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繪畫是藝術中的一朵奇花,數千年來,不斷從其他藝術門類中吸取營養,充實壯大,廣泛地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於陶瓷載體本身的細膩、明淨、光潔、柔滑不粘水的特性,陶瓷工筆畫在陶瓷繪畫中又尤其得到蓬勃的發展,爭奇鬥豔,流派紛繁。
奔流不息的昌江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有著絕妙技藝的陶瓷工匠,吳星明就是一位醉心於陶瓷工筆畫的青年藝術家。吳星明,中共黨員,1976年生於瓷都景德鎮,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設計本科,藝術學學士學位。黑龍江省陶瓷藝術大師,江西省原創工藝美術大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高級技師(國家一級),景德鎮市高級陶瓷美術師。景德鎮陶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南昌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唐山工業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客座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家學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御瓷工匠、墨彩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自幼酷愛書畫藝術,繪畫功底紮實,風格清新,畫面層次鮮明而意境深遠,用色細膩豐富,擅長精工筆繪畫。作品《迎客松》參加嘉德拍賣,廣受收藏愛好者好評。
工筆亦稱「細筆」,工筆山水注重的是一些細節的東西,屬於工整細緻一類密體的畫法。用細緻的筆法製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
「藝術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鍾情於山水的吳星明在自然中汲取營養,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形」絕非面對靜止的自然景物一筆一畫的描繪,而是通過陶瓷這一繪畫載體通過寫生、目識、心記、去粗取精、有取有舍、提煉加工等方法,既賦予自然景物以主觀因素,又加以變化改造而達到似與不似、形神兼備的審美效果。努力在與大自然的直接對話中去真切地把握古人審美藝術的精華,探尋著中國畫藝術新的語言、意境和規律。
從戰國到唐五代再至兩宋,陶瓷工筆畫高速發展。元後,文人畫興起,陶瓷工筆畫受其影響,大規模融入寫意元素。經過漫長的沉澱,陶瓷工筆畫到清代走向成熟,不僅涉及廣泛,繪畫精細,而且青花、五彩、鬥彩、琺瑯彩、粉彩等品種齊全。
民國時期陶瓷工筆畫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直至今日,陶瓷工筆畫類型的作品仍然是市場上的寵兒。這些藝術品的價值取決於創作者本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趨向。
吳星明老師的作品清新雋永,以細緻的線條、準確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進行嚴謹的創作,呈現出工整、工細與工麗的畫風,具有強烈的繪畫裝飾性效果。山水畫內涵豐富,呈現情與景,意與境相互交融,其圖式形象生動,格調高雅,意境深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留給人們自由想像的空間,給人以一種浪漫的、寓意濃厚的藝術享受,而且寄寓了人們主觀的精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