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孩子三年級再開始學數學,你是贊同還是反對?

2020-12-15 致遠媽咪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則震驚的新聞報導,看時感覺好奇,看完後我陷入了沉思。或許真的是「天下沒有一個笨學生」只要老師和家長找到了正確的引導方法,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

有這樣一個學校,他們三年級才開始學數學,小學一二年級只學語文這一門課程。它就是赤壁正揚小學,是湖北的一所私人創辦的民營小學,其創辦者是吳震球,今年已經75歲高齡,就是他提出了這次「課改」。吳震球校長17歲開始教書,站在三尺講臺38載,55歲因工作變動,南下任一所大型民辦學校常務副校長。60歲時回赤壁借款創辦正揚小學,目的是打造自己心目中的「教育王國」。

正揚小學創辦於2003年,至今已經有15多年了,而且正揚小學已成為湖北省知名的民辦小學。從2015年起,吳震球校長才大膽地提出了「課改」,並經過家長的同意後,創辦了三個「課改」的實驗班。雖然面對質疑和承擔違背《義務教育法》的風險,但並沒有讓吳震球校長退縮,經過三年多的實驗班證明,「課改」的效果是很好的。第一批實驗班的學生已上四年級,數學平均成績比普通班高出11.5分;語文平均成績比普通班高出15.3分。

自此也打消了外界的質疑,更是贏得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專家的肯定。那麼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課改」呢?我們的吳震球校長給出了這幾個理由。

1、一二年級學數學,造成學生的銜接壓力大。雖然現在很多幼兒園都開始教孩子基本的數學數字,但大多數的幼兒園還是以遊戲為主,也就是在玩耍中學習。一年級如果就開始學習有一定思維的數學題,會造成孩子的壓力過大,不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正常發育,還會使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

2、孩子的理解邏輯思維跟不上老師的教學。一年級的孩子最主要的特徵是形象思維,他們喜歡的是唱唱跳跳,而對於邏輯思維他們並不擅長。比如:一年級中加法的湊十法。8+6,老師會教孩子把6分成2和4,讓2跟8湊成整10,再加上剩下的4。再比如:減法中的退位減法,13-8,老師會教孩子好幾種方法,把8分成3和5的拆分法;或者先讓孩子減掉10,再加上2的湊十法。這些方法對於大人來說很容易理解,可是以孩子的思維模式根本就不理解是為什麼?這樣的邏輯思維鏈,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

3、一二年級的孩子不認識漢字,不會審題。這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家裡有一年級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剛開始學數學做題目的時候,因為不認識漢字,讀不懂題目要求,所以導致題目的出錯。大多數一年級的孩子都是要父母或者老師讀題,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形成讀題的依賴性。

4、一二年級的個別內容違背常理。可能有家長也會發現這個問題,一年級上學期的數學學習的是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等立體圖形,而下學期才學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不是先易後難嗎?怎麼反而顛倒了呢?這也對孩子的認知產生了影響。

總之,對於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吳震球校長來說,不管哪個原因,「課改」都是百益而無一害的。而經過實驗班的證明,更是印證了他的想法。我不禁對這位校長產生了無比的敬意,又有誰有這個膽量跟氣魄能與傳統的教學叫板呢?在這個看重成績的時代,真正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英雄。

我們總是埋怨孩子怎麼這麼笨,就連簡單的5+8甚至都算錯,我們卻不知道孩子是因為思維根本就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現在的教育又跟「拔苗助長」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讓你的孩子三年級再開始學數學,你是贊同呢還是反對?

我是【致遠媽咪】,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哦,謝謝!

相關焦點

  • 一二年級取消數學,三年級再學孩子會掉隊嗎?試了3年答案超意外
    正因如此,不少家長從一年級開始就給孩子報了數學補習班,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你知道嗎?有一位老校長挑戰傳統教學:一二年級不學數學,三年級再開始,4年學完6年課程,結果三年級統考成績竟高出普通班15.3分!
  • 小學數學真的太難嗎 三年級開始上數學好不好
    數學峰會上聚集了這麼多小學數學老師,錢報記者找機會隨機採訪了其中10位,替家長問了兩個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小學數學難不難?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學數學好不好?   7位老師表示,小學低段的數學不難,但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難度的確在加大;有一半數學老師認可從三年級開始學數學。
  • 一、二年級不學數學,三年級開始學,考試平均90分,為何被叫停
    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只設語文課,不學數學,現實嗎?可行嗎?其實呀,這項舉措,是湖北省一所民辦小學,在實施教研改革時的一種做法。不過,湖北這所民辦小學有了自己的結果,那就是,通過改編小學數學教材以後,他們的小學生,一、二年級不接觸數學,從三年級開始,用新教材學習數學,結果呢,在考試當中,孩子們的數學平均成績,可以達到90分以上,相比較而言,要比常規接受數學教育的孩子,成績高一些。
  • 赤壁75歲退休老師辦學實驗課改優化,實驗班從三年級才開始學數學
    據了解,正揚小學校長、75歲的吳震球做了一項特別的實驗:自2015年起,實驗班級從三年級才開始學習數學,即四年學完小學六年的數學課程。吳震球介紹,他從事小學教育58年。他觀察發現,小學一、二年級學習數學非常吃力,孩子在這個階段記憶能力最強,但邏輯思維能力普遍較差,是學習聽、說語言的最佳發展期。
  • 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 是否利於孩子數學思維發展?
    同樣正在探索創新教學的獨立教師項恩煒表示贊同,但他認為,目前這一做法還不適宜大面積推廣,可能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他建議,小學一二年級數學課不能停,可以開發降低學生閱讀要求但同樣發展數學學科思維的數學課。「如果因為漢字不認識,而停課兩年,對於孩子數學思維的發展,其實不利。」
  • 吳震球:三年級開始學數學,孩子可以學得更輕鬆!
    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數學,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可是赤壁市正揚小學從2015年就開始了這樣一項實驗: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數學,近日,由華東師大楊小微教授組成的專家評估小組對這個學校的「小學課程整體優化」進行評估後認為,這項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 三年級的轉折:數學是一門你最容易判斷失誤的「簡單」科目
    這篇文章是我《三年級的選擇》專題的數學超前教育篇,本文的內容對於普通學生及其父母來說要求較高,可以看看但是不建議輕易嘗試。但是對於那些孩子本身對數學有興趣且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來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業有一定期待和比較長遠的規劃(比如已經考慮到了中考、高考甚至是專業方向的問題),那麼建議反覆看一下。
  • 孩子三年級數學每次必錯一道計算題或者填空,怎麼糾正?
    首先必須恭喜提出此問題的題主,孩子還是很優秀的,雖然每次距離滿分總是差了那麼一點,但是還是能夠反應出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是很優秀的。你孩子現在遇到的問題實際上也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孩子在知識的掌握上沒什麼問題,即便是錯了的題目讓他重新再看看的時候也都知道錯在哪,而且越是比較難的「容易」錯的從不丟分,反而越容易的簡單的就總是冷不丁的錯上點。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經驗解決的。
  • 高考數學難度大,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學奧數嗎,如果學的話怎麼學?
    我孩子1-3年級的時候使用過。很多自學奧數的孩子或者說沒有以競賽為目標,而是以課內拓展為目標的孩子會選擇這套書作為第一本啟蒙書。教材的難度不大,共有三版即A、B、C(現在叫優化升級版本)三個版本。這套書從三年級才開始有,每章分三個難度梯度,難度變化非常明顯,如果孩子能夠拿下「超越篇」那麼再多數地區競賽得獎還是比較容易的。這套書我孩子一直在做。特別提醒的是這套書每一章是分了三個不同難度的模塊,初期大家可以先從基礎篇做起,如果發現孩子在後面的難度暫時不適應,那麼也別太擔心,可以選擇性的做做也可以暫時一方,等後面複習的時候再來一遍,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 奧數幾年級開始學
    小號上一年級,樓主就開始焦慮了,報培訓班?學奧數?由於小號才接觸小學語數,上課時間較長,早七點半-晚七,課堂上的輔導基本由老師代勞了,只有回家的2個小時,每天花10分鐘時間給他做奧數題,剩下的時間留給戶外運動、看電視、聽故事、做家務。
  • 怎麼幫孩子度過數學三年級現象
    得數學得天下,數學是啟動孩子的智商和學習本領的鑰匙,一般數學好,其他科目都錯不了,所以從小抓緊孩子數學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在要進入小學二年級時,所有在幼兒園大班所學的東西,老本已吃盡,進入小學二年級下學期要接觸三年級數學,所以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數學年段就是二年級,二年級上學期,下學期他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 小學三年級才開始教數學!這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結果讓人...
    這也讓很多家長把孩子學數學的年齡不斷提前,從我們小時候的小學一年級學數學,到現在幼兒園,甚至託兒所就開始讓孩子在各種機構學數學。然而,湖北赤壁一所小學卻從2015年秋季起,做了一次挑戰性嘗試: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四年時間學完六年制小學數學內容。
  • 你孩子的「應試教育」從幾年級開始
    四年級暑假,開始報數學培訓班,第一堂課,當頭一棒。提起大兒子,既驕傲又心疼。現在已經六年級了,一邊可憐他每天學習日程滿滿,一邊又得督促他馬不停蹄。從四年級開始進入應試教育,真的是特長類培訓全部取消,語數外培訓班加了又加,每天孩子面對的都是語文數學英語,真的是既心疼又無奈。
  • 小學數學,為什麼從三年級開始會「梯次掉隊」?
    在數學上面,我們常常看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批學生數學成績突然掉了下來;再往後,到了初二、初三時,常常又有一批學生的數學成績落後了;再往後,到了高中時,仍然有人不斷掉隊。這種孩子,往往還是天生的,沒法培養,所以你身邊要是遇到的,那就不要放過,就得想辦法去親近才行,呵呵。因為只有這樣,小孩才能玩得嗨,於是八種智能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鍛鍊和開發。
  • 三年級的智力題,媽媽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孩子直言不想學數學了
    這些試題通常是以數學為基礎,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即用課本上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多做一些智力題,對於預防老年痴呆也有很大幫助的。雖然對於這種說法是否可信,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但是在平時讓孩子多練一些智力題,對於其思維方式的運用以及思考問題的出發點等都還是有幫助的。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練習題,三年級很關鍵,一定得抓緊!
    小學三年級人教版數學上冊練習題,三年級很關鍵,一定得抓緊!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考試能夠輕鬆考高分,有時候語文數學兩科都考滿分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不少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在以後肯定能夠一直保持下去。然而,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因為在低年級的階段,孩子的考試成績基本就沒什麼代表性,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在一二年級的時候,那些試卷根本就毫無難度,除非是字都不認識的那種,基本都會考到高分。當然,這樣的情況最多也就持續到三年級,到了三年級之後,考試的難度就會慢慢提上來了,這時候就不僅僅是考驗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解開數學不好媽媽的多年困惑:小學數學,為什麼從三年級開始會「梯次掉隊」?
    關注英文,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愛好所在,而關注數學啟蒙的科學理念,是因為從小就沒學好。我就是從三年級開始「梯次掉隊」的那批孩子(捂臉)。一直到高中畢業,我也沒整明白為什麼自己如何努力,數學就是學不好,每次絞盡腦汁解不開題,看到好閨蜜沉吟片刻,就開始在紙上刷刷刷寫起來,很快就解開答案,那種強烈的羨慕和百思不得其解一直伴隨著我整個學習生涯。
  • 三年級數學上,精選期中測試卷,鎖定90%的考點,讓孩子輕鬆上90
    導語:三年級數學上,精選期中測試卷,鎖定90%的考點,讓孩子輕鬆上90臨近期中考試,有一部分學生跟家長開始著急了,學生可能擔心自己考不好,讓家長傷心、老師失望。家長則是想著孩子馬上就要考試了,該怎樣幫助孩子,尤其是小學三年級的家長們,三年級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孩子在一二年級學的都是一些淺顯的知識,比如在數學上,一二年級數學學的是一些簡單的加減法,範圍也就是在100以內,但是三年級學,數字變大,難度也開始加大,這時候學的就是萬以內的加減法了,學生到了三年級,孩子的真實水平開始顯露出來,在成績上也會跟同學拉開差距,這個時候孩子考試的成績可信度、區分度還是比較高的
  • 如何輔導三年級數學
    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學三年級。很多孩子一二年級學得很好,可一到三年級似乎就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這就是困擾著很多孩子和家長的「三年級現象」。所以我們毅然在三年級這一年回國讀書,怕的就是如果三年級學不好,再大一些回國就更加不適應國內的教學體制了。
  • 如果你的孩子正三年級?這100道奧數訓練題,務必列印
    如果你的孩子正三年級?這100道奧數訓練題,務必列印數學對於一個人的學習和生活都十分的重要,無論是小升初還是中考,再或者是高考數學分數佔總分的比重都非常的高,對於提升孩子成績排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提升孩子動腦和做題的能力,讓孩子在小學時候接觸奧數,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而三年級階段是同學們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轉折階段,也是學習難度逐漸增大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銜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高年級的學習。其中最明顯就是對數學的學習,因為數學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極高,如果同學們不及時轉換思維,改變學習模式,成績就很有可能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