學科中,經濟學、法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是20世紀初從西方移植過來的。由於是移植的,就存在如何中國化的問題。也就是說,不能全盤照搬西方理論和方法,而要有中國特色。習近平同志指出,「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並強調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堅定憲法自信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中外憲法史無一例外地表明,一個國家的憲法能否立得住、行得穩、走得遠,關鍵要看這個國家的憲法是否從自己的國情和實際出發,是否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是否能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我國現行憲法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結論與實踐結晶,是黨領導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經驗總結與規劃總綱,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進步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大法與根本保障。
  •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綱領性文獻
    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地位;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導。
  • 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
    董少校)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今天在上海召開高校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眾化、普及化工作經驗交流會。回顧黨近90年的奮鬥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貫穿了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實踐的全過程,貫穿了我們黨加強理論建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全過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同中國化、時代化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了科學闡述,標誌著我黨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認識達到了新境界、新高度。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化有著優良傳統,代代有名篇佳作,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學人和社會大眾。
  • 以自身優勢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高校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陣地,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發揮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優勢,構建好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發展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服務我們黨治國理政作出更大貢獻。
  • 哲學社會科學與時代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個不可替代」可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是城市「智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頭聯合著高校系統、黨校系統、社科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一頭連著黨委政府的決策和政策。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徵集2021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
    (以下簡稱重大攻關項目)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抓手。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實施辦法(試行)》,我部現啟動2021年度重大攻關項目選題徵集工作。
  •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大有作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 劉致福:積極推動山東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寫好真懂、真信、真用...
    編者按: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重大部署。三年來,山東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做出了山東貢獻。
  •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原標題: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是社會發展狀態的晴雨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70年發展史就是新中國70年發展史的實錄或縮影。其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改革開放前30年、改革開放後30多年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7年。
  •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召開
    寫好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奮進之筆」 2020-04-30 來源:教育部   4月28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召開。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
    婁勤儉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全體代表和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他說,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快速發展,不僅數量有較大增加,而且整體質量也有明顯提高,不少刊物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及時反映高等學校教學科研成果,促進學科建設和學術人才的成長,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和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