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手繪家訪地圖 背後是一群老師的暖心和執著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藍老師和他的手繪家訪地圖

  老師們在確定家訪路線  記者 盛偉/攝

  藍老師的手繪家訪地圖

  浙江在線7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盛偉 通訊員 蘇建宏葉志儀)7月4日上午10點,衢州龍遊縣塔石鎮雙聯村熱浪襲人。放暑假的孩子們玩樂嬉戲著。14歲的初一女生傅玉潔則在村口荷塘邊,等著老師來家訪——她渴望著老師的到來。

  她的班主任、25歲的年輕老師彭金川,手拿著一張手繪地圖,準點到達。彭老師是外地人,去年剛到學校任教。如果沒有這張手繪地圖,她在電子導航上根本找不到雙聯村,「那會讓學生等很久」。

  這張手繪的學生家訪地圖上,標記著龍遊縣塔石初中583個學生的所在地共130個自然村。手繪這張家訪地圖的是從教15年的科學老師藍松林。

  他說,繪圖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和家長見面不要走彎路」。

  記者親歷:

  手機導航程序抓瞎

  龍遊塔石初中位於塔石鎮,583名學生分別來自龍遊縣塔石鎮和石佛鄉。25歲的溫州姑娘彭金川是塔石初中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去年9月,彭金川剛剛到學校任教。「這裡的方言,隔十裡地就有區別。不要說我一個溫州人,就是當地人有時候對話,都會彼此蒙圈。」

  今年,衢州在教育系統中展開全員家訪活動,老師暑期去家訪成了每個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彭老師班上有50多個學生,按照規定,這個暑期,她必須去這50多個學生家家訪。

  這幾天,彭金川經常在手繪地圖上劃圈——每家訪完一個學生,她都會在地圖指示的地方劃一個圈。在彭金川眼裡,這張手繪地圖屬於必不可少的工具,「肯定比手機導航實用!我可以帶你體驗一下,手機導航在山村裡,是怎樣的抓瞎。」

  為了體會手繪地圖在山村的實用性,錢報記者跟隨彭金川家訪了一次。

  這次,彭老師要去的是塔石鎮雙聯村。雙聯村是由上王村、下王村、下倪村合併成的。現在,這三個自然村的名稱已不常用,取而代之的是統稱為「雙聯村」。果然,記者和彭老師從龍遊塔石初中出發,用手機導航雙聯村,導航程序抓瞎,顯示不出路線。

  還好有手繪地圖。

  按照手繪地圖給出的路線,彭金川驅車前住在雙聯村的學生傅玉潔家。途中,彭金川給傅玉潔打了電話,傅玉潔說她會在村口的荷花塘邊等老師。

  20分鐘左右,我們到達了村口的荷塘邊。傅玉潔的家,從荷塘邊走過去還要10多分鐘。小姑娘的父母長期在台州打工,傅玉潔和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彭老師將家訪所了解的內容詳細記錄在冊,提醒奶奶好好照顧傅玉潔。家訪結束後,彭金川在地圖上,傅玉潔家所在地畫了一個圈,按照手繪地圖指示,前往下一個家訪點。

  地圖由來:

  同事導航導到公墓

  彭老師告訴記者,這份手繪家訪地圖是學校的科學老師藍松林做的。

  37歲的藍松林有些瘦小,但看起來很有精神。他是塔石初中政教處主任,也是初二年級的科學老師,在這裡教書已經有15年個年頭了。

  為什麼會想到做這麼一份地圖?

  他說,源自前不久,他在學校教師交流群裡看到的一個讓他笑不出來的笑話:一個剛到學校不久的老師前往學生家裡家訪,卻因為不熟悉路況,用手機導航程序,被導到了公墓。他費了好大的勁才到達目的地。

  塔石鎮多山,這些年村合併速度也快,確實有很多路在導航上無法顯示。而這些年,學校引進了十多名外地老師,他們對塔石不熟悉。

  「如果導航導不到地址,會給外地老師們的家訪增添很多不便。這些年,我走遍了生源地的所有自然村,那我畫一幅家訪地圖為他們導航好了。」想到這裡,藍松林有些興奮起來,在百度地圖上打出地圖輪廓,然後憑藉自己的記憶,將各個自然村一點點地畫了出來。

  為了了解村名的變化情況,藍松林逐一電話打到各個村委會核實。

  人手一份:

  家訪地圖被大家點讚

  6月27日,藍松林手繪的這幅家訪地圖完工。在開教師例會時,藍松林將地圖展示給老師們看,立刻得到外地老師們的熱烈歡迎。於是,學校將這幅手繪地圖複印了50多份,每個教師人手一份。6月29日,家訪正式開始啟動,地圖成了老師們必帶的「寶典」。

  這些天,作為手繪家訪地圖的作者,藍松林像一本活的百度詞典,接受著老師們的諮詢。

  「龍遊塔石有很多方言——比如童家村。現在,當地人叫老虎洞、也有叫窯頭的,是一個自然村裡的不同位置。你如果光問童家村在哪,當地人可能回答不出來。所以,我得給他們幾個備選答案。能想到這個點子,我很開心;能幫到師生們更順利地完成家訪,我更開心。」藍松林說。

  學校校長高劍明說:「我們學校的生源,較多來自偏遠地區,部分自然村交通不便。藍老師的手繪地圖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

  這份地圖不僅在學校裡人氣爆棚,也得到了學校外人士的點讚。衢州市教育局長徐朝金也為手繪地圖點讚,他說,這是一件很值得稱道的事,體現了人文關懷。更多人則為包括藍老師在內的老師們點讚——一份手繪地圖可以看出,這是一群認真的老師,在用心地做著事。

來源:浙江在線

相關焦點

  • 綜合網評、現場試吃……揚州高中生為遊客手繪揚州早茶地圖
    開學在即,這群高中生們再次交出了一份關於揚州早茶的新社會實踐作業,那就是為遊客手繪揚州早茶地圖。,不僅標明了富春、冶春、皮包水、趣園、花園茶樓等十家揚州代表性早茶店的具體位置,還介紹了各家店的歷史人文、茶社特點和特色早茶,給出推薦指數。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地理老師坦言:這樣的地圖自己也畫不出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地理老師坦言:這樣的地圖自己也畫不出 2020-05-07 10:13:31 來源: 南通網
  • 點擊就看廈大馬校第一份手繪地圖
    吳怡錦同學與我們分享了她的創作體驗:「當我聽說可以為學校設計一份手繪地圖,我幾乎毫不猶豫得決定要去試試。還記得剛剛來到學校註冊的那天就被老師和學姐學長的貼心和熱情深深吸引了。從那時候起就希望自己也能為學校做點什麼,沒想到這個夏天機會就來了。
  • 關於一座城市的夢想:日照手繪地圖出爐(圖)
    半個月前,一份名為《咱日照》的手繪地圖在港城橫空出世,打破了長久以來日照旅遊市場上的沉寂,一群八零後、九零後的年輕人,用自己的一筆一划,用他們對於家鄉山水的熱愛與理解,繪製出了帶有手溫的地圖。「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打開精緻的橘紅色信封,拿出這份被稱為「咱日照」的手繪地圖,任誰都會由衷的讚嘆一聲,雙面精緻的彩色印刷、順滑細膩的筆觸、形象可愛的卡通手繪以及一些考究的細節,都清晰而直觀的表現出了日照的海濱旅遊特色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
    一張手繪世界地圖,出自一名高二學生的日常作業。地圖猶如照片複印一般,惟妙惟肖。據了解,這張地圖的作者,繪製地圖的時間只需20分鐘。
  • 老師累不累?家訪一天9小時在路上,卻只該了四五戶人家
    我跟著俞老師去家訪,大中午走在馬路上,衣服就擰得出水來。俞瑜是杭州市夏衍初級中學新初一(3)班班主任,入職四年,這是她第一次當班主任。「其實我心裡也很緊張,找了好幾個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年輕的俞老師說。她手繪了一張地圖,班上42名學生的住址,都標在上面。按圖索驥,才不會走冤枉路。
  • 小小手繪地圖 卻有大大的作用
    手繪地圖即手工繪製的地圖
  • 武漢一高校手繪場館地圖 向國際友人和志願者發放
    展示手繪場館地圖 張利 攝中新網武漢10月27日電 (張利)由湖北商貿學院師生繪製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手繪場館地圖」近日得到授權,作為軍運周邊產品,向國際友人和廣大志願者發放。這張地圖以中華捲軸方式打開,分為橫軸和縱軸兩種,按地理方位和場館用途,詳細展現了軍運會35個場館全貌,並加入了人物動畫,場館注有中英文對照,服務不同語言人群。地圖內容豐富,易於攜帶,具有收藏和紀念價值。
  • 學管動態:相聚雲端,家訪暖心 ——2019級美術學輔導員孫靜怡老師開展「雲」家訪
    我覺得這次家訪很重要,雖然說因為疫情不能面對面交談,但是可以通過線上家訪,一個是學校可以了解到學生疫情期間在家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再一個就是讓學生明白即使不在學校,老師和學校也依然掛念著我們,讓我們能夠在家好好孝順父母,在校能夠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7月28日孫老師對我進行了雲家訪,首先對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
  • 暖心家訪 暖冬之旅小塘鎮言慄中心幼兒園家訪活動報
    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聯繫,取得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理解,自2020年12月12日以來,我園教師們放棄休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開展了「暖心家訪,共建家園橋」為主題的家訪活動。家訪時,老師們詳細地向家長反映寶寶們在園的表現,肯定其優點與進步,也誠懇地指出寶寶還需改善的地方,耐心的探討家庭教育的方法,並認真記錄家長對園所及老師提出的建議與希望。
  • 歷史老師手繪世界地圖走紅網絡 網友盤點老師們的絕技
    日前,一組老師手繪世界地圖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上的老師在沒有任何參照的情況下,僅用一根粉筆就在黑板上畫出了完整的世界地圖。據悉,這名身懷絕技的老師是東北師大附中歷史老師趙登明。據觀察者網了解,趙老師「畫地圖」的絕技可以說是久負盛名。早在2013年,網上就流傳著一段趙登明手繪地圖的視頻。
  •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2020-06-03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亞學院新版手繪地圖上線!
    那麼這次的主創——「萬事屋」團隊是一群怎樣的小夥伴呢?來,先看合影:工作室人員:餘洪鍵  白嘉蕙  李秋爽  黃澤龍  劉金贛  劉澤方  何子浩  張鴻豔  潘琨指導老師:黃超據了解,這個團隊的多數學生成員來自動畫專業1601班和漢語國際教育1501班的同學,這張地圖從五月下旬開始繪製,直到八月中旬完工,後期又經過了後勤老師們的友情協助修訂糾錯
  • 暖心家訪路,攜手育幼兒-湖北蓓特爾
    家訪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家訪是聯繫家園的橋梁,為了進一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促進家園之間的有效溝通,近期蓓特爾兒童中心開展教師家訪活動。暖心家訪,我們準備好了考慮到現在是防疫期間,為保證家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兒童中心的老師們在家訪前均進行了核酸檢測、領取健康證明,並且做好家訪的工作準備:確定詳細可行的家訪計劃、和家長預約走訪時間和方式、精心準備家訪的相關內容。
  • 大學師生手繪校園地圖走紅 這是留給母校最好的禮物
    畢業在即,四川工程技術學院17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歷時一年,創作300多張圖,用手繪的形式展現學校的風貌,製作成校園地圖。該地圖不僅是新生的「導航手冊」,也是畢業生最好的「紀念品」。6月24日,創作者之一趙欣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卡通版地圖比較歡迎,很多同學都在轉發。」
  • 手繪45個孩子畫像 一小學班主任送出「最暖心」畢業禮物
    在這一特殊時期,石家莊市一小學班主任利用課餘時間,為她班裡的每一個孩子手繪一張畫像,作為他們的畢業禮物。今天,這位班主任老師的《最暖心的告白》刷爆網絡,字裡行間,飽含老師對孩子們滿滿的愛和無限依戀。疫情之下,畢業季,給孩子們送去這份最暖心畢業禮物,並發出《最暖心的告白》的,是石家莊市市莊路小學六年級二班班主任陸明老師。
  • 一張北京手繪老地圖背後的浩大時代
    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 杭州大學生手繪Q版校園地圖 火遍了整個校園
    這兩天,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學生手繪了一張四開校園手繪地圖,火遍了整個校園。地圖線條清晰、色彩分明,精確地標記出校園各個方位,把千畝的校園地圖濃縮到一張四開畫紙上。地圖的主創者是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四學生周龍法,他在導師的指導下和團隊成員一同完成了這份手繪地圖。對他來說,這份手繪地圖既是自己四年學習成果的展示,也寄託著對母校深深的眷戀。「以手繪的方式向新生們介紹校園的各個建築分布與地理位置,可以使其更加清晰地認識校園,並且手繪地圖不同於以往的平面地圖,更能受到新生的喜愛。」
  • 手繪地圖、背「三字經」、猜字謎…… 南渝中學這位老師把地理課...
    上周末,地理老師譚剛給初二·五班的學生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業——手繪中國地圖。譚剛老師說,手繪地圖不是對著中國地圖簡單的臨摹,而是根據對地大物博的中國的了解而繪畫,可以是美食,可以是特產。他把地理課上成了一堂遊戲課,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地理課上得有趣又有意義。
  • 關愛貧困學生,臨沂汪溝閔家寨小學暖心家訪
    臨沂汪溝閔家寨小學教師踏上了幫扶貧困「家校共融」的暖心家訪之路。家訪是孩子、家長、教師三者之間面對面的一次坦誠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師、家長和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和諧的橋梁。 老師上門家訪 通過家訪,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種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