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健保虧損堅持不了多久了?竟然拋出陸配來當替罪羊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網絡

綠營學者顏建發等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又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

「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赴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赴臺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立委」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對此,「大華網絡報」3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司馬正翔的評論指出,臺灣健保固然不錯,但財政負荷嚴重是事實,若指責使用健保的大陸人士,造成了臺灣健保虧損,那就是謊言。

根據臺灣健保部門公布2019年統計資料,大陸人士使用臺灣健保人數約為5.4萬多人,較少於2015年6.3萬人,其中與大陸配偶有關者佔了98%。

由此可知,在臺灣的大陸人士,不管是陸配,還是依親探親者,實際使用健保者不過是幾萬人,這幾年人數還有所下降,並未造成嚴重負擔。所謂「臺灣2300萬人繳交健保費,要讓14億大陸人使用」的說法,根本不是事實,而是刻意的污衊。

至於大陸學生在臺使用健保的說法,也是毫無事實根據的假話。事實上,陸生在臺灣的醫療大都是自費,或投保商業醫療保險,並未使用健保。反而是外籍學生,可以就讀學校為申請單位加入健保,使用臺灣健保,與陸生有所區別。

相較於民進黨對在臺灣大陸人士加入健保的質疑、否定,大陸很早就允許臺生在大陸參加醫保,去年底更公布《港澳臺居民在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從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讓有居住證者可納入大陸社保,臺生享有醫療保險補助政策等,比照大陸民眾享有的待遇。

可見,臺生在大陸能參加醫保,而臺灣長期以來的健保都不讓大陸學生加入,甚至待遇還比不上外國人。更有大陸網友憤怒地說,綠營「就是找話題讓兩幫人鬥」,「比較兩岸對學生的待遇,看誰用對方的福利?不要臉!」「健保提高了也破產。就這點錢,哪夠民進黨揮霍的?」「還要不停從老美那裡買殘次品呢!」

然而,民進黨卻把本應互惠互利的好事,當作切割臺灣與大陸的籌碼,甚至作為區別兩岸人民的依據。民進黨「立委」則是磨刀霍霍,準備著手在「立法院」本會期修改「兩岸關係條例」,如林俊憲、王定宇等人,將分別提案限制大陸人士赴臺依親探親者不得加入臺灣健保,以及每年未在臺灣居住滿183天的臺灣民眾也應調漲健保費率或全額付費,雖是「以疫謀獨」的心機,卻也讓人看到民進黨以仇恨撕裂兩岸的嘴臉。(中國臺灣網 李傑)

相關焦點

  • 健保補破網 莫忘人道初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健保修訂呼聲沸沸揚揚,大家都希望健保不要倒,因此社會應該理性探討,不要讓健保改革淹沒在口水中,更不要挑軟柿子吃,針對最弱勢的「依親納保」下手。    依親納保有其人道考慮,卻因多年來被濫用而出現漏洞。有外配在臺灣結婚,拿到身份證就立即離婚,再與原戶籍人士結婚,帶進更多「外人」依親納保。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nbsp&nbsp&nbsp&nbsp這話一出,我們就不贊同了,什麼叫大陸14億人用臺灣健保,比較一下兩岸學生和人員在對岸的待遇,看誰用對方的福利多?這智商簡直感人,臺灣真是什麼人都能當民意代表嗎?你怎麼不說讓全世界70億人使用呢?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2014-09-25 10:48:42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疫情當下綠營炒作「健保」欲一箭雙鵰?
    1 民進黨點燃「健保」烽火  關於健保話題的引爆,從湖北臺商返臺的首班包機2月3日抵臺就開始了。因為返臺的人員中,有部分大陸配偶子女,於是綠營政客和媒體就開始鼓譟,「中國人來吃我們的健保了」。臺當局前外事官員劉仕傑在網上散布,血友病少年是「中國籍」,不能讓其返臺,竟然還贏得相當一批網民點讚支持。  進入到3月,臺灣綠營政客「食髓知味」,繼續在健保議題上大做文章。民進黨民意代表林俊憲提出要對健保「修法」,針對的是一年內在臺灣沒有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沒有繳稅記錄者。
  • 綠營政客以「調整健保制度」為名割裂兩岸
    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已緊繃的兩岸關係雪上加霜,島內一些綠營政客這回拿臺灣的健保制度問題做文章,持續攻擊臺商和陸配。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日聲稱,將提案「修法」,限縮臺商與陸配子女的健保權益,「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迫不及待跟進,大嚷著要檢討某些陸配與他們子女的居留資格,使其無法加健保,並減縮外籍人士權益。而在今天,護理師出身的臺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表態,民眾黨會支持「修法」,且她個人覺得,對臺灣沒貢獻、沒繳稅的能不能用健保,大家可以來討論。
  • 臺灣健保最大問題 是資源濫用
    臺灣立法機構民代近來擬針對「黃安們」提案修改「健保法」,調高海外民眾的健保費率,然而,島內保費級距公平與否、醫療資源便宜導致濫用,這才是臺灣健保制度所面臨最大問題。    健保的公平性    首先要去討論的有2個重點,第1是年輕人繳多用少、年長者繳少用多。
  • 人民日報海外版:2300萬人的健保14億人用?鬼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2300萬人的健保14億人用?鬼扯!(日月談)趁著新冠肺炎疫情,島內綠營人士以疫謀「獨」「反中保臺」的伎倆又升級了。這一次,他們盯上了臺灣的健保制度。據臺灣媒體報導,連日來,綠營學者顏建發等拿陸配及其親屬開刀,鼓吹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要求未來嚴格限制陸配及其親屬取得居留權與健保;「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為何臺灣學生赴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赴臺卻可以使用健保」。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陳姓「藍委」:我來護主「『獨派』立委」陳柏惟因馬英九不具「立委」身份而不願自降身份與之辯論。馬英九任內「府」發言人、「立委」陳以信出面護馬。陳以信說,兩人都是天蠍座的現任「立委」,總可以同臺吵架了吧。
  • 臺灣健保為何瀕臨破產?
    臺灣地區的健康保險制度自稱世界一流,歐美各國的專家們曾赴臺考察訪問,對島內現行的保健制度讚譽有加,認為很值得他們參考效法。     臺灣的健保確實有其特點;它的涵蓋面廣,只要是當地合法居民,或合乎規定的外籍人士,都可以納入健保系統之中。一般來說,需要繳納的健保月費,相對的比較低廉。
  • 民進黨別戴有色眼鏡 公平看待陸配納入健保
    臺灣的少子化已是安全危機,相對於增加人口的可貴,臺灣付出的少少代價,根本算不上什麼,健保固然有檢討必要,但從人道立場來看,不讓陸配依親納保,就有歧視之嫌。    對健保的消費心態 更加可議    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談起陸配納健保,總是說,臺灣2300萬人繳費給14億人使用沒道理。
  • 綠營再炒反陸情緒 竟叫囂「臺灣健保為何要讓14億人享用」
    有綠營學者顏建發等開始拿陸配及其子女開刀,建議檢討「兩岸關係條例」與「健保」制度,包括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居留與健保等議題。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主張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新增健保被保險人第七類,針對一年內在臺灣未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繳稅紀錄者,健保費提高至1.2萬元(新臺幣,下同)。「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
  • 「醫保典範」臺灣健保制度面臨「成長的煩惱」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題:「醫保典範」臺灣健保制度面臨「成長的煩惱」  新華社記者 趙博  臺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簡稱「健保」)曾被譽為全球醫保典範,然而逐年攀升的財政赤字卻讓這一昔日的「臺灣奇蹟」,成為近幾屆臺灣行政當局都頭疼的大問題。調漲健保費恐抬民怨,不漲則財務狀況必定更趨惡化。
  • 醫保典範臺灣健保制度面臨「成長的煩惱」
    調漲健保費恐抬民怨,不漲則財務狀況必定更趨惡化。臺「衛生署長」楊志良近日因在調漲健保費的問題上與行政當局意見相左而請辭,使健保「成長的煩惱」再度暴露出來,健保制度何去何從正在島內引發熱議。 「醫保典範」債臺高築以繳費互助、社會統籌、平等就醫為主旨的健保制度已在臺灣實行15年,超過97%的民眾參保。
  • 臺灣健保:醫療制度烏託邦?
    ■編者按自去年以來,大陸關於"醫改基本不成功"的討論一浪高過一浪,一海之隔,臺灣地區的醫療制度因西方媒體對其毀譽不一而被稱為"烏託邦",同樣引起外界的高度關切,3月底,全國記協因此組織了大陸赴臺醫療保健採訪團,對臺灣的"健保制度"進行了探訪。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因為健保的費用低廉,有些長期旅居海外者寧願花幾萬元(新臺幣,下同)買來回機票,也要「專程」回臺就醫。  相比在這方面的慷慨大方,臺灣健保對陸生敞開大門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自1995年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開始,島內民眾憑健保卡就醫便宜、快捷,問診費用一般診所從50元至150元不等。但在2011年開放陸生來臺數年後,才開始討論這一群體的健保待遇。
  • 不敷成本300家醫院倒閉 臺醫界批健保藥價標準
    中新網9月11日電 島內醫界10日集體登報抗議,抨擊臺行政當局日前通過的「全民健保修訂草案」,其中的藥品定型化契約是「圖利藥商」,單一藥價是造成藥價黑洞的元兇;並要求當局進行相應調整。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島內醫界協會團體聯手在報紙頭版刊登廣告抗議,抨擊臺「健保局」「單一」藥價基準支付標準,公開向「健保局」提出嚴正控訴。  臺灣醫院協會表示,臺「健保局」長期以來將藥價黑洞視為健保虧損的主因,讓醫界飽受汙名;島內當局太過忽視配套問題,造成藥品給付價格低於醫院成本,從2002年至今,島內醫院總計虧損約一千多億元新臺幣,將近300家醫院已經倒閉。
  • 臺灣全民健保:海內外稱羨的醫療保險
    全民健保 --最實惠的臺灣奇蹟  特約撰稿 王豐 發自臺北  勞保、軍保、公保——臺灣健康保險的早年曆程  一項福國利民的好政策,必須仰賴兩種人,方可順利付諸實現:一種人是有遠見、堅持理想、勇往直前的領導人;一種人是執著理想、鍥而不捨、具有使命感的專家與科技官僚。
  • 臺灣健保一代不如一代?
    島內原訂7月上路的「二代健保」,因尚有多項細節未定,又有30餘項相關法規待改,臺行政機構決定延後至明年元月實施。二代健保法早在去年1月三讀通過,但一年多來爭議未止,如今民進黨「立委」更主張在明年元月實施前再度修規,回歸「家戶總所得制」,幾令二代健保成為「補丁式惡代健保」。二代健保發展至此,在尚有時間補救下,臺當局應再檢視全案,以免上路後變成一場災難。
  • 馬英九時代高官:大陸配偶沒用健保多少錢,民進黨小裡小氣
    即便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正名為「COVID-19」,綠營政客依然口口聲聲叫著「武漢肺炎」,一副幸災樂禍的醜陋面孔,極力煽動島內民眾「反陸」情緒。從2月3日滯留湖北的臺胞首班包機抵臺開始,綠營人士就將這架包機汙名為所謂臺灣防疫「破口」,造謠稱「醫療系統也將因此而崩潰」云云。因為返臺人員中,有部分大陸配偶子女,綠營藉機鼓譟「中國人來吃臺灣健保了」。
  • 全民健保——最實惠的臺灣奇蹟
    臺灣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從勞工保險、漁民保險、軍人保險、公務人員保險、農民保險……逐步積累、推廣到島內整個社會的全民健保。所以,全民健保絕非一步到位,而是伴隨社會財富之增長、政治民主化、中央權力下放的進程,逐步推廣。臺灣過去半世紀來陸續施行的勞工保險、漁民保險、軍人保險、公務人員保險、農民保險……等項保險,實際上均可視為現今臺灣全民健保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