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向歐盟投訴蘋果壟斷,後網際網路時代是收費還是不收費?

2020-12-16 和訊

  我們知道,去年以來,蘋果手機在中國地區的銷量持續下滑,即使後來蘋果對iphone進行一系列降價促銷,也沒能挽回iphone手機銷量下滑的頹勢。

  屋漏偏逢連夜雨。蘋果這段時間似乎又有麻煩上門了,流媒體服務Spotify向歐盟提交了針對蘋果公司的反壟斷訴訟。

  Spotify CEO埃克表示,任何從App Store獲得的訂閱受益,蘋果都要強制抽成30%,這破壞了其他流媒體服務商的競爭力。因為如果接受抽成,為保證收益,就要提高價格,如果不接受抽成,蘋果就會採取一些限制措施,限制其他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的發展。

  蘋果方面回應稱,使用應用商店多年大幅增長的業務之後,Spotify享受到了商店生態系統的好處,卻不想對這個市場作出貢獻。同時,蘋果方面還表示,對於免費的App,蘋果並不收發行費,只對平臺上的付費訂閱收取30%的提成,如果訂閱超過一年,這個比例將會被降到15%。

  蘋果公司和Spotify的對錯尚且有待歐盟的調查報告出來才能確定,現在先不談這個問題,咱們來談一下蘋果IOS系統及其各類應用所建立的封閉式網際網路服務模式是否符合當期那網際網路時代的趨勢。深一步來說,那就是網際網路時代未來的服務模式究竟是收費還是免費?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通過自己開發大作業系統以及各類應用建立了一個封閉式的服務模式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蘋果處於霸主地位,各種進入這個系統的生物都要向這個霸主交保護費,交了保護費才能在這個系統內獲得繼續存在的機會。而且,這個系統並不是隨便什麼東西都能進入的,它是有門檻的,它的門檻就是保護費,保護費的多少決定了你想在這個系統中獲得什麼樣的露臉機會,這就是蘋果的思路。

  而跟蘋果相反的是另一個網際網路巨頭谷歌的思路,它的思路就是利用免費開源,先把蛋糕做大,然後對部分用戶進行深開發和收費。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能夠快速積累客戶量,有了龐大的客戶量作支撐,哪怕只是開發很小的一部分,也能讓谷歌吃得腦滿腸肥。

  其實,無論是蘋果的封閉式服務模式還是谷歌的開源式系統,其服務無外乎是兩種模式。要麼通過免費積累大量的客戶,在客戶積累到足夠大的時候再對特定需求的用戶進行收費。要麼就是一開始就設置一定的門檻,對特定需求的用戶進行收費。蘋果是後一種模式,從高大上起步,做「大頭」生意。而谷歌是前一種模式,免費的模式讓它擁有了龐大的用戶群,但目前安卓系統已經開始在歐洲地區收費了,這也是收費時代開始的標誌。從這也可以看出,不管怎麼樣來說,網際網路時代最終還是要向收費時代演變的。

  前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際網路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網際網路公司為了吸引更多的關注和用戶,不斷降低價格,最後甚至用補貼和燒錢的方式盡心宣傳和推廣,換來用戶的關注與用戶數量的提升。例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剛開始的時候給商家很大的佣金優惠,給用戶大派紅包,吸引大量的用戶註冊,滴滴為了吸引用戶關注和提高用戶數量,前期大量燒錢,到現在都還沒有太大的盈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燒錢來提高用戶數量的方式還是很有效的,餓了麼、滴滴等公司都靠燒錢補貼的方式獲得了龐大的用戶數量。

  事實上,在免費模式中,吸引用戶關注和一次性使用並不是真正的目的,產品和服務都是要盈利的,畢竟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的。現在「免費」不過是為了以後的收費,免費的那部分最終都將會被以某種方式收回來。免費不能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無法延續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只能作為一種獲客方式。換句話來說就是,免費是為了聚攏人氣,在免費的基礎上提供有保障的品質服務和全面的功能應用,向潛在用戶收費以實現服務的增值化。

  以往之所以免費,一是為了吸引用戶,二是有廣告變現以及其他收費服務的盈利支撐起企業。而現在,很多企業似乎不願意花太多資金像以往那樣打廣告了,畢竟現在網際網路流量是存量博弈模式,像以往一樣打廣告的效果是越來越差了。而且,用戶數量已經積累的差不多了,金融去槓桿背景下像以往一樣缺少錢帶來的資金壓力非常大,現在已經到了對積累的客戶量進行開發的時候了,自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燒錢賺吆喝了。支付寶和微信的提現開始收費不就是很好的明證嗎?

  既然未來的趨勢是收費服務,那麼積累到一定用戶量之後就可以直接收費了呢?別開玩笑了,所謂升米恩鬥米仇,當大家都習慣了免費之後,突然要收費了,大家在腦海中就會形成一種「只顧賺錢的」印象,容易使流量或者說用戶數量出現下降,只是下降的程度大小罷了。

  那麼,怎麼收費的同時保證用戶數量不會出現大幅的下降呢?無非兩種情況,要麼是讓用戶對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形成嚴重的依賴,比如大家對微信、支付寶的依賴。前幾年微信在朋友圈中大量植入廣告,引起了大家的一片罵聲,但最終大家都習慣接受了這種情況,為什麼呢?還不是大家對微信的依賴性太強了,日常的網際網路社交都離不開它。另一種情況就是不使用這個產品或服務比使用這個產品或者服務帶來的損失要大。例如,微信提現收的手續費比銀行少,又比較方便,不用跑去銀行轉帳,試問你會選擇去銀行轉帳還是微信轉帳呢?

  網際網路收費的時代大幕已經慢慢展開,作為網際網路人的我們以後可能要學會慢慢接受,收費是為了有更好的體驗,更優質的內容以及更大的價值提升。當然,免費的服務和產品還是會存在的,關鍵是你怎麼選擇罷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股票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蘋果回應App Store壟斷:Spotify僅為一小部分用戶支付了15%的佣金
    PingWest品玩6月25日訊,據路透社消息,針對Spotify向歐洲反壟斷監管機構投訴蘋果App收費壟斷,蘋果公司披露了音樂流媒體服務公司Spotify為其1億名付費用戶中的68萬名用戶支付了15%的佣金。而包括付費用戶在內,Spotify共有2.17億用戶。
  • "蘋果稅"遭群起攻之 庫克自辯"收費不高"
    近兩年,蘋果商店因30%的數字交易費用(「蘋果稅」)備受質疑,但即便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蘋果也一直沒有取消這項收費。在業內人士看來,蘋果網際網路轉型並不順利,非常依賴其軟體商店和第三方開發者來刺激硬體以外的收入增長,庫克不會考慮放棄這部分利潤。
  • 蘋果:僅有不到1%的Spotify用戶向我們付費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5日早間消息,蘋果公司在對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Spotify向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發起的一項投訴作出回應時披露信息稱,Spotify擁有1億名付費用戶,而其中僅有約68萬人按照15%的費率向蘋果公司支付了費用。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Instasize亂收費要求退款
    2019年12月15日 00:13,田女士發起對蘋果公司的投訴。截止發稿前,蘋果公司有效投訴2726次。
  • 蘋果再惹官司?Spotify 狀告蘋果壟斷收費,理由卻遭數萬網友聲討
    禍不單行,就在前幾日,瑞典一家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一紙訴狀將蘋果告上法庭,理由是蘋果手機的APP Store壟斷式收取Spotify用戶會員費用。但是這則消息一出,就引來無數網友的聲討: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這裡三哥覺得有必要介紹下蘋果App Store的收費模式。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點點特效(趣影):違規收費,申請退款!
    2020年03月06日 03:30,楊先生發起對蘋果公司、點點特效(趣影)的投訴。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Instasize亂收費要求退款
    2019年11月21日 21:55,李先生發起對蘋果公司的投訴。截止發稿前,蘋果公司有效投訴2676次。
  • 蘋果稅又成「被告」:日本樂天在歐盟指控蘋果用壟斷行為打擊對手
    據英國一家權威媒體日前報導,號稱「日本亞馬遜」的綜合網際網路服務商樂天公司在今年三月份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投訴。樂天的投訴焦點之一是蘋果公司的數字圖書業務。騰訊科技訊 美國政府多個機構對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包括了蘋果公司,外界指控蘋果商店存在諸多不公平競爭行為,尤其是三成佣金的「蘋果稅」。
  • 蘋果回應Spotify投訴:它能有今天全靠蘋果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今日回應瑞典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Spotify的投訴,稱Spotify只想從App Store應用商店中獲取好處,而不想做出任何貢獻
  • 蘋果回應Spotify投訴:只有不到1%會員支付佣金
    此前,蘋果在軟體商店中收取的三成佣金(也被行業俗稱為「蘋果稅」)引發了許多網際網路公司的不滿,其中全世界最大的在線音樂服務商Spotify向歐盟投訴了微軟的壟斷性質行為。
  • 蘋果回應App Store壟斷:僅對不到1%的Spotify用戶收取費用
    來源:金融界網站6月25日,據國外媒體消息,蘋果公司在回應Spotify對歐洲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投訴時透露,音樂流媒體服務Spotify Technology SA向Apple Inc支付15%的費用,其中約有680,000名客戶,而Spotify
  • 在重慶寬帶搞壟斷?亂收費?直接舉報!
    日前,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和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重慶市開展商務樓宇寬帶接入市場聯合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排查整治商務樓宇寬帶業務領域的壟斷經營和亂收費等行為。如廣大中小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了上述問題,請向陽光重慶反映,我們將及時轉至相關部門辦理。圖片/視覺中國,ID:VCG111304433558,作者:籤約供稿人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已成為眾多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實現轉型發展的有力支撐。
  • 聚投訴網友投訴蘋果公司、Simply Piano:蘋果simpiypiano在我不知...
    2020年02月24日 12:39,陳女士發起對蘋果公司、Simply Piano的投訴。
  • 聚投訴網友投訴高德地圖:聚的計程車亂收費
    沈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打車上面顯示120-140之間,到了之後司機找我要170元,平時我也經常打車,都是150元差不多,這次相差大。當時打電話給客服問題還沒弄清楚,我說等弄清楚後我在支付車費,司機不答應說非得給170不然不要下車,強制性的行為。
  • 圍繞付費訂閱 Spotify與蘋果糾紛不斷
    DoNews 3月17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Spotify和蘋果公司之間的這波口水戰仍在繼續。在本周五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的最新一份不正當競爭投訴中,Spotify駁斥蘋果所謂的「不知感恩」一說,斥責蘋果是「壟斷者」。
  • 除了Spotify、Netflix,過完今晚你還可以選擇Apple全家桶
    不管怎麼樣還是願意看到這個科技巨頭的轉變的,從硬體公司轉變為服務型公司,這對蘋果來說有著重要意義!網上有很多的言論說:如今是Netflix的時代!HBO、Hulu、以及剛剛入局的迪士尼都望塵莫及,苦苦追趕,希望蘋果也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故事!雖說是Netflix的時代,但是Apple music的成功有目共睹,初次入局的Apple music已經可以和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平分秋色!
  • 聚投訴網友投訴即用錢袋:強制收費
    劉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下載一款名為「即用錢袋」的貸款APP,註冊登錄後系統提示讓綁定銀行卡手機號,之後點擊主界面的立即借款,然後點擊下一步就提示說是什麼訂購了什麼產品,沒有提示付款確認,也沒有輸入支付密碼,就收到什麼第三方借款306元要償還的徵信評估費用,客服說是信用評估費用,而且說我自己操作的,但是他們主頁面顯示的是立即借款而不是立即評估,一個不放款只提供信用評估跟第三方的平臺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哈囉出行:哈羅出行共享單車亂收費
    李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第一次使用該車,使用後太知道有點坑,收費不合理,亂收調度費,只能太規定的範圍內使用,過了規定範圍還要腳蹬騎行,真是無語了,還車的不能明確還車地點,收費高,望聚投訴跟進,給予退不該出的錢,哈羅出行太欺騙消費者了!」
  • 蘋果回應Spotify投訴:你交的費不及我會員的1%
    據外媒報導,早前付費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投訴了蘋果APP Store,聲稱蘋果濫用應用商店的權力來扼殺競爭對手。對此,剛剛蘋果蘋果公司進行了回應表示,Spotify支付的費用不到其會員的1%。報導稱,根據蘋果公司對Spotify關於APP Store費用投訴的回應稱,Spotify僅為其付費會員的0.5%向蘋果支付15%的費用。蘋果在回應中表示,Spotify目前沒有向其任何會員支付最高30%的費用,僅為68萬Spotify高級會員支付較低的費用(15%)。
  • 順豐做局,豐巢壟斷快遞櫃之後,開始收費了
    2、宣布重磅收購,豐巢開始下狠手、玩壟斷了。5月5日晚,順豐控股發布《關於放棄參股公司優先增資權暨關聯交易》公告,宣布收購中郵速遞易。收購完成後,中郵智遞會成為豐巢開曼的全資子公司。虧損、虧損,現在的豐巢,真的是越虧越「損」——陰損的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