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11日電(韓慶 實習生賴麗芳、劉磊) 8年「雙11」,憑空造出了一個瘋狂購物節。以天貓、京東為首的電商的確打造了一個奇蹟。在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上,中國人購物熱情一步步加溫,不斷將這種趨勢推向頂峰。
2016「雙11」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僅52秒,交易額超過10億!100億也只耗時6分58秒。截止02:30:20 ,超500億元,無線端交易額佔比83.72%。老牌零售商蘇寧則宣布截止到00:25:18,蘇寧易購銷售額已超2014年「雙11」全天,移動端銷售佔比88%。截至1點,國美在線全站交易額同比增366%,訂單量突破200萬,移動端訂單量佔比達72%。
「雙十一」購物狂歡浪潮滾滾而來,包括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在內的各大電商將其視為搶佔市場的重要節點。而對於上海的洋碼頭、天天果園這樣的大型跨境電商而言,「雙十一」過後的「黑色星期五」更被視為其在市場較量中的重頭戲。
「雙11」天天果園的工作人員緊張發貨中
作為上海一家以進口水果起家的跨境電商,天天果園為了籌備「雙十一」大促,做了不少空前的投入,包括「提前一小時下單」可獲水果禮品、「低價換購」、「搖一搖贈品大爆發」、「小火箭發射搶紅包」在內的10個重磅活動,而這是以往沒有過的。用加大促銷力度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是跨境電商們普遍採用的市場策略。
相比於去年,天天果園今年「雙11」預計目標是30萬訂單,與去年持平。其負責人表示,「水果不像衣服或者尿布,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所以『雙11』衝量的意義不是很大,我們只是希望利用這個機會,給用戶一次較大幅度的回饋。」
為了讓客服質量能夠跟上訂單增長速度,天天果園還發動公司員工,讓各部門在留有餘力的前提下,分派人員去支援客服,甚至通宵不休,以保證及時解決用戶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作為跨境電商,我們更在備戰黑色星期」。對於上海大型跨境電商洋碼頭而言,「雙11」過後的11月18日「黑色星期五」更是其在市場較量中的重頭戲。
據了解,「黑色星期五」最早起源於美國,指的是每年感恩節之後的第一天,即11月的第四個星期五。屆時,美國各大商場都會推出大量的打折促銷優惠活動。
本來作為美國的購物狂歡節,「黑五」離我國消費者相距甚遠,但由於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海外購物需求猛增,以洋碼頭為例的不少跨境電商選擇在「黑五」這天推出知名海外品牌大促活動,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避開國內電商的強勢競爭。
自今年4月8日起,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策(以下簡稱「稅改新政」)開始施行,不少跨境電商平臺紛紛作出相應調整,是堅持保稅倉模式還是選擇直郵模式,不同的平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洋碼頭方面表示,稅改新政對通關方式的選擇和稅目結構有所調整,雖然提高了一些海外商品的稅收,但同時也減免了另一些商品的稅收,「整體上是起到了促進作用的。」
根據稅改新政的清單明細,跨境生鮮食品不在此次稅收調整的範圍之內,相比較洋碼頭的一些商品或免稅或增稅,天天果園方面表示,稅改新政策的出臺對公司沒有影響。從剛開始各種跨境電商平臺的「野蠻生長」,到4·8稅改新政出臺的規範化運作,各項配套體系的不斷建設完善,也為我國跨境電商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條件。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佔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
自2009年天貓首推「雙11購物狂歡節」之後,「雙11」已成為中國網民眼中名副其實的購物節。 近年來,「黑五」、「雙12」等新一輪大型促銷活動強勢而來,欲與「雙11」爭奪市場,較量愈演愈烈。但,相信對於消費者而言,年關將近,值得高興的莫過於幾大活動「廝殺」帶來的降價福利。
(責編:葛俊俊、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