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半個世紀 孩子與家長共讀的書

2020-12-25 騰訊網

[導讀]到了如今的第六版,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問題似乎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尋求答案的時代,為什麼還要買《十萬個為什麼》,恰恰是一個問題。

 2013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9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0年,少年兒童出版社

「文革」時期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時期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38年,作者:伊林(蘇聯)鄭繽譯,中國青年出版社

新版《十萬個為什麼》中依然有葉永烈的名字。從1961年的第一版到今天的第六版,葉永烈是唯一一位參與每個版本編寫的作者。

葉永烈從小開始寫作,他在20歲時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年輕也是寫得最多的作者。葉永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隨後,葉永烈又受到邀請為《十萬個為什麼》其他分冊撰稿,即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他為天文氣象分冊寫了27篇,為農業分冊寫了89篇,為生理衛生分冊寫了43篇。20多歲的葉永烈也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寫得最多的一個作者——初版最初出5卷,共971個「為什麼」,他寫了300多個。他在當時拿到的稿費是1600多元,在當時算得上是一筆巨款。後來的段子是,1962年葉永烈去提親的時候,上門送的禮物就是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是怎麼來的?葉永烈後來也有回憶。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醞釀出版《十萬個為什麼》是在1958年秋,正式啟動是在1959年秋。「2000年1月15日,我曾經請王國忠回憶《十萬個為什麼》的編輯經過。據他回憶:1958年,少年兒童出版社出書數量『大躍進』,但是質量大幅度下滑。在1959年迎接國慶十周年的時候,少年兒童出版社決心吸取『大躍進』的教訓,出點有質量的書。編輯們在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們愛問『為什麼』,於是從1959年年底開始,準備著手編一套問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學叢書。王國忠說,當時受蘇聯伊林(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十萬個為什麼》的啟示,也受《科學畫報》『為什麼』專欄的啟發。」葉永烈後來撰文說,「王國忠說,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完整的作品,而他設想出版一本類似於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各篇獨立的科學小品集,篇幅比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大。當時為了給這套書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編輯們想出二十幾個書名寫在黑板上。最後,大家不約而同選中了《十萬個為什麼》這個書名。」

1961年6月1日,《十萬個為什麼》物理和化學冊率先在全國上市。1961年8月至10月,第三、四、五分冊先後出版,使第一版完整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第一分冊物理只印了5000冊,到了第二分冊化學就首印2萬冊,第三、四、五分冊(天文氣象、農業、生理衛生)第一次印5萬冊。後來,數學、地質地理、動物分冊也相繼出版。而從開始,《十萬個為什麼》的讀者就不只是兒童,它是孩子與家長共讀的書籍。1962年6月19日至7月9日共青團三屆七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時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建議,給每位共青團中央委員發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胡耀邦說:「每個人要從中學點知識。」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8冊共收1484個「為什麼」,105萬字,初版本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共發行了580多萬冊。

由於反應強烈,「為什麼」太多,第二版《十萬個為什麼》從1964年就開始出版,葉永烈認為,由於「左」的影響,第二版內容比較拘謹,強調「聯繫生產實際」,新增的許多「為什麼」脫離少年兒童的生活,比如:「西瓜能當炮彈嗎?」「食鹽是炒菜吃的,為什麼炸彈裡也要放食鹽?」第二版分為14冊,數學1冊、物理2冊、天文1冊、氣象1冊、自然地理1冊、動物2冊、植物2冊、生理衛生2冊等。每冊大約150至200個「為什麼」。在審稿人名單上有許多如雷貫耳的名字: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錢崇澍、蘇步青等。

到了「文革」期間,《十萬個為什麼》卻成了「毒草」被批判,它的發行超過《毛選》也成了罪名,1970年的第三版也就是所謂的「文革」版加入了很多工農業生產技術知識,這一套《十萬個為什麼》達21分冊。還有兩冊因為「文革」結束沒有出版。「文革版」上黃皮封面上方是工農兵高舉紅寶書,下方寫著分冊名稱,每個問題的回答都要首先引用毛主席語錄和馬恩著作。儘管如此,這套書也成為「文革」期間,少數能看到的科學類書籍。編輯曹燕芳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她碰上過好幾位大學畢業生,人家對她充滿感激,說都是靠著讀《十萬個為什麼》在恢復高考時考上了大學。「文革版」在8年時間裡出版發行多達3700萬冊。

1980年,為了正本清源,第四版《十萬個為什麼》出版共14分冊。葉永烈說:「這次大修訂,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走過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第四版《十萬個為什麼》與同期誕生的《上下五千年》都是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產品,也是那個年代青少年的必讀書。第四版賣出了3000萬冊。

這次修訂之後,一直到1999年才出了新版,也就是新世紀版即第五版,每套12分冊。第五版著重補充了諸多新的科學技術內容。不過相比之前幾版動輒幾百萬套的銷量,目前的第五版至今銷售了720多萬冊。到了如今的第六版,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問題似乎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尋求答案的時代,為什麼還要買《十萬個為什麼》,恰恰是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一本親子共讀的「十萬個為什麼」
    原標題:一本親子共讀的「十萬個為什麼」崔晶晶《童書非童書》這本臺灣親子閱讀界的扛鼎之作終於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再版了。這是一個偶然,也是一個必然。《童書非童書》的再版也有望獲得親子閱讀愛好者的更多關注與好評。現在,國內市場的童書資源已經相對豐富了,親子閱讀也已經引起了父母的極大關注。在很多家庭中,親子共讀更是已經成為他們建立親密關係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很多家長已經習慣於藉助童書來養成孩子各方面的品質,完善孩子童年期人格的建構。
  • 《十萬個為什麼》曾是葉永烈的提親禮物
    伊林這本書出版於1929年,在前蘇聯廣受歡迎,在我國也大為流行,到1949年3月,開明書店已將此書再版了9次。  「十萬個為什麼」也並非伊林的原創,而是來源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約瑟夫·吉卜林詩歌中的一句:「一百萬個怎麼樣,兩百萬個在哪裡,七百萬個為什麼!」這首詩翻譯成俄文後卻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
  • 一套瘋狂的十萬個為什麼!
    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次培養孩子的興趣,因材施教。一套好的圖書不僅能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同時也能成為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與興趣的關鍵。眼下就有這樣的一套書,能夠讓孩子在「玩」的同時也能學到知識。
  • 《十萬個為什麼》將被搬上舞臺 融高科技帶孩子們探索世界
    中國科普經典巨著《十萬個為什麼》將首度被搬上舞臺。出品方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科普經典巨著《十萬個為什麼》問世半個多世紀以來將被首次搬上舞臺,盛夏時節首度亮相上海。據舞臺劇的出品方3日透露,從海洋世界到恐龍時代,再到廣闊的外太空,《十萬個為什麼》的第一部舞臺作品的主題將是「無限遠」。記者3日獲悉,由少年兒童出版社獨家指定授權的大型奇趣探索舞臺劇《十萬個為什麼》正式建組。
  • 168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500多個知識點《瘋狂的十萬個為什麼》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性價比非常高、玩著玩著就把學前知識掌握了的神奇百科全書——《瘋狂的十萬個為什麼》幼兒版。本套叢書專為3-8歲孩子打造,用生動有趣的圖片和簡單易懂的故事回答孩子們提出的為什麼。這套書不同於其他複雜的灌輸式科普,而是採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科普知識,將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增加閱讀興趣,加深閱讀記憶,讓家長不再害怕孩子等刨根問底。以往故事類的注音書比較多且大部分質量不高,但是科普類的注音書就罕見了,之前買過幾套還特別不滿意。這套瘋狂的《十萬個為什麼》可以說是一股清流。
  • 孩子變身「十萬個為什麼」?千萬別嫌麻煩錯過了敏感期!
    相信很多媽媽和我一樣有這個感觸:隨著孩子長大,「為什麼」的句式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好應付。果果兩歲半時,有一次坐車出門,我原本以為她是在看風景,沒想到小傢伙忽然轉過臉問我:「媽媽,為什麼馬路兩邊的樹都往後跑呀?」「因為我們坐的車在向前走,路邊的樹沒有動,看起來就像往後跑了。」「為什麼我們向前走,樹就往後跑?」
  • 《十萬個為什麼》 為什麼受歡迎(逐夢70年)
    2008年,《十萬個為什麼》第五版(新世紀版)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時,被評為「感動共和國的50本書」之一。  1960年,我有幸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第一版的主要作者之一,從此與《十萬個為什麼》結下不解之緣,參與從第一版直至2013年第六版所有版本的寫作。回顧《十萬個為什麼》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對於當今出版科普讀物也有些許有益啟示。
  • 【每日問答】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應該怎麼回應?
    >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應該怎麼回應? 家長提問: 樂媽你好! 我是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最近我家孩子真的太煩人了,總是問我很多很多的問題,我覺得他都要變成十萬個為什麼了! 「媽媽,媽媽,我為什麼沒有妹妹?」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用文學講述科學故事
    核心提示  ■ 《十萬個為什麼》這套書以「大眾化的、小百科全書式的科普讀物」為特色,林林總總,來自生活和生產,來自讀者身邊,內容廣泛,無所不談。  ■ 《十萬個為什麼》之所以半個多世紀以來經久不衰、走進千家萬戶,是因為這套科普讀物的文學性、科學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從故事切入,再講科學道理。
  • 哲學繪本推薦:抓住「哲學啟蒙期」,解決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孩子愛問十萬個為什麼1、孩子的好奇心強。愛因斯坦曾說過:"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於行屍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對未知世界的觀察、思考和提問是孩子產生興趣的源泉。
  • 預告丨孩子愛不釋手、天天想翻看的《十萬個為什麼》新版 34折開搶
    為什麼天會變黑? 為什麼鳥站在高壓電線上不會觸電? 為什麼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  這些問題,一個又一個孩子問起。  他們每天都在不停的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仿佛要把世界上所有問題都問個遍。  有無數媽媽心裡呼喚,趕快來一套十萬個為什麼吧,解救一下老母親我。
  • 因為這本科普書,我終於體會到了被孩子問「十萬個為什麼」的幸福
    我可能屬於比較焦慮的媽媽,別人家媽媽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問到心煩意亂時,我卻在發愁「娃啊娃,你到底什麼時候才會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讓孩子讀科普,求知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學會思考,只有會思考的孩子才會有進一步求知的欲望。
  • 《十萬個為什麼》籌備第6版 向全國孩子徵集問題
    葉永烈就是那群「了不起的人」之一,作為這套書的主要作者,他當年參加《十萬個為什麼》編寫的過程,和萬維鋼眼下的經歷有些類似:1960年5月的一天,在北大化學系讀本科的葉永烈收到少兒社編輯曹燕芳寄來的一封信,信中羅列了一些化學方面的問題,請他用通俗有趣的語言來回答。從此,這個當年北大理科生裡的「文青」,不僅加入了《十萬個為什麼》的編寫工作,而且最終成為知名的科普作家。
  • 預告 英語世界的《十萬個為什麼》,一問一答中幫孩子用簡單的語言理解萬物的原理
    說起兒童科普書,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小時候必讀的《十萬個為什麼》。那麼,在原版書裡,有沒有給小孩讀的《十萬個為什麼》呢?還真有!
  • 超600+知識點,注音全彩圖,輕鬆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未來最有競爭力的孩子,不是那個總考第一的小孩,而是那個總愛問「為什麼」的小孩。因為這些問題是好奇心的體現,而好奇心正是孩子探索與思考世界的動力。但咱們家長畢竟不是一本「百科全書」,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爸媽們也有答不上來的時候。
  • 《十萬個為什麼》第六版開始編寫|少年兒童出版社_網易新聞
    為編好這部書,出版方特邀韓啟德院士擔任總主編,百餘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擔任編委,數十位中國第一流的科學家擔綱分冊主編和副主編,同時還有一大批科普作家參與。他們和韓啟德院士一樣,很清楚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這部書在中國人記憶留下了怎樣的烙印。
  • 為什麼讀很多育兒書,還是教育不好孩子?這3個坑不要踩
    今天收到了一個讀者的留言,她說:為什麼我看了那麼多育兒書,還是教育不好孩子呢?孩子不願意自己上廁所和收拾東西,怎麼破?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困惑,看了很多育兒書,企圖用書裡的東西去套用在孩子的教育上,結果還不如孩子奶奶的經驗起作用。難道真的看書無用?當我在深夜裡再次翻起了育兒書,我突然發現了一直以來被我忽視的問題。有三個原因導致了育兒之路的一些問題。
  • 贈書|一套書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兩個一動一靜、個性截然不同的兄妹,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堆滿書的神奇樹屋,神奇樹屋就像時光機器,帶他們到一個個不同的時空中旅行。於是,兄妹倆來到史前時代的恐龍谷,和騎士探訪中古世紀的城堡,到古埃及破解木乃伊的秘密,跟著海盜出海尋寶……每一次的冒險都緊張刺激、精彩得不得了。
  •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VS.大人的「十萬個為什麼」
    今天開啟了規律聽有聲書,但提前並沒有跟孩子溝通這件事,直覺裡是不想把英語啟蒙這件事做得太刻意我深知對這麼小的孩子而言,最不能做的就是破壞了興趣。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對?我得趕緊反思下。睡前聊天時,我將這個困惑說了出來,我想知道他那麼說到底是想表達想聽還是不想聽。誰知他很堅定地說「我想聽呀,我中午不是告訴你了嗎?」還是有點不放心,又追問「想聽你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媽媽以為你不願意聽呢。」「我這麼說是想知道你什麼時候會給我放呀。」
  • 一本科學啟蒙書,告訴孩子十萬個為什麼
    「媽媽為什麼有烏雲就代表下雨?」「媽媽為什麼天氣熱就要下雨?」「媽媽雪長什麼樣呢?」你們家是不是也有一個同款的好奇寶寶,腦袋裡面裝著十萬個為什麼。雖然我也上了很久學,讀了很多的書,但是當面對一個四歲的好奇寶寶,還是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候我在想,小時候的我是不是一樣的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