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輔助生殖技術

2020-12-20 騰訊網

1.概念

(1)輔助生殖技術(ART)指在體外對配子和胚胎採用顯微操作技術,幫助不孕夫婦受孕的一組方法。

(2)人工授精(AI)

夫精人工授精(AIH)。

供精人工授精(AID)。

(3)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4)其他衍生技術:單精子卵漿內注射(ICSI),囊胚培養,配子和胚胎冷凍,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VM),卵母細胞捐贈,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

2.子宮腔內人工授精(IIJl)

(1)宮腔內人工授精:將精液洗滌處理後,去除精漿,取0.3-0.5ml精子懸浮液,在女方排卵期間,通過導管經宮頸管注入宮腔內授精。

(2)人工授精可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進行,在促排卵周期中應控制卵泡數目,以免增加多胎妊娠發生率。

3.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適應輸卵管性不孕症、原因不明的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男性因素不孕症、排卵異常、宮頸因素等不孕症患者,通過其他常規治療無法妊娠者。

4.輔助生殖技術的併發症

(l)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誘導排卵時顆粒細胞的黃索化、過多卵泡生長、過高E:水平,引起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滲出,血液濃縮,腹水胸水等病理改變。預防為主,擴容治療。

(2)多胎妊娠:移植多枚胚胎造成雙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造成高危妊娠,對母嬰安全產生風險。減少胚胎移植的數目,推行單胚胎移植策略。

5.體外受精及其衍生技術-ICSI

(1)適應證:重度少、弱、畸精子症;IVF失敗。

(2)技術步驟:選擇單個精子注射到卵母;細胞胞漿的授精技術。

6.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

(1)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異常、單基因遺傳性疾病。

(2)技術步驟:在卵裂期或囊胚期取單個卵裂球或少量細胞,進行遺傳學診斷,剔除異常胚胎,移植能產生健康孩子的胚胎進入宮腔。

相關焦點

  •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不斷進步 輔助生殖市場規模增加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是從女性卵巢內取出卵子,並在體外與精子交配,最後將培養發育好的胚胎移植到宮腔內,使其安全著床並成功發育成胎兒的過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主要適用於不孕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者的治療,解決具有遺傳疾病或不孕症夫妻的生育問題。
  • 烏克蘭輔助生殖: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導致地球變暖,加上工作壓力等影響,全球不孕不育的夫婦越來越多,由此人們採用輔助生殖技術來圓夢孩子夢。那麼,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呢?什麼是輔助生殖技術?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簡稱,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試管嬰兒就是使用該技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嬰兒。世界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被譽為繼心臟移植成功後20世紀醫學界的又一奇蹟,激發了全球許多國家研究這一高新技術的熱潮。
  • 我是上海九院輔助生殖科主任匡延平,關於不孕症、輔助生殖的問題...
    我是上海九院輔助生殖科主任匡延平
  • 專家詳解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是解決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和哪些因素有關?不孕症夫妻備孕應做哪些準備?面對不少人出國尋求輔助生殖技術,國內外在輔助生殖技術領域是否存在較大差距?
  • 喬傑院士解鎖輔助生殖技術發展
    作為科技部「生殖與發育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生殖細胞發育」首席專家,一直從事婦產科及生殖健康相關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從遺傳學、表觀遺傳學角度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將基礎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臨床上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揭示疑難不孕症發病機制,優化輔助生殖技術方法,提高疑難不孕患者治療成功率。
  • 目前醫院常用的輔助生殖技術有哪些?
    隨著醫學的迅猛發展以及不孕症研究的不斷深入,不孕症治療不斷推出新方法、新技術。輔助生殖技術(ART)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具有較大發展前景的新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學科交叉的新領域,涉及到婦產科、男科、遺傳學、組織胚胎學、分子生物學和動物學等多學科。
  • 聞姬:選擇科學助孕方式 必要時接受輔助生殖技術
    近年來,我國不孕症的發生率在不斷上升,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聞姬教授提醒,廣大適齡男女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對生殖輔助技術的安全性擔憂和錯誤認知,選擇正規有資質的生殖中心接受高質量的個體化治療。
  • 有「邊界」的輔助生殖技術 會帶人類走多遠?
    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給不孕症的成功治療提供了更大可能。據中投顧問預計,2020年我國輔助生殖潛在市場規模將達7200億元。不孕症正在逐漸發展為21世紀第三大疾病,輔助生殖技術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生育,未來又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 北醫三院獲準開展體外輔助生殖技術服務
    按照衛生部《人類輔助生育技術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育技術規範》的要求,經專家組評審,北京市衛生局、衛生部的審批,日前準予北醫三院開展常規體外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這是北京地區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準予開展該項醫療技術服務的醫院。  北醫三院是國內最早開展「試管嬰兒」臨床研究與應用的醫院。
  • 孫贇教授:以患者為中心 提高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
    針對不孕不育的病因、治療以及輔助生殖技術進展等問題,本刊特邀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孫贇教授。此外,試管嬰兒是解決不孕症的最終的治療手段,目前有15%的不孕症患者採用試管嬰兒技術完成生育。
  • 我國輔助生殖技術迎來而立之年
    因而,越來越多人將希望寄託於輔助生殖。與此同時,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不少家庭有了再生育子女的意願。但是,這些人群中不乏高齡夫婦,他們所面臨的生育問題更加複雜,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對輔助生殖的需求更加迫切。據統計,我國每年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受孕分娩的嬰兒高達20萬人。
  • 輔助生殖技術人工受精和試管嬰兒有什麼區別
    在輔助生殖技術中人工受精和試管嬰兒都是非常受不孕不育患者們歡迎,但是這兩種輔助生孩子技術都是有很大區別的,不止在操作中,對患者的要求也都不同。那麼,輔助生殖技術人工受精和試管嬰兒有什麼區別?
  • 幫助不孕不育 廣西將設20家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廣西新聞網
    為幫助近120萬個不孕不育的家庭我區將設20家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陳佳嘉)11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計委印發了廣西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配置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通知稱由於廣西有近120萬家庭可能會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擾,為了解決這類人群的需求,全區將設置不超過20家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
  •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與大朗醫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正式掛牌成立
    12月23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與東莞市大朗醫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症專科聯盟」在大朗醫院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揭牌儀式後,省婦幼保健院專家代表參加了生殖健康與不孕症義診活動,現場為群眾提供諮詢建議。近年來,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高齡不孕患者增加,不孕症、流產患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生育障礙成為困擾許多家庭的難題。孕育新生命常常是聯繫一個家庭幸福的紐帶,然而許多不孕不育患者,不得不長期奔波於各大醫院,承受著身心及經濟的雙重負擔。
  • 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錦欣生殖(01951)以科研創新力爭輔助生殖技術...
    加之人們對優生優育的迫切期待,輔助生殖技術逐漸被越來越多育齡夫婦所接受。輔助生殖技術的關鍵在於能否幫助求診夫婦成功受孕,但目前包括復發性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多囊卵巢症候群等生殖相關疾病,在威脅人類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的同時,也成為影響輔助生殖成功率的重大誘因。
  • 築夢新生——中國大陸輔助生殖技術成功應用30年慶典暨生殖健康...
    Richard Kennedy教授認為,廣泛使用「輔助治療」,並不能讓不孕症患者從中受益,相反可能帶來導致災難性的經濟壓力。相比較而言,生活方式的幹預對生育結局的影響優於輔助治療。   截至目前,中國生殖人前僕後繼,縮短了中國輔助生殖技術與國外的差距,特別在試管嬰兒技術上,已經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
  • 創投觀察 | 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產業投資地圖
    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範疇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衍生技術兩大類。臨床數據統計顯示,不孕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婦,必須藉助輔助生殖才能實現生育,輔助生殖技術已經成為治療不孕不育的主流技術。(《不孕症與輔助生殖》作者:(英)瑞茲克|譯者:孫鯤出版社:人民衛生)我國大規模的不孕症流行病學調查比較少,部分零散的患病率、發病率調查如下:
  • 未來5年,廣西將增6家輔助生殖技術機構
    近日,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出臺的《廣西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配置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未來5年,全區將新增6家輔助生殖技術機構人工助孕需求量大幅增加作為全區首家輔助生殖技術中心,南寧生殖醫療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全面放開二孩以來,該中心的門診量明顯增加,目前每月達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4成,醫務人員工作量劇增
  • 到2024年 全球輔助生殖市場將達325億美元
    根據Marketstudyreport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到2024年,全球輔助生殖市場將達到325億美元。細分市場不孕症市場根據性別、診斷、藥物和技術而進行細分。基於性別,不孕症市場被分為女性生殖和男性生殖。
  • 2020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一、單位簡介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生殖內分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為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是國務院首批博士、碩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衛健委批准的首批高通量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國家發改委基因檢測技術示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