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胡老闆貸款時多填資料 銀行員工可能據此偷貸一筆錢

2020-12-13 浙江新聞

如果胡先生所述為實,這張「結清證明」也涉嫌作假。

  浙江在線03月1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鄒洪珊)通過熟人去銀行貸款,明明只貸了100萬元,在銀行的欠款卻變成了200萬元。現在,那位在銀行工作的幫忙貸款的「熟人」,卻「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到人。昨天,在慈谿辦企業的胡先生找到本報記者,說起貸款的事,真是一肚子委屈。

  胡先生發現,與自己的遭遇類似的事,在那家銀行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而且,貸款的經手人都是同一人,即那位幫忙的「熟人」——對方是銀行信貸部的一名客戶經理。

  100萬元貸款,是怎麼變成200萬元的?胡先生到底遭遇了什麼?

  託銀行「熟人」貸款100萬元

  明明已還清,卻被告知「仍欠債」

  遇到這件蹊蹺事的胡先生,是慈谿一名企業主。去年6月,他向慈谿民生村鎮銀行貸款100萬元。

  「我找這家銀行貸款,還是熟人介紹的,熟人和這家銀行信貸部的負責人認識。」胡先生說,給他辦貸款的那名客戶經理,也姓胡,「那位信貸部負責人,還是這位胡經理的舅舅。」

  在胡先生眼裡,這位胡經理人雖然年輕,但看上去很老實,加上又是熟人介紹的,便十分信任,貸款的事也全權委託胡經理去辦。

  按照胡經理的要求,胡先生準備好了貸款的手續,又在幾份空白單據上籤上了名字及電話號碼。

  「他跟我說,只要籤了名,其他內容會幫我填好的。」胡先生說,出於信任,他當時也沒在意。現在想來,這件事就是在那時落下的病根。

  去年12月20日,胡先生手頭資金寬裕了些,就連本帶息,向慈谿民生村鎮銀行還掉了100萬元貸款。

  又過了兩天,他因公司需要,到另外一家銀行辦抵押。工作人員一查,發現他在慈谿民生村鎮銀行還有100萬元的貸款未還,抵押不能辦。

  「這怎麼可能呢?那筆錢我早就還掉了。」胡先生想。在辦抵押之前,他還給胡經理打過電話,確認還貸的錢已經到帳。

  拿著一份銀行「結清證明」

  可還是沒能辦出抵押

  雖然事情有些不對勁,但胡先生沒往別處想。12月23日,他找到胡經理,對方以銀行的名義,出具了一份「結清證明」,大意是:胡先生的企業在本行有借款100萬元,借款期限自2014年6月23日至2015年6月22日,已還清該筆貸款,徵信尚未更新,目前企業在本行無借款。

  之後,胡先生拿著這紙證明,再次去辦抵押,可是,仍然因「100萬元貸款未還」被拒絕。工作人員說,有可能是系統未更新。

  為了儘快辦理抵押,胡先生再次來到慈谿民生村鎮銀行,想要將帳戶銷掉。結果,這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也說,「你還有100萬元貸款沒還。」

  這下,胡先生徹底傻眼了。他趕快跑到銀行風險科,終於找到了「真相」:原來,自己當初的貸款並不是100萬元,而是200萬元!但是,自己明明只收到100萬元,另外的100萬元去哪了?

  類似的事還不只一起

  貸款經辦人都是胡經理

  就在胡先生在慈谿民生村鎮銀行諮詢時,又遇到一位姓張的先生,也是為了貸款的事來的,經辦人也是那位胡經理。

  張先生本來在銀行有40萬欠款,想再貸100萬元,但是,手續還沒辦好,名下就多出了100萬元的債務。「他還查到,那100萬元幾經轉手,最後都到了胡經理的個人帳戶裡。」

  這下,真相大白了。胡先生和張先生莫名多出來的債務,原來都是與這位胡經理有關。

  「怪不得,當初他讓我填了那麼多空白單據,還說是『一式兩份』。」在慈谿民生村鎮銀行風險科,胡先生見到了自己的貸款材料,發現當初填的「一式兩份」材料,各自被用於一筆貸款,每筆都是100萬元!

  而且,胡先生說,銀行的人告訴他,類似的事還不止他和那位張先生兩起。

  「銀行的人和我說,除了我和張先生的200萬元,還有一個慈谿人也被騙了200萬元。而且聽說,他(指胡經理)的老丈人已經幫他還了1000萬元。」胡先生說。昨天因為是周末,記者沒有聯繫上銀行的相關人員,因此胡先生所說的還有待證實。

  經辦人胡經理失蹤多日

  胡先生目前已向警方報案

  昨天下午,記者撥打胡先生提供的胡經理的電話,提示「已停機」,聯繫不上。

  實際上,在今年1月15日以前,胡先生還曾多次聯繫上胡經理,「一開始他還說,會在1月15日前把錢還上,可過了那天,就再也找不到人了。」

  胡先生給記者出示了兩人之間的簡訊對話(以下是胡經理給胡先生發來的幾條簡訊):

  「真心對不住你,錢還掉,我人也要出事,而且出事的不止我一個,包括我舅和上面審批的,他們原本都不知情,現在寧波總行紀委也在找他們!錢我一定會還,家裡人丈母娘家都攤牌過了,求你碰個面,面談一下!」

  「錢我會想辦法還好,現在需要你出面(向)單位去解釋,因為牽扯到很多人會共同犯罪……」

  「你去銀行解釋後我們才能去單位,不然我們沒法去單位,上面直接來找我們了,我們解釋不了……」

  「現在銀行要報案,我舅頂著,拖不了很久,你不出來我死定了。」

  胡先生說,收到這些簡訊後,他也曾和胡經理說過,只要他把欠自己的錢還了,就不再追究,但沒想到,現在不僅錢沒還,連人都找不到了。「據我了解,現在事情被捅破了,銀行、銀監局都在找他。」

  出於無奈,胡先生只能帶著相關材料,向慈谿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報了案。據悉,慈谿警方正調查此案。

  胡先生說,昨天他接到慈谿警方電話,「警方說,胡某的行為已經屬於刑事犯罪,如果找到人,就會馬上抓人,不然就要上網通緝了。」

  律師說法

  如情況屬實

  胡先生無須承擔

  100萬元還款義務

  浙江煜華律師事務所孫佰軍律師:

  這件事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胡經理利用自己銀行工作人員身份,偽造企業印章和籤名,以企業名義辦理銀行貸款100萬元歸自己使用,其行為已涉嫌貸款詐騙罪。

  第二,胡經理偽造合同,以胡先生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因該貸款不是企業真實的意思表示,而且銀行自身審核也存在重大失誤,所以胡先生的企業不用為這多出來的100萬元貸款承擔還款義務。

相關焦點

  • 慈谿老闆貸款時多填資料 貸了100萬竟有200萬欠款
    如果胡先生所述為實,這張「結清證明」也涉嫌作假通過熟人去銀行貸款,明明只貸了100萬元,在銀行的欠款卻變成了200萬元。託銀行「熟人」貸款100萬元明明已還清,卻被告知「仍欠債」遇到這件蹊蹺事的胡先生,是慈谿一名企業主。去年6月,他向慈谿民生村鎮銀行貸款100萬元。「我找這家銀行貸款,還是熟人介紹的,熟人和這家銀行信貸部的負責人認識。」
  • 慈谿八十億元「小貸」活了五千微小企業
    本報訊(記者楊緒忠 黃 程 慈谿記者站孫雲東 盧萌卿)第一天申請貸款,第二天到帳。昨天,慈谿市橋頭鎮成達蔬菜農場場主楊成達再次獲得了慈谿融通小貸公司的100萬元貸款。「這筆救急錢,正好用來支付從農戶收購青豆、毛豆和蒿菜的費用。」楊成達欣喜地告訴筆者。  楊成達是「融通」小貸公司600多個小微客戶中的一員。
  • 信用加油變加油貸 享車App用戶糊裡糊塗背上富民銀行一筆貸款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蛋殼公寓的用戶本來只想租個房,沒想到最後背上一筆貸款。而同樣的陷阱發生在汽車加油行業。享車App推出信用加油,聲稱用戶可以「先加油後還款」、「九折加油」,沒想到最後變成了用戶在富民銀行的一筆貸款。
  • 中信銀行「房抵經營貸」 「信秒貸」助你過「錢」關
    企業主開始發愁:員工的工資要發了,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雙高」,哪裡都要花錢。  花錢地方多,錢從哪裡來?本期信福金融,我們邀請到中信銀行杭州富陽支行個貸經理江濤,為我們介紹中信銀行的「房抵經營貸」產品及信用類貸款產品的諸多優勢,幫您解決年內的短期或中長期資金困擾。  「房抵經營貸」:最長授信30年,利率低至基準  作為實體經濟的活力源泉,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創業路上的絆腳石。
  • 三成網貸用戶遷徙進銀行,開始擼個稅貸、企業貸和信用社貸款
    有人預判,遷徙的規模,約為網貸用戶人數的30%,人數達到了幾百萬之多。 他們除了擼信用卡口子,還盯上了銀行的貸款產品,比如個稅貸、企業貸,甚至開始借農村信用社的貸款。 這次大遷徙將對整個金融體系產生怎樣的衝擊?銀行會成為網貸的最終接盤俠嗎?
  • ...維權遭遇銀行起訴女友退婚,如何查詢自己有沒有「被貸款」?這裡...
    同年12月,項招輝因創業開網店,急需資金周轉,去銀行貸款查看徵信記錄時,發現在華夏銀行南昌分行有一筆貸款審批紀錄,顯示曾在銀行貸款3920萬元,其中2239萬元沒有還已逾期。「我剛知道時,整個人就跟失了魂一樣,因為我如果要貸款,必須要把逾期的錢還掉,這對我們普通百姓來說就是筆天文數字啊。」
  • 銀行嚴查消費貸 看一看他國如何監管銀行貸款
    銀行嚴查消費貸 掃描他國如何監管銀行貸款  央廣網北京10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日前,銀監會在通報落實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防範銀行業風險情況的會議上,要求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 一個普通人,存下「一筆錢」就夠了?銀行員工:每月利息有4000!
    普通人達到上面這樣的情況無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購買彩票然後中了大獎,那些錢足夠自己一輩子的花費了;而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存下一筆錢,之後每月靠著存款利息過日子,這樣也不需要上班了。這兩種「不上班」的方式對比下買彩票中大獎全靠運氣,對於普通人來說存下一筆錢,然後靠利息過日子似乎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那麼,想要靠銀行利息過日子需要存下多少錢呢?
  • 男子在平安花旗銀行「被貸款」40多萬元
    男子在平安花旗銀行「被貸款」40多萬元 涉事銀行稱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業內質疑部分銀行貸款審批環節「脫節」 明明沒有貸過款,卻三天兩頭遭到銀行催款,「查詢了徵信記錄才知道,有人竟然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在多家銀行貸款、辦理信用卡。」廣州的譚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自己名下無端多出了40多萬元的貸款,已向警方報案。
  • 每個人都可能遇上!莫名背債500萬,背後藏著開發商和銀行的套路……
    原來,王先生從開發商那裡拿回了錢,但是所有籤訂的合同資料,都在開發商的手裡,開發商說已經銷毀了,但是實際上,開發商在2001年,用王先生的這筆購房資料,經過塗改,虛構了房號,在建行做了按揭,按揭變壞帳,這筆債從建行轉到了信達資產,又轉到了東方資產。一套不存在的房子,一套被塗改的手續,帶出一筆本該不存在的貸款。
  • 貸款中介盯上銀行裝修貸 套現手續費最高30%
    近期,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南京銀行都因此被開出百萬罰單。但儘管如此,房地產領域的金融亂象依然存在。證券日報經過多地走訪發現,銀行消費貸進入樓市遭遇封堵後,裝修貸近期因利率優惠繞道進樓市的現象有所增加。某國有大行負責個人貸款業務的人員介紹,近期,所有貸款業務利率中,除了純公積金的房貸外,還沒有貸款項目比裝修貸的利率更低。
  • 農商行員工自貸自批700餘萬去賭博,還有員工騙貸再續貸!
    銀行員工賭博成癮、自貸自批700餘萬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一則刑事判決書,安徽省潛山市農村商業銀行一員工利用職權之便挪用銀行款項700餘萬元,以職務侵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2017年,作為潛山農商行信貸支員的黃某平因為網絡賭博輸光了錢,甚至還有了欠款。急需資金翻本的他打起了銀行的注意。
  • 花旗平安貸款審批疑脫節 儲戶莫名被貸40多萬
    譚先生的個人徵信記錄被多家銀行查詢過。涉事銀行稱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業內質疑部分銀行貸款審批環節「脫節」明明沒有貸過款,卻三天兩頭遭到銀行催款,「查詢了徵信記錄才知道,有人竟然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在多家銀行貸款、辦理信用卡。」廣州的譚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自己名下無端多出了40多萬元的貸款,已向警方報案。
  • 潛山農商銀行「內鬼」員工獲刑8年 盜用同事帳號批貸700餘萬賭博
    獲取同事審批系統的帳號密碼,以自貸自批方式從銀行貸款700餘萬元,日前,潛山農商銀行這名「內鬼」接受法律審判。  9月22日,安徽潛山市人民法院披露,被告人黃某平,男,1987年12月出生,因犯職務侵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 象牙塔裡的借款人:填虛假信息,以貸養貸擼平臺,終致十數萬債務爆發
    01 填寫虛假信息 錢站下款8萬元「因為是學生,那時手頭上有點緊」,李宇(化名)回憶稱,「剛好那天錢站(凡普金科旗下)有推送簡訊,試著點了一下,填好信息」。2018年10月底,李宇在錢站申請到貸款。這一筆貸款合同上顯示,借款本金足足有8.96萬元。
  • 假土地證也能貸款?銀行員工丟了工作,還被判了8年
    中國基金報記者 楚深多份虛假的土地證書,竟能在申請銀行貸款時「一馬平川」,順利貸出3000多萬!而參與辦理貸款的銀行員工孫某偉,在業務中未能發現其中的「貓膩」,並在此後為自己的違規付出了慘重代價:丟了工作,獲刑八年。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這起違法發放貸款案的二審刑事裁定書。
  • 華夏銀行「被貸款」2239萬上熱搜,與平安普惠合作大額助貸產品
    繼中行原油寶巨虧、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寧波銀行員工跳樓自殺之後,昨天(5月12日),華夏銀行又因「被貸款2239萬元」上了熱搜。 據媒體報導,項某想貸款時,發現頭上突然多出一筆貸款,放款銀行是華夏銀行南昌分行。 貸款審批紀錄顯示,他曾在銀行貸款3920萬元,其中2239萬元沒有還已逾期。 銀行出示的合同顯示,項某曾為南昌索克斯公司擔保向銀行貸款。
  • 買兩千元網課被貸款一萬八!「學霸君」APP:退款後才能停貸
    張女士掃了一下填寫資料,填的時候要求上傳身份證,因為辦理入學要跟著上課。但填資料還要人臉識別,張女士警惕地中止了,對方又打電話給她:都最後一步了。梁老師還專門拉了一個「入學手續辦理群」,裡面有人不停給張女士發連結,讓張女士操作。操作完成之後,張女士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 貸款中介和銀行到底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
    最本質的原因就在於:1、貸款成功率很多客戶不熟悉銀行的貸款業務規則、標準和政策,直接去銀行諮詢和辦理貸款時,很容易會出現材料不符合銀行要求。因此貸款成功率就相對比較低。而貸款中介熟悉銀行產品及政策,能為客戶匹配到最合適的貸款產品,從而提高貸款成功率。
  • 農商行員工自貸自批700多萬,用於賭博揮霍,案件細節:與女友買林肯汽車,冒用父親名義貸款
    後來又於2018年9月至10月8日期間,利用擔任信貸員兼後衝二級支行行長的職務之便,冒用黃某1的名義,在官莊支行共2次以自貸自批的方式貸出共計20萬元小額信用貸款供其本人賭博揮霍。並私自在信貸系統中將其本人使用的黃某1名下農商行借記卡授信為易貸卡,共計貸出26萬元。後被告人黃某平將該26萬元用於賭博揮霍。至2018年10月8日案發時,被告人黃某平仍有738萬元未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