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做梗,陸配身份證取得年限「6改4」再度鎩羽

2022-01-15 臺灣那些事兒

臺灣立法機構內政委員會今天上午再度進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審查,最終經記名表決,民進黨所提修正動議版本通過初審,其中,大陸配偶申請身份證年限維持6年規定,還增列需具備「公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而認定方式有測試、免試及其他應遵行標準,由內政主管部門定之。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七條修正草案」之前審議時,內政委員會召委黃昭順趁散會時宣布審查完畢,引發爭議,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德福經過密集協商後,認為兩黨都在「出招」,破壞立法機構形象,且黃確實違反議事規則,因此超過5點半的決議都無效,擇日再審。

內政委員會今日上午則再度進行審查,一開場隨即因「一排板凳」爆發衝突,黃昭順首度喊出休息後隨即消失,讓綠營民代揚言要移送紀律委員會;隨後,經過多次休息及雙方交鋒,藍綠各自提出修正動議,而柯建銘、林德福也都到場關心,最終以記名表決方式,通過民進黨版提案,但仍須經朝野黨團協商。


初審通過之修正草案中,大陸配偶申請身份證年限維持6年規定,未順利修改為4年,此外,還增列「具備公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民進黨民代李俊俋(如圖)認為,陸配取得身份證不須放棄國籍、財力證明、考試和申請雙親來臺定居等,但外配都需要,而同屬新住民應顧及衡平性、實質平等,但目前唯一被同意的僅有考試,這也牽涉到未來對移民的態度。(來源:中時電子報)

聲音

陸配團體:我們不願成政治犧牲品

臺灣立法機構今日審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陸配團體上午就聚集500人在「立法院」外聲援通過「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修法,民進黨民代尤美女日前認為,修法忽略了外籍配偶要取得身份證必須放棄原籍,而陸配僅須放棄「戶籍」的根本差異;陸配團體今天怒嗆尤美女,不懂陸配身份證與外配身份證取得過程,還講這樣的話是沒知識,「裝傻的人學不會,裝睡的人叫不醒,綠營民代就一定要把它扭曲」。

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湛秀英表示,外配取得身份證必須在臺住滿3年,每年住滿183天可以回原來地放棄國籍,一年內不出境即可取得身份證;陸配則要在臺住滿4年,每年183天可以轉換長期居留,住滿兩年之後才能取得身份證,事後再註銷戶籍,湛秀英指出,外配就是4年,陸配就是6年,是明顯的差異,「反對的民代只是用敵人的眼光在看待我們」。


湛秀英指出,陸配不能提早取得身份證讓許多陸配在臺受到不平等對待,他所服務過的許多個案中,最常發生的就是家暴事件,由於陸配取得身份證需要更長時間,家暴丈夫若以此作威脅,說要把陸配趕回大陸,可能就得與孩子分離,讓許多陸配必須活在家暴陰影下不敢尋求救濟。

陸配團體聚集500多人,全臺數個團體在立法機構外抗議,要求陸配比照外配身份證6改4,高喊「我們嫁老公不嫁政治!」湛秀英也痛批臺當局,「我們不願成為政治的犧牲品,用政治眼光解讀陸配,如果一直把陸配排除在外,那號稱平等包容的臺灣政府也沒用了。」(來源:東森新聞雲)

評論

港媒:民進黨歧視陸配不得人心

在島內,外籍配偶只需4年就可取得臺灣身份證,但陸配卻要多等2年。一直反對縮短陸配取得身份證時間的民進黨民代辯稱,若陸配與外配的待遇一樣,陸配豈不變成「外國人」?陸配是來自「對臺灣有敵意的國家」,當然要嚴格審查了。此種種藉口根本就是「強盜的邏輯」。

為了不讓陸配變成「外國人」,所以延長取得身份證的時間,言下之意即把陸配當作「自己人」,那為何不縮短獲得身份證的年限呢?大陸方面向來視臺胞為一家人,這些年來惠臺措施層出不窮,反觀民進黨執政時處處流露「逢中必反」的思維,到底「誰對誰有敵意」,已是不言而喻。


蔡英文過去在陳水扁執政年代擔任陸委會主委時,以「生活從寬,身份從嚴」為原則,企圖將陸配取得身份證期限從8年延長為11年,但由於數千名陸配及其他民眾強烈發起街頭抗議,才不得不作罷。後來國民黨執政,才通過修法,於2009年把陸配取得身份證的時間從8年縮短至6年,2012年又打算把年限進一步降至4年,但遭民進黨民代杯葛。如今民進黨手握行政權和立法權,阻撓陸配取得合法權益,易如反掌。

陸配未取得身份證之前,被壓低工錢、只能做臨工、不能享受健保,如此何來「生活從寬」?民進黨常把「人權」、「民主」掛在嘴邊,但一遇到陸生加入健保、陸配縮短身份證年限的問題即原形畢露,反對陸生、陸配獲得與外籍學生、外籍配偶同等的待遇,這根本就是「假人權」、「假民主」。

民進黨無視兩岸婚姻家庭的合法權益,出於政治目的一再加以阻撓,是不得人心的。

大陸配偶也是臺灣同胞的親人,希望臺當局能夠儘快調整和更改這種不合時宜的歧視性規定,切實照顧大陸配偶的合法訴求。(來源:大公網)

海峽導報臺海新聞中心編輯

                                                         圖片均為網絡圖

【臺灣那些事兒】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微信號:HXDBTW

按下去 成全#我們# ↓↓↓

相關焦點

  • 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符合法律衡平原則
    國民黨贊成縮減年限,而民進黨則反對之。根據臺灣「國籍法」規定:外籍配偶在入籍臺灣之前,須在臺灣合法居留連續三年,加上取得永久居留權之後一年,始能申請歸化入籍、取得身份證。但陸配入籍系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必須合法居留四年、再取得永久定居權後二年,始完成入籍手續。這就引發陸配入籍 「六改四」年限之爭,牽涉陸配權益的人道主義關懷與政黨認同、投票行為、安全風險辯論。
  • 民進黨「籠絡」大陸配偶為哪般
    「小恩小惠」籠絡人心長期以來,民進黨對大陸配偶並不友善,在取得身份證、就業、考學等領域均祭出歧視性政策,將門檻設得特別高。因此,一直以來,大陸配偶對民進黨基本是負面印象。然而,近段時間,民進黨有意改變這一點。
  • 臺灣僅開放新婚陸配入境,臺媒:民進黨當局將民眾基本權益置於何地?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繼大陸籍子女「小明」被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然後一點一點放寬入境後,臺灣人新婚大陸籍配偶又被開始了「切香腸式的開放」。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3日稱,經考慮島內疫情防控能量兼顧人道人倫需求後,決定臺灣人的團聚陸籍配偶自24日零時起可以申請入境,同時外國人隨行團聚的大陸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可申請,入境人員須按規定完成14天居家檢疫。
  • 臺當局:緊張時,以陸配動向看大陸動向,和緩時,歧視陸配無極限
    在今年11月時,國民黨「立委」廖婉汝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稱,民進黨當局在調查屏東縣的陸配動向,合理推測是臺當局要了解陸配是不是被大陸要求回去,如果是,就可能是大陸開戰的前兆。看來,臺當局知道大陸若開戰,不會不管40萬的陸配群體,所以想從陸配動向探求大陸軍事動向,小算盤打的還是蠻精的!
  • 綠營促放寬陸配親屬赴臺
    2日,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寧家榮、民進黨「立委」KolasYotaka(原住民,中文名:葉冠伶)及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前往陸委會,針對放寬陸配親屬來臺探親資格與張小月進行意見交流。民進黨官網新聞稿顯示,徐佳青當日表示,蔡英文過去任職陸委會主委時就非常重視陸配生活需求,現在民進黨全面「執政」,若能在人道考慮的前提下,適度降低短期探親申請門坎,讓陸配感受到行政部門的照顧用心,化解陸配在臺思親之苦,將會是一項非常好的體貼政策。
  • 抱著孩子街頭抗議 臺20多個陸配團體喊話蔡英文
    海外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立法機構「內政委員會」27日再度審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7條修正案,臺陸配團體連袂到立法機構外等結果,修正案最後未能過關;陸配團體誓言,一個月內走上凱達格蘭大道,向蔡英文喊話,要求她實現「多元平等尊重包容」的宣言。
  • 為愛奔臺卻寸步難行 陸配辛酸有誰知(圖)
    湖南來的李小紅,抱著不滿周歲的兒子,訴說陸配辛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有將近40萬對兩岸婚姻,卻有逾半陸配尚未取得臺灣地區身份證。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日前他們發出怒吼,強烈要求臺「立法院」儘速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7條修正案排入議程,讓陸配取得身份證的等待時間從6年縮短為4年。陸配們強調,他們愛臺灣的心,跟任何一個臺灣人並無二致,希望臺灣也愛他們。
  • 民進黨別戴有色眼鏡 公平看待陸配納入健保
    圖為多個團體組成的陸配權益修「法」聯盟,訴求將身份證取得年限由6年降為4年。臺灣的少子化已是安全危機,相對於增加人口的可貴,臺灣付出的少少代價,根本算不上什麼,健保固然有檢討必要,但從人道立場來看,不讓陸配依親納保,就有歧視之嫌。    對健保的消費心態 更加可議    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談起陸配納健保,總是說,臺灣2300萬人繳費給14億人使用沒道理。
  • 臺灣民眾身份證都要被改?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來源:中國臺灣網「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民進黨上臺後,既「去中國化」,也「去中華民國化」,都是為了「脫中」,借持續切斷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繫,奔向「臺獨」。課綱刪除中國史、蔡英文不遙祭黃帝陵、臺當局「內政部」不再辦祭鄭成功、原民進黨主政的高雄不再祭孔子、故宮「臺灣化」、臺灣「駐美代表處」花園去「國徽」等等,實在不堪枚舉。
  • 竟然拋出陸配來當替罪羊
    圖片來源:網絡綠營學者顏建發等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又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根據臺灣健保部門公布2019年統計資料,大陸人士使用臺灣健保人數約為5.4萬多人,較少於2015年6.3萬人,其中與大陸配偶有關者佔了98%。由此可知,在臺灣的大陸人士,不管是陸配,還是依親探親者,實際使用健保者不過是幾萬人,這幾年人數還有所下降,並未造成嚴重負擔。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關注兩岸婚姻家庭中的陸配力量
    「此時正值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堅持舉行論壇,是希望延續兩岸一家親精神,讓更多陸配及二代子女在臺生活、成長都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湛秀英說。湛秀英在論壇上表示,兩岸關係受當前政治氛圍及疫情影響,兩岸人員往來變得極為不便,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兩岸不管有沒有交流,身上流的血液、使用的語言、日常生活中的信仰與習慣,其實都是相近的。
  • 臺灣改居留證是在學大陸?臺媒:可以學習,但別再汙名化大陸居住證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當局宣稱,為提升在臺居留外來人口的生活便利性,決議現行居留證的統一證號將比照臺灣人的身份證編碼格式。有島內媒體表示,這不禁讓人想到大陸針對臺胞發行的居住證。據臺灣《自由時報》29日報導,臺「內政部」28日下午發布新聞稿稱,「為營造友善外來人口生活環境趨勢及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延攬外籍人才政策」,當局決定將「外來人口統一證號」編碼格式,比照臺灣人身份證的編碼格式進行修正。
  • 蔡英文三次誣陷陸配,大施「文字獄」
    然而,何建華面對種種指控時情緒很是激動,向媒體表示自己是被亂扣帽子,從未做過此等事,一時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事實真相當前尚不得知,但是可以從何建華的生平窺得一二,她出生在大陸,24年前嫁到臺灣,一直從事服裝生意,在陸配群體中活動頗為頻繁,具有一定的聲望。
  • 填海造陸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罵人是垃圾
    填海造陸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罵人是垃圾時間:2020-02-03 16:0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填海造陸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罵人是垃圾 用填海造陸來評論一些人,就是罵人是垃圾。 本指用一些東西填到某一區域的海裡,將其變成陸地。
  • 憂「反滲透法」,陸配嗆:蔡英文逼我們在娘家與婆家之間做選擇
    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讓往返大陸的臺商、臺生成隨時可能遭入罪的驚弓之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桃園新住民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牛春茹今更質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什麼逼陸配在娘家與婆家間做選擇?請蔡拿謙卑、再謙卑的心聽聽陸配心聲。
  • 臺「行政院」重金僱小編做「梗圖」
    【環球時報記者 陶欣然】民進黨以宣傳起家,重掌執政權之後變本加厲。民眾黨12月1日爆料「行政院」9名小編4年燒1.03億元(新臺幣,下同),幫助「行政院長」蘇貞昌大搞「行政不中立」。臺「行政院」日前爆出做「梗圖」(指在網絡上流行且通常帶有宣傳、搞笑或諷刺意義的圖片)供網軍和側翼組織等攻擊在野黨,引發輿論關注。
  • 大陸配偶為愛奔臺 嘆無身份證寸步難行
    原標題:大陸配偶為愛奔臺 嘆無身份證寸步難行   湖南來臺的李小紅,抱著不滿周歲的兒子,期盼臺灣儘早修法,讓自己獲得身份證。圖:「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我們只想要一個完整的家,一張身份證。」
  • 民進黨以「臺灣新國族」解構國民黨
    民進黨兩度執政,透過強化「臺灣主體意識」的教改與輿論導向,綠化民意,成功變身為「護主權、愛臺灣」的政黨,同時以「臺灣新國族」史觀解構國民黨立黨之基,打擊國民黨,圖謀長期執政。一、修改課綱建構「去中國化」的「臺灣新國族」李登輝曾經公開宣稱,「教育不改,人心不會改變,過去教育都限制在大中華的觀念範圍中,臺灣不需要大中華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