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五一假期期間,譁仔講了潮汐式過濾系統和同程底濾系統。
今天,譁仔想說說大家一直很關心的「沼澤過濾系統」。
相對於前兩種過濾系統,沼澤過濾是一個比較完美的方案,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魚友的追捧。
說實話,如果只是看幾篇文章,你很難發現它的缺點,不論從設計思路,還是養魚原理,似乎都可以自圓其說。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喜歡折騰的觀賞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本文拒絕任何個人、公司和媒體的轉載,也拒絕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
說實話,沼澤過濾系統和沼澤沒多大關係
沼澤過濾是一種簡單易懂的養魚過濾系統,所以今天我就不畫草圖來給大家解釋了,如果朋友們非要看草圖,網上一搜一大把,都比譁仔畫得好。
它是這樣運行的——第一步,安置在主缸裡的循環泵將水打到「沼澤倉」的底部,水從底部的雨淋管裡面流出來;第二步,隨著水位從下至上的上升,水會淹沒事先放在「沼澤倉」裡面的小型礫石,從而給種在沼澤倉裡面的挺水植物供應水分和養分,同時減少水體裡面的硝酸鹽;第三步,水會從沼澤倉頂部預留的溢流口流出,像瀑布一樣回到魚缸的主缸,完成循環。
簡單說,就是觀賞魚給植物提供養分,植物給魚缸清除部分垃圾。
與傳統魚缸最大的不同,是將裝滿傳統濾材的過濾倉換成了裝滿小石子的沼澤倉。
它最大的特點是——沼澤倉裡的水位是從下往上流的。
而著名的「魚菜共生系統」裡的水是從上往下流的。
它的最大設計核心是對挺水植物特性的極端應用,以魚為主,以草為輔。
可是,說了這麼多,大家發現沒有——沼澤過濾系統和我們熟知的沼澤其實沒什麼關係。
我們所熟悉的沼澤,是一種裝滿泥巴的溼地,泥巴裡富含泥炭。
可是,沼澤過濾裡面都是石子,沒有泥巴,更沒有泥炭。
沼澤過濾為什麼要被稱作「沼澤過濾」呢?這是個謎。
難怪有些大神建議將它改名為「植物石子過濾系統」,這樣更符合事實。
先說說沼澤過濾怎麼玩吧
最早的時候,沼澤過濾是給錦鯉池設計的。
後來,被萬能的魚友們逐漸縮小體型,變成了普通魚缸的一部分。
市場上有現成的擁有沼澤過濾倉的小型魚缸,但是看起來很LOW。
譁仔還是推薦大家DIY,這樣比較有意義。
因為絕大多數魚友沒有錦鯉池,所以我們僅以普通魚缸舉例。
第一步,買一個收納箱,高度控制在30~35釐米之間,理論上,表面積大一點的好;第二步,買一根PVC管,一頭連接循環泵,另一頭接一段雨淋管,雨淋管就是在進入收納箱的PVC管子上打孔形成的,多打幾個孔有好處,將循環泵置於主缸的遠端,離收納箱遠一點的好;第三步,買5~15毫米的粒徑的小石子,放進作為沼澤倉的收納箱裡面,石子層的厚度控制在25~30裡面之間,不宜過厚,不宜過薄;第四步,將提前準備好的挺水植物種在沼澤倉表面,挺水植物最好來自本地野外的品種;第五步,在沼澤倉頂部位置上開一個或幾個溢流口,方便水回到主缸。
從設計的角度看,其實已經完成了。
從養魚的角度看,你還是需要先養水,後放魚。
隨著魚糞便的產生,硝酸鹽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挺水植物的根繫上,植物可以淨化魚缸水質,就像綠蘿幹的事情一樣。
這看起來很美好,邏輯上也說得通,可是,譁仔還是覺得有些許小問題。
沼澤過濾系統的小遺憾
從養魚的角度看,沼澤過濾的設計沒多大問題。
沼澤倉裡的小石子,既充當物理過濾,又充當生化過濾。
硝化細菌有了菌床,魚糞便一旦進入沼澤過濾系統,就很難通過砂石層重返魚缸。
由於水流是自下而上的,魚糞便和食物殘渣在重力的作用下是下行的,沼澤倉搖身一變成了沉澱倉。
非常巧妙的設計,絕了!
糞便在異營菌的作用下被最終分解成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硝酸鹽,也就是氮肥。
植物生長了,水質乾淨了,魚寶寶開心了。
於是,沼澤過濾的擁躉們就認為:終於可以擺脫換水的麻煩了,讓討厭的硝酸鹽見鬼去吧!
在他們的潛意識中認為:沼澤倉裡的挺水植物可以完美的吸收多餘的硝酸鹽。
可是,譁仔想說:未必!
植物吸收硝酸鹽的速度你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無法直觀地看到挺水植物的工作積極性。
但是我們可以推理一下。
隨著沼澤倉裡的魚糞便的積壓,微生物分解糞便形成的硝酸鹽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注意,沼澤倉裡是沒有傳統魚缸裡的濾棉的,沒法通過洗棉減少糞便數量)
植物的吸收硝酸鹽的速度真的可以超過微生物產生硝酸鹽的速度嗎?
這很值得懷疑。
另外,魚糞便主要向水體提供的是氮肥和極微量的磷肥,幾乎沒有鉀肥,植物真的可以在魚缸裡長時間安家嗎?
難道不需要定期補充挺水植物所需的肥料嗎?
在沼澤缸裡,挺水植物也是景色之一,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和傳統魚缸裡的綠蘿不是一個概念。植物葉子黃了,沼澤缸就不美麗了。
所以,譁仔覺得,沼澤過濾是個不錯的設計,但是也並沒有那麼完美,需要對它有理性的認識,我們儘量去調整細節,揚長避短。
比如,有些玩家在沼澤倉底部安置了隔離板, 又安裝了一個小型排水閥,定期將沼澤倉底部的糞便排走一部分,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有益的調整。
就算挺水植物再多,也是受沼澤倉的面積所限制的,它們不可能將每一克魚糞便形成的養分都吸收完畢。如果完全放棄換水,觀賞魚很容易出事的。縱使短時間不出事,誰也不敢保證長時間沒事。
等到有事,就晚了。
譁仔的心裡話:沼澤過濾肯定是個好東西,但是也不要迷信它,該維護還是要維護,該低頻換水,還是要低頻換水,除非你是超低密度養魚。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南方玩錦鯉池的玩家來說,沼澤過濾的確可以作為一個選項,可惜不太適合北方的錦鯉玩家。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