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人生的際遇和機緣是很玄妙的,起先你只是推倒一張骨牌,而後來的力量卻足以啟動槓桿撬起一個地球。讀書與讀史經常讓人興致盎然欲罷不能,舊人與舊事之間枝蔓叢生、阡陌相連,我們在其中偷光見影,仿佛武陵人發現桃花源一般,不經意間,一個舊時代在眼前豁然開展。
一張北京老地圖給了我們這樣的緣分。
誰是手繪者?
2004年,中國書店什麼書賣得最火?說出來可能大家難以置信——是一張地圖,學苑出版社翻版的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
這張手繪地圖妙趣橫生,用漫畫筆觸描繪人物、動物、建築、交通工具,惟妙惟肖地展現了民國年間北平城的風物民情,諸如老先生在西城鬥雞放鴿,小偷在曉市兜售珠寶項鍊,駝隊和驢車進出左安門、右安門,外國人在西山打高爾夫。除了在地理上複寫老北平城,這張地圖的左上角還有一處附圖,姑且能叫作「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吧。附圖從古燕國的傳說畫起,貫穿元明清三朝,一直記錄到遷都南京,既形象生動又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圖:世界聞名的「24拐」,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二戰時期國際援華大動脈上的重要節點,戰略物資經由這裡運往陪都重慶。50多年以來,海內外學界都認為「24拐」在中國境外的滇緬公路或史迪威公路上,戈叔亞先生於2002年實地考證,「24拐」位於中國貴州晴隆縣。
無疑,多恩被美軍派遣到中國是為美軍從事情報搜集工作的,這麼說來他在35歲時繪製了一張關於北平的精美地圖,就順理成章了!因緣際會,多恩又隨同長官史迪威成為二戰期間美軍在中國戰區的重要人物。原圖為全英文註記,唯有右下角一處中文署著畫手的名字:「竇爾恩,FRANKDORNDREWTHIS」。在地圖反面的編輯說明裡,學苑出版社的編輯寫下如許文字:「這張約有70年歷史的老北京地圖,睡在首都圖書館高大的書架上,焦黃而脆弱,當繪製者FRANKDORN的名字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我們想像他是一位穿著中國的長袍馬褂、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黃髮碧眼鷹鉤鼻子的人。至於他到底來自哪個國家,又是如何繪製出這幅風趣的彩色地圖已無線索。」
線索還是有的,人肉搜索的力量無窮。
竟是一位美國將軍
因為對地圖一貫的興趣,我在博客上寫了篇題為《狗廟何廟黑寺何寺》的文章,考證《老北京風俗地圖》中狗廟和黑寺的具體位置。這才驚訝發現,FrankDorn,這位之前一直被媒體稱為漢學家的地圖繪製者來歷不凡——不是普通的漢學家,他最正式的身份是一位美國將軍!他在二戰時期已經官拜美軍駐華軍事顧問團準將,是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史迪威上將的主要助手。
張遠義先生在我的博文下跟帖,補充了更為詳盡的多恩簡歷:弗蘭克·多恩將軍(1901?1981年),美國人,自署中文名竇爾恩,曾就讀舊金山藝術學院、西點軍校。畢業後被派往菲律賓,受地圖師JoMora(1876-1947年)的影響開始繪製地圖。1930年在中國任初級武官,即發表他的地圖初稿「北平」,後升任中國軍隊顧問。1942?1944年任美軍駐華軍事顧問團準將,史迪威將軍助手。1943年被任命為中國遠徵軍顧問團團長。參與「駝峰計劃」,1944-1945年任指揮官,1953年退役。1942年《生活》雜誌評價他是「一個藝術家,優秀的戰役地圖(繪製者)」。
CBI臂章和駝峰飛運
近幾個月,各大電視臺熱播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其故事背景正是中國遠徵軍入緬抗日。畫這張地圖的多恩竟然和遠徵軍顧問團團長是同一人,實在出人意料。
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多恩20世紀30年代被美軍派至美國駐華武官辦公室工作,在華期間廣泛收集「十三陵、長城、北京大學及其周邊、布達拉宮、熱河、天壇、北京」的圖像和文字。他與中國當地人士廣泛接觸,中文出版的《愛波斯坦回憶錄》中都提到:「這裡(美國洛根·魯茨主教的住所)的確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同武漢的外國軍政官員進行接觸的社交橋梁。人們可以在他院內的草坪上喝茶,同周恩來和他的隨員,以及美國外交官謝偉思、美國武官史迪威上校、武官助理弗蘭克·多恩和海軍武官埃文斯·卡爾森在一起。後面這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成了將軍。」
圖:CBI臂章左上角的青天白日代表中國,右上角的大白星代表印度,下方的紅白條紋代表美國。
多恩素有美術長才,美軍中緬印戰區(China-Burma-IndiaTheater,簡稱CBI)的官方臂章就出自他的設計。當時史迪威出任中緬印戰區的美軍陸軍司令,戰區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由於美軍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倉促應戰,軍用戰備大多不足,連服裝都只好將就在印度購買一些英國軍隊的短褲和輕便的叢林襯衣。為和當地的英國駐軍區分開來,「老頭子(史迪威)說:『多恩,你來辦這事。』」
最終定型的中緬印戰區臂章,左上角的青天白日代表中國,右上角的大白星代表印度,下方的紅白條紋代表美國。有人發問:「為什麼沒有符號代表緬甸呢?」多恩回答:「緬甸的象徵是孔雀,現在那裡是地獄!再說,我們已經丟了這個該死的地方。」多恩說緬甸是孔雀(在印度神話中,孔雀被描述為前往地獄的使者)當然是在開玩笑,但緬甸被日軍佔領確實損失慘重:當時中國通往海外的最後一條物資補給線——滇緬公路被切斷,迫不得已,聞名於世的「駝峰航線」被啟用,3年零4個月的時間裡,這條航線上中美共墜毀飛機609架,平均每月15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1500多名,堪稱世界戰爭史上最悲壯的空運。
刺殺蔣介石?
從2002年起,中美雙方都有民間人士在積極尋找二戰中在駝峰航線上失蹤和犧牲的美軍官兵。這次找尋中,弗蘭克·多恩將軍在1944年給上級的一份涉及16名陣亡和3名負傷人員的報告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份傷亡名單由史迪威的外孫、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約翰·伊斯特布克(JohnEasterbrook)提供,他在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裡查閱有關多恩的資料。胡佛研究所是著名的中國現代史文獻檔案收藏地,其中有大量由私人捐贈或家屬委託代管的個人檔案,比如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日記,宋子文、陳納德(ClaireLeeChennault)、斯諾夫人(NymWales)等人的個人信札、備忘錄、照片、筆記等。多恩1981年去世後,他的個人文獻也被收藏於此。
多恩多才,著有多本書籍,在他的回憶錄《和史迪威從緬甸出走》中,令人震驚地透露了羅斯福曾經授意史迪威安排計劃暗殺蔣介石。據史迪威對多恩的交談,總統「已經對蔣介石和他屢發脾氣的情況膩煩透頂了??他以他那種慣常的高傲語氣告訴我:『你如果無法與蔣相處,又不能把他撤換,那就一勞永逸地把他幹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麼,選派一個對你言聽計從的人去執行吧。』」(弗蘭克·多恩:《和史迪威從緬甸出走》,第75-79頁)
1973年5月21日,史學家沙勒訪問了多恩。根據多恩口述,沙勒記載:「他(多恩)認真負責地設計了一個破壞蔣的飛機的計劃,當蔣飛越喜馬拉雅山去視察駐在印度的中國軍隊時下手。在乘客被迫跳傘時,委員長和夫人所得到的將是失靈的降落傘。」沙勒評論說:「假如史迪威和多恩說的都是真話,那麼,羅斯福的企圖只是拋棄蔣介石,換一個對美國言聽計從的中國人來領導中國政府,搞出一個完全親美的中國。但羅斯福又沒有最後授權史迪威去執行這項暗殺。」(沙勒:《美國十字軍在中國》,第153?154頁)
2007年,臺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一書中還提到多恩在回憶錄中披露說,宋子文曾於1942至1943年的冬天,試圖發動政變以迫使蔣介石下臺,並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取代蔣。看來多恩真的是知道一些人們聞所未聞的事情。
我曾經就多恩的身份專門致信諮詢過戈叔亞先生,戈先生多年來致力於中國軍隊滇西作戰和入緬作戰的歷史。正如戈先生在給我的回信裡所說的:「多恩是一位在抗戰中長期在中國軍隊的作出了很大貢獻的美國人,非常可惜的是,中國人對他的了解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