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90後的審美世界裡
高個子,大長腿,是絕對的加分項
當80後、90後為人父母時
也早早開始操心起
孩子的身高問題了
關於身高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
「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
孩子長不高
都是媽媽們的「鍋」?
根據目前的相關研究發現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是差不多的,孩子的身高遺傳父母哪一方具有隨機性。
公認的說法是
70%取決於遺傳基因
30%由後天因素影響
所以,媽媽們,不用再自責啦
既如此
操心的爹媽們又要問
想要孩子長高
又沒有遺傳優勢
怎麼辦
這就要從
飲食、睡眠、運動、心理等方面
重點打拼啦
均衡的飲食
提到長高,大家都知道要補鈣,要喝牛奶。的確,缺鈣也會影響長個兒,但這不意味著補鈣就能幫助長高。補鈣並不能讓骨骼拉長和變粗,而且絕大部分孩子都不需要補鈣,正常飲食和奶製品中含鈣已經很充足。
飲食中對長個影響更大是蛋白質,以及維生素。
其實,只要保障飲食均衡,少吃甜食、飲料等,保持身材不胖不瘦即可。而亂吃補品、保健品,可能會導致提前發育、骨骺提前閉合,無異於拔苗助長,影響正常發育。
充足的睡眠
睡眠對身高的影響,主要通過生長激素起作用。
生長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很少,大部分是在入睡後分泌的,一般在入睡後 1~2 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分泌量是白天的 3 倍左右。
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我國教育部印發的文件中明確規定:需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 10 小時,初中生 9 小時,高中生 8 小時。
看到這裡,很多人只能嘆一句「我的身高都是被學習耽誤了」,曾經受過的苦,以後只能儘量讓孩子少受了。
適度的運動
白天有什麼方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嗎? 當然有,那就是多運動。
合理的運動鍛鍊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骨骼的形成、發育,骨骼長度增加,同時也能增加食慾、改善睡眠,從而讓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相關數據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可高出4cm左右。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5~17 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要累計 1 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要 3 次。推薦快走、慢跑、跳繩、遊泳等有氧運動。
保持愉悅的心情
很多人只關注了長高和遺傳、飲食、睡眠等的關係,卻常常忽略心理因素對身體發育的影響。
情緒壓抑,心理壓力過大,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對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會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導致孩子長不高。所以,給孩子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十分重要。
成年了還能長個麼?
大家都知道,長高有兩個關鍵時期:「一天一個樣」的嬰幼兒期,還有作為「終點前的最後衝刺」的青春期。
但很多人更想知道的是:成年了還能不能長高?
其實,能否長高和是否成年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只和骨骺是否閉合有對應關係。
也就是說,能不能長高,關鍵看一個地方:骨骺是否閉合!
迫切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長高,去醫院拍張X光就知道了。
至於那些骨骺已經完全閉合的朋友們,建議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能不能長高上。
不要相信什麼「斷骨增高術」,這種手術本是用來治療下肢不等長患者的,風險較高、恢復較慢,還可能造成殘疾。
比起身高,心理健康更重要。
圖源網絡:侵刪
關注公眾號【益珍方】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