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傑:一張手繪地圖見證星星村的三級跳

2020-12-23 樂山頻道

在峨邊彝族自治縣新場鄉高山區,坐落著一個安靜祥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小山村——星星村。一直以來,它因為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增收渠道單一,農業生產效益低,村民們脫貧奔康成為難以實現的夢想。

2015年9月,樂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山電力)幹部謝俊傑擔任星星村第一書記。他通過多種幫扶方式,變「輸血」為「造血」,幫助星星村走上致富路,讓這個省定貧困村在2017年實現貧困村退出、貧困戶退出「雙脫貧」目標。

手繪地圖

有想法

走村串戶他手繪「村級地圖」

星星村村委會牆上貼著一張「別樣」的地圖。它的不同之處除了是星星村的村級地圖外,還是手繪的。而這張地圖的創作者就是星星村第一書記謝俊傑。

地圖上不僅標記有星星村7個組的居住區域、村中道路、山間溪流,而且標識有全村235戶農戶的具體居住地點,以及規劃道路和產業分布,其中還對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專門用紅筆進行了標註。這張手繪地圖是2015年9月謝俊傑剛剛到星星村時,為了儘快熟悉村情,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繪製的。

隨著扶貧工作的推進,地圖在不斷地變化和更新,記錄了星星村從2015年至今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點點滴滴。短短三年,星星村從貧窮到「創富」,完成了令人驚嘆的「三級跳」。

星星村新貌

第一跳

致富先修路三年修通「三環路」

「要想富、先修路」,在這張地圖上首先勾勒出了一幅交通「藍圖」。

峨邊過去流傳著一個說法:「幹沙坪、溼毛坪,最稀不過白臘林」。星星村原名叫白臘林村,「稀」就是說道路爛,雨天一身泥。2015年8月,樂山電力開始對口幫扶星星村,修建通村、通組水泥路成為首要任務。當年11月,5條村組道路同時動工建設,實現當年通車,被列為峨邊彝族自治縣示範通村通組道路。

現在的星星村,擁有總長16.5公裡的三條環線道路,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三環路」。3年來,在樂山電力全力支持下,星星村率先完成全村7個組農村電網改造,修建了5個人畜飲水池,升級改造57戶農房,以及完成全村通訊基站建設、寬帶入戶等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跳

山貨「上網」助貧困戶脫貧奔康

基礎設施上去了,「藍圖」的第二步就是如何助貧困戶脫貧奔康、如何讓村集體增收。

在新建成的星星村黨群服務中心一樓,一間明亮寬敞的房間裡,集中展示了老鷹茶、老臘肉、辣椒醬、野核桃花、蜂蜜等一系列包裝精美的當地特產,它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來自星星的山貨」。

「這都是我們的電商品牌。」謝俊傑說,2016年9月,在樂山電力幫扶下,村裡成立了峨邊第一家村集體佔股份的電商平臺村級服務站,通過淘寶網、天虎雲商、微店等銷售特產。目前,「來自星星的山貨」賣到了全國各地。

成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辦食品加工廠,對當地特產進行深加工;引導帶動全村種植800畝高山蔬菜增收……如今,村民們不僅看到了收成,得到了實惠,脫貧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第三跳

打「旅遊牌」發展全域旅遊

接著,「藍圖」的第三步開始考慮打出「旅遊牌」,利用星星村的自然資源發展鄉村旅遊。

在樂山電力的幫扶下,村裡聯合周邊村共同發展鄉村遊,吸引遊客春天看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冬天賞雪,推進新場鄉全域旅遊。

隨著交通條件改善、新村面貌煥然一新,許多城裡人也前來休閒,星星村裡開起了3戶農家樂,發展了5戶蝴蝶養殖戶。

食品加工廠的山貨在農村電商熱賣,農家樂開門迎接各方賓朋……未來,謝俊傑的手繪地圖將不斷變化,在這張圖上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星星村美好生活的未來。(記者 吳薇)

 

相關焦點

  • 一張手繪地圖 帶你探訪海上絲綢之路千年遺址
    昨天,寧波首份「海絲」遺址手繪地圖在海曙出爐,圖上繪出了20多個相關的「海絲」遺址。  這些遺址,也反映了當時外國人在寧波的生活。  明州慶元港海運碼頭舊址(位於三江口)  位於今寧波市區三江口,唐宋元時期寧波溝通亞非的樞紐。唐代起,各國使節(學問僧)、商旅來明州船隻均泊於此;自明州港出航的使節船、商船也多由此出行。
  •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松江學子為你手繪了這樣一張地圖…… 2020-06-03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中國好作業(25)】李小華:手繪一張紅色地圖
    小夥伴們快來露一手,繪製一張紅色旅遊地圖吧。相信,你製作的這份別具一格的紅色旅遊地圖,一定能為炎炎夏日裡的中外遊客帶去便利。導師:李小華(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2018年中國好作業導師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校長李小華為同學們布置《手繪一張紅色地圖》。
  • 一張北京手繪老地圖背後的浩大時代
    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 上海手繪地圖引委員關注 市文旅局回應將繪一張總圖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月27日報導: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現場諮詢活動今天下午舉行,市政協委員曹豔春來到市文化和旅遊局諮詢點,對「上海手繪地圖」相關問題進行諮詢。  曹豔春委員表示,上海現在兩大機場及各大高鐵站都沒有關於上海旅遊的信息圖,雖然現在手機APP及網絡上旅遊信息都很多。
  • 女插畫師手繪100張重慶地圖,走遍下半城全靠一張圖
    最近一個重慶女插畫師在聽了她諸多朋友抱怨重慶導航完全沒用、經常導航出錯後,她就把重慶下半城這一塊,手繪了一張地圖。這是一個憤怒之餘走心的手繪,綜合了整個下半城的遊玩景點以及美食小店,用手繪的方式把他們全部畫到了一起。
  • 和平精英:出生島出現一張神秘地圖,標記了空投位置卻無人敢跳!
    我們都知道,在和平精英中防具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一級防,二級防和三級防,目前遊戲中最強的防具就是三級甲加上三級頭和一個平底鍋!只不過在遊戲中就算是三級防也不能抵擋住AWM的傷害,這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玩AWM的原因,畢竟在AWM面前三級頭也沒戴頭盔一樣!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
    一張手繪世界地圖,出自一名高二學生的日常作業。地圖猶如照片複印一般,惟妙惟肖。據了解,這張地圖的作者,繪製地圖的時間只需20分鐘。
  • 廣州增城旅遊地圖:增城手繪旅遊攻略地圖(詳細圖示)
    大兵同學深愛著自己的家鄉,當他看到大魚創作的第一張手繪地圖之後,便立志要為家鄉創作一張手繪地圖。——點名時間  增城有何名勝和小吃?只需拿著一張手繪地圖,無論是何仙姑家廟、鶴之洲、白水寨和增江畫廊等風景區,還是極具增城特色的正果雲吞、派潭涼粉、鄉下煎餅等美食,都能尋獲。
  • 杭州大學生手繪Q版校園地圖 火遍了整個校園
    這兩天,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學生手繪了一張四開校園手繪地圖,火遍了整個校園。地圖線條清晰、色彩分明,精確地標記出校園各個方位,把千畝的校園地圖濃縮到一張四開畫紙上。地圖的主創者是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四學生周龍法,他在導師的指導下和團隊成員一同完成了這份手繪地圖。對他來說,這份手繪地圖既是自己四年學習成果的展示,也寄託著對母校深深的眷戀。「以手繪的方式向新生們介紹校園的各個建築分布與地理位置,可以使其更加清晰地認識校園,並且手繪地圖不同於以往的平面地圖,更能受到新生的喜愛。」
  • 一張手繪地圖,為你全面解讀「中國龍山 泉韻章丘」
    正在進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現場章丘展區推出了章丘城市手繪地圖。在地圖封面印有章丘城市區域品牌「中國龍山 泉韻章丘」還有章丘出土的文物當盧和戰車。打開地圖,可以看到這份手繪地圖從文旅、歷史、非遺、特色農產品等多個角度介紹了章丘,標註了章丘的特色農產品高官寨甜瓜、章丘大蔥、章丘鮑芹等,章丘的文旅項目白雲湖、李清照故居、百脈泉、華僑城等,其中,華僑城項目以文化展示、體育運動為核心,打造複合化的城市文體活動綜合體。
  • 白衣天使手繪地圖!江西省首家醫院卡通手繪地圖上線啦!
    中醫科護士劉敬在創作手繪畫門診診區、急診、醫技、住院部大樓……不少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經常遇上找不著診室或樓棟的難題。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推出了一組由護士繪製的卡通漫畫地圖。據了解,這也是江西省首家以手繪形式,進行院內地圖導航的醫院。中醫科護士劉敬在創作手繪畫清新靚麗的顏色、造型可愛的大樓、結構清晰的布局,一筆一畫之間,南大一附院的整體構造版圖躍然紙上。做得了白衣天使,當得了「靈魂」畫手,手繪地圖的繪製者正是由南大一附院宣傳部招募來的「民間高手」——中醫科護士劉敬。
  • 貴陽手繪公園地圖、生態紀念樹「現身」論壇
    5月27日,前來參加政府數據開放利用與生態體系建設論壇的嘉賓陳美感嘆道,會場上的一棵生態數和一本貴陽市的手繪公園地圖吸引了前來參加論壇的嘉賓、專家。這棵木製的生態數上面,掛滿了蜻蜓蝴蝶等裝飾的物品,每位前來參加論壇的嘉賓將自己的姓名寫在一張葉子型的彩色紙上,就可以張貼在生態樹上,以做紀念。
  • 八旬老人三年來手繪地圖 講述濮院老底子的那些事
    昨天,記者來到了濮院鎮花園街1號,這裡住著一位老人名叫張貴忠,他拿出了一張新鮮出爐的手繪地圖,把老濮院的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展現建國初期的濮院  張貴忠今年已經83歲了,家住在濮院鎮廟橋河北面的花園街,那裡有著名的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濮院古橋群。「我們祖上七代都是地地道道的濮院人。」
  • 上海虹口居民曹玉良「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原標題:老爺叔「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虹口居民曹玉良百幅畫作登上《上海旅遊手繪地圖》  買了100多份上海地圖,放在家裡已堆成小山,卻還要自己畫地圖;去上海各景點遊玩,拍了幾千張照片,卻還要自己畫景點——這就是曹玉良的生活日常。
  • 濟南老地圖見證日軍罪行:為侵華準備了將近60年
    濟南一位藏家向記者展示了一張70多年前日軍侵華時期製作的濟南地圖,這張地圖製作很精密,是當年日軍侵華的一份罪證。  50年前淘到老地圖  見證日軍侵華罪行  「這張圖我保存整整半個世紀了!」張化文說,他有20多年的收藏經歷,雖然地圖不是他收藏的主項,但是他卻對這張早年無意中收藏的地圖格外珍視。
  • 見證了重慶近代歷史的這條路 也有了萌萌噠的手繪地圖
    一條長約800米的道路,曾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遠東地區的指揮中心,也是中國民主同盟誕生地;這裡有重慶談判的重要場所,籤訂了著名的「雙十協定」……這條見證了重慶近代歷史的這條道路也有了萌萌噠的手繪地圖了。23日,記者從重慶市勘測院了解到,第十九期手繪重慶,推出的是中山四路傳統風貌區。見證重慶近代歷史的一條道路中山四路是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在中一路、中二路、中三路、中四路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山」字而得名。
  • 手繪地圖帶你走進古鎮安海 Q版安平橋龍山寺
    安海古鎮手繪地圖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月19日訊(記者 魏珊 黃啟鵬 文/圖)小小一張地圖上,畫著Q版漫畫風格的安平橋、龍山寺、石井書院、土筍凍……近日,這張晉江安海古鎮手繪地圖風靡海角五號社區網友們都想知道,到底是誰那麼有才,將濃濃的古鎮味在這張手繪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啊,這張手繪地圖就出自一名80後女生——餘曉玲之手。對家鄉的熱愛,讓她創作了這張手繪地圖,希望更多人了解安海古鎮、了解她的家鄉。餘曉玲是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大四的學生,從小在安海老街長大的她,對安海古鎮有種特別的感覺。
  • 蘇州五中畢業生手繪校園地圖作為給新生的禮物
    昨天,五中畢業生集體曬出一張學校手繪地圖,看起來有趣極了。「畢業了,是所有高三學生對校園的留念,也是學長們給下一屆新生的禮物。」校長丁傑說,這張手繪地圖在9月份開學時,將向新生發放,以便他們在最快時間內了解校園。在這張手繪地圖上,全都是由簡單的彩色鉛筆畫組成的。整張圖黃色襯底,教學樓、辦公樓、運動場統一用紅色標註,花房、綠地、庭院用綠色,其餘部分則是藍色。
  • 秦皇島小夥兒手繪卡通地圖展現港城精彩
    要問小夥子馬曾路對家鄉秦皇島的感情有多深,當他拿出一張手繪地圖,你就都明白了。    地圖上,馬曾路用卡通畫的形式,把港城的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一筆一筆地描繪了出來,每一筆,都有他對家鄉的理解和感情。不久前,這份手繪地圖正式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