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規範颱風用語 熱帶風暴等統稱為颱風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11月4日,有細心民眾在中央氣象臺微博帳號發布的颱風預報中發現,以往的常見的「熱帶風暴『羅莎』」,已經披上了「新外套」,被稱為「颱風『羅莎』(熱帶風暴級)」。

    根據中國氣象局規定,自11月1日起,在颱風預報預警服務信息中,針對強度達到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要統一使用「颱風」用語,而不再根據熱帶氣旋不同強度分別使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強颱風」和「超強颱風」等級用語。

    「根據國際慣例,依據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預報處處長黃卓解釋說,「但我們發現,在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時候,普通民眾理解和接受起來頗有難度。」

    在網絡搜尋引擎上打出「熱帶風暴」和「颱風」,不少網民都在「跪求解釋」:「颱風和熱帶風暴有什麼區別?」「颱風和熱帶風暴是一回事嗎?」「熱帶風暴是颱風的別稱嗎?」

    記者對市民隨機進行街訪,面對「你了解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風暴和颱風的區別嗎」的提問,來自湖北的蔣夢曉說:「熱帶風暴不是颱風嗎?強熱帶風暴會帶來颱風吧,我一直認為是這樣的。」市民陳禎回答:「應該是颱風登陸之後,就改稱為熱帶風暴。」

    黃卓說:「氣象服務的目標是普通民眾。從服務需求和效果上,我們對颱風用語進行了統一,希望能使我們的預報更好地被民眾理解和接受。」據悉,新規範參考了美國的颶風服務用語。在美國,颶風被分為五級,稱謂比較統一。

    而在新規範中,「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等並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而是標註在颱風名稱後面的括號內表示強度,例如「第29號颱風『羅莎』(熱帶風暴級)」。據悉,目前的規範還是臨時性的,中國氣象局將通過這段時間的服務效果,積累經驗,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將會推出比較成熟的針對颱風對外服務規範用語的方案。

    黃卓說:「我們還會繼續加強科普宣傳,讓公眾理解氣象知識,也會認真分析服務需求,根據百姓的需要作出調整。」(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規範颱風用語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報導 11月4日,有細心民眾在中央氣象臺微博帳號發布的颱風預報中發現,以往的常見的「熱帶風暴『羅莎』」,已經披上了「新外套」,被稱為「颱風『羅莎』(熱帶風暴級)」。
  • 颱風與熱帶風暴是如何來命名的呢?
    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全球每年死於颱風與熱帶風暴的人數約為2~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70%以上的海難都與颱風與熱帶風暴有關,故人們常將颱風與強熱帶風暴稱為製造海難的頭號「元兇」。颱風與熱帶風暴固然能帶來災難,但也能為人類做些好事,如颱風的降水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颱風降水是其降雨量的重要來源,對於農業灌溉和水利發電等提供了便利條件。
  • 1號颱風黃蜂加強為熱帶風暴 熱帶風暴和颱風有什麼區別?
    據菲律賓國家氣象局於5月12日晚11時發布的消息,2020年的第一號颱風「黃蜂」已經於當晚獲得國際命名,並已經加強為熱帶風暴級別。預報顯示,「黃蜂」將為菲律賓大部分地區帶來降雨,部分地區可能會在6到12小時內升起一號風訊,此類地區的海況將變得惡劣。「黃蜂」在行進過程中會逐步加強,可能會在14日左右以強熱帶風暴級別登陸菲律賓薩馬島附近地區。
  • 颱風·颶風·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4個颱風「扎堆」!10多個省份強降雨》報導,這段時間,西太平洋一度出現「四旋共舞」的局面,分別是14號颱風「摩羯」的殘餘低壓、15號颱風「麗琵」、16號颱風「貝碧嘉」和17號颱風「赫克託」。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颱風。  颱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具有暖心結構的氣旋性渦旋,是達到一定強度的熱帶氣旋。颱風威力強大,風力能達到12級以上。風力在16級以上的被稱為超強颱風。
  • 颱風「利奇馬」已降低為熱帶風暴,我們能掉以輕心嗎?絕對不能
    已經降低為強熱帶風暴!未來將在連綿的浙北山區中繼續消耗能量,風速將會繼續下降,但降雨量卻未必,颱風的未來可能的行進路線上仍可能出現超強降雨量,依然不能掉以輕心!一、聽說颱風名字循環命名的,「利奇馬」和「桑美」還會回來嗎?我們得先來了解下颱風的命名規則, 颱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 颱風
    為了便於應用和對外服務,有時把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統稱為「颱風」。如「颱風編號」、「颱風命名」、「颱風預警」、「颱風年鑑」、「颱風結構」、「颱風路徑」、「颱風形成」、「颱風災害」等等。颱風是暖中心的低氣壓系統,水平分布近圓形,半徑約幾百公裡,垂直範圍可從地面伸展到對流層上部。
  • 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生成 強度為熱帶風暴級別
    8月18日消息,今年第7號颱風生成
  • 颱風「瑪利亞」登陸:颱風用英語該怎麼說?
    「颱風」和「颶風」都是「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的一種。一般來說,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颶風,而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颱風。颱風假 Typhoon Holiday所謂"颱風假",即是當颱風在本地或附近登陸,將嚴重影響本地區,導致當地教育局和氣象局聯合發出中小學停課的通知。這樣的"假期",就叫"颱風假"。
  • 7月零颱風?颱風與它的「兄弟們」,今年有點怪!
    在東北太平洋,熱帶風暴「克裡斯蒂娜」(Cristina)幾天前剛剛減弱為熱帶低壓;在北大西洋,熱帶風暴「費伊」(Fay)於7月10日裹挾風雨登陸美國東海岸。7月10日,「費伊」登陸美國東海岸,紐約上空烏雲密布。
  • 4月第2個風暴24S生成,或成超強颱風可能登陸這裡
    4月第2個風暴24S生成,或成超強颱風可能登陸這裡已經是4月下旬了,全球氣象界仍舊不平靜。大陸上,20日開始,受豪雨及冰雪融水影響,加拿大魁北克地區開始了新一波洪災,這是繼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後,再一次極端天氣襲擊。而海洋呢,更是鬧騰得很,今日(23日)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海洋一共存在著3大熱帶氣旋90S,91S和92S,而且都分布在印度洋上。
  • 2018年第四號颱風叫什麼名字?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呢?  首先,你要知道颱風也是有「國籍」的。颱風通過不同的海域來劃分不同的名稱。我國習慣稱為「颱風」,但在北大西洋地區和東太平洋地區則統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地區颱風被稱為「風暴」。因此,當颱風登陸時的地點在哪,就會按當地的習慣冠以稱呼。
  • 颱風之王「桑美」
    瘋長的颱風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註定是不平靜的,熱帶洋面上幾乎遍布著熱帶擾動,短短10天之內集中爆發出4個熱帶氣旋,這其中,就有創下多個第一的超強颱風「桑美」。2006年8月9日7時29分FY-1D衛星雲圖根據颱風命名規則,「桑美」這一名稱由越南氣象局提供,在越南語中,意為「金星」。
  • 桑美颱風_桑美颱風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同時,「桑美」也成為我國颱風強度重新分級後登陸的最強颱風。據浙江省氣象局自動站實時資料顯示,浙江蒼南霞關附近中尺度自動站出現68.0米/秒的大風,這個紀錄不僅破了浙江省歷史測得最大風速59.6米/秒,就是在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實測極大風速中也屬十分罕見。受颱風登陸影響,截至10日17時,共有1個站過程雨量超過100毫米,10個站超過50毫米,最大為新安100.9毫米。
  • 「木恩」開啟中國颱風季 大數據看颱風登陸
    其中,廣東登陸年份最多,為12個。6月左右整個東亞的大氣系統屬於偏南,無論是副熱帶高壓,還是季風帶來的水汽也是偏南,因此颱風登陸地點往往偏南一些,易登陸廣東、海南。3今年「初臺」登陸偏晚颱風的生成需要具備五個條件,即暖的洋面、足夠的地轉偏向力、較小的環境風垂直切變、充沛的水汽輸送,另外,預先有一個熱帶擾動雲團存在。
  • 雙颱風不會直接影響上海 但「颱風倒槽」將帶來降水
    據上海發布,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第22號颱風「山竹」預計將分別於13日、16日登陸我國華南沿海。市氣象局說,兩個秋颱風雖然都不會直接影響上海,不過周日前後本市受「颱風倒槽」的影響,將有降雨天氣。       什麼是「颱風倒槽」?所謂「颱風倒槽」,是指地面天氣圖上,有時颱風的中心還在南海或華南,颱風北側的等壓線形成向北的凸起,稱為倒槽區。通俗地說,就是氣流在這些地方出現了突然的逆時針的大轉彎,空氣的匯合堆積有利於產生雲雨天氣,特別是在秋季。
  • 【颱風科普十六】颱風和颶風的區別:「產地」不同
    【颱風科普十六】颱風和颶風的區別:「產地」不同 來源:SRC-576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8日10:45
  • 颱風詞源考證
    國家氣象局宣布從1989年1月起颱風預報採用國際熱帶氣旋名稱和等級標準。這樣只有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大於等於12級時才叫颱風,颱風這個古老的詞彙被賦以新的涵義。值此擬就颱風詞源作些初步考證。  颱風從遙遠的海面上移近時黑壓壓的雲團鋪天蓋地而來,隨後雲頂逐漸下沉。
  • 颱風「鸚鵡」明天登陸!它會是個「好颱風」嗎?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首席來了 中國氣象局
  • 颱風的定義-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颱風的定義 發布時間:2018年07月17日14:54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 颱風名字起源及2012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在有國際統一的命名規則以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颱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後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導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