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訪遭拒絕 背後有何隱情?

2020-12-12 騰訊大申網

家住萬航渡路的盧女士這幾天遇到一個小麻煩,即將上初三的女兒換了個班主任,執意要來家訪,但盧女士謝絕了幾次,老師仍堅持要來,說這是學校規定的。盧女士的苦衷是最近家裡婆媳關係特別緊張,生怕家訪的老師看見後留下不好的印象。

暑假臨近尾聲,近日也是開學前家訪的高峰。類似這種老師家訪遭拒的情況並不少見。到底誰是誰非呢?

(一)拒絕家訪多有隱情

羅陽中學九年級班主任虞瑋說,自己帶過的每一屆學生中,都會有幾個家庭是拒絕家訪的,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班級裡也同樣存在。家長之所以「害怕」老師上門,主要原因大致有三個。一是覺得住宅不體面,家裡或窩居或凌亂,怕人看到寒酸相。二是家庭成員結構複雜,有些同學是生活在單親或重組家庭裡,這在學生登記表上一點看不出,而且還特別怕老師上門發現。三是有個別比較呆板或固執的家長,對老師或有成見或不信任,不太願與老師交流。虞瑋說,作為教師必須尊重他們的意見。

據了解,大多數中小學都對班主任家訪做出了量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對起始年級和新接的班級必須做到百分之百學生家訪,每學期家訪的學生原則上要達到10%。在學校教育理念中,家訪一直被看作是實地了解學生成長環境、增進與家長深入溝通的重要途徑。至於學生家庭的諸如經濟現狀、家庭成員的特殊結構等問題,的確算是家長和學生的隱私,但要不要對班主任也秘而不宣,也是存在一定爭議的。拒絕家訪的家長是不想讓老師看到各自的家庭隱情,甚至不想讓老師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點「特殊」,就怕老師過於另眼相待而給予特殊「照顧」,從而讓孩子在班級裡顯得另類。但也有的老師認為,是不會隨意將學生的家庭隱私洩露給其他人的,這也是起碼的師德要求,但自己在了解了實情後,更便於教育的針對性,也能更有效地做好相應的關心和照顧工作。

(二)創新方式注重實效

虞瑋說,她在家訪前都會徵求家長的意見,有些家長會很委婉地說:「老師,我們家住得遠,你那麼辛苦的,還是我來學校吧。」對於這樣的家長也不能太強求一定要家訪。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有微信等多媒體手段,而且人們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不太希望陌生人走進自己的居住環境,所以,傳統意義上的家訪完全可以被另一些創新方式所替代。

「家訪可能也是我們國家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國外很少有家訪一說,都是學校約請家長來校面談。」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校長王芳說,如今在國內的一些國際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基本上已經採用國外慣用的約談家長的方式進行家校溝通。「在德懷特高中,除了一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學校還會每學期至少約請家長到校做一次個別的訪談,時間一般在50分鐘左右,參加的可以是父親或母親,也可以是父母雙方,學生也被要求暫時停課一同參加,學校則會派出包括班主任、課程部老師、升學部老師在內的『全套陣容』。面談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向家長報告學生的學習情況、成長情況,以及未來的升學指導。這樣一種家校溝通,比班主任單槍匹馬地去學生家裡走一趟更有效果。」她說。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在魔都上學掃 我就對啦~

回復「幼升小」、「小升初」獲取入學攻略

回復「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學攻略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

相關焦點

  • 在學生家門口被拒絕 老師堅持傳統家訪不容易
    在市南區一所小學當六年級班主任的李老師告訴記者,自己每學期都要和學生家長聯繫家訪,每次班裡都會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委婉拒絕,有一次和一個家長都約好了時間和地點,結果到了學生家門口,給家長打電話,家長明明在家裡,居然說不在家。
  • 老師預約家訪被家長拒絕
    但這種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近來卻遭遇尷尬,一些老師預約家訪竟被家長婉拒。   為保護隱私婉拒家訪   「對於老師家訪,大部分家長都是非常熱情和期待的,但也有個別家長出於各種原因故意迴避。」七寶明強小學教師郭芳就曾有被家長拒之門外的經歷。
  • 董倩:敬業25年,卻被喊話「滾出主持界」,淪落背後有何隱情
    有很多時候,需要一張會說的嘴巴。主持人這個行業對於比較會說的人來說可以勝任。除了會說還要有臨場不亂的素養。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每個地方都有一些當地的主持人,能夠進入央視門檻的。淪落的背後到底有何隱情?
  • 4歲小女孩教室門口「罰站」,原來背後另有隱情?
    但是,最近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站在教室門口被「罰站」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起先很多人斷章取義,看到這個視頻就怒罵老師師德何在云云。後來,我們了解以後才發現,原來背後另有隱情,而且令人十足的感動,並且再次擦亮了教師職業的亮度,為他們自己吶喊助威。背後究竟有何隱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教師家訪,是家長老師互相熟悉的重要途徑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拒絕
    教師家訪本質是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同時家長也可以和老師交流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本來是家長和老師互相增加了解的一種途徑,可以促進家長老師的互相信任為孩子的教育教學互相配合,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不願意去家訪,家長們也不願意歡迎老師來家裡
  • 老師家訪,家長大張旗鼓當「客」待,結果老師一句話媽媽懵了
    好久沒聽說過家訪這個詞了,晚上刷到一位媽媽為迎接老師家訪「大張旗鼓」的準備,最後卻意料之外收場的文章。久違的感覺,很親切。老師提前一周電話告知要來家訪,媽媽立馬緊張起來。為了有個滿意的結果,媽媽忙乎了整整三天。第一天,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收拾了一遍。儘管平時就很乾淨,但是還是不放心,所以必須重新收拾一遍。
  • 古老師拒絕「身體改造」重返地球!難道銀河課堂另有隱情?
    課堂大家都不會陌生,能交給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可當古老師在銀河得知銀河課堂的教學方式智慧,瞬間就不淡定了,甚至外星女友勸古老師留在外星球繼續教學,原來銀河課堂是通過電腦進行知識傳輸的,誰知古老師二話不說決定重返地球,到底銀河課堂的教學和地球課堂有什麼不同?一起來了解下吧!
  •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奉送
    除了家庭布局,沈老師還會著重了解家長對孩子進入學校後的學習要求。「這麼多年家訪下來,我發現70%的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相比之下,有目標的家長往往不會那麼焦慮,孩子的學習也更加有動力。」「有一次,我到一個學生家裡家訪,並沒有人出來迎接我。敲門進去後,發現家裡火藥味很濃,孩子正生氣地躺在沙發上,看到老師來了不僅沒有表示歡迎,反而用力一甩房門進房間去了,當時別提有多尷尬了。」沈老師說。當時,她向父母了解情況,原來孩子生氣只是因為父母批評他不寫作業。於是在那次家訪中,沈老師花了很長時間勸解孩子,調和孩子與父母之間緊張的關係。
  • 老師來家訪,到底要不要送禮?權威版「家訪應對指南」來了
    除了家庭布局,沈老師還會著重了解家長對孩子進入學校後的學習要求。「這麼多年家訪下來,我發現70%的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相比之下,有目標的家長往往不會那麼焦慮,孩子的學習也更加有動力。」「每次家訪時,看到家長專門在小小的房間裡隔出一塊地方供孩子學習,我都會特別感動。這些有家長陪伴學習的孩子,課桌一定是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毛老師說。
  • 老師家訪應該怎麼面對? 班主任有話說
    瞧瞧朋友圈,記者發現,很多教師開始家訪了。對新入園、新入學的家長們來說,暑假的第一次家訪還是非常忐忑的。有家長為此睡不著覺,有家長為了迎接老師的到來,請來多位家政工人清理房屋,還有家長列了一張購物清單。□記者章萍新生家長很忐忑,想給老師留下好印象前兩天,家住鄞州區的孫女士為了迎接老師家訪,特意把家裡大掃除了一番。
  • 農村耕地無人種,資源荒廢的背後有何隱情,農民:我們種不動了
    但農村耕地資源的浪費不僅僅是因為青壯年勞動力的缺失這一個原因,還有很多因素一起造成的,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解一下,為什麼隨著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強,農民反而不想種地了,而農村耕地荒廢的背後又有何隱情呢,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老師家訪應該怎麼面對?寧波班主任有話說
    瞧瞧朋友圈,記者發現,很多教師開始家訪了。  對新入園、新入學的家長們來說,暑假的第一次家訪還是非常忐忑的。有家長為此睡不著覺,有家長為了迎接老師的到來,請來多位家政工人清理房屋,還有家長列了一張購物清單。  新生家長很忐忑,想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前兩天,家住鄞州區的孫女士為了迎接老師家訪,特意把家裡大掃除了一番。
  • 北京中小學教師每年至少家訪一次 老師來敲門,家長持何心態?
    依靠通信工具和網絡交流,正成為老師和家長們溝通的重要方式,而傳統的老師親自上門家訪已漸行漸遠。如今,《意見》將家訪作為一項硬指標,對此,家長和老師們有什麼看法?比如,趙霖老師在家訪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家長工作節奏快,很少有時間看手機。她把這些父母歸為一類,有事直接電話通知這些父母。家訪還使學生們更自覺地管理自己了,「去家訪不是為了指出孩子有哪些不足,而是和家長一起尋找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方法,其中的語言是一門藝術和學問。家訪之後,了解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其有些表現我就能想明白了,引導起來也更順暢了。」趙老師表示。
  • 你以為江山幼兒園老師的家訪,是這樣的,結果...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 我們一路與你同行 給你們講個____的故事: 「新學期要來了」 「但是老師要來家訪了」
  • 中信證券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背後到底有何隱情?
    總資產近萬億、年盈利超百億的龍頭券商及其掌舵人,因為一場涉及標的10多萬的糾紛,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這背後到底有何隱情?有券商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在證券行業加強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大概率不會「有意為之」,案件執行過程中或有溝通不暢的成分。 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到,餘國菁與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個機構的支行均有類似糾紛,且國泰君安相關營業部法定代表人日前亦被下達了《限制消費令》,但不能確定與該案相關。
  • 這份手繪家訪地圖 背後是一群老師的暖心和執著
    今年,衢州在教育系統中展開全員家訪活動,老師暑期去家訪成了每個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彭老師班上有50多個學生,按照規定,這個暑期,她必須去這50多個學生家家訪。  這幾天,彭金川經常在手繪地圖上劃圈——每家訪完一個學生,她都會在地圖指示的地方劃一個圈。在彭金川眼裡,這張手繪地圖屬於必不可少的工具,「肯定比手機導航實用!
  • 今天為什麼還需要老師「家訪」?
    最近有一條好消息傳來,河東區教育系統從2019年起開展「千名教師進家庭」活動,將家訪這一優良傳統重新撿拾起來,而且這項活動覆蓋了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不僅班主任要家訪,任課老師、主任、校(園)長都要跟著去家訪。 通過家訪,老師們走進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理解學生,為每個孩子尋找更適合的教育路徑。
  • 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80後教師乾貨分享,家長老師快收藏
    又是一起校園霸凌事件,又是一個作為老師的我不願意看到的新聞。校園霸凌發生在初中、高中的居多,小學生一般不會發生暴力事件。可是,眼前視頻中能看到,打人者竟然把鞭炮放入別人口袋。他們圖什麼呢?打人好玩?收保護費?他們之間有矛盾?還是單純要折磨他?
  • 家訪成老師考核要求 你覺得家訪有必要嗎?
    近日,上面出了關於家訪的一些要求,比如說對於中小學的老師來說,要有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納入了老師的考核當中。而這個規定也可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家訪都要考核,不只是家長感覺心累,連老師也是瑟瑟發抖:最怕家訪的不是學生,是老師!
  • 擔心要管老師飯,家長拒絕老師家訪,你怎麼看?
    暑期家訪遭拒,家長:來還得管飯,教師沒那麼不堪!小學放暑假了,學校要求教師要到每個學生家裡進行家訪,目的有兩個,第一督促家長監督好學生的學習情況,假期也要適當的學習。學校要求每天早上八點先到學校籤到,中午夥食自理,下午回校籤退,所有家訪工作一周內完成。我分了二十五個學生,集中在三個村,我計劃用不了兩天就完成。拿到名單,我開始打電話,第一個家長接通後我說要進行家訪,該家長表示沒時間,過幾天再說,我說要不您下午下班吧,家長說還有事。無奈掛了電話,給第二家長打電話,接通以後該家長說自己沒在家,過幾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