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北京手繪老地圖背後的浩大時代

2020-12-17 網易探索

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人生的際遇和機緣是很玄妙的,起先你只是推倒一張骨牌,而後來的力量卻足以啟動槓桿撬起一個地球。讀書與讀史經常讓人興致盎然欲罷不能,舊人與舊事之間枝蔓叢生、阡陌相連,我們在其中偷光見影,仿佛武陵人發現桃花源一般,不經意間,一個舊時代在眼前豁然開展。

一張北京老地圖給了我們這樣的緣分。

誰是手繪者?

2004年,中國書店什麼書賣得最火?說出來可能大家難以置信——是一張地圖,學苑出版社翻版的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

這張手繪地圖妙趣橫生,用漫畫筆觸描繪人物、動物、建築、交通工具,惟妙惟肖地展現了民國年間北平城的風物民情,諸如老先生在西城鬥雞放鴿,小偷在曉市兜售珠寶項鍊,駝隊和驢車進出左安門、右安門,外國人在西山打高爾夫。除了在地理上複寫老北平城,這張地圖的左上角還有一處附圖,姑且能叫作「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吧。附圖從古燕國的傳說畫起,貫穿元明清三朝,一直記錄到遷都南京,既形象生動又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圖:世界聞名的「24拐」,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二戰時期國際援華大動脈上的重要節點,戰略物資經由這裡運往陪都重慶。50多年以來,海內外學界都認為「24拐」在中國境外的滇緬公路或史迪威公路上,戈叔亞先生於2002年實地考證,「24拐」位於中國貴州晴隆縣。

無疑,多恩被美軍派遣到中國是為美軍從事情報搜集工作的,這麼說來他在35歲時繪製了一張關於北平的精美地圖,就順理成章了!因緣際會,多恩又隨同長官史迪威成為二戰期間美軍在中國戰區的重要人物。原圖為全英文註記,唯有右下角一處中文署著畫手的名字:「竇爾恩,FRANKDORNDREWTHIS」。在地圖反面的編輯說明裡,學苑出版社的編輯寫下如許文字:「這張約有70年歷史的老北京地圖,睡在首都圖書館高大的書架上,焦黃而脆弱,當繪製者FRANKDORN的名字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我們想像他是一位穿著中國的長袍馬褂、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黃髮碧眼鷹鉤鼻子的人。至於他到底來自哪個國家,又是如何繪製出這幅風趣的彩色地圖已無線索。」

線索還是有的,人肉搜索的力量無窮。

竟是一位美國將軍

因為對地圖一貫的興趣,我在博客上寫了篇題為《狗廟何廟黑寺何寺》的文章,考證《老北京風俗地圖》中狗廟和黑寺的具體位置。這才驚訝發現,FrankDorn,這位之前一直被媒體稱為漢學家的地圖繪製者來歷不凡——不是普通的漢學家,他最正式的身份是一位美國將軍!他在二戰時期已經官拜美軍駐華軍事顧問團準將,是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史迪威上將的主要助手。

張遠義先生在我的博文下跟帖,補充了更為詳盡的多恩簡歷:弗蘭克·多恩將軍(1901?1981年),美國人,自署中文名竇爾恩,曾就讀舊金山藝術學院、西點軍校。畢業後被派往菲律賓,受地圖師JoMora(1876-1947年)的影響開始繪製地圖。1930年在中國任初級武官,即發表他的地圖初稿「北平」,後升任中國軍隊顧問。1942?1944年任美軍駐華軍事顧問團準將,史迪威將軍助手。1943年被任命為中國遠徵軍顧問團團長。參與「駝峰計劃」,1944-1945年任指揮官,1953年退役。1942年《生活》雜誌評價他是「一個藝術家,優秀的戰役地圖(繪製者)」。

CBI臂章和駝峰飛運

近幾個月,各大電視臺熱播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其故事背景正是中國遠徵軍入緬抗日。畫這張地圖的多恩竟然和遠徵軍顧問團團長是同一人,實在出人意料。

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多恩20世紀30年代被美軍派至美國駐華武官辦公室工作,在華期間廣泛收集「十三陵、長城、北京大學及其周邊、布達拉宮、熱河、天壇、北京」的圖像和文字。他與中國當地人士廣泛接觸,中文出版的《愛波斯坦回憶錄》中都提到:「這裡(美國洛根·魯茨主教的住所)的確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同武漢的外國軍政官員進行接觸的社交橋梁。人們可以在他院內的草坪上喝茶,同周恩來和他的隨員,以及美國外交官謝偉思、美國武官史迪威上校、武官助理弗蘭克·多恩和海軍武官埃文斯·卡爾森在一起。後面這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成了將軍。」

圖:CBI臂章左上角的青天白日代表中國,右上角的大白星代表印度,下方的紅白條紋代表美國。

多恩素有美術長才,美軍中緬印戰區(China-Burma-IndiaTheater,簡稱CBI)的官方臂章就出自他的設計。當時史迪威出任中緬印戰區的美軍陸軍司令,戰區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由於美軍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後倉促應戰,軍用戰備大多不足,連服裝都只好將就在印度購買一些英國軍隊的短褲和輕便的叢林襯衣。為和當地的英國駐軍區分開來,「老頭子(史迪威)說:『多恩,你來辦這事。』」

最終定型的中緬印戰區臂章,左上角的青天白日代表中國,右上角的大白星代表印度,下方的紅白條紋代表美國。有人發問:「為什麼沒有符號代表緬甸呢?」多恩回答:「緬甸的象徵是孔雀,現在那裡是地獄!再說,我們已經丟了這個該死的地方。」多恩說緬甸是孔雀(在印度神話中,孔雀被描述為前往地獄的使者)當然是在開玩笑,但緬甸被日軍佔領確實損失慘重:當時中國通往海外的最後一條物資補給線——滇緬公路被切斷,迫不得已,聞名於世的「駝峰航線」被啟用,3年零4個月的時間裡,這條航線上中美共墜毀飛機609架,平均每月15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1500多名,堪稱世界戰爭史上最悲壯的空運。

刺殺蔣介石?

從2002年起,中美雙方都有民間人士在積極尋找二戰中在駝峰航線上失蹤和犧牲的美軍官兵。這次找尋中,弗蘭克·多恩將軍在1944年給上級的一份涉及16名陣亡和3名負傷人員的報告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份傷亡名單由史迪威的外孫、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約翰·伊斯特布克(JohnEasterbrook)提供,他在史丹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裡查閱有關多恩的資料。胡佛研究所是著名的中國現代史文獻檔案收藏地,其中有大量由私人捐贈或家屬委託代管的個人檔案,比如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日記,宋子文、陳納德(ClaireLeeChennault)、斯諾夫人(NymWales)等人的個人信札、備忘錄、照片、筆記等。多恩1981年去世後,他的個人文獻也被收藏於此。

多恩多才,著有多本書籍,在他的回憶錄《和史迪威從緬甸出走》中,令人震驚地透露了羅斯福曾經授意史迪威安排計劃暗殺蔣介石。據史迪威對多恩的交談,總統「已經對蔣介石和他屢發脾氣的情況膩煩透頂了??他以他那種慣常的高傲語氣告訴我:『你如果無法與蔣相處,又不能把他撤換,那就一勞永逸地把他幹掉算了。你明白我指的是什麼,選派一個對你言聽計從的人去執行吧。』」(弗蘭克·多恩:《和史迪威從緬甸出走》,第75-79頁)

1973年5月21日,史學家沙勒訪問了多恩。根據多恩口述,沙勒記載:「他(多恩)認真負責地設計了一個破壞蔣的飛機的計劃,當蔣飛越喜馬拉雅山去視察駐在印度的中國軍隊時下手。在乘客被迫跳傘時,委員長和夫人所得到的將是失靈的降落傘。」沙勒評論說:「假如史迪威和多恩說的都是真話,那麼,羅斯福的企圖只是拋棄蔣介石,換一個對美國言聽計從的中國人來領導中國政府,搞出一個完全親美的中國。但羅斯福又沒有最後授權史迪威去執行這項暗殺。」(沙勒:《美國十字軍在中國》,第153?154頁)

2007年,臺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一書中還提到多恩在回憶錄中披露說,宋子文曾於1942至1943年的冬天,試圖發動政變以迫使蔣介石下臺,並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取代蔣。看來多恩真的是知道一些人們聞所未聞的事情。

我曾經就多恩的身份專門致信諮詢過戈叔亞先生,戈先生多年來致力於中國軍隊滇西作戰和入緬作戰的歷史。正如戈先生在給我的回信裡所說的:「多恩是一位在抗戰中長期在中國軍隊的作出了很大貢獻的美國人,非常可惜的是,中國人對他的了解太少了。」

本文來源:地圖 作者:楊浪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這個街道的居民真有才 手繪老建築地圖留住歷史
    江寧路原來叫戈登路、國棉四廠生產過女士連衣裙、同樂坊曾是馬寶山餅乾廠、流行過廣告語「長命牌牙刷,一毛不拔」……今天,江寧路街道不少居民都領到了一張「記憶江寧」手繪地圖,曾經的記憶被勾起。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歷史建築資源豐富,不少老建築都留下了老居民的童年記憶。如今這些帶著上海歷史印記的老建築,通過手繪形式躍然地圖上。在建黨96周年來臨之際,「記憶江寧」文化地圖向社區居民發放。
  • 上海虹口居民曹玉良「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原標題:老爺叔「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虹口居民曹玉良百幅畫作登上《上海旅遊手繪地圖》  買了100多份上海地圖,放在家裡已堆成小山,卻還要自己畫地圖;去上海各景點遊玩,拍了幾千張照片,卻還要自己畫景點——這就是曹玉良的生活日常。
  •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2020-06-03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P殿下」手繪Q版高校地圖 復旦、交大變萌了[圖]
    「PP殿下」手繪Q版高校地圖 復旦、交大變萌了[圖] 2014年9月4日 07:43 來源:東方網  《漫步上海高校》(部分)    相關新聞:    滬上9所高校手繪版校園 從"萌萌噠"到"復古風"
  • 謝俊傑:一張手繪地圖見證星星村的三級跳
    手繪地圖有想法走村串戶他手繪「村級地圖」星星村村委會牆上貼著一張「別樣」的地圖。它的不同之處除了是星星村的村級地圖外,還是手繪的。而這張地圖的創作者就是星星村第一書記謝俊傑。地圖上不僅標記有星星村7個組的居住區域、村中道路、山間溪流,而且標識有全村235戶農戶的具體居住地點,以及規劃道路和產業分布,其中還對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專門用紅筆進行了標註。這張手繪地圖是2015年9月謝俊傑剛剛到星星村時,為了儘快熟悉村情,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繪製的。
  • 拯救「老廣」記憶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廣州騎樓模型吸引市民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拯救「老廣」記憶  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廖麗麗 朱海靖)廣州的古城到底有多大?那些已經消失的建築曾經蘊含著怎樣的歷史?又有哪些歷史建築仍然佇立?
  • 【2018中國好作業(25)】李小華:手繪一張紅色地圖
    小夥伴們快來露一手,繪製一張紅色旅遊地圖吧。相信,你製作的這份別具一格的紅色旅遊地圖,一定能為炎炎夏日裡的中外遊客帶去便利。導師:李小華(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2018年中國好作業導師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校長李小華為同學們布置《手繪一張紅色地圖》。
  • 八旬老人三年來手繪地圖 講述濮院老底子的那些事
    昨天,記者來到了濮院鎮花園街1號,這裡住著一位老人名叫張貴忠,他拿出了一張新鮮出爐的手繪地圖,把老濮院的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展現建國初期的濮院  張貴忠今年已經83歲了,家住在濮院鎮廟橋河北面的花園街,那裡有著名的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濮院古橋群。「我們祖上七代都是地地道道的濮院人。」
  • 一張手繪地圖 帶你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千年遺址
    昨天,寧波首份「海絲」遺址手繪地圖在海曙出爐,圖上繪出了20多個相關的「海絲」遺址。  這些遺址,也反映了當時外國人在寧波的生活。  明州慶元港海運碼頭舊址(位於三江口)  位於今寧波市區三江口,唐宋元時期寧波溝通亞非的樞紐。唐代起,各國使節(學問僧)、商旅來明州船隻均泊於此;自明州港出航的使節船、商船也多由此出行。
  • 上海手繪地圖引委員關注 市文旅局回應將繪一張總圖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月27日報導: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現場諮詢活動今天下午舉行,市政協委員曹豔春來到市文化和旅遊局諮詢點,對「上海手繪地圖」相關問題進行諮詢。  曹豔春委員表示,上海現在兩大機場及各大高鐵站都沒有關於上海旅遊的信息圖,雖然現在手機APP及網絡上旅遊信息都很多。
  • 這份手繪家訪地圖 背後是一群老師的暖心和執著
    她的班主任、25歲的年輕老師彭金川,手拿著一張手繪地圖,準點到達。彭老師是外地人,去年剛到學校任教。如果沒有這張手繪地圖,她在電子導航上根本找不到雙聯村,「那會讓學生等很久」。  這張手繪的學生家訪地圖上,標記著龍遊縣塔石初中583個學生的所在地共130個自然村。手繪這張家訪地圖的是從教15年的科學老師藍松林。
  • 手繪地圖帶你玩轉學院路 4幅地圖活潑可愛又清晰易懂
    學院路街道今天發布4幅手繪地圖,包括手繪地圖總圖、悅遊地圖、慢生活地圖、美食地圖,展現學院路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資料圖 學院路 王珂攝藍、綠、橙、黃,4幅地圖畫風活潑可愛,又清晰易懂,將學院路的知名景點和隱藏亮點都展示在我們面前。
  • 女插畫師手繪100張重慶地圖,走遍下半城全靠一張圖
    最近一個重慶女插畫師在聽了她諸多朋友抱怨重慶導航完全沒用、經常導航出錯後,她就把重慶下半城這一塊,手繪了一張地圖。這是一個憤怒之餘走心的手繪,綜合了整個下半城的遊玩景點以及美食小店,用手繪的方式把他們全部畫到了一起。
  • 3個月手繪一張社區地圖,來看這位15歲少年畫筆下的靜安
    通過手繪地圖的方式,他將景華社區的全貌形象地呈現出來。今年5月,在景華居委會和轄區單位上海素希藝術教育的共同幫助下,顧景文手繪的地圖「景『繡』家園」正式出爐。這幅地圖耗時3個月,不僅向居民呈現了景華居民區內的歷史建築特色和文化風貌,也讓位於巡邏崗的志願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把握自身的位置與社區的動態,為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獻出了一份力。
  • 高校錄取通知書個性化:手繪地圖樹葉書籤
    南京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分別有條形碼和二維碼,掃一下即可顯示信息;復旦大學在寄給新生的信函中,送上了一本手繪版《新生生活指南》;南京師範大學的每份通知書裡都有張手繪地圖,地圖背面是一套南師生活攻略。從2007年開始,陝西師範大學的一批退休老教授和書畫家用毛筆日書百份錄取通知書,留下無盡墨香,更增加了收藏價值。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
    一張手繪世界地圖,出自一名高二學生的日常作業。地圖猶如照片複印一般,惟妙惟肖。據了解,這張地圖的作者,繪製地圖的時間只需20分鐘。
  • 廣州增城旅遊地圖:增城手繪旅遊攻略地圖(詳細圖示)
    大兵同學深愛著自己的家鄉,當他看到大魚創作的第一張手繪地圖之後,便立志要為家鄉創作一張手繪地圖。——點名時間  增城有何名勝和小吃?只需拿著一張手繪地圖,無論是何仙姑家廟、鶴之洲、白水寨和增江畫廊等風景區,還是極具增城特色的正果雲吞、派潭涼粉、鄉下煎餅等美食,都能尋獲。
  • 英國男子打算以精神地理學手繪北京地圖
    在面積超過六個盧森堡的北京,即使是當地人也常常找不到路。但是有一個連中國話都不太會說的英國人卻定下了一個看似難以完成的目標:用兩年的時間為這個城市手繪一張圖。  這並不是普通的圖畫,而是精神地理學層面的圖。圖上不同的地點用圖標表示,以顯示各個不同坐標的文化、歷史等特點以及帶給人們的感受。
  • 延慶手繪葡萄地圖「萌」倒遊客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延慶推出的首份手繪葡萄採摘地圖上,展示了18個知名的進入採摘旺季的葡萄採摘園和葡萄專業村。  以漫畫形式介紹葡萄採摘園,遊客可通過多個渠道免費獲取  新京報訊 (記者李寧 饒沛)昨日,延慶縣政府正式推出全縣首份葡萄採摘手繪地圖,遊客根據圖示,可輕鬆聯繫葡萄採摘園和葡萄專業村進行採摘。  據延慶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份手繪地圖,正面以綠色格調為主,圖中的人物和標誌建築,都選用漫畫方式。
  • 海寧這個鎮畫出全域旅遊手繪地圖!打卡安排~
    海寧這個鎮畫出全域旅遊手繪地圖!長安值得遊玩的景點時小夥伴們想必內心都產生過類似的疑問:要是有份簡單明了的地圖該多好!今天發布君就為大家獻上一幅長安全域旅遊的文化手繪地圖發掘長安的千滋百味讓你旅行路上不再迷茫經過用心的整理編輯繪畫設計、不斷打磨「長安鎮全域旅遊手繪地圖」新鮮出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