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20年北大博士後被找到了,卻用一句話回應,你怎麼看

2020-12-27 小劉老師說

自古以來,孝順被當作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父母將孩子含辛茹苦養大成人,作為孩子也有責任和義務去贍養父母,有一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可見孝順在做人的基本原則當中處於多麼重要的位置。

對於貧窮家庭來說,父母能夠將孩子撫養長大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還能夠把孩子培養成才送進大學,那就更加偉大了。

一般而言,貧窮家庭的孩子在進入大學後,都是比較懂事,也很感恩的,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並且等到自己有能力後也會加倍孝順父母,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比如今年在清華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提到的寒門學子林萬東,他在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工地上幫母親幹活,懂得為父母去分擔。

可是同樣出身寒門的王永強,卻在北大博士後畢業後,與家人失去聯繫長達20年,來看看他的經歷。

王永強1969年,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一個農村,他是家裡排名老三的孩子,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王遠強至少就比較愛看書,學習成績也很好,同時由於成績突出在當地屬於,眾人皆知的人。

王永強的父親是賣老鼠藥的,因為有這樣成績出色的兒子,即使生活再艱辛,他也毫無怨言。在王永強18歲的時候,順利考上了蘇州大學,碩士也是在蘇州大學就讀的,出生寒門的他一直也比較努力,沒有讓家裡人失望,碩士畢業後他又考入中科院攻讀博士學位。其實作為一個家境普通的人而言,就讀博士已經是相當高的學歷了,而他之後又去到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後。

在北大攻讀博士後期間,他談了一個女朋友,而當比他大12歲的舅舅郭學武前去北京看望他時,他叮囑其舅舅不要在他女朋友面前說出自己家境不好的事情,而後他在北京和女朋友結婚也找了一個理由不讓家人前去參加。

再之後,他去到了日本工作,一次母親因家境實在困難,想讓他給家裡寄點錢回來,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兒子在外面混得好,而家裡又實在是揭不開鍋,無奈之下才向兒子開口,可沒想到兒子聽到母親的這一要求後,竟然讓家人不要再和他聯繫,此後他便與家人失聯了長達20年之久。

而在近日,其77歲的母親病危,唯一的心願就是能夠再見見王永強這個小兒子,於是網友們也開始幫忙尋找,之後有人在外國看到一個各方面與描述的很符合的人,當家人看到照片後一眼就認出了這就是他們要尋找的王永強。

之後,王永強卻只用了一句話來回絕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的這一事情,那就是「清官難判家務事」,就用了這樣一句話,又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裡。

作為北大的博士後,有如此高的文憑,也屬於是高智商的人,曾經是家裡所有人的驕傲,也是父母含辛茹苦將其培養成人的,我們無法得知他與家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父母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依然讓他讀了大學,還有了如此高的文憑,有如此美好的未來,卻選擇了與家人失聯20年,更是在母親生命垂危之際依然不願滿足母親的心願,這實在是不該。

對於王永強,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後與家人失聯20年」,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遇言姐本月初,某報社刊登了一篇新聞《北大博士後出國留學20年未與家人聯繫, 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但「北大」、「博士」、「出國」、「失聯」、「母親病危」,「不肯回應」,這些暗示性的語言足以勾勒出一個飛黃騰達後與窮家撇清、六親不認的「不孝子」。
  • 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無音信,病危母親盼最後一見,他為何如此冷漠
    最近這兩天,都在關注一位名叫王永強的北大博士後。對他的關注,除去博士後這個令人羨慕的身份外,更多的是關注他是否能夠出現。據媒體報導,這位名叫王永強的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都未曾與家人聯繫。目前他的老母已經病危,非常渴望能夠見他一面。在眾多網友的努力下,有人在美國找到疑似失聯的王永強。然而就在各路媒體爭相希望與他取得聯繫時,這位博士後再次失聯了。
  • 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家長們都該反思一下了
    近日,據媒體報導,一則「北大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引發關注。熱心網友根據家屬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但王永強只回復了7個字「清官難斷家務事」。
  • 失聯20年北大出國博士之舅: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
    記者 | 毛玉婷北大一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如今母親病危想見最後一面,卻被告知不要再找他了。對此,當事人的舅舅對界面新聞表示,親屬們已不抱希望,也不想再找。近日,北大博士後王某某出國失聯20年,在美國被找到後不願與家人見面一事引發了網友關注。12月3日,其舅舅郭先生向界面新聞表示,王某某通過中間人表態不想聯繫後,自己曾給他打過電話,也沒有接聽。「現在,我們不抱什麼希望了,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我們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郭先生說。
  • 失聯20年北大博士後王永強澄清真相,吸血鬼父母害我妻離子散
    前不久,北大博士後王永強拒見面對網上的一片罵聲,王永強一直保持沉默,這樣助長了不少鍵盤俠的氣焰,不惜用各種惡毒的話語攻擊他,還將他如今在國外就職聯繫在一起。但是,這位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僅僅用那七個字為自己辯解之後,幾乎沒有一個人嘗試著去深入地了解這次拒絕見面背後的真實情況。
  • 那個赴美失聯20年,不管患病母親的博士後王永強,並非忘恩負義
    ---龍應臺《目送》  2020年6月,一則「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信」的報導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尤其是德國的華人圈,很快有熱心人找到了關鍵信息,該名失聯女孩曹茜,有知情人說她在學校畢業後就改名換姓,目前在德國某所大學任職,和家裡人斷了聯繫是因為矛盾比較深,不想再跟家裡有聯繫。
  • 被罵白眼狼的北大博士後,有了新消息,網友們都錯了嗎?
    前不久,一則北大博士後出國不歸20年的新聞引發了全網的關注。新聞的主人公名叫王永強,北京大學博士後,1999年留學日本,隨後去到了美國,並從此失聯。2019年,王永強的母親病重,臨終前希望能再見他一面。在網友們的幫助下,這位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有了音信。原本網友們以為會一家團聚,可結果卻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回覆。
  • 北大博士後出國留學20年未與家人聯繫 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
    父親靠賣老鼠藥供出北大博士後王永強出生於1969年,老家在江蘇常州新北區春江鎮新華村,家中一共三個孩子,王永強是最小的,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王永強的舅舅郭學武12月1日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比王永強大12歲,以前外甥家的條件不好,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住在自己家,和自己的關係也很好。
  • 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的真相: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
    前幾天小編發了篇名為《北大博士後高薪出國,失聯20年後被找到!回應家人:不要再找了》的文章,想必很多讀者在閱讀題目和通讀文章後都有一種憤怒、憤慨、意不平的感覺,認為父母辛苦供養你長大讀書,你卻為了高薪出國工作,並且20年不與家人聯繫,簡直就是妥妥的白眼狼,不懂得孝敬父母,不盡贍養父母的義務。相信很多孝順的人讀了這篇文章,看到世間存在這種事情,一定是會狠狠地指責甚至是痛罵這個20年不與父母聯繫的不孝之子,可是事實真的如親生父母所言那樣嗎?
  • 湖南女孩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北大回應:願你在此找到畢生所愛
    :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將理想寄託於此北大也定不相負願你在此找到畢生所愛下面是要劃重點啦:北大考古全國專業第一!根本不愁找工作的問題!北大考古有多牛?在現代考古學剛剛傳入中國之初,北大便在學門設立了考古學研究室,1952年北大成立中國高校中第一個考古學專業。
  • 北大博士後,赴美後消失20年,母親患癌也不回國,背後另有隱情?
    而我國江蘇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面對這樣的問題用自己的實際措施給出了答案。 很快蘇州大學畢業後他考入了北大攻讀博士,從小開始就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訴求,他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母親重病惹人非議 王永強在北大讀完博士後畢業,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僅工資高待遇也很好。但是他的母親卻找到了媒體,向媒體訴說自己兒子多麼不孝。
  • 清華北大博士後應聘中學教師惹爭議,起步年薪30萬,你們怎麼看?
    北大清華乃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標誌,是教育界的扛把子,也是億萬學子心目中最高學府殿堂。如果哪家的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全家人甚至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趕來送上一份誠心的祝賀,大擺宴席,狂歡三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清華北大的才子們來講,他們內心理應是驕傲的,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殊榮,能從這種頂尖學府畢業就已經說明了自身的能力,每當到了畢業季,這些天之驕子也會格外的受外界關注,因為他們被寄予著厚望!不過最近有一則新聞格外的醒目,引起網友的熱議。
  • 「子欲養而親不待」,北大博士後卻並不這麼認為
    江蘇常州一位老人彌留之際,想見見自己已失聯20年之久的小兒子王永強。通過多方打聽、努力,終於有人聯繫上了這位在國外發展的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永強,可沒想到的是,老人等來的卻是這樣一種答覆,「清官難斷家務事」。相信大家看到這裡都會覺得,這個王永強太不孝了吧。
  • 人失聯了怎麼定位找到
    人失聯了以後可以通過手機自帶的丟失查找,來根據定位找到所在的位置。如確認失聯請先聯繫警方報警,再根據手機定位配合警方輔助尋找。在百度搜索輸入「icloud」,點擊第一條帶有官網標籤的網頁2、輸入失聯人的Apple ID或同家庭組內的Apple ID以及密碼3、選擇頁面右下角的「查找我的iPhone」4、在頁面中選擇要定位的手機,這樣就可以看到失聯人員的實時位置
  • 對於北大光華學院的回應,為什麼那麼多網友不買帳?
    繼北電公開回應了翟天臨事件之後,北大光華學院也做出了回應。但網友們都兩個學校的回應都不怎麼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回應在「點」上,那些網友所關心的點,並沒有得到學校的回應。事情發展到現在,我們關心的才不是翟天臨到底怎麼處理,他學術造假似已實錘。我們關心的是他怎麼拿上的博士學位又怎麼進的博士後站點,我們關心的是中國到底還有沒有地方能放一張安靜的書桌。這些事情不說清楚,很多人都會感到心寒,也就別怪以後會有很多人學成之後留在國外。
  • 北京大學回應鐘同學: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8月2日下午,據@北京大學,歡迎鍾同學報考北京大學,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我在大學等你。隨後@北京大學還回應稱,報考北大考古的留守女孩鍾同學,已然成為考古圈團寵。
  • 「你對得起我們嗎?」一句話讓高考狀元與父母失聯9年,對錯自辯
    01 高考狀元與父母失聯9年,患癌母親苦苦哀求見一次面但就是這樣一個成績優異從小被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孩子,卻在大學畢業後,與父母失聯9年。但就是這樣一位鄰居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好兒子,妹妹眼中的好哥哥,家人斷交9年毫無音訊,其中隱藏的秘密讓人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據楊父說,其實大學畢業時,與兒子見過一面。那時他正處於失業期,並且未能正常取得大學畢業證書,又在銀行裡欠了一屁股債。本就不富裕的楊父有些惱羞成怒,責罵道:「你對得起我們嗎?」
  • 北大博士後不相信他母親的眼淚!!!
    怎麼又是北大呢?北大博士後王永強是滿載著整個家族希望的王永強一路開掛,考入蘇州大學讀本科,碩士,畢業後又考入中科院讀博士,再然後又考進北京大學當了博士後,就連找的媳婦也是北大教授的女兒。這就是一條狀元之路,可這些狀元都看似光芒萬丈,卻又病態無比。以前總會詬病 ,狀元是高分低能,這次,倒不來以他們會,應付考試的技巧之高,這一舊套路了,直接上升為遺棄父母,與最傳統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直接對壘。
  • 翟天臨發表道歉信,聲明退出北大博士後,你會原諒他嗎?
    你都這麼聰明了,不就顯得曹操不聰明了嗎?有句話叫「功高蓋主」,他這是聰明過頭了。現實中翟天臨也是這麼的聰明,竟然不知道「知網」,這麼說來,他是沒有寫過什麼本科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了。他不用知網查資料,他怎麼寫的論文呢?犯錯了就要道歉,他肯定不會想到自己的一句話竟然能把自己推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