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南海問題上,蔡當局咋成了「軟腳蝦」?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太平島 (圖源:聯合報)

在維護南海主權的問題上,民進黨一向患有「軟骨症」,而且病得不輕。

前幾天,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所謂官方聲明,妄稱「中國在南海的主張不合法」「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具法律約束力」。自詡「辣臺妹」的蔡英文在這件事情上,竟唯唯諾諾「軟」了下去——臺外事部門的說明中,語帶曖昧對外宣稱「歡迎」美方聲明。這讓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氣得大罵民進黨「自我閹割」,「維護領土主權應有的嚴正立場何在」。

不敢也不願維護南海主權,已經成為民進黨「舔美媚日」的照妖鏡。當初所謂的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熱炒時,馬英九為維護主權,證明太平島是島非礁,特別登島視察,並在碑前發表講話,攜回島上淡水,民進黨卻抨擊馬英九是「沒事找事」。所謂仲裁結果出爐後,上臺執政的蔡英文雖迫於壓力發表聲明「絕不接受」,卻將原本部署在太平島的兩艘100噸巡防艇全數撤防。當時的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聲稱,此舉是為了「躲避颱風」。

太平島是南沙群島最大的天然島嶼,擁有豐沛淡水資源,每日可供1500人使用,其農耕漁撈等足以維持本身經濟生活,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的規定,是島嶼無疑。而且,太平島地處「南海心臟」,地理位置關鍵,極具軍事價值。如今美國重提南海仲裁,否認太平島的地位,卻看不到民進黨當局寸土不讓的原則態度。用「歡迎」一詞回應損及中國南海主權的美方聲明,難怪島內輿論批判蔡英文軟弱畏縮,遇到美日就變「軟腳蝦」。

民進黨這一句「歡迎」,不僅委實愧對歷代保疆衛土的前人志士的滿腔熱血,也親手扯下了其一貫標榜的「臺灣主權維護者」假面具。實際上,「臺獨」勢力一直想把太平島給美國「託管」。2018年時,「臺獨」智庫曾經聲稱,民進黨當局可考慮以人道主義救援名義將太平島租借給美國99年,甚至有人提及,可以在太平島增設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和雷達站等軍事設備,達到制衡大陸的目的。可以想見,該無恥讕言還未落地就立即遭到了兩岸各界迎頭痛擊。「臺獨」勢力「賣島求榮」的行徑,結局註定是還沒開始就已失敗。

對待釣魚島主權「一軟再軟」,和兩岸既有的南海九段線或相關主張,民進黨也是百般閃躲、語焉不詳,立場曖昧不清,甚至將之視為「麻煩」。事實上,一直有勢力在攛掇主張民進黨當局放棄南海主權,背後當然是打著「臺獨」盤算,因為「承認九段線臺灣就會被認為是中國的一部分」。

至於釣魚島,民進黨人人爭當縮頭烏龜,不保釣、不保護漁民權益,已然激起島內民憤了,居然還有綠色臺灣媒體把大陸在釣魚島附近的巡航說成「中國海警船動作頻頻,連續83天闖進日本海域」「頻率之高、之密集,且越呆越久」,媚日之醜態驚詫四方。正如島內民眾所嘲諷,「真是服了這幫不肖子孫」。

對於這些爭議問題,大陸方面立場和態度一以貫之。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

南海是中華民族的祖產,民進黨當局在南海主權歸屬問題上,必須要守住立場。若為了充當美國反華的急先鋒,連疆土主權的原則立場都可以退讓,損及主權的聲明都可以「歡迎」,盲目附和美國,妄想以此換來「保護」,只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最後被美國當作棄子,成了國家和民族的罪人。(文/雷蕾)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相關焦點

  • 港臺腔:郭臺銘撤了,蔡英文急了
    再加上先前,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創立並投入選舉,蔡英文面對民進黨的整合問題,恐怕也要頭疼一陣了。當然,對於蔡英文來說,最大的死穴在於,她和她所領導的民進黨,由於搞壞兩岸關係,致使臺灣在民生、經濟、外事關係等各個方面均無發揮空間。
  • 港臺腔:蔡英文打算帶臺灣重回「戒嚴時代」?
    在蔡當局的極力主張之下,所謂「代理人法」草案已進入臺灣當局「立法院」新會期。如果缺乏必要的制衡,對於在「立法院」佔絕對優勢的民進黨來說,通過並無懸念。這無疑為「綠色恐怖」再添一筆「濃墨重彩」。翻看草案,大部分內容都在反覆強調「危害(影響)臺灣安全」這一外延無限開放的「硬性指標」。
  • 港臺腔:民進黨,你的年度差評又到了
    (圖片取自臺媒)民進黨執政以來,先有地震、颱風等天災,又有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在「臺獨」道路上橫衝直撞的人禍,再加上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爭議、房屋地價稅雙漲、全臺大停電、空氣汙染、「非核家園」之謊、「司法改革」之亂……島內物價飛漲,民眾長期低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既失,島內百業無辜受創。
  • 港臺腔: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就啞巴了
    怎麼一談到釣魚島,就立馬成了縮頭烏龜?因為民進黨當局有不能明說的顧慮。「臺日友好」是蔡英文當局堅定不移的「外交方針」,在民進黨鬧得兩岸關係日漸疏遠之際,更需要強化臺日聯結。說到底,媚日也好,舔美也罷,為的都是借勢「抗中」。選舉時整天高喊「主權」,為的都是跟大陸對抗藉以騙騙選票。一旦為了釣魚島與日本翻臉,政治算盤打不響,綠營的政治利益也無法保證。
  • 港臺腔:在香港搞「顏色革命」?休想!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608411,.港臺腔
  • 媳婦每晚都練瑜伽,但我看她就是軟腳蝦,哈哈……還是不夠柔軟
    2、大哥,這隻你是咋招惹他了3、所以說不要整天拍照4、我不知道該不該去叫醒他,還是說讓他先眯會再叫呢?5、這個小腳丫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想出來涼快涼快。6、真的是苦,哪個龜兒子想的主意!9、媳婦每晚都練瑜伽,但我看她就是軟腳蝦,哈哈……還是不夠柔軟10、拍視頻的,明天不用來啦!!11、還反了你,自家人都不認了?
  • 第三十四章 軟腳蝦
    王老太爺重新閉上眼睛。「還沒完呢。」孫秘書見狀,知道王老太爺以為說完了,閉了眼,但其實才剛開始:「咱們這位姑爺膽子也大,他不但挑戰乾元觀主,還和他對賭,賭注是玉陽觀的雷法和一千兩百萬現金。」孫秘書觀察著王老太爺蒼老的臉龐:「他的天賦實在太好了,所以缺道術佛術,手段越多,對他越有利。咱們是不是....」
  • 港臺腔:臺灣人如何「搶頭香」
    來源:港臺腔編者按: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也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歡慶的時刻。貼春聯、掃塵土、祭先祖......鼠年將至,臺灣的年味越來越濃。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灣人信佛崇道者眾,所以春節拜佛、敬神、祭祖都必不可缺。除夕一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清掃門面,生火爐,搬桌子,準備祭祖儀式。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要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曾大加責難,稱馬英九不該「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照民進黨當局的邏輯,為何當家4年多時間,一向「反中」的他們反倒更「親中賣臺」?因為跟大陸搞「脫鉤」,原本像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孫立極/攝)臺北的「過年」預告是從「年菜」「年夜飯」的預訂廣告開始。不僅如此,貨品擺得十分豪闊,幾十隻裝滿糖果的大桶直接立在空地上,紅包袋掛滿整面牆,魚丸湯、臭豆腐等小吃也是大鍋上灶、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光這熱鬧就帶著喜慶。據報導,臺北年貨大街每個攤位十幾天的租金從8萬元到18萬元新臺幣不等,今年開市後買氣不足,攤商頗為擔憂。
  • 港臺腔:推「臺北法案」 美國又驅臺灣當馬前卒
    那邊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此舉表明「美國與臺灣站在一起」,「臺北法案」始作俑者、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也叫囂,為支持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美國「應使用一切手段」。事實果真如此嗎?山姆大叔為臺灣送去了「護身符」?非也。
  • 港臺腔:狂徒要補的,何止是歷史課
    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被汙損(橙新聞)在「九一八」88周年前夕,香港唯一國家級抗戰遺址烏蛟騰抗日烈士紀念碑,17日被人塗汙多處,並噴上「反送中」、「反送中列(烈)士」等黑色字眼,這是紀念碑自誠如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的評論,「表達要求從來都是沒有問題的,但要用到這種方式去宣洩對國家民族的不滿,一般人絕對不會接受。多讀歷史,還是真有需要。」史學家錢穆曾說,欲其國民對國家有深厚之愛情,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深厚的認識。欲其國民對國家當前有真實之改進,必先使其國民對國家已往歷史有真實之了解。
  • 蔡英文的「綿裡針」 - 港臺腔 臺灣新聞 香港新聞 - 海外網
    過去,他們動輒罵大陸「鴨霸」,罵國民黨「賣臺」,火力十足;但這一個月來,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表現低調,少有正面對抗。這種風格突變,可視為民進黨的新招數,名為綿裡針。而島內綠營民眾的同情,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經濟惡化帶來的執政壓力。當然,也不能斷言民進黨的服軟完全是表面功夫。在野時民進黨盡可肆無忌憚「反中」,但如今要平穩執政,必須儘可能保住兩岸經濟紅利。所以從蔡英文520講話以降,不把話說死說絕,都是為了預留轉寰空間,防止自絕生路。民進黨的隱忍,也是做給美國看。
  • 港臺腔:童書都不放過,「臺獨」分子走火入魔
    可就是這樣喜聞樂見的兒童讀物,卻讓島內「臺獨」分子如臨大敵,被他們硬說成是「統戰」「洗腦」。據臺媒報導,島內多個縣市的民進黨籍議員讕言,繪本《等爸爸回家》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內容,恐「洗紅」「侵襲」臺灣兒童的思想,要求立刻下架。有島內綠色媒體氣急敗壞地表示,繪本中的一張插畫出現了軍人形象和疑似軍機的運輸機,如此宣傳解放軍參與抗疫是何居心?
  • 港臺腔:他們又拿出「屈原不是中國人」的老梗了!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31823976,.港臺腔
  • 王英津深度解讀「蔡政府對南海仲裁結果的聲明」
    針對這一裁決結果,蔡當局做出了「絕不接受」的聲明,但仔細斟酌其聲明全文,尤其是將其全文與馬當局在2015年針對南海仲裁案管轄權的立場聲明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蔡當局在南海主權立場上的變與不變。馬英九儘管在南海主權爭端問題上再三聲明不與大陸聯手,但他能夠奉行「一個中國」框架下的南海政策;而蔡當局表面上通過模糊的語詞來主張捍衛南海的主權,但卻竭力切斷與大陸的各種連結,凸顯「中華民國」的獨立存在,奉行「兩個中國」語境下的南海政策。分析至此,需要特別看清以下兩點:第一,蔡當局的南海政策聲明是否表明其與大陸相向而行?答案是:否也。
  • 港臺腔:現實版認賊作父!「臺鐵之父」竟成日本人?
    此前他們對課綱和教材下手,處心積慮要將孩子汙染扭曲成「天然獨」,如今連成年人也不放過——有島內記者發現,從小教科書說的「臺灣鐵路之父」是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最近卻莫名其妙變成了日本人長谷川謹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近來開幕,其臺灣鐵道建設簡介赫然將「臺灣鐵路之父」寫成日據時代1906年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
  • 「港臺腔」「僱兇殺人」被揭穿,民進黨輕描淡寫回了句:記取教訓
    就在此時,以年輕人群為主的PTT論壇上,突然躥紅了一條熱帖。這則署名「IDCC」的帖子聲稱,此事責任不在謝長廷,而是臺灣駐大阪代表處不作為。「IDCC」還在帖文中瘋狂「帶節奏」,稱代表處官員是一群「垃圾老油條」和「黨國餘孽」。處於風口浪尖的蘇啟誠,躲過了強颱風,卻沒能抗住綠營網軍營造的輿論重壓,選擇自殺。
  • 蔡當局又給美交「保護費」妄圖抱大腿
    問題也就油然而生,全島大豆消費量只有200萬噸,但僅從美國就購買了400萬噸,這還不包括臺灣自產和從其他地區進口的。這麼多的大豆,臺灣需要消化到何時?由此看來,大豆已經不再只是大豆這麼簡單,而是成了蔡英文當局向美國投懷送抱的「投名狀」了。冰山一角揭開蔡英文當局對美戰略的面紗就會發現,大豆其實只是其向美國輸誠示好的冰山一角而已,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深的陰謀,就是蔡當局想全面融入到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去。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真相總在退潮後,現在看來,臺灣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笑話。小明,成為臺灣最醜陋風景的標記。如果說不讓小明們回臺灣是防疫需求,一位小明的媽媽曾說,我的孩子春節期間一直和我在一起,到了機場,我能入境,孩子不行,如果是防疫需求,怕我們成為「破口」,那麼,我不是「破口」,孩子就是「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