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丨明明他做錯了,為什麼反過來埋怨你?

2020-12-19 孩子不聽話找張彩虹

張彩虹分享的第142個親子教育方案

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的好方法

在收費5萬/月的一對一服務的家庭,因為爸爸一直在外地出差,兩周回家一次。有次爸爸回家的第三天,這位家長非常悲傷的跟我反饋:

妹妹因為早產,晚上吃的不舒服就會經常嘔吐,昨天晚上又嘔吐了,媽媽晚上先收拾好孩子,第二天起來在收拾髒的衣物時,爸爸起床了。

看到這個場景,爸爸立馬略帶埋怨的問:「哎,你咋不叫我呢?」

媽媽一聽,本來就累的有點煩躁,跟著口氣不善的說:「我都叫你五六聲了,你都沒有聽見。你睡的跟那啥似的,怎麼能聽見我叫你那麼多聲?」

然後,爸爸就生氣了:「你明明知道我睡覺沉,怎麼叫都叫不醒,然後你還不讓我跟你們一起睡。「

這邊累的厲害的媽媽,立馬委屈了:每次出現問題,遇見困難,在我最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不能給我提供任何的幫助,反而是一直在指責和抱怨,然後困難仍然擺在那裡,最後我自己再去解決。你不能跟我同甘共苦就罷了,還一個勁兒的在這指責我。「

爸爸一看媽媽開始生氣了,立馬轉身去了廚房。

媽媽火氣更大:「每次都是這樣,跟你一說話,你要麼就是走,要麼就是躲起來,從來沒有正面給我解決過,你什麼時候能用點心呀?」

爸爸非常不服氣的反駁:「我怎麼不用心了?我在單位上班,非常用心的把這份工作做好。」

媽媽更加氣憤:「咱們這個家不是單位,不是工作,你在這個家裡,用心對待孩子了麼?用心做丈夫了麼?用心做父親了麼?

你本來就回來的次數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我一個人操勞,你幫不上忙我理解,但是當你回來的時候,我遇見困難的時候,你不給我搭把手還一個勁的指責和抱怨,人家說天塌了還有自家男人頂著,我怎麼就沒這感覺呢?我累上這個樣了,你還一個勁的抱怨指責我!」

分析過程:

我問這位家長:你從這兩段話裡能看到什麼問題麼?你試著思考下你老公抱怨的心理,他為什麼抱怨?

爸爸立馬略帶埋怨的問:「哎,你咋不叫我呢?」媽媽一聽,本來就累的有點煩躁的她,跟著口氣不善的說:「我都叫你五六聲了,你都沒有聽見。你睡的跟那啥似的,怎麼能聽見我叫你那麼多聲?」然後,爸爸就生氣了:「你明明知道我睡覺沉,怎麼叫都叫不醒,然後你還不讓我跟你們一起睡。「

家長說:他抱怨我不允許他和我們一起睡 。

我繼續追問: 還有呢?他為什麼說這些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你試著想一下感受一下 。

家長:他覺得我沒尊重他意思。

我繼續引導這位家長: 整件事就兩個點,我帶你把這兩個點捋順了,後續你就能在你們夫妻關係上有進步了。他內心如果真的不想幫你,那麼可以無視,連提不提孩子吐這件事。

也就是:他對孩子吐了這件事的反應,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

看家長還沒有進入狀態,我就試著從她自己經歷的事上引導:比如前一天晚上我做記錄,記錄的問題點多,記錄的頻次有點高的時候,第二天只要一進你家門,你就開始本能的對我攻擊,或者是對我身上不很好的點進行幹預。糾正我的口紅顏色或者服裝搭配等。

當你感受到我可能要說出你的問題,要針對你的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你擔心我批評你,那你這樣的本能反應是什麼呢?

家長恍然大悟:我在自我保護,他也在自我保護 。

我說: 非常好, 就是這個點----「他在自我保護」。

家長說: 我一直在自我反思,我做錯什麼了?哪個環節出問題了?為什麼有困難他從來不幫我,我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我繼續給家長分析: 這是沒有安全感的人,下意識的自我保護。他好容易回家一趟,他的本意是想幫幫你,但是因為自己睡太沉而沒能做到,這個時候他自己理虧,他有了「內疚」和「羞恥」的感受。

在人類必須面對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就是「內疚」和「羞恥」,這兩種情緒能直擊我們內心的深處。為了轉移它們對自我意識的攻擊:我們會本能的開啟「自我價值保護機制」------保證不是我的錯以及找藉口。

就像身體被病毒入侵,會通過發燒來自我保護一樣,人們面對「內疚」和「羞恥」的感受時,會通過埋怨來保護自己不被這個感受傷害到自己。

這樣的心理之下:他本能的先出擊, 先防衛,先自我保護。

他給自己找一個藉口:我沒錯,是因為你不讓我跟你們一起睡,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你怨不著我。

我繼續跟家長說:你試著感受下這幾個詞語「理虧先出擊 、惡人先告狀、 先發制人 」。

家長說:我懂了,就是他知道自己錯了,怕我罵他,為了自我保護,然後他先攻擊我。

我繼續回應家長:是的,這是沒有安全感的人具有的共性,他是這樣你也是這樣。如果這個時候你能看到他的糾結的脆弱的心,在他開口指責你的時候,你這樣告訴他:

我知道你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也特別的想幫助到我,我不怪你沒能起來幫到我,你也別覺得不好意思,我本來就夠累了,你再埋怨我,我會感覺特別的委屈,下次,如果叫不醒你,我一定把你拽起來。這樣,我們誰也別怪誰,好不好?

面對埋怨指責,正確的回應公式:

理解他的初心+解除他的擔心+表達他這樣指責會帶給我的影響+給出下次的具體解決方案

我繼續引領家長思考:如果你能按照這個回應公式去回應他的埋怨和指責,你老公就只有內疚和不好意思了。

下次他反而會更加努力的讓自己做好,哪怕再做不好,你連續多次這樣回應他的攻擊,他慢慢的就不會發起攻擊而是表達歉意了。

現實是,他的自責、內疚和羞愧,都在你的回擊中灰飛煙滅。他的內在感受就是: 看吧,果然是,出力不討好,就是不能跟著瞎操心,就這樣吧。

慢慢的就啥事也不去管了。

家長說: 我明白了,因為他這樣指責我埋怨我,我就覺得跟孩一樣的無助,感覺委屈還覺得他一點都不愛我 。

我說:是的,因為你們現階段,都是沒有安全感的人,這些難受的情緒來了,都無法消化掉,本能的會相互攻擊,自我保護。你們都想從對方身上索取能量來消化自己身上這些不好的情緒。

我繼續分析:你現在再看最後,是不是指責抱怨 ?

「咱們這個家不是單位,不是工作,你在這個家裡,用心對待孩子了麼?用心做丈夫了麼?用心做父親了麼?你本來就回來的次數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我一個人操勞,你幫不上忙我理解,但是當你回來的時候,我遇見困難的時候,你不給我搭把手還一個勁的指責和抱怨,人家說天塌了還有自家男人頂著,我怎麼就沒這感覺呢?我累上這個樣了,你還一個勁的抱怨指責我!」

以前你不知道,孩子遇見問題後,你們自己一直在抱怨,並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的幫助。

現在,你已經從孩子問題上,明白孩子不會解決問題只會抱怨的根源,在你們日常行為中無意識的引導和示範,你明白不應該去指責抱怨這個道理,但是現階段你還沒有力量去解決你們的矛盾和當下的問題。

所以,你本能的重操舊業,又開始指責抱怨。你用你的指責抱怨來回應反擊他的指責抱怨。你們沒有在解決問題。

並沒有想著,這個問題,我應該怎麼去解決?

家長: 我知道了,那個當下停留在情緒裡,覺得委屈,沒有想著應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我繼續給家長分析:對,你們兩個都是沒有安全感的人,卻拼命地想從對方那裡尋求安全感。所以,形成了這樣的困局。

你還記得你說」女兒要是找個我這樣的婆婆就好了「這句話麼?我這樣的婆婆養出的孩子,安全感十足,他面對沒有安全感的愛人,他會很愛。

但是,過了熱情似火的階段, 如果他的愛人像你們現在一樣的攻擊狀態,安全感十足的人,會引導一段時間,最終無果後會安靜離開,他不允許自己這樣被攻擊,因為他愛自己,尊重自己。

你老公在你過往的對待下,不離不棄,應對不了就選擇逃離外地,根源在於,他從小就生活在這種被指責被貶損的環境裡,他的自尊自愛水平低,面對過往的指責,他習慣性的去忍受,忍受不了就逃離。

如果你換一個超級能給你安全感的男人,你的這些日常行為,早就讓他離開了。因為他們的自尊自愛水平極高,他們的邊界不允許被侵犯, 沒有任何愛能讓他們委曲求全承受這些。

所以,你以往對待女兒的狀態,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基本會註定她的婚姻走你們倆的老路。安全感高的人受不了,受得了的都是同樣沒有安全感的人,相互索取,卻無力給予。最終,會像你們之前一樣,吵鬧一輩子。

你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給自己安全感,自己愛自己,自己彪悍自己, 想讓自己過得舒服,那就化解並給予, 碰到愛人攻擊,察覺愛人攻擊背後的真實情緒---自責和心虛。

當你這樣的流程做下來,化解一次矛盾,你的力量就彪悍一次;化解兩次,你的力量就彪悍兩次。直至,任何問題來了,都能在你這煙消雲散。

這個時候,這樣的掌控感,就會讓你有極度的安全感。你就成了那個給予所有人安全感的那個人,無論是愛人還是孩子,誰都願意跟你在一起,只要跟你在一起,他們感覺超級的踏實心安。

你所有的委屈、抱怨、憤懣、不滿,都因為你覺得他應該給你理解和幫助,他應該給你提供安全感, 所以你委屈到哭。

但這個期待就是錯誤的。他自己也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甚至一直在你這汲取安全感, 他也理解不了你的那份情緒,接納包容不了你的那份情緒。你這安全感沒了,他就逃避,你這有,他就一直在你身邊。

家長: 我明白了,還是要從自身找問題,一個巴掌拍不響,肯定是自己也有問題了才出現兩人的矛盾了。

我繼續分析: 這樣也是自責,自責多了就沒有力量去更好,不是你自己不好,而是自己還不夠強大。你給自己10次化解夫妻矛盾的目標,十次後,你就會遊刃有餘,再也不會感覺委屈,並生發出十分強大的力量。

這樣強大的力量就是你的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家長: 我明白了,我現在還在成長階段,還沒達到遊刃有餘的能力,更不能達到面對另一個抱怨自己,所以我現在要繼續成長自己,然後才有能力應對那個和我以前一樣的人。

我繼續引導家長:對,每次矛盾都是來幫助你成長的,讓你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所以,矛盾來了,想想怎麼解決,他說出的話讓你不舒服,背後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不安?他在擔心什麼?

你就一定會在這次矛盾裡有成長和收穫。所有問題都是來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你自己。

我們習慣性的把自己的擔心和愧疚之情,通過指責抱怨表達出來,面對愛人的指責和抱怨可以有上面的化解公式,來化解對方的情緒。

後續會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案例中,繼續分析如何通過表達公式,正確的表達的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如果做到這一點,最初的最初,愛人就能不抱怨的正確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我睡的太沉了,沒能起來陪你一起收拾,我這好不容易回來一次,特別的想幫你,結果第一天就沒做到,下次遇見這樣的情況,你踹也要把握踹起來,我來收拾。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對方的勞累也就都煙消雲散了,她不一定非要你幫忙,她只是要你的態度而已,態度到了,又能理解她的不容易,上刀山下火海,她都能自己扛。

那麼這場矛盾就不會有了........

相關焦點

  • 張彩虹丨精準引導孩子行為+正確的溝通方法
    張彩虹分享的第150個親子教育方案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的好方法一、第一段對話孩子很開心的給媽媽打電話說:我的英語單詞聽寫,全對了。媽媽立馬表揚孩子:你看嘛,付出了努力,認真背單詞就一定會全過,你真是棒棒噠。
  • 張彩虹丨都是基因惹的禍!
    張彩虹分享的第143個親子教育方案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的好方法爸爸出差,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早上要送老大去學校,還要送老二去幼兒園。為了讓老二多睡會,不跟著姐姐一起趕時間,媽媽就會在送老大的時候,讓爸爸通過視頻來看著老二。爸爸也習慣了這個行為。
  • 這幾個星座的人遇到事情,就會埋怨別人,不會在自己身上找錯誤
    做錯事情能夠及時改正也是沒有事的,但是如果做錯事情,卻只會埋怨別人,那就是不對的了。,有時候有很多事情,我們明明都很認真的去做了,但是所得到的結果卻還不是很好,但是努力過了,也就沒什麼遺憾了。但是有些人做事情做得不好,做錯了,從來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只會埋怨別人,這種人就有點讓人討厭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十二星座中有哪幾個星座的人遇到事情不會在自己身上找錯誤,就只會埋怨別人。
  • 別人剮蹭我的車,老公卻反過來埋怨我:在他心裡,我還沒有車重要
    可這個責任真不在我,我直行的好好的,右邊有一個騎電三輪的,我按喇叭示意他靠右走,我要超車,可他倒好,竟然直接向左拐,結果他的車尾就蹭著我的車頭了。我下車問他為什麼要左拐,他卻說我車速快,他本來是要讓車的,但前面有個坑,他要過了這個坑再給我讓道……我也是無語了,碰到這樣的人,我還能說什麼?給老公打電話,老公不分青紅皂白地就埋怨我,說這是新車,你是新手,就不該讓你開車。
  • 做錯事先埋怨你,女人不愛你,就會出現的六種表現
    做錯事先埋怨你,女人不愛你,就會出現的六種表現都說男人是騙子,但是在愛情中,一旦男人沉迷愛情了,就會一直付出。但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男人一直付出,而女人卻只是玩玩而已,並沒有真心和男人在一起,到頭來女人玩夠了,就把男人踢了。
  • 你所抱怨埋怨的事情,只不過是在虛驚一場
    每天就知道玩手機,父母也總是埋怨自己不常回家看看。感覺身邊的同事也對他沒那麼友好,剛來沒多久就感覺自己是新來的,老員工就老是欺負他一樣。自己明明是技術員,卻還幹著庫管採購的工作……而小K是另一個姿態:他感覺自己的工作挺好的,平時工作是苦了一點。但是年輕的時候,就應該這樣奮鬥。每天忙忙碌碌,這樣充實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
  • 幼兒園老師直言:不要埋怨別人欺負你娃,是你把他養成「老實人」
    幼兒園老師直言:不要埋怨別人欺負你娃,是你把他養成「老實人」我的教育觀念一直是要把孩子養成一個聽話懂事的人,即便是成績沒有很優秀,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是一個好孩子。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我的孩子明明很懂事聽話,為何卻成為了眾矢之的前幾天明星秦昊因為女兒米粒在學校受欺負心疼落淚,堂堂一個七尺男兒,面對幼兒園的孩子在欺負卻無能為力而自責和委屈。換做是我們,又何嘗不心疼呢?誰家的孩子都是寶,可是我們家的孩子憑什麼就要受到別人的孩子欺負呢?
  • 這樣「埋怨」你的男人,大多很喜歡你
    通常一個男人如果這樣埋怨你,那其實只可以說明他很喜歡你:埋怨你沒有及時回復他的簡訊當一個男人在乎你喜歡你的時候,他們是無時無刻都想要和你取得聯繫的,想要知道你在幹什麼,想要知道你有沒有睡。但是如果你沒有及時回復他,他就會找機會抱怨,埋怨你沒有及時回復他的簡訊。
  • 埋怨會讓孩子自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大多數家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做錯了事,或者成績退步、作業沒完成等情況發生時,家長就很容易開啟埋怨嘮叨模式:「太讓人失望了,上次考砸了,本想這次你能進步,結果又考成這個樣子,我看你也就這個水平了。」「你就是沒記性,這次作業又拖拉,上次因為作業沒完成,老師讓我去學校,都陪著你丟人。」「怎麼和你說的?
  • 為什麼男人明明知道你生氣卻還不哄你,原因竟然是……
    在戀愛中,很多女生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明明是男人犯了錯,被發現了以後還不認錯,甚至連哄一哄你都不願意,甚至你想主動和他溝通的時候,他都是一副冷漠的態度,還在你最生氣的時候,反過來和你講道理。吃飯的時候,他和我們抱怨說,每次吵架和女朋友吵架,她都要拉黑我,這是為什麼呀。另一個朋友就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然後對他說,女人是最不能講道理的,尤其是在生氣的時候,更是要哄著的,有些道理在情緒平復以後才可以講,但是在生氣的時候講,就好比是火上澆油。
  • 明明佷在乎喬棟,卻執意讓他離開,這一次張啟真的做錯了嗎?
    對於喬棟離開「鍋蓋頭」,大家對於張啟的質疑聲就更大了,不清楚緣由的眾人,對於張啟不明不白就把喬棟趕走很是不滿,紛紛找他來要一個說法。而擅長於將自己的心事埋在心底解決的張啟,又怎麼肯向人打開心扉,說出真相。這大概就是張啟最大的一個缺點吧。面對眾人的質疑,喬棟卻是懂張啟的,他所做的一切也是讓一直以來不懂得如何在眾人面前樹立自己好形象的張啟不再得罪人。
  • 昨天好像做錯了一件事,我的建議,破壞了孩子的創作!
    剛開始,老師說,做這個需要手感,讓孩子們先自己慢慢練習,等手感差不多了,他指導指導就能自己做了!大概半個小時的樣子,我就看見兒子做了一個陶瓶,有點像墨水瓶的樣子,但表面像,裡面的空間卻很小,但他對自己做的第一個產品表示完全滿意!
  • 明明是用綠豆煮的,為什麼卻別成了「紅湯」?了解清楚,別再做錯
    雖然說綠豆湯好喝又結束,但是有很多的人在煮綠豆湯的時候也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明是用綠豆拉住的,但是煮好以後卻變成了「紅湯」,這是為什麼呢?了解清楚以後,別再做錯了。如果在平時你也喜歡喝綠豆湯的話,在煮綠豆湯的時候也要注意,這幾點煮的綠豆湯顏色不變色,喝起來解暑效果也會更加的好,那麼在平時煮綠豆湯的時候,你都有什麼樣的小技巧,讓綠豆湯不變色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 把批評變成一種激勵:這樣責備下屬,他會反過來感激你
    作者丨劉海誠首發丨股權激勵實戰邦作為管理者的都知道,對下屬不能一味的只展現友好,適當的時候必須把嚴酷的一面展示出來。因為管理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引導、誘導的作用,把員工引向好的那一面。同時,還可以避免員工觸碰底線。
  • 為什麼即使女人做錯了她還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呢
    如果兩個人吵架了,多數女人都會認為一切在於對方的態度問題,認為那個男人才是兩個人吵架的根源,如果那個男人不計較那麼多,自己也不會和他發那麼大的脾氣,如果那個男人願意低頭認錯,自己也不會一直鬧脾氣,如果那個男人願意堅持哄好自己,自己也不會一直和他犟著而是會緩和下來,享受兩個人的甜蜜感
  • 張彩虹:愛指責別人,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隱情呢?
    張彩虹分享的第87個親子故事昨天晚上收到一個家長的諮詢,長長的幾段話,才說清楚問題。因為這個家長和孩子,身上問題很多,現在又牽扯到第三方。所以,看完簡訊的一瞬間,我就非常不舒服,冒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自己還沒管明白呢,為什麼要去管別人,譴責別人呢?
  • 明明每天都刷牙,為何牙齒還是黑黃黑黃的?是哪個環節做錯了?
    別人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你的外在形象,而美觀潔白的牙齒肯定是給整體加分不少的。你想,如果一個人的牙齒光潔,那首先就會讓人覺得是個清爽乾淨很講衛生的人,其次來說,如果一個人的牙齒潔淨,那一定是想多展示展示的,那他/她是不是就會很愛笑?愛笑的人往往帶給別人一種說不出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而且如果經常笑的話也會增強自信心。
  • 對方明明喜歡你,卻對你「忽冷忽熱」,多半逃不過這「3因素」
    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卻還是有很多的女生抱怨,為什麼一個男生明明對自己有意思,可是卻還一直對自己忽冷忽熱。其實男生之所以會這麼做,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小九九的。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他反過來說我出軌了?
    案例:結婚5年了,現在基本沒有溝通,他時不時就不回家,對我不關心不在乎,矛盾不斷,最近吵架越來越頻繁,最後一次吵架我忍不住提出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他不但沒有否認還反過來說我出軌?簡直不可理喻。很傷心,難道5年婚姻就這樣破碎了嗎?還是狠不下心就這樣離婚,我該怎麼辦?
  • 牧者靈修丨基督徒,不要活在埋怨裡,要活在禱告裡
    當你有苦難的時候,你去感謝、讚美,神就會出手來幫助你。可能沒有那麼快,也不一定像你所想像的,但是神一定會幫你。記住,有難處,不要馬上埋怨人,埋怨對方,埋怨別人,埋怨神。埋怨會受審判,埋怨也解決不了問題。埋怨會讓別人生氣,埋怨會讓自己非常灰心、絕望。埋怨是神不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