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福IPO卡殼,跨界起家的公司因「撞臉」老品牌陷訴訟纏鬥

2020-12-25 中訪網

10月29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稱,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周六福)(首發)未通過。同時要求其答覆IPO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加盟模式下實現的收入佔比超過80%,增幅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等諸多事關營收和管理的疑問。

周六福15年前由加工業跨界進入黃金珠寶零售行業,此後在實控人李偉柱的品牌戰略指導下,通過不斷擴大加盟商團隊,實現線下引流和增收。

因為「成績出彩」被質疑,周六福在IPO路上再遇門檻(圖片來源於網絡)

頭頂「2019年度歸母淨利潤超4億元」的業績光環,周六福卻在衝刺中小板IPO的道路上頗多坎坷。從2019年5月首次向資本市場發起進攻以來,周六福在衝刺IPO的一年半的時間內,良好的成績不但遭到質疑,更因涉嫌侵犯著作權和「撞臉」老品牌而陷入商標訴訟纏鬥。

加盟收入佔8成

10月29日,證監會召開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54次發審委會議」,發行監管部當晚公告了上會5家企業的審核結果:森林包裝、浙江一鳴、杭州熱電、江蘇必得4家登錄主板的公司(首發)獲通過,僅擬掛牌中小板的周六福未通過,成為今年第五家被否IPO的案例。

招股書顯示,周六福在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增幅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加盟模式下實現的收入佔比超過80%。

證監會因此要求周六福就以下主要問題做出說明:以加盟銷售為主的銷售模式是否符合行業慣例;加盟商和發行人是否存在實質和潛在的關聯關係,是否存在向加盟商提供財務資助或者資金支持的情形;報告期各期新增加盟店家數是否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近,各期新增加盟店月平均銷售額逐年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新增加盟商店均銷售額遠高於平均店均銷售額的原因及合理性;部分銷售額高的加盟商銷售波動較大或合作期限較短的原因及合理性;報告期自營店店均銷售額呈下滑趨勢但加盟店店均銷售額呈上升趨勢的原因及合理性;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證監會將周六福擋在股市大門之外,同時要求其解釋諸多疑問(圖片來源於網絡)

證監會同時關注並需要周六福說明情況的還有:加盟商的終端銷售情況及加盟商各報告期平均期末存貨變動情況,加盟商是否存在大量庫存積壓,是否提前壓貨銷售,是否存在調節收入的情形,是否存在資金來自發行人、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及主要股東的情形等。

證監會同時要求保薦代表人說明,針對加盟商模式下的收入增長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加盟商終端銷售實現情況及期末存貨結存情況的核查依據、過程,並明確發表核查意見。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報告期各期淨增加店數分別為489家、529家、665家和-21家。最新招股書(上會稿)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擁有加盟店3425家、自營店28家。截至目前,周六福全國品牌門店已覆蓋300餘座大中城市,並結合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有效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聯動。

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通過加盟模式獲得收入分別為80,717.64萬元、132,256.30萬元、176,363.12萬元和49,299.39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45%、82.18%、82.00%和62.05%,雖然佔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總體仍然較高。

黃金珠寶行業人士告訴大白財經觀察,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有金價上漲的大好環境,但零售端營收整體下滑20-30%,所以,周六福加盟店縮減和營收下滑,都在正常範圍之內。明年黃金價格還有波動上浮空間,所以上述數據有修正向好可能。

大白財經觀察注意到,周六福的加盟模式雖然收入高,但具體到每家加盟店的收入則明顯偏低。

招股書披露,2016到2018年、2019年1到6月公司加盟店的單店收入分別為35.84萬元、47.56萬元、51.18萬元和14.39萬元。公司28家自營店單店在同期的平均收入卻高達335.16萬元、348.33萬元、281.22萬元和129.12萬元。

同行周大生的2017年上市招股書顯示,早在2014到2016年,公司加盟店單店收入就達到72.01萬元、74.32萬元和79.43萬元。

品牌崛起

相較於周大福、周生生等珠寶龍頭品牌的歷史悠久,周六福算是業界「後來者」,其創立者也不姓周。

據媒體公開報導,周六福董事長李偉柱出生於1977年,2000年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曾有兩年銀行工作經歷,此後下海創業,2002年成立了自己的珠寶鑲嵌工廠。

周六福董事長李偉柱的品牌建設戰略成就了公司的今天也引來諸多爭議(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偉柱作為跨界到珠寶行業的新人,開始一直處於行業劣勢地位。2003年的非典疫情讓整個珠寶行業一落千丈,他卻敏銳地洞察到,下遊零售的珠寶品牌市場屬於「賣方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只要有貨就不愁銷路,在珠寶市場上做簡單的批發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然而,當時的深圳珠寶品牌呈現出小、散、弱的特點,很少有人願意花成本和精力去打造自己的品牌。

李偉柱發現自己身邊的潮汕大佬們還沒有品牌意識,他便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由生產型工廠轉向做品牌零售。

非典結束後,珠寶行業迎來「第二春」: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口權由央行獨家把持的局面逐漸被打破,黃金業務在政策的鼓勵下正式開放。

借著利好政策的出臺,2004年,李偉柱兄長李偉蓬和自然人陳創金各出資50萬元,在深圳創立「周六福」。次年,陳創金將50%的股權作價50萬元轉讓給李偉柱,現在這筆股權早已暴漲到幾億元。

目前李偉柱任周六福董事長、李偉蓬任副董事長。前者為公司實控人,通過多家關聯公司一共持有周六福68.39%的股份。

李偉柱受訪時介紹說,開始的幾年,走品牌化道路確實很難收益。周六福在2008年推出合作政策:虧損了由公司承擔,盈利了是合作夥伴的。一年下來沒有一家周六福加盟店虧損,從此,各路強力人馬紛紛聚集,當年就將連鎖店拓展至500餘家。周六福迸髮式發展拉開帷幕,也證明了自己當初決策的正確性。

對此,李偉柱解釋說:「正是處於對自己的信任,對品牌的信賴和對合作夥伴的信心,才使自己有了這樣的魄力。」

周六福珠寶先後被中國質量領先企業調查組委會授予「消費者最信賴中國珠寶首飾十大質量品牌」「消費者最信賴中國質量500強」。2011年,周六福獲得網易評選「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珠寶品牌之一」。

近年來,周六福的營收依賴加盟店已達八成,因此受到業界關注和證監會的問詢。

周六福此前就此解釋稱:加盟模式使公司能夠快速佔領市場,符合公司所處的品牌發展階段及公司所制定的「渠道優先」戰略要求。然而,對加盟模式的過度依賴可能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若發生加盟商大規模地自主撤店停止經營或轉換品牌、無法續約店鋪租賃合同或聯營合同等情形,而公司又無法對渠道的類型布局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則產品銷售將面臨增長放緩甚至下降的風險,公司的經營發展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正是一股不服輸、愛冒險的精神才有今天的成就。」李偉柱在2016年8月受訪時強調,危機來的時候,正是品牌崛起的時候,在國內各行業經濟下行的大局勢下,更要專注做品牌。

多次撞臉名牌陷訴訟

李偉柱引以為豪的打造周六福品牌形象,也給公司帶來不少麻煩。

大白財經觀察檢索發現,周六福在報告期內涉及侵害他人著作權的訴訟眾多,且均為被告。

2017年3月,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因周六福與加盟店涉嫌生產、銷售帶有「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不同形態的吊墜等事宜,兩次起訴請求判決停止侵犯著作權,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案件最終以公司賠款了結。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香奈兒以發行人及加盟店為被告提起的商標侵權糾紛訴訟案件共13宗,均認為周六福部分加盟店銷售侵犯其商標權的商品。截至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時,周六福按照《和解協議》支付賠償款,香奈兒撤回起訴。

2018年1月,卡地亞以發行人及加盟商為被告提起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要求周六福停止銷售、生產侵犯其商標權的商品、賠償損失。2019年,各方達成調解,周六福及加盟商賠錢。

2019年7月,因周六福於2016年8月3日在主辦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配圖文章中涉嫌未經原告授權許可,擅自使用其肖像圖片等事宜產生糾紛,葛優起訴周六福,要求公開賠禮道歉等。

除此之外,因為「周六福」這個品牌名字與「周大福」、「周大生」、「周生生」等珠寶品牌相似,讓出道較晚的「周六福」總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大白財經觀察注意到,由於香港法律規定,有一字之差就可以完成註冊,所以僅在香港註冊名中帶「周六福」三字的公司就多達數家。但是在大陸,許多企業認為「周六福」撞臉,而提起訴訟。

2015年,當時的東莞市高尚周六福黃金鑽石(現已更名為東莞市皇悅珠寶)、香港周六福黃金鑽石首飾集團、福建周六福黃金鑽石首飾等一眾名稱含有「周六福」的公司,對周六福提起訴訟,強調自己對「周六福」這一商品名稱具有在先使用權,並確認「周六福」三個中文字不享有註冊商標權,確認中文「周六福」不是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而是經過眾多企業和經營者共同使用已被公眾普遍認為指代珠寶首飾商品的通用名稱。

直到目前,此案還未有定論。有業界人士表示:不管周六福是否有「蹭名牌」的故意,但是能申請並註冊商標,並將其經營成名牌,就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與知名品牌「撞臉」。

證監會在10月28日的公告中提出,要求周六福代表說明:(1)發行人主要商標的取得及使用情況;關於商標、品牌保護及管理的相關制度;發行人多起商標權糾紛的原因,是否對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請保薦代表人說明核查依據、過程,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大白財經觀察就上述問題詢問周六福,截止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範辰律師表示:2020年10月29日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公告,周六福首發未予通過是有事實依據的。周六福IPO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增幅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加盟模式下實現的收入佔比超過80%。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貿易戰影響的當下,這樣的業績是不可思議的。

從商標角度說,周六福與「周大福」、「周大生」、「周生生」等珠寶品牌「撞臉」,容易讓一般人混淆和誤認,也就是,周六福商標存在侵權的可能。周六福應儘快檢討自己的商標戰略,採取整頓措施,避免商標糾紛的發生。

內容來源:大白財經觀察

撰文/孫濤 統籌/張喜斌


相關焦點

  • IPO觀察丨周六福珠寶:「周氏」珠寶起名惰性,如何孵化國產珠寶品牌?
    這對於珠寶品牌來說是很危險的。  周六福的生產環節主要採取委外加工的方式。這幾年,周六福的委外加工比例持續增加。  委外加工方式縱然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產品供應模式,但周六福珠寶不但生產是委外的,渠道也是加盟的。如果未來周六福珠寶出現銷售不良的情況,那麼加盟商們拋棄周六福這個品牌太容易了,畢竟加盟成本很便宜。
  • 周六福珠寶IPO被否決
    鞭牛士 10月30日消息,據中新經緯報導,昨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信息顯示,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六福」)首發未獲通過。從詢問的問題看,證監會發審委從加盟商收入佔比大、商標使用、應收帳款及存貨餘額較大等三面提出15個問題。
  • 周六福擠入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的混戰,衝擊資本市場道阻且長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周六福招股書發現,該公司在最近兩年營收淨利的增速都遠超同行水平。周六福在招股書中表示,這主要是公司在加盟模式主導下實行的「渠道優先」戰略所致。在加盟銷售模式下,加盟商在公司授權下開設「周六福」品牌的加盟店,品牌方除向加盟商進行產品銷售並提供相應的培訓等服務外,由加盟商負責管理加盟店並承擔相應責任。
  • 周六福被否!300年世家謊言、劉嘉玲中招、原平安大鱷突擊入股……
    / 300年珠寶世家的品牌謊言 /▲周六福董事長李偉柱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但在如今站在即將因上市而功成名就的時間當口,再來回溯周六福從「山寨」起家的草根逆襲史,其過程不禁讓人莞爾。「最開始周六福是以香港知名品牌的頭銜進軍內地市場的,『周大福』和『六福集團』皆是香港真正的珠寶老字號,而實際上,周六福在2016年之前從來未在香港開過任何一家店,只是其創始人在香港註冊了一家公司而已,便以品牌出口轉內銷的方式試圖依靠虛假宣傳打開市場。」10月27日,一位接近於周六福的市場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
  • 周生生、周大福、周大生、還有周六福,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據介紹,去年的大會中,周六福董事長李偉柱曾充滿信心的說到周六福的3000家目標;在過去一年裡,周六福持續加大品牌資源投入,布局高鐵、地鐵、高速公路、電視廣告及自媒體平臺等融媒體、全媒體渠道,連續四年登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超百億。
  • 周六福上市被拒,山寨碰瓷註定如此
    在我國黃金飾品行業中,絕大多數的品牌都是以「周」字開頭,「周六福」、「周大福」、「周生生」......真的是令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在這些品牌中,「周大福」無疑是資歷最老的那一個,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而年輕的「周六福」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香港知名珠寶品牌「六福珠寶」,而是李姓兄弟創辦的「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 周六福和周大福到底什麼關係,為何一個貴一個便宜
    最後發現有個周六福,價格比其他品牌都明顯便宜不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想買,但是又怕有什麼問題,怕買回去真有萬一讓她媽媽不滿意要被罵的,就問我,那個周六福和周大福是一家嗎,為什麼周大福那麼貴,而周六福那麼便宜?
  • 周六福攜手央視劇《追夢》——持續打造高影響力民族珠寶品牌
    周六福以特約贊助獻禮檔電視劇——《追夢》致敬時代,並於2020年11月10日晚正式登陸CCTV-1黃金檔,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周六福通過贊助此檔電視劇,借力CCTV佔據品牌傳播的權威至高點,彰顯國家戰略高度的責任與擔當 ,持續打造更有影響力的民族珠寶品牌。
  • 周六福是哪裡的品牌,和六福珠寶是什麼關係?
    因為品牌名很相似,很多人都把周六福和六福珠寶兩個品牌混淆了,認為它們是同一家。但其實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像雷鋒和雷峰塔一樣,風牛馬不相及,唯一有關聯的一點就是都身處珠寶行業。那麼周六福是哪裡的品牌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為何珠寶店都「姓周」?
    有意思的是,周六福IPO失敗的報導發出後,不少網友表達了困惑:周大福、周六福、周生生、周百福……為什麼都姓周,如此相似的品牌,他們是一家嗎?這個問題已經困惑消費者很多年,事實上,「周氏」珠寶之間並無任何關聯。周大福、周生生、周生生的創始人姓周,但三人並沒有任何親屬關係,且它們的經營理念也不同。
  •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以及老鳳祥,他們都有哪些差異?
    目前,我國珠寶首飾市場已形成境內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 其中,高端市場主要被Tiffany、Cartier、Bvlgari等國際知名珠寶首飾品牌壟斷。中高端市場、即大眾市場競爭激烈,主要有傳統港資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和境內品牌周大生、老鳳祥、老廟、周六福、潮宏基、愛迪爾、萃華等。
  • 六福珠寶和周六福珠寶是什麼關係?
    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三家珠寶公司分別是周大福、周生生和六福珠寶,而六福珠寶和周六福珠寶在名字上非常相似,這兩家公司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那?沒有,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像雷鋒和雷峰塔一樣,風牛馬不相及,唯一有關聯的一點就是都身處珠寶行業。
  • 當85℃與85度C品牌「撞臉」,法院這樣判!
    來源:法制日報逛超市買牛奶,你會看到有幾款光明牛奶標了「85℃」,結果與「85度C」品牌「撞臉」了,被告上了法庭。12月14日上午,上海知產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改判駁回美食達人公司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 CK、POLO等品牌被「撞臉」還兩折賣 你中招沒?
    中新經緯記者走訪北京一些商場發現,這些與國際知名品牌「撞臉」的品牌多為快閃店,即在某個商場促銷一段時間就會撤店,由於特價不退換,不少消費者有苦說不出。律師指出,如品牌在銷售宣傳中存在刻意誤導,則涉嫌欺詐。  「撞臉」商家多為快閃店  「沒想到我也會被這種『撞臉』的品牌忽悠。」
  • 「周六福」商標之爭再起風雲!
    美國珠寶巨頭蒂芙尼公司,第一季度公司虧損了4.6億元,銷售額同比下滑45%。 中國香港,5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32.8%至268億港元 連續第16個月出現下降,珠寶,手錶和鐘錶行業的銷售額同比下跌69.7%。
  • 豆瓣跨界賣鞋,解鎖品牌跨界新姿勢!
    不過,雖然聯名跨界所帶來的營銷優勢越來越多,但是翻車的品牌也數不勝數,參考近日的喜茶和之前杜蕾斯……讓無數消費者「謾罵」。不過,近日,豆瓣跨界聯名知名老牌國貨飛躍,推出了綠尾小白鞋,引發了諸多網友稱讚!
  • 陷施工合同糾紛,京源環保涉及訴訟
    (原標題:陷施工合同糾紛,京源環保涉及訴訟)12月8日,資本邦獲悉,京源環保(688096.SH)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發來的《民事起訴狀》等相關材料。
  • A股男裝公司陷兩難:讓男人掏錢難、跨界也難
    此前,紅豆股份(600400,SH)、報喜鳥(002154,SZ)等公司均有回歸主業的動作。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雅戈爾再度縮減金融板塊規模、紅豆股份此前剝離地產業務,或是為了進一步加快回歸主業的步伐,也受投資、地產方面政策的影響,「但伴隨著行業逐漸回暖,回歸主業是方向。」回歸主業還是跨界經營?
  • 香港周六福創新發展成行業典範
    作為國內知名的珠寶運營品牌,香港周六福黃金鑽石首飾(集團)有限公司不斷創新發展,為傳統珠寶企業轉型升級樹立了很好的典範。自成立多年來,公司以質量為根本,以創新求發展,斥巨資搭建了優質原材供應渠道,從源頭上保證了產品質量。公司還成立了大型設計研發中心,研發團隊均是有著多年珠寶設計經驗的國際知名首飾設計師,能夠緊跟國際珠寶行業的發展趨勢,保證了公司珠寶款式的推陳出新,有效解決珠寶行業的同質化嚴重的行業難題,讓公司的產品始終走在珠寶首飾潮流的最前沿,因而深受消費者喜愛。
  • 《追夢》劇中同款飾品,盡在周六福珠寶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周六福最新資訊 > 正文 《追夢》劇中同款飾品,盡在周六福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