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愛指責別人,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隱情呢?

2020-12-19 孩子不聽話找張彩虹

張彩虹分享的第87個親子故事

昨天晚上收到一個家長的諮詢,長長的幾段話,才說清楚問題。因為這個家長和孩子,身上問題很多,現在又牽扯到第三方。

所以,看完簡訊的一瞬間,我就非常不舒服,冒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自己還沒管明白呢,為什麼要去管別人,譴責別人呢?

等我洗漱完了準備入睡的時候,腦袋裡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你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你也不是一下子成為現在的自己的。

我才意識到,這個家長現在看到外界的各種不舒服,各種不順眼,遇到問題,容易譴責別人也是我都經歷過的。

一、為什麼會去譴責別人呢?

世界知名心理創傷治療大師、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教授、美國國家創傷綜合治療聯盟主任巴塞爾·范德考克,在被譽為心理創傷治療的聖經的著作《身體從未忘記》裡說:

譴責,是人類共通的一種情感,幫助人們在狀態糟糕的時候,好受一點。

這裡包含著兩個要點:

第一、只要是人類的一員,大家都會有這個譴責的本能,誰也不比誰好。第二、因為發出譴責的人,狀態很糟糕,為了好受一點,才會發出譴責。

因為不好受,所以才會一直譴責別人。

那些一直關注別人不好的人,只是還沒有被好好愛的人而已,因為沒有被好好的愛過,從未被好好的善待過。

所以,他們不好受,他們不會愛,不會發現美好,只會一直關注不好,總是覺得,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

面對家庭的時候,更是很難看到孩子的好,愛人的好。最後,活成了那個一直譴責別人的人。

二、譴責別人有什麼影響?

影響一:充滿負能量,不被親近

譴責,包含的一個意思就是,譴責的內容,都不是正面的。在發生譴責行為之前,你首先看到的會是負面的東西。那些不好的人,不好的事。

習慣譴責別人的人,對關係近的人,會看到他們不好的地方,直接演變成譴責:你怎麼就是這麼磨蹭?你怎麼這就是記不住?

對關係一般的朋友同事,看到他們不好的地方,就演變成了各種不滿和不順眼:那人怎麼這樣?怎麼那麼自私?

這樣的人,所見所說,全是負面的、負能量的。

正能量的人,會對這樣的人有親近之感麼?自然不能。所以他們的身邊聚集的,也全是這樣充滿了指責和抱怨的人。

影響二:容易代際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巴塞爾·范德考克,在《身體從未忘記》裡還說:模仿,是人類最基礎的功能

我們不但可以模仿他人的動作,還可以模仿他人的情緒狀態和意圖。

當我們感受到他人的消極的狀態時,會跟著感到消極;感到他人的憤怒時,也會感到生氣;感覺到其他人的抑鬱時,也會感到消沉。

這些,是我們大腦裡的鏡像神經元,在不受我們控制的情況下,自動的刻錄行為。

所以會有,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這一說法。

當父母在譴責的時候,孩子模仿到的,也是譴責的方式來對待他人。所以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在譴責自己的弟弟妹妹,在譴責自己的同學。

直至成年,像你一樣去譴責同事,譴責愛人,譴責他自己的孩子。

三、怎樣做,才能改變譴責別人的習慣呢?

第一、原諒對你不好的人

每個喜歡懟人、喜歡譴責別人的人,大多是不被愛,不被善待的人。那些對你不好的人,不友善的人,他們也是在狀態不好的時候,才會如此對待你。

他們像你一樣,也是有不得已的情緒轉態和狀況,也都是一些可憐的因為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才不會愛別人,才不會傳遞善意的人。

所以,為了你自己好,為了你不被他們長久的影響,原諒他們的不得已。

第二、感謝你譴責的每個人

你能譴責的人,都是你能親近的人。在如此被你長久的譴責之下,還能一直在你身邊的人,也是你要好好感謝的人。

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父母、愛人和孩子,都要感謝他們的不離不棄,感謝他們的容忍包容。

哪怕是因為他們沒有善待你,你才有了譴責的習性,也要學會原諒,學會感謝,這是救贖自己的唯一的途徑。

否則,你就永遠成了,你所譴責抱怨的那樣的人,最後再成就如此譴責和抱怨的兒女。

第三、好好的愛身邊的親人

一個沒有愛的人,怎麼會有能力去愛別人呢?

因為他從來沒有體會過被愛的感覺,所以,也就無法給別人愛的感覺。

學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愛的感覺、愛的存在。只要找到一丁點,就回饋給對方同樣的愛。

在這樣的尋找和練習中,你就有了被愛的感覺,就有了愛別人的能力。誠如《冰雪奇緣》裡演的那樣,愛可以化解一切的力量。

中醫有句話叫: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當你內心充滿了愛的正氣的時候,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溫暖而陽光的能量,那些曾經被你譴責的,那些看不順眼的事情,已經邪不可幹了,再也入侵不了你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偷錢,背後有隱情
    他們擔心孩子還這麼小就偷自己家人的錢,下次會不會偷別人家的錢?長大後不就成為小偷大偷嗎?還有……越想越害怕。    孩子偷錢,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面對這種情況,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靜。想想我們小時候是否也做過類似「偷」的行為呢?比如偷父母的零錢、偷挖鄰居的地瓜、偷摘果場的桃子,等等,那我們現在成為小偷了嗎?結果並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 大宅門:白玉婷嫁給相片的背後另有隱情
    一輩子只愛了一個人,只做了一件事兒,就連她的生活中都處處是菊花,一個人靜靜的享受著自己的愛情,唯美且悽涼。可是,如果細想你就會發現,其實白玉婷跟萬筱菊相片結婚的背後是另有隱情的。1、白玉婷真的是傻白甜嗎?白玉婷是二奶奶唯一的女兒,從小嬌生慣養,父母疼愛她,哥哥寵著她,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 《風聲》:精彩的不止有故事情節,還有故事背後的隱情
    但麥家全新修訂的《風聲》除了擁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更交待了這個故事背後的隱情。《風聲》共分為東風、西風、靜風三部分。東風講述了日本侵略中國時期,日本特務肥原收到情報,有代號為「老鬼」的地下中共黨員潛伏在國民黨偽政府中。他將五位嫌疑人囚禁入一座小樓中,設計讓他們相互檢舉,以期坐收漁翁之利,不但揪出「老鬼」,還打算將地下黨員一網打盡。
  • 張彩虹丨明明他做錯了,為什麼反過來埋怨你?
    你本來就回來的次數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我一個人操勞,你幫不上忙我理解,但是當你回來的時候,我遇見困難的時候,你不給我搭把手還一個勁的指責和抱怨,人家說天塌了還有自家男人頂著,我怎麼就沒這感覺呢?我累上這個樣了,你還一個勁的抱怨指責我!」
  • 4歲小女孩教室門口「罰站」,原來背後另有隱情?
    但是,最近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站在教室門口被「罰站」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起先很多人斷章取義,看到這個視頻就怒罵老師師德何在云云。後來,我們了解以後才發現,原來背後另有隱情,而且令人十足的感動,並且再次擦亮了教師職業的亮度,為他們自己吶喊助威。背後究竟有何隱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女兒不讓媽媽生二胎,背後隱情讓人心酸:你的孩子一直悄悄愛著你
    這個媽媽說,孩子從小就很乖,特別會照顧別人的情緒,也經常為別人考慮。看到孩子因為疤痕而心疼自己,自己感覺非常窩心。就連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你的兒子是個天使!因為「爸爸媽媽」被別人弄壞了,孩子動了手。可是,媽媽並不知道,還覺得孩子是在故意搗亂,給自己本就辛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摸著已經被膠帶粘好的畫紙,媽媽的心也軟了。我們成年人常常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情感豐沛細膩,如果不用心去傾聽,你永遠不會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 生活中不要輕易的指責別人
    一味對他人進行批評、指責並不是真正的幫助,只能說明你自己有指責別人的心理需要。也許有人不願意承認。但如果我們到任何一次聚會上去聽聽那些指責之詞,尤其是那些僅僅針對個人的典型的指責之詞,回到家裡仔細分析一下,究竟有多少能夠使情況得以改善呢?極有可能的結論是:一條也沒有,統統都是些無用之詞!
  • 張彩虹丨都是基因惹的禍!
    張彩虹分享的第143個親子教育方案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的好方法爸爸出差,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早上要送老大去學校,還要送老二去幼兒園。為了讓老二多睡會,不跟著姐姐一起趕時間,媽媽就會在送老大的時候,讓爸爸通過視頻來看著老二。爸爸也習慣了這個行為。
  • 指責別人等於傷害自己
    指責別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動作遲緩,他丟三落四,她字寫得太潦草難看,她塗脂抹粉真不知道是為了美還是為了更醜。稍微留心一下,每個人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缺點,好像臉上的麻子和耳朵後面的灰一樣,讓我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 這孩子背後是否有隱情?
    22歲的周小慶,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突然以自己身患絕症為由,向丈夫楊學文提出了離婚,周小慶為什麼會在孕期提出離婚,難道這孩子的背後有隱情?周小慶性格活潑開朗,在家中倍受寵愛,所以比較任性,她甚至不經過家人的同意,就和大自己7歲的楊學文結婚了。
  • 董倩:敬業25年,卻被喊話「滾出主持界」,淪落背後有何隱情
    有很多時候,需要一張會說的嘴巴。主持人這個行業對於比較會說的人來說可以勝任。除了會說還要有臨場不亂的素養。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每個地方都有一些當地的主持人,能夠進入央視門檻的。淪落的背後到底有何隱情?
  • 貸款買車兩年免息背後有什麼隱情?這些套路不懂,等著被「坑」吧
    現在很多人都購買了汽車,而現在買車無非是兩種交易方式,一種是全款買車,而另一種是貸款買車,可以說貸款買車方便了我們很多人,只要付3成的首付,就可以購買到自己喜歡的車子,而且也是有很多人選擇這種方式。不過對於這種方式,4S店基本上都是採取的兩年無息的優惠信息,對於這種方式貸款買車兩年免息背後有什麼隱情?這些套路不懂,等著被「坑」吧!兩年免息政策可以說是很多車型都是能夠這樣的,不過對於這種兩年免息,是要求首付在50%,也就是說,你看上一輛價值10萬元的汽車,那麼就要付5萬的首付,而剩下的五萬則需要在兩年內付完。
  • 離婚另有隱情?張亮寇靜帶女兒同回別墅,這婚到底離沒離
    張亮和寇靜的愛情故事也是大家都熟知的事情了,張亮是超模,不過在做模特這條路上,他走得也很艱辛,一路走來能夠成功,少不了妻子寇靜在背後的支持,通過參加《爸爸去哪兒》以後,張亮知名度大增,他的兒子天天也成為了非常火的星二代,張亮也開始跨界轉型,做了演員,有了女兒以後,一家四口本該是幸福美滿的
  • 為什麼有人總愛指責他人?因為看不見自己的「偏見盲點」
    你知道你有偏見嗎?如果你說自己溫厚純良客觀公正沒有偏見,這其實就是一種偏見,學術名叫「偏見盲點」。「偏見盲點,即認為我們自己比大多數人更客觀、更少偏差。我們偏見性地認為自己不存在偏見!」——《社會性動物》為什麼有人總愛指責他人?因為看不見自己的「偏見盲點」。1、偏見盲點讓爭吵升級吵過架的人都知道,吵架的時候,兩個人都互相指責,都認為自己是完全正確的一方,並試圖說服對方承認「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 心理問答|妻子總愛嘮叨和指責我,夫妻是否都這樣
    如果親密關係中的交流氛圍讓你不舒服,不要一味忍受,我們每個人都不該活在被指責被批評中。問題:我和妻子結婚多年,感覺很難和諧相處。她遇到事情就愛指責我,嘮叨我的各種缺點。我很想做得好一點,卻怎麼都不對勁,不舒服,很煩。婚姻是不是都這樣?
  • 中信證券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背後到底有何隱情?
    總資產近萬億、年盈利超百億的龍頭券商及其掌舵人,因為一場涉及標的10多萬的糾紛,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這背後到底有何隱情?有券商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在證券行業加強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大概率不會「有意為之」,案件執行過程中或有溝通不暢的成分。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到,餘國菁與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個機構的支行均有類似糾紛,且國泰君安相關營業部法定代表人日前亦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但不能確定與該案相關。
  • 老師家訪遭拒絕 背後有何隱情?
    到底誰是誰非呢?(一)拒絕家訪多有隱情羅陽中學九年級班主任虞瑋說,自己帶過的每一屆學生中,都會有幾個家庭是拒絕家訪的,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班級裡也同樣存在。家長之所以「害怕」老師上門,主要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覺得住宅不體面,家裡或窩居或凌亂,怕人看到寒酸相。二是家庭成員結構複雜,有些同學是生活在單親或重組家庭裡,這在學生登記表上一點看不出,而且還特別怕老師上門發現。
  • 山西朔州教師辱罵學生:背後你不知道的隱情
    這其中有沒有隱情呢?一,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像山西朔州的這位老師一樣,這是人之常情。人是群居性動物。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這是人類共同的心理。我們可以設想:在遠古時代,人類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較低。
  • 毫不客氣地指責別人,會讓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貶值
    孟子曾經說過,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這句話告誠人們,當你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生活中,許多人的做法往往與聖人的理念背道而馳。有了問題習慣怨天尤人,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輕易地責備他人。這是不明智的做法,往往讓事情變得更糟,只有愚蠢的人才會過於嚴厲地責備他人,因為這會讓對方產生怨恨。
  • 你以為在調理身體,其實背後另有隱情
    你以為在調理身體,其實背後另有隱情2011年,是宋小寶第一次跟師父趙本山出現在遼寧春晚上,那個黑不溜秋還長得著急的小老頭一出場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人不可貌相,當宋小寶「海燕吶,你可得長點兒心」說出後,迅速成為流行語,而宋小寶也因為這句臺詞紅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