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過了古稀之年,每當拿起油畫筆,總感到力不從心,是嘛,老了,真的老了。我有些不知所適,我失落,傍徨了。我想尋找一種我能適應的表現方式,而在有生之年,多畫幾幅作品。經過了近一年的尋找、探索,發現「寫實鋼筆畫」是一種十分撲素的表現方式,而且適應我喜歡的鄉村素材。通過幾張「寫實鋼筆畫」的嘗試,感到「寫實鋼筆畫」有著一種莫名的誘惑力,在這尺寸不大的黑白世界裡,有著一種樸實無華的美感。也許還有著所謂的朦朧美與殘缺美......。 這兩年我共畫了近40幅寫實鋼筆畫作品,這裡發的是其中的幾幅,。希畫友們能多多指正。 」——吧友@qjzhuwy
喜歡鋼筆畫的孩子看過來,真正的鋼筆畫乾貨來了。所謂鋼筆畫就是由疏密組成的黑白調子來表現物象的。其特點是用筆果斷肯定,線條剛勁流暢,黑白調子對比強烈,畫面效果細密緊湊,對所畫事物既能做精細入微的刻畫,也能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有著較強的造型能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畫了幾十年畫的大佬的高級作品。
歲月滄桑浮華逝,老屋樓閣氣猶存。隨著時代的變遷,小時候的樓閣已經漸漸消失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一個時代的回憶,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用畫筆把它留下來。現實生活五彩斑斕,我們卻可以用黑白兩色來給以體現,線條在客觀世界中是不存在的,而我們卻可以運用線條和黑白規律造出一個令人十分著迷的藝術境界。
老舊的小巷,路途坎坷不平,經過歲月洗禮,牆面布滿了痕跡。老先生用鋼筆描繪了這一切,我們仿佛可以通過這幅畫回到過去的時間。看了這副鋼筆畫,小可愛們是不是可以感覺到色彩的變換。其實,線條也是有「色彩」的,只是由於我們使用的作畫工具是筆尖粗細不同,壓筆的輕重不同,運筆的緩急不同,就可以呈現出細粗、肥瘦、濃淡暢滯不同的色調來。
楓溪村邊石頭牆這幅鋼筆畫,細節細膩,整體布局複雜。畫上一片片瓦,一塊塊石都是精心雕刻。要希望達到老先生這樣的水準,就必須掌握線與黑白對比的規律,線與線的排列,畫面調子,色彩和表面的效果,所需要表現對象的質感和表層效果及線的排列中的節奏和韻律等關係,只有這樣在以後轉入實際創作中,才會比較容易地把握住平面空間、錯覺空間和體積(立體效果)的諸多要領了。
丁家大院一角,胖胖的水缸,充滿斑駁的木門,到處都是陳舊的氣息。
這幅畫畫的就是泰寧尚書第,泰寧尚書第建築群為明代民居建築群——尚書第俗稱「五福堂」,位於泰寧縣城區勝利二街福堂巷,為明代天啟年間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甬道設五重門樓,全宅門額都嵌有石匾,從南端起分別題刻著「尚書第」、「柱國少保」、「四世一品」、「禮門」、「義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諫」等字樣,匾額的枋檁柱頭雕刻著各種精巧圖案。尚書第門鬥的石階列一對抱鼓石,鼓座雕著雙獅戲球、雲龍、花卉。
孤獨的小狗,大神的這幅畫充分展現了鋼筆畫的細膩和寫實的風格,對東西本身的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能看出歲月的滄桑在器物上的痕跡。也看得出大佬的內心的寧靜。有任何浮躁,都出不了這樣的精品。
安徽豐口四麵坊,畫面精細,細節之處繁多,十分考驗人的耐力和眼力,大佬說他畫鋼筆畫時,都是先打草稿,而且打得比較仔細,這樣畫鋼筆時可省心點。
屋柱上掛的玉米棒子,玉米顆粒飽滿,充分體現了畫面的明暗變化,由層次的變化,凸顯出日光照射在玉米上的光輝,很有意境。祝老提到希機會可以多學學素描基本功,提高明暗對比、色調層次、形的準確程度,就能大幅度提升鋼筆畫的水平。
楓溪水口,舒暢的線條,細膩的構圖都讓這幅畫十分完美,大神畫工細膩,畫風柔和,雖然學習鋼筆畫的時間較短,但是因為其強大的基礎技能,而使畫作達到完美的地步。
老井,充滿了歲月的痕跡,井口斑駁,不知道見證了多少人的生老病死。我想好的作品就像這樣,憑藉著一些事物,勾起人對生命的思考。
可愛的老母雞。
最後,這是大佬用的工具哦,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哦!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熱愛畫畫的小夥伴們,不妨先學精一種類型呢。上面這位大佬可是才接觸鋼筆畫沒多久哦。在這裡小編希望各位小可愛,都能成為未來的大佬。拜拜
@sxxaljkx:
不容易呀,如果說古稀之年還能畫出如此之精細的畫面,讓我等慚愧呀。
@-寒山無雪-:
先生果然功力深厚啊,畫畫果然還是需要持之以恆啊,受教了。
@風流人物zjb:
老師真棒!我以前以為寫實鋼筆畫就是複製,但是看過你的作品後,我決定改變這一想法了。寫實照樣也能畫出意境。支持您!
原創聲明:本文來自貼吧吧友qjzhuwy原創,點擊關注」貼吧手藝人」每日送上匠心吧友,讓生活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