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你覺得男女生最理想的身高是多少?曾經有各種身高受歡迎程度排名,可無論自己的身高排第幾,人們在內心中還是希望可以更高一些。
尤其是有了孩子後,身高成為家長一直關注的問題,並為孩子長身高做出過很多努力。
曾經網友開玩笑地說,如果自己太矮了,就找一個高一些的伴侶,這樣孩子的身高還有機率「翻盤」。
好多「準婆婆」不喜歡小個子的女生,這不是針對女生本人而想為後代考慮,因為老話總說「娘矬矬一窩」,老人不敢冒險娶矮個子兒媳。
身高遺傳真的這麼不公平嗎?今天就來讓我們了解身高的真正秘密,矮個子媽媽不再背鍋。
據研究表明,父母遺傳給孩子身高的概率是相近的。
孩子身高究竟隨媽媽還是隨爸爸,跟他的性別無關,從概率上講需要「碰運氣」,而且存在可變因素。
夫妻都很高孩子的基因有優勢,但不代表他長大一定很高。夫妻比較矮不代表孩子沒希望,通過後天的努力,仍然可以竄起來。
身高大約有60%~85%條件取決於遺傳,生育長高空間可以靠後天「打拼」。
1)睡眠讓孩子全面發育
若不想讓孩子身高受限,從他出生後就應重視起睡眠問題,最基本的早睡早起要做到。
孩子在熟睡時會分泌生長激素,同時良好的睡眠不止能讓孩子長高,還會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發育,每個階段孩子所需睡眠時間不同,家長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2)讓孩子有個好身體
保證身高正常穩定生長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珠格格》中東兒的扮演者就是一個例子,他因為生病身高定格在了十幾歲時。
當孩子生病時吃藥打針,導致身體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影響身高發育,甚至停止長高。
3)等健康的心理,是孩子身高的「輔助劑」
研究證明:從小沒有得到關愛的孩子,普遍矮於同年齡人,稱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
家長只注意孩子長高了多少,最容易忽略孩子內心感受,心理健康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也間接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4)別做錯了運動
運動加快孩子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但家長要避開讓孩子做舉重、拔河、長跑或危險性高的的運動,不利於長高還傷害身體。
除非是當運動員培養,否則不要讓孩子進行高強度運動,這會讓孩子身體承受過重壓力,反而阻礙生長。
0~6歲是孩子基礎身高發育的關鍵期,若發現孩子身高矮於平均值時要立即檢查,家長可對照身高發育表。
幫助孩子長高的飲食方式是均衡營養,而不是提前進行大補,這樣造成孩子容易發胖、早熟、提前停止生長。家長出於好心卻達到相反的效果,坑了自己也坑了孩子。
關於寶寶該怎樣吃、吃什麼,很多家長不了解,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尋找一份寶寶的專屬食譜。
當媽後恨不得自己是專業的廚師,每天變著花樣給寶寶做好吃的,可逛遍菜市場不知道哪些適合寶寶吃。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憂慮,這本《兒童長高食譜書》將是一位好幫手。
書中精心整理了38種常見增高食材,展示193道增高美食,製作步驟精細簡單,家長可以跟著圖片學習,也可觀看視頻教學。
就算不為孩子身高發愁,這份食譜也可作為日常輔食和三餐,讓孩子吃得美味又健康。
現在這本書只需要29.8元,只需要一塊豬肉的價錢,可以解決家長做飯難題,並幫助孩子長高,簡直不要太划算!快把它抱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