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家長的分享:溝通、共情、尊重讓我和孩子的關係更近了

2020-08-27 媽心理

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每日的內容更新哦~

11歲到20歲在心理學上定義為青春期。

這個階段,無論是學習、身體還是心理髮育,都是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都在為未來的人生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也是在這一階段,90%的孩子會出現青春期特有的問題,厭學、沉迷遊戲、和父母對抗都是一些普遍的現象。

今天我們分享一位家長的分享,希望能給正在經歷青春期困境的父母們提供一些和借鑑。

以下是分享正文。

2019年9月15日,我家孩子突然不肯上學,不論我們家長怎麼勸,他都不願去學校,甚至不惜犧牲性命都不願上學。

我和孩子媽媽如雷轟頂、一下子崩潰了,初中未畢業,以後怎麼辦呢?怎麼面對親戚朋友的責備呢?

往後的幾天我們兩夫婦都是以淚洗面,徹夜難眠。

在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媽心理學院的課程,我有幸參加此次青春期孩子厭學訓練營學習,經過半年來的學習,我收穫巨大,感觸頗多。

01.

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變化

以前我認為愛孩子就要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要傾盡我所有盡我所能幫助孩子。

安排孩子的一切,從不讓孩子吃苦,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好好學習,要求孩子:你的任務就是學習,你只要把學習搞好了,其他事都不用管

因此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培養,所以,孩子在人格發展、心理培養方面一片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諾諾、自卑、脆弱、自我認同混亂,人格發展不健全,獨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

02.

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給孩子學習壓力過大

以前,如果孩子考試成績差一點,我就會罵孩子,經常諷刺孩子:

你如果考不上重點高中,就考不上重點大學,考不上重點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

由此造成孩子對考試恐懼,考試前孩子緊張,怕考得差會被我打罵,有這個可怕的心裡負擔,孩子又怎樣能考得好成績呢?

03.焦慮減少了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目前孩子厭學,對學習沒動力、沒興趣,完全是我從小對孩子錯誤教育方式造成的。

孩子現在心理生病了,不能硬逼著孩子去上學。

現在孩子心理脆弱,如果一不小心孩子做出傻事,我會後悔一輩子,網上不是經常報導有孩子想不開跳樓的事嗎?

所以,我沒有強迫孩子,目前讓孩子在家慢慢療傷,療愈內心的創傷,只有孩子消去內心恐懼,積累足夠的能量才會主動上學的。

學了課程後,我重新認識到父母的職責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足夠陽光、空氣、土壤的生長環境就行了,不能扶著孩子一輩子走路,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就是害了孩子。

要及時放手,要相信孩子,不要太多幹涉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認為孩子的想法都是不成熟,都是錯誤的,不要老是給孩子講大道理,更不要打罵孩子,不要相信「棒棍下出孝子」的錯誤教條。

這裡講的放手並不是放縱,而是孩子能力之內的我們不幹預。

04.看到了遊戲本身的資源

我理解了遊戲不是洪水猛獸,有時恰恰是遊戲拯救了孩子。

孩子喜歡迷上打遊戲,不是孩子天生就是厭學、喜歡打遊戲的,因為平時沒養成一項的業餘愛好,沒有專長,所以,孩子在學習上碰壁了,只好利用遊戲來排除煩惱,來轉移父母的嘮叨,釋放攻擊性。

其實,孩子在這種狀態下打打遊戲是好事。

05.問診式的溝通運用

我學會了運用問診式雙贏式親子溝通方式與孩子溝通,共情孩子。

現在我們親子關係好多了,他開始信任我了,不時告訴我一些小秘密,有疑惑能主動向我求助。

這半年以來,我們根本上沒發生什麼衝突,即使有,我運用學到的知識,很快就化解了孩子和我的矛盾、衝突。

孩子說我這半年變了,容易溝通了,臉上有笑容了,家裡有笑聲了,家裡有溫暖了,孩子在家裡輕鬆愉快了。

課程雖然學完了,但我的學習腳步永不停止。

就像默薇老師說的,學會與孩子相處是自我修煉之旅,要不斷學習,要堅持以恆,要不斷「學、練、修」,不斷提升自己。

06.下一步的計劃

下一步我要做的事情:

一是與孩子分清界限。

那些事情是孩子的,就要孩子來做,特別是學習這事是孩子的,要努力把學習主動權歸回孩子,不要越界幹預。

二是不要打罵孩子,不要把大人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相信孩子,放手孩子,給孩子自由空間;

三是培養好親子關係。其實關係比能力重要,主要有了輕鬆愉快的氛圍,孩子會主動學習的;

四是要改掉說教、命令、恐嚇、諷刺、挖苦、貼標籤的錯誤溝通方式,要多共情孩子、抱持孩子。

五是不要把時間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做好自己的事,用行動來愛孩子,樹立榜樣的作用。

六是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擴大他的優點,增強他的自信心,要相信孩子,看見孩子,接納現在孩子的一切。

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生長特點,花期不一樣,花品不一樣,不要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要感恩孩子,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孩子,陪我渡過快樂的一生。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家長唯有走入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各類問題背後的心理需求,才能有能力給孩子補充饋乏的心理營養,讓孩子恢復自信和學習動力,提升自制力,同時學會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負面情緒排洩系統,讓孩子情緒穩定,提升抗挫折能力,才能順利度過今後的人生。

關於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厭學、沉迷遊戲等問題,默薇老師在《青春期叛逆破解訓練營》中都有提到,有需要的家長點擊專欄即可收聽~

相關焦點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效?家長學會這3招,溝通更順利
    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比較敏感。在這個時期,許多家長都在反映不知該和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孩子們情緒波動大,家長有時候也稍顯偏激,有時候甚至採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下去溝通越發不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多認為父母無法理解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同時,很多青春期學生的家長也苦於無法與自己的孩子有效溝通。可以用「我/你感到(情緒詞)因為(陳述事實)你希望(尊重孩子的方案)」這個句式來表達對孩子的共情。
  • 走進你心裡——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走進你心裡——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梁麗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溝通這個話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的家長說,我每天都在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可是孩子就是不聽我的,還和我對著幹,別說教育他了,他成天氣的我難受。我只能說你這是無效的溝通,今天和我大家交流一下有效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方法,學會科學的對話法,輕鬆解決問題!
    對於我和兒子的溝通和親子關係,宿舍裡的這幾位家長都表示很羨慕,向我討要方法和技巧。孩子表述自己遭遇的某些狀況時,有智慧的家長可以和孩子共情自己曾經的青春歲月,自己內心那些溫暖的記憶,讓孩子理解「原來爸爸媽媽也曾經是這樣的狀況啊」,更讓孩子在內心裡被這些父母講起來的溫暖的記憶所溫暖。共情共情不是對孩子示弱,而是用智慧的對話拉進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 哈佛媽媽分享:我是如何將青春期孩子培養進哈佛的
    3、青春期的孩子極其需要隱私被尊重不偷看日記、QQ空間;進孩子房間要敲門。4、父母成了讓青春期孩子尷尬的人希望證明自己獨立,不願意父母跟在身邊;家長不在計劃中的出現會讓孩子尷尬。二、和青春期孩子搞好關係的8個建議1、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家長和孩子的連接斷了的話,你說的再對,孩子也不會聽你的;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復關係,恢復連接。
  • 青春期的孩子讓多少家長傷透心。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良好溝通
    ,在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放不下架子,還是把他們當成沒長大的兒童,往往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常常覺得孩子毫無是處,總是批評孩子,總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事,對孩子缺少尊重,缺少理解,忽略了這個時期孩子的本身特徵,往往適得其反。
  • 關係越來越疏遠?家長與孩子溝通尊重是基礎
    原標題:家長與孩子溝通 尊重應是基礎   提問   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但最近發現孩子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我們也不太信任了,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秘籍
    大家好,我是靜媛老師,最近常常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向我訴苦吐槽說:「靜媛老師,您說什麼時候才能開學呀?這每天窩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不願意和我們說話,我們想和他說說話吧,不知道他愛聽什麼,一句不對,甩頭就回房間......您說愁不愁人,也不知道這腦子裡想啥?
  • 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家長需要學會這5招
    如何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相信這道難題,讓不少父母感到苦惱。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感到如臨大敵。有句話說:人格決定命運。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一生。作為父母,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了解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懂得如何和孩子打交道。這並不是天生就會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斷學習。
  • 家長學校|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這些策略太實用了!
    當各位家長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這些問題。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這些建議一定要看,建議老師轉給家長!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容易溝通,已經是現在親子教育當中家長普遍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青春期的浪潮,避免孩子在青春期誤入歧途,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 青春期孩子假期長時間不受控制看電子產品 家長該怎麼辦?
    現在由於假期,之前疫情上網課,很多中小學生,每天用手機超過五六個小時,喜歡追星追娛樂節目,有些親子關係好一點的會願意和家長分享這些視頻,有些只跟同學朋友聊,慢慢地沉迷其中。眼看著秋季又要開學了,好些家長擔心孩子在手機、追星上用時過多,難以適應開學的節奏,要求孩子減少在手機和追星上的用時,多在學習上做準備。
  • 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困難,親子關係陷入絕境,家長應如何破解
    在電影《青春期》中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我人生中最幸運的兩件事情一件是時間終於將我對你的愛消耗殆盡,另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見了你」。對於許多父母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他們與自己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的關係。
  •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父母應該如何應對?與孩子做朋友要學會共情
    此時的父母早已過了青春的階段,雖然自己也曾經經歷過,但在面對自己正在青春期的兒女時,依然有些不知所措,常常因為無法與孩子正常溝通而產生諸多摩擦,甚至破壞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不是簡單的你說我講,而是應該掌握方法,設身處地的理解,這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同時也說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把自己放在跟父母同等地位交談的想法。
  • 奇點大學—家長錦囊|孩子青春期不願和父母溝通,如何打開心扉?
    兒子今年上初二了,話卻越來越少,更不願意聽父母說話。有的時候我特別想跟他聊聊,聽聽他的想法,就叫他和我面對面坐下談一談,他雖然也配合但是能看出態度上還是抗拒的,特別敷衍,回答我的話就一個字、兩個字,最多三個字解決。
  • # 共情後,再和孩子說話
    現在我經常聽到很多家長說,自己因為不能和孩子溝通而倍加煩惱。特別是當「更年期」遭遇「青春期」的時候。「青春期」和「更年期」各持己見,互不妥協,其結果是雙方各築橋頭,不管有無橋面相交。造成了雙方要麼無話可說,要麼說話就吵架的尷尬局面。
  • 與孩子「共情」,是親子溝通的「鑰匙」,別用煩躁把孩子越推越遠
    2.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對等很多父母,經常以一種高姿態高高在上的姿態來俯視孩子,他們總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因此,也不願聽從孩子的所謂感受,更不願意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雙方的關係變疏遠了許多,正是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對等,才無法做到亦師亦友,也就沒有辦法達到共情的狀態了。
  • 三寬家長學校第八課:怎樣和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第八課怎樣和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化解誤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溝通可以讓彼此相互了解。有效溝通溝通的結果使彼此相互理解,促進了關係,使事情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青春期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家長溝通>通過語言,人們交流的其實是一種感受,青春期孩子心理特點接近成人,主要表現在: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認同渴望被需要渴望有價值感而家長的不當溝通,卻帶給孩子各種遭遇:被批評被訓斥
  • 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
    導讀: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青春期孩子拒絕與家長溝通?利用三步法有效改善親子關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第289期「市民沙龍」後期報導:如何與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時期。為了充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需求,排除相互溝通的障礙,9月5日下午,讀者們齊聚襄陽市圖書館「市民沙龍」騰訊課堂網絡直播間聆聽,由「市民沙龍」特別邀請襄陽市教育局關工委首批家庭教育專家、武漢心啟教育創辦人胡清,為大家分享「如何與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