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8秒時間,你能把「爪」、「冖」和「友」拼成一個漢字嗎?
那麼,「屍」、「口」、「至」呢?
最近,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又添新玩法,這次是以漢字為主:要求參與遊戲的嘉賓在8秒以內將拆開來的幾個偏旁部首還原成一個完整的字。遊戲名為「我腦厲害啦」。
開頭的兩個題目答案分別為「愛」和「喔」。第一題難倒何炅,因其不知「爪」子頭其實就是「愛」的上半部分,第二題又犧牲了杜海濤。
理論上講,這樣的題目其實不難。只要一個人在識字之初注意了漢字的構造原理、古今流變與形義所指,8秒鐘的反應時間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可是,現代教育裡已經沒有了「小學」這一門類,也就是「研究文字訓詁音韻方面的學問」。早在周朝開始,就有「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的傳統,一直到我們熟悉的魯迅先生,他也是師從章太炎學習「小學」。
學而優則仕——想當官必先讀書,要讀書必先識字,這是中國自漢代以來的傳統。可惜如今教育體系已近缺失,「小學」一環甚至不如民國。
簡化字施行之後,人們的認字率上去了,可是這個「認字率」,已經是陌生的「認字率」,它認的字,與字早先的樣子相去甚遠。這種只要求人會讀會寫卻不知其本來義的「認字率」,真的有說服力嗎?
人人認字而不識,在這個越來越多人提筆忘字、越來越少人用筆寫字的信息化時代,只會越來越加深中國人與漢字的鴻溝。
解決之道是緩慢而艱難的。令人欣慰的是,微博坐擁2127萬粉絲的國民綜藝《快樂大本營》,有意識地寓教於樂,在節目中請上瀋陽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歷史老師王磊給大家講解漢字之美,並在之後的「我腦厲害啦」遊戲環節,持續地給觀眾輸出漢字的奧秘。
就這樣,漢字,以一種全然「陌生」的方式回歸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字」——七零八落的模樣,仿佛正是漢字造字之初先人們造型的考量。
節目唯一可惜的有兩點:一、這種競猜類的比賽,無法給人足夠的時間消化和思考漢字的造字原理;二、獨體漢字會遭受冷落。
這是娛樂節目的硬傷,這是電視、綜藝、娛樂之殤。無法避免,只能一步一步改善。
這樣的做法,同樣使用漢字的日本也在做。面對信息化浪潮的侵襲,兩個國家都在為漢字這個活化石逐漸的陌生化現狀做出自己的努力。
日本的綜藝節目中很流行Quiz問答比賽,其中漢字Quiz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以著名導演北野武為主持人的「平成教育委員會」就經常以一些漢字相關的語文問題問倒眾多明星大咖。
此外,日本富士電視臺,日本朝日電視臺也會定期開播與漢字相關的智力檢測,涉及到不少生活中容易讀錯的或者使用較少的漢字。另外,電視臺還為熱衷於參加漢字檢定的觀眾群設置了「大家一起參加漢字檢定的漢字問題100問」的版塊,要知道,光是2017年,就一共有2083309名日本人參加漢字檢定考試,其中合格人數為1117659人,合格率為53.6%。
如果真有這種效果,那麼我們也不擔心綜藝節目認認真真地將漢字「玩兒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