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正宗廣州人也不能把粵語說得很流利?那還算是廣州人嗎?

2020-12-19 小虎有話說

粵語到了珠三角通用,到香港澳門粵語通用,很多外國地區也通用。學習粵語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不要用你的「強盜思維」打壓粵語。或許你認為普通話才能生存,可以不要來珠三角,因為這裡叫粵語的比較多。我一直不能理解中國人將籍貫看得比自己出生地、成長得更重的傳統觀念。家在哪裡、成長於哪裡,哪裡就是故鄉。不談法律認定,光看文化認同、心理認同,也必然是廣州人。中國範圍內如果從小在某個地方長大,還不能擁有當地戶口,如果你說是當地人還要被恥笑質疑,那麼這樣太可悲。

廣府人分布廣泛,廣州城內只佔小部分。農業社會大部分人居住鄉下。城外本土人全是廣府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族譜,宗祠。他們才是正宗廣府人的大部分。相反,城裡的狀況,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來去去不少各方人士。首先,何為正宗廣州人?正宗的至少要三代都是生在廣州,長在廣州。看看現在有多少廣州人是符合這個的。如果在家都是講半鹹不淡的廣州話或者家鄉話,那他們哪裡會講正宗的廣州話。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人在家不講廣州話,但是也能有一口流利的廣州話。不會使用英語的美國移民並不會改變美國以英語作為通用語的現實,而且第一代移民不會,不等於第二代第三代不會。簡單拿美國作為例子,並不足以說明廣州人以語言作為身份認同正確與否。英語對於美國是法定保護強制使用的語言,粵語對於廣州,哪怕作為廣州本土文化的基礎,但粵語不具備法定性,不受任何法律保護。可以細細體會兩者區別。

就是正宗的廣州人也分幾十種口音,有省城的,有西關東山越秀的,就算海珠區的河南與河北分別極大,河南的近郊遠郊已大不同,與河北遠近郊也極大分別,另外,廣州四鄉,外縣、市更是有異,更無論以前大致上南(海)番(禺)順(德)等地鄉音了

粵語很重要,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藏,更何況這個語言在世界和港澳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

廣東本來就不止粵語一種方言,還有客家話和潮汕話,加上普通話的強勢,可能一些人因為工作關係要講普通話。像馬化騰,潮汕人,又一直講普通話,你讓他講粵語就不會流利。

粵語是中國古語言,她的存在不僅僅是方言,她在中國更是一種與普通話一起被聯合國承認的語言,廣東人說普通話的同時,有責任把粵語這種語言文化傳承下去。因此,凡是叫囂和阻止廣東人說粵語的人形同文化流氓,他們居心叵測,不能讓這些人得逞。

實際上很多廣州本地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粵語能力都退化了,例如我身邊的00後,基本粵語交流沒問題,但讓他用粵語讀文章根本讀不出來,受全國推廣普通話教學影響太大。現在和他們交流都習慣用普通話,但寶寶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啊!

中國太大,整體上每個人都認同只有一個民族一個中國,但在一地方出生的人可能都對從小接觸熟悉的當地文化更有歸屬感實在感,當周圍熟悉的環境文化都有所改變難免會難受點。

其實每個地方都會有說方言越來越少現象,現在我見有些本地小朋友都只說普通話不主動說粵語了哪怕他會聽會說。

因為在學校,在家附近玩耍也已經沒幾個小朋友會說粵語了,她們也只能習慣把普通話當主語言,讓她們在家說方言也不聽了,其實多種語言完全可以共存而且也算多一門技能何必都排掉呢?

相關焦點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
    說起粵語,我好像很久沒有聽到這種語言了,身邊說粵語的人也越來越少。 ·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說廣州話 · 還記得去年,一個《我是廣州人,但不會廣州話》的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這個00後的小學生說:「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
  • 廣式和港式,到底哪個的粵語更正宗,看看老輩人的說法?
    對於大部分北方人來說,接觸粵語的唯一途徑,就是TVB的電視劇和粵語歌了,現在,很多人都會哼唱一兩首粵語歌,粵語聽上去朗朗上口,十分好聽,非常有魅力,在我國香港和廣州地區,人們主要使用粵語作為最常用的語言,不過二者相比還有區別,廣州人將的粵語和香港人是不一樣的,廣州人的方言中還有一些口音
  • 說粵語,廣東人最後的倔強
    如果你不主動跟別人說粵語,對方一般不會首先使用粵語跟你交流。即使他們跟你說粵語,一聽到你用普通話回復,也會自動切換到普通話頻道。早幾日,一篇討論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的文章廣泛流傳。熱文指出,廣州人到香港,只要說粵語超過3分鐘,就會被聽出來不是香港人。 非粵語地區的朋友表示十分驚奇,明明通用粵語的地方,口音和用詞竟有這麼多不同之處。
  • 廣式粵語VS港式粵語,到底誰才是說最正宗又地道粵語?網友:一樣
    在廣東地區,都是以粵語為主要語言,有些地方可以能說一些當地方言,夾帶著一些口音,例如潮汕話,客家話等等。粵語使用最廣泛的兩個城市應該是廣州和香港這兩個地方了。那麼是要如何分辨廣州人和香港人呢?經常聽到一些對廣州和香港不好的傳言,就說都很排外,所以有很多外地的遊客,去到這兩個地方旅遊,都先要學習一兩句粵語旁身,假裝自己是廣東人,而不是其他地方的人。但是我想說,也太天真了吧,粵語並不是兩天就能學會的語言來的。有些外來工,來廣州打工10幾年也未必會說一口流利的粵語。
  • 華師附小「粵語日」有感:廣州人講廣州話天經地義
    當接觸到一個新的學生,如果不知道他是否粵語地區的人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和他講粵語,如果得到的是回答是普通話,那麼自然地,我會以普通話回應。但是相處下來,尤其是和學生的父母交流後,有好多次我驚訝地發現,學生的父母是土生土長的老廣州!不少父母無奈地表示:他回到家也和我們講普通話。
  • 百年名校開粵語選修課:做新廣州人?做真廣州人
    因此對於廣州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表現得有些不適,與本地學生的交往也容易產生隔閡。他的父母常跟他說:「入鄉隨俗,來廣州就要學會講粵語。」>王同學在生活中經常遇到廣州人,但別人一看他不像本地人,都會主動跟他說普通話,讓他沒有機會開口講粵語。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00後回答驚人!
    >我們廣州本地的小朋友們居然正在逐漸喪失說粵語的能力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說廣州話還記得去年一個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這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讓網友大吃一驚有人說:「不能用個例代表全部」然而有調查數據顯示「我是廣州人,不會講廣東話」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廣東話,正在新一代中消失
    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具體可戳藍字回顧▼廣州11區幼兒園報名政策出爐!01我是廣州人,但我不會講粵語還記得之前那個刷爆廣州人朋友圈的採訪視頻鏡頭裡一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粵語,其實從宋朝就基本定型,如果現在的廣州人穿越到1000年前宋朝,跟那個年代的人溝通是沒問題的。從宋朝時期的「新華字典」《廣韻》,可以發現廣州粵語的發音和現在有90%的相近。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廣州粵語PK港式粵語雖然同為粵語,但一些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在香港卻有不同的意思。
  • 外國人編粵語教材?聽下他秀的九級粵語,比好多廣州人還溜
    大洋網訊 「第一次嚟廣府廟會,睇粵劇咯,識多D對粵語文化感興趣嘅人。」(註:第一次來廣府廟會看粵劇,認識更多對粵語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在前不久舉辦的2019廣府廟會活動中,一位「洋小夥」流利說粵語的視頻紅遍網絡,被網友稱讚「了不起」。這位「洋小夥」是來自俄羅斯的瓦夏,目前是一名中山大學的在讀博士生。
  • 你是不是正宗廣州人?一句話來證明!
    在廣州 是不是正宗的廣州人 一句話就可以證明! 這些只有廣州人才看得懂的東西 只有廣州人才有的特質 你中了哪幾條?
  • 廣州政協委員談「粵語保衛戰」:怕廣州人集體失憶
    韓志鵬:我生在廣州長在廣州。我覺得我比較有資格講這個問題。再看我的家庭構成,父親是北方人,母親是地道的廣州人,我是在南北兩種文化的交融下長大的,我不會偏幫任何一方。記者:是什麼時候,讓你覺得有必要去保護粵語?為什麼?韓志鵬:早前有些感覺,但讓我強烈意識到的,還是因為這次的調查問卷。說起來,現在嶺南文化不是很樂觀,像戲曲、建築、飲食方式等都不容樂觀。
  • 廣州人都不一定會說的粵語方言,看到第4個就死心了!
    說起茂名化州話,很多人都會想起《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李彩嬌,雖然帶有很濃的鄉音,但是一聽就懂,沒難度。不少觀眾都覺得她說得很搞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來源:南香豆有人說梧州是粵語的發源地,除了香港、澳門、廣州的粵語比較標準外,梧州的也是。
  • 粵語會消亡嗎?來羊城品廣式早茶,聽廣州人說句「母雞」
    廣州,我國南方的一座一線城市,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有人說,廣州很大,但是不會令自己覺得渺小,它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同時,廣州也是一座現代又保留著傳統的城市,是一座有點亂但充滿著生活氣息的城市。很多人嚮往廣州,不僅因為它的旖旎風光,還有它琳琅滿目的小吃,更有它獨特的粵語文化。
  • 粵語:廣州之魂!
    直到現在,在許多西方國家,說粵語的華人還遠多於說普通話的華人。「語言是最勢利的一樣東西,沒有用,當然沒人去學。」中山大學語言學教授莊初升如是說。所以,語言的普及、傳播與流傳,也最能反映當時當地的生態與文化。數百年來,廣州的興衰榮辱,不盡風流都鐫進了粵語中,口耳相傳。廣州興,則粵語興;廣州衰,則粵語衰,同聲同體,寵辱不驚。
  • 廣州人不會說的粵語字,你會說嗎?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我們為母語粵語感到驕傲,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小朋友卻漸漸不會講粵語了......因此,一波保衛粵語的持久戰冉冉升起!話是這麼說,但是對於粵語,大家又真的已經完全掌握了嗎?雖然編君也是地道的廣州人,然而還是有很多粵語字詞會聽會說不會寫,相信很多街坊也跟我一樣。
  • 00後:我是廣州人,我不會說粵語!如何拯救正在消失的地方文化?
    「我是廣州人,我不會說粵語!」這是很多新生一代廣州人被問到是否會說粵語時,給出很令人意外的答覆!其實,不僅是在廣州,現在很多廣東廣西說粵語方言的地方,也出現了粵語被淡化或者消失的情況!在80、90年代的風靡,粵語經典歌曲,使得全國人民對粵語的甚是喜愛,可以說一直有增無減。然而當外地人努力學習粵語時,我們說粵語的地方,很多小朋友們居然正在逐漸喪失說粵語的能力,這不得不讓我們引起重視和反思,是什麼讓傳統文化消失呢?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跟廣州話幾乎一樣,你知道在哪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人叫做白話,流行於廣東、港澳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地區說得就不一樣,語音上有很大差別,一般公認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港澳一帶,別的地方說得不是特別正宗,有個別地方例外。
  • 廣西有座「小廣州」,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還以為來到廣州
    每次講到我國的廣州地區,我們除了想到這裡的優秀的經濟發展以外,還有兩個特點,那就是早茶文化和粵語,其中以粵語最著名,一聽到粵語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地區。但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粵語是在廣州地區使用的,但是在其他城市中使用粵語的人很多,我們今天要一起看的這個城市,被稱為廣西的小廣州,居民們也說著粵語,喝著早茶,但來這裡的人卻產生了來到廣州的錯覺。
  • 學校封殺粵語引發家庭紛爭 祖孫倆「雞同鴨講」
    曾先生是個地道的廣州人,他的母親年紀大了,不怎麼聽得懂普通話,跟孫女溝通起來很不方便,意見很大。曾先生的女兒可謂出生在「粵語世家」,為何連「母語」也講不好?原來,她就讀的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在校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都要講普通話。長期下來,她的粵語荒廢了,在家也習慣說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