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警示丨48種常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公開

2020-12-22 澎湃新聞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帳號打款或轉帳,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

儘管公安機關開展了持續不斷地打擊行動,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仍然快速發展蔓延,形勢嚴峻,危害突出。電信詐騙團夥中,有專門成員負責編寫詐騙劇本,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編制騙術,其犯罪類型多,手段變化快。

下面是公安部刑偵局歸納的48種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件,這些套路你要知道,以免上當受騙。

01

QQ冒充好友詐騙

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02

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並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闆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發送轉帳匯款指令。

03

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

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複製公司老總微信暱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04

微信偽裝身份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加為好友騙取感情和信任後,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05

微信假冒代購詐騙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

06

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

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繫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07

微信點讚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讚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08

微信盜用公眾帳號詐騙

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帳號後,發布 「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後發現上當受騙。

09

虛構色情服務詐騙

犯罪分子在網際網路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繫後,稱需先付款才能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10

虛構車禍詐騙

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帳。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帳戶。

11

電子郵件中獎詐騙

通過網際網路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12

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爾等知名企業名義,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僱人投遞發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13

娛樂節目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14

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

15

冒充房東簡訊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房東群發簡訊,稱房東銀行卡已換,要求將租金打入其他指定帳戶內,部分租客信以為真將租金轉出方知受騙。

16

虛構綁架詐騙

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帳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因情況緊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帳戶。

17

虛構手術詐騙

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發急病需緊急手術為由,要求事主轉帳方可治療。遇此情況,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轉款。

18

電話欠費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帳戶。

19

電視欠費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廣電工作人員群撥電話,稱以受害人名義在外地開辦的有線電視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帳戶補齊欠費,否則將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線電視並罰款,部分人信以為真,轉款後發現被騙。

20

退款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21

購物退稅詐騙

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帳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戶。

22

網絡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帳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卡上金額即被划走。

23

低價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發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24

辦理信用卡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繫,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25

刷卡消費詐騙

犯罪分子群發簡訊,以事主銀行卡消費,可能個人洩露信息為由,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或套取銀行帳號、密碼從而實施犯罪。

26

包裹藏毒詐騙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帳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27

快遞籤收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籤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信息便於送貨上門。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事主籤收後,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籤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28

醫保、社保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醫保、社保出現異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錢、製販毒等犯罪,之後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於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帳戶」匯款實施詐騙。

29

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30

引誘匯款詐騙

犯罪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帳戶。

31

貸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32

收藏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各類收藏協會的名義,印製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並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則以預先交納評估費、保證金、場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帳戶。

33

機票改籤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籤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34

重金求子詐騙

犯罪分子謊稱願意出重金求子,引誘受害人上當,之後以誠意金、檢查費等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35

PS圖片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收集公職人員照片,使用電腦合成淫穢圖片,並附上收款卡號郵寄給受害人,勒索錢財。

36

「猜猜我是誰」詐騙

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後,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並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37

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

犯罪分子先獲取事主身份、職業、手機號等資料,撥打電話自稱黑社會人員,受人僱傭要加以傷害,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後提供帳號要求受害人匯款。

38

提供考題詐騙

犯罪分子針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撥打電話,稱能提供考題或答案,不少考生急於求成,事先將好處費的首付款轉入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39

高薪招聘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40

複製手機卡詐騙

犯罪分子群發信息,稱可複製手機卡,監聽手機通話信息,不少群眾因個人需求主動聯繫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複製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41

釣魚網站詐騙

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帳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42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帳。

43

訂票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門戶網站、旅遊網站、百度搜尋引擎等投放廣告,製作虛假的網上訂票公司網頁,發布訂購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以較低票價引誘受害人上當。隨後,再以「身份信息不全」、「帳號被凍」、「訂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44

ATM機告示詐騙

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繫,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45

偽基站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連結,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帳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46

金融交易詐騙

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網際網路、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47

兌換積分詐騙

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智慧型手機,如果受害人同意兌換,對方就以補足差價等理由要求先匯款到指定帳戶;或者發簡訊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銀行帳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48

二維碼詐騙

犯罪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帳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1.網上刷單兼職一律是詐騙

2.購車後退稅優惠一律是詐騙

3.購物後,不通過平臺可以提供賠償的一律是詐騙

4.非正規財務流程的急轉業務款一律是詐騙

5.機票「退改籤」賠償一律是詐騙

6.手機收到的中獎信息連結一律是詐騙

7.無法當面或電話核實真實身份的「熟人」借款一律是詐騙

8.以網上博彩可以賺錢的一律是詐騙

9.以網絡QQ、微信群炒股、炒期貨、炒現貨、炒虛擬幣的一律是詐騙

10.以「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名義提供安全帳戶,要求轉帳的一律是詐騙

(圖文來源:嶗山公安)

南昌縣

原標題:《防詐警示丨48種常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公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只要不起貪念 電詐可防可破 蘭州市構建起打防電詐新機制 被公安部...
    來自蘭州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一則數據顯示:電詐案件已佔到我市全部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且仍呈現上升趨勢。派出所雖然不直接受理電詐案件,但蘭州市公安局依託反詐新機制,在打擊破案的同時,要求各轄區派出所把「反詐宣傳」作為工作重點,高頻次、高密度地開展防範電信詐騙宣傳活動。今年5月29日,蘭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辦公室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與民同心,反詐同行」集中宣傳活動。
  • 「電信詐騙宣傳」防詐宣傳多樣式 守住百姓「錢袋子」
    為有效預防各類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發生,築牢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防火牆」,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新源縣公安局塔勒德派出所多措並舉開展安全防範宣傳,進一步提高轄區群眾防範電信詐騙的意識,做到防疫、防騙「兩不誤」。
  • 【電詐宣傳】銅普派出所聯合鎮政府召開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專題...
    【電詐宣傳】銅普派出所聯合鎮政府召開防範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專題會和節前安排部署會 2020-12-29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通緝10名在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 已抓嫌犯14.5萬名
    中國網9月23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獲悉,今年前8個月,全國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名,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約800億元。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對10名重大在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公開通緝。公安部23日在被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情況。
  • 唐山市警方合成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紀實
    破獲違法犯罪案件7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8名、緊急止付資金3653萬元、凍結涉案金額2348萬元、阻斷攔截犯罪近萬次……這一組漂亮的數據,是唐山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一個月時間取得的戰果。今年7月以來,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為主體的反詐中心,轉變觀念,創新舉措,探索運行合成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機制。
  • 反詐不停歇,建德公安民警預防電信網絡詐騙那些事~
    反詐沒有更好的辦法 就是要到群眾身邊去 告訴他們詐騙的危害 告訴他們防範的知識 讓人人都能識詐防詐 為了減少電信網絡詐騙的發生
  • 創新機制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南岸警方反詐品牌效應凸顯
    反詐中心立即聯繫南坪派出所民警和「藍馬甲」反詐志願者,找到預警對象位置,現場對其成功勸阻,及時挽損4000元。這是重慶南岸區反詐中心監測、處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的常態。據了解,南岸公安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成績名列全市前茅,反詐品牌效應日益凸顯。2020年以來,共抓獲電信網絡詐騙團夥19個,破案27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1餘人,止付凍結資金6180餘萬元。
  • 共青城市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每周警示(第十四期)
    預防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每周警示(第十四期經過我們每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預警,共青城轄區居民對電信網絡詐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共青城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將繼續傳經送寶為共青城轄區居民增加防詐知識。2020年11月30日-2020年12月6日,共青城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共接到電信網絡詐騙刑事案件共8起,在我轄區反詐中心接到的電詐案件中,被騙資金共8.4萬餘元,單起最高被騙2.5萬元,首先刷單返利最為突出
  • 瓜州:大力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宣傳
    今年以來,針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案件高發低破態勢,瓜州縣把源頭預防作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生的首要任務來抓,按照「防範在先、專群結合、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全域覆蓋」的思路,
  • 如何打擊電信詐騙?公安部回應南都:將全力遏制案件高發勢頭
    南都訊,9月23日,公安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相關情況。南都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前8個月,全國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名,同比分別上升65.6%和74.1%。
  • 刊文推介 |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防詐機制探討
    165專線一開始系定位為提供民眾有關詐騙訊息之諮詢管道,後來因任務轉趨多元,已由單純受理民眾話務諮詢、檢舉及輔介被害案件之角色,轉換成整合電信、金融與網絡業者資源與力量,執行詐騙電話、被害款項攔阻等工作。
  • 前8月全國共破電信詐騙案件15.5萬起 避免損失800億元
    原標題:公安部:前8月破電信網絡詐騙案15.5萬起 避免損失約800億元公安部9月23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組織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與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情況。發布會介紹,2017年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部署為期三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偵破文物犯罪案件34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67名,繳獲文物4萬餘件。
  • 庖丁解牛防詐騙——廣州越秀反詐民警進校園剖析常見騙局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一些高校學生也有被騙。為進一步提高校園防詐安全意識,近期,廣州越秀警方接連在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北校區)和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進行反詐騙宣傳之後,12月10日晚上19時,在廣東工業大學舉辦反詐騙宣傳活動,現場有500名學生參加。
  • 今年前8個月公安機關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
    央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記者王子衿)記者從9月23日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突出問題,公安機關堅持重拳出擊、露頭就打。今年前8個月,公安機關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約800億元。
  • 【反詐進行時】公安部做了48張圖——電信詐騙最全匯總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帳號打款或轉帳,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電信詐騙團夥中,有專門成員負責編寫詐騙劇本,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編制騙術,其犯罪類型多,手段變化快。
  • 揭陽警方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1-8月破獲案件457起,打掉犯罪團夥69個
    收錄於話題9月23日上午,揭陽市公安局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1-8月揭陽市公安機關共成功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57起,打掉犯罪團夥69個,有力維護了全市治安大局持續穩定,確保人民群眾合法財產權益安全。
  • 荊州公安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破獲電詐案件230起 為群眾止損1900餘萬元
    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反詐工作專班,從刑偵、網安、特警等警種抽調民警12人,全面開展反詐合成作戰。全市公安機關強化偵查打擊,主動發現案件線索,循線追蹤、深挖徹查、全鏈條打擊,堅決將犯罪團夥、犯罪網絡打深、打透、打徹底。
  • 反詐|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絡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絡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 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效顯著
    今年前8個月,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名,同比分別上升發布會介紹,公安部部署統一開展「雲劍—2020」專項行動以來,以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高發犯罪為重點,集中組織大案攻堅,全力剷除詐騙窩點,重拳整治黑灰產業,全面加強預警勸阻,取得了顯著成效。
  • 如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這段順口溜了解下
    今年前8個月,公安機關共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5.5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5萬名,同比分別上升65.6%和74.1%,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約800億元,96110反詐預警累計防止870萬群眾被騙。李國忠指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案件呈現高發多發態勢,部分詐騙集團頭目在境外或邊境地區搭建詐騙窩點,公開招募人員,實施詐騙,危害十分嚴重。為嚴厲打擊犯罪,公安部決定發布A級通緝令,對10名重大在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進行公開通緝。李國忠表示,公安機關敦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逃犯不要心存僥倖,儘快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