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到了如今的第六版,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問題似乎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尋求答案的時代,為什麼還要買《十萬個為什麼》,恰恰是一個問題。
2013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9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0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文革」時期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時期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38年,作者:伊林(蘇聯)鄭繽譯,中國青年出版社
新版《十萬個為什麼》中依然有葉永烈的名字。從1961年的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六版,葉永烈是唯一一位參與每個版本編寫的作者。
葉永烈從小開始寫作,他在20歲時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年輕也是寫得最多的作者。葉永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隨後,葉永烈又受到邀請為《十萬個為什麼》其他分冊撰稿,即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他為天文氣象分冊寫了27篇,為農業分冊寫了89篇,為生理衛生分冊寫了43篇。20多歲的葉永烈也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寫得最多的一個作者——初版最初出5卷,共971個「為什麼」,他寫了300多個。他在當時拿到的稿費是1600多元,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巨款。後來的段子是,1962年葉永烈去提親的時候,上門送的禮物就是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怎麼來的?葉永烈後來也有回憶。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醞釀出版《十萬個為什麼》是在1958年秋,正式啟動是在1959年秋。「2000年1月15日,我曾經請王國忠回憶《十萬個為什麼》的編輯經過。據他回憶:1958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書數量『大躍進』,但是質量大幅度下滑。在1959年迎接國慶十周年的時候,少年兒童出版社決心吸取『大躍進』的教訓,出點有質量的書。編輯們在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們愛問『為什麼』,於是從1959年年底開始,準備著手編一套問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學叢書。王國忠說,當時受蘇聯伊林(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十萬個為什麼》的啟示,也受《科學畫報》『為什麼』專欄的啟發。」葉永烈後來撰文說,「王國忠說,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完整的作品,而他設想出版一本類似於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各篇獨立的科學小品集,篇幅比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大。當時為了給這套書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編輯們想出二十幾個書名寫在黑板上。最後,大家不約而同選中了《十萬個為什麼》這個書名。」
1961年6月1日,《十萬個為什麼》物理和化學冊率先在全國上市。1961年8月至10月,第三、四、五分冊先後出版,使第一版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第一分冊物理只印了5000冊,到了第二分冊化學就首印2萬冊,第三、四、五分冊(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第一次印5萬冊。後來,數學、地質地理、動物分冊也相繼出版。而從開始,《十萬個為什麼》的讀者就不只是兒童,它是孩子與家長共讀的書籍。1962年6月19日至7月9日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建議,給每位共青團中央委員發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胡耀邦說:「每個人要從中學點知識。」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8冊共收1484個「為什麼」,105萬字,初版本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共發行了580多萬冊。
由於反應強烈,「為什麼」太多,第二版《十萬個為什麼》從1964年就開始出版,葉永烈認為,由於「左」的影響,第二版內容比較拘謹,強調「聯繫生產實際」,新增的許多「為什麼」脫離少年兒童的生活,比如:「西瓜能當炮彈嗎?」「食鹽是炒菜吃的,為什麼炸彈裡也要放食鹽?」第二版分為14冊,數學1冊、物理2冊、天文1冊、氣象1冊、自然地理1冊、動物2冊、植物2冊、生理衛生2冊等。每冊大約150至200個「為什麼」。在審稿人名單上有許多如雷貫耳的名字: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錢崇澍、蘇步青等。
到了「文革」期間,《十萬個為什麼》卻成了「毒草」被批判,它的發行超過《毛選》也成了罪名,1970年的第三版也就是所謂的「文革」版加入了很多工農業生產技術知識,這一套《十萬個為什麼》達21分冊。還有兩冊因為「文革」結束沒有出版。「文革版」上黃皮封面上方是工農兵高舉紅寶書,下方寫著分冊名稱,每個問題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語錄和馬恩著作。儘管如此,這套書也成為「文革」期間,少數能看到的科學類書籍。編輯曹燕芳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她碰上過好幾位大學畢業生,人家對她充滿感激,說都是靠著讀《十萬個為什麼》在恢復高考時考上了大學。「文革版」在8年時間裡出版發行多達3700萬冊。
1980年,為了正本清源,第四版《十萬個為什麼》出版共14分冊。葉永烈說:「這次大修訂,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走過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第四版《十萬個為什麼》與同期誕生的《上下五千年》都是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產品,也是那個年代青少年的必讀書。第四版賣出了3000萬冊。
這次修訂之後,一直到1999年才出了新版,也就是新世紀版即第五版,每套12分冊。第五版著重補充了諸多新的科學技術內容。不過相比之前幾版動輒幾百萬套的銷量,目前的第五版至今銷售了720多萬冊。到了如今的第六版,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問題似乎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尋求答案的時代,為什麼還要買《十萬個為什麼》,恰恰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