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1)輔助生殖技術(ART)指在體外對配子和胚胎採用顯微操作技術,幫助不孕夫婦受孕的一組方法。
(2)人工授精(AI)
夫精人工授精(AIH)。
供精人工授精(AID)。
(3)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4)其他衍生技術:單精子卵漿內注射(ICSI),囊胚培養,配子和胚胎冷凍,未成熟卵母細胞體外成熟(IVM),卵母細胞捐贈,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
2.子宮腔內人工授精(IIJl)
(1)宮腔內人工授精:將精液洗滌處理後,去除精漿,取0.3-0.5ml精子懸浮液,在女方排卵期間,通過導管經宮頸管注入宮腔內授精。
(2)人工授精可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進行,在促排卵周期中應控制卵泡數目,以免增加多胎妊娠發生率。
3.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適應證輸卵管性不孕症、原因不明的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男性因素不孕症、排卵異常、宮頸因素等不孕症患者,通過其他常規治療無法妊娠者。
4.輔助生殖技術的併發症
(l)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誘導排卵時顆粒細胞的黃索化、過多卵泡生長、過高E:水平,引起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滲出,血液濃縮,腹水胸水等病理改變。預防為主,擴容治療。
(2)多胎妊娠:移植多枚胚胎造成雙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造成高危妊娠,對母嬰安全產生風險。減少胚胎移植的數目,推行單胚胎移植策略。
5.體外受精及其衍生技術-ICSI
(1)適應證:重度少、弱、畸精子症;IVF失敗。
(2)技術步驟:選擇單個精子注射到卵母;細胞胞漿的授精技術。
6.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
(1)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異常、單基因遺傳性疾病。
(2)技術步驟:在卵裂期或囊胚期取單個卵裂球或少量細胞,進行遺傳學診斷,剔除異常胚胎,移植能產生健康孩子的胚胎進入宮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