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的稜長怎麼求 長方形的稜長

2020-12-10 天氣網

我們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會學習到圖形的計算,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等。那麼長方形的稜長怎麼算呢?

長方形稜長等於(長+寬+高)乘以4如果是求高的稜長就用總和除以4,再減去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長方形面積=長×寬

長方形,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也被定義為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除此之外,正方形既是長方形,也是菱形。

長方形的性質為

1、兩條對角線相等;

2、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4、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5、四個角都是直角;

6、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

7、具有不穩定性(易變形);

8、長方形對角線長的平方為兩邊長平方的和;

9、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得到的四邊形是菱形。

長方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3、鄰邊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4、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長方形。

5、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長方形。

相關焦點

  • 稜長之和相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
    一、問題提出昨天的文章中,我們探究了「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關係,得出了結論: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非正方形)和正方形相比,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例1: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釐米、8釐米、6釐米,正方體的稜長是8釐米,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之和以及它們的表面積。
  •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稜長課外練習題
    長方體的稜長之和=4×(長+寬+高)=4(a+b+c)正方體的稜長之和=12×稜長=12a這兩個是基本公式當然公式怎麼用,還要看具體的題型,不同的題運用公式的方法也不一樣,切不可死記硬背,死搬硬套。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關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的一些練習題。這一部分填空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知識,作為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 長方體稜長怎麼算 長方體的稜長公式是
    長方體的稜長總和=(長+寬+高)x4。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四條稜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稜。因此,稜長總和就等於3條不同長度的稜長之和乘以4。  什麼叫長方體  長方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長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 用稜長為1釐米的小立方體疊成一個立方體,它的表面積怎麼算
    小學階段求立體圖形表面積最多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稜。相對應的上面和底面大小相等,前面和後面相等,左面和右面相等。如果分別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則表面S=(ab+ac+bc)×2。
  • 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練習題,無面積體積計算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稜長和知識點小結:1、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稜長度相等。二、常用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稜長總和=(長+寬+高)×4 長=稜長總和÷4-寬 -高 寬=稜長總和÷4-長 -高 高=稜長總和÷4-長 -寬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例1、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10釐米和8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9釐米。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例2、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20釐米和2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11釐米。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例3、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5釐米和2.5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3釐米。求長方體、正方體的周長和面積。
  • 一個稜長為6釐米的正方體木塊,如果把它鋸成稜長為2釐米的正方體
    題目一個稜長為6釐米的正方體木塊,如果把它鋸成稜長為2釐米的正方體若干塊,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釐米?圖1把稜長為6釐米的正方體鋸成稜長為2釐米的正方體,可以按圖1的線共鋸6次,鋸一次增加兩個正方形面積,即6×6×2=72(平方釐米)。鋸6次共增加72×6=432(平方釐米)。
  • 在一個稜長是4cm的立方體上挖一個稜長是1cm的小正方體後
    題目在一個稜長是4cm的立方體上挖一個稜長是1cm的小正方體後,表面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第三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切割組合對稜長的影響
    第三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切割組合對稜長的影響1、切割將長方體橫向切割成兩個長方體後,稜長將比原來一個長方體時增加4條長和4條寬;(稜長增加的最長)>將長方體豎向(縱向)切割成兩個長方體後,稜長將比原來一個長方體時增加4條寬和4條高;(稜長增加的最短)將正方體沿無論沿那個方向切割成兩個長方體後,稜長將比原來增加4條稜。
  • 長方形面積等於什麼 長方形面積怎麼計算
    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遇到長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積怎麼計算,每一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都不一樣,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於什麼嗎?其實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很簡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S=ab,其中S為長方形的面積,a為長方形的長,b則為長方形的寬。其中長方形的長和寬是相對的,在長方形中長的為長,短的為寬。
  • 三年級第五單元——長方形周長
    本課需要掌握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材第48頁問題一:量一量,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 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相等,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
    題目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相等。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6dm、5dm、4dm,那么正方體的稜長是多少分米?它們的體積相等嗎?圖1普通學生思路:第1個問題:先算長方體總稜長,公式是(長+寬+高)×4=長方體總稜長列式:(6+5+4)×4=60(dm)因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相等
  • 長方形的房子怎麼設計好看 長方形的客廳裝修需注意什麼
    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大家對於房屋的戶型設計都是比較重視的,而不同的戶型在裝修的時候要注意的細節也是不同的,有些朋友們購買的房屋,可能是長方形的房子,這樣在裝修設計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設計的方法,那麼長方形的房子怎麼設計好看?長方形的客廳裝修需注意什麼?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自行探索,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接著出示由3個1平方釐米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3平方釐米), 6個1平方釐米小正方形拼成的兩個形狀的長方形(6平方釐米),同學們回答的真是又快又準,那老師有個小小的疑問了「你們是怎麼求出來的呢?」      生: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小正方形的總數。      3、師:哦!老師明白了,當我們不知道圖形面積時,是不是就可以通過擺放小正方形來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麼?有什麼特點?生: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都相等。生:長方形比較長的邊叫做長,比較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的每條邊都叫做邊長。二.探究新知師:同學們對周長知識掌握較好,通過預習也進一步鞏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怎樣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