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誰不會
寫字?可是在網絡時代下,誰不是提筆忘字?央視10套科教頻道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兩檔漢字書寫節目,很快讓眾網友想起扔給童年的小學語文課,也令不少人默默將手機輸入法改成「手寫」。
自從有了電腦,「寫」成了敲打鍵盤,成了拇指按鍵,現代人的交流更多靠網絡傳遞圖像聲音,實用意義上的書寫,正在迅速地離我們遠去。試著聽寫下面這些字,看你還會寫幾個?
憤懣mèn 顛茄qié 尥liào蹶ju子霧凇sn 癩蛤蟆má 貔pí貅xi斧鉞yuè 郫pí縣豆瓣 兄弟鬩xì牆黑曜yào石 攥zuàn拳頭 熨yù帖黏稠 彝族 圖們江 核苷酸 甕中捉鱉
>>提筆忘字漢字聽寫綜藝熱播
這兩檔節目的環節設計很簡單。考官報字音,《漢字英雄》選手在平板電腦上默寫,身後的大屏幕直播「寫字」過程,嘉賓於丹、高曉松邊看邊解釋字形、字義。《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則是央視主播們變身考官,臺上的初中生按順序依次走上「聽寫臺」,一期60多個漢字,電視機前觀眾也隨進程自我檢測,而結果往往摧毀很多人在電腦上用拼音打字的熱情,原來我們會寫的漢字還不如小學生多,於是默默將手機輸入法換成了手寫。「看完一集,我發現自己只寫對了一個字,我的語文一定是數學老師教的。」本報讀者李先生說,起初對看漢字聽寫節目,還帶著幾分不屑,但當他看到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寫出「犖(luò)犖大端」,而自己卻被撂倒後說:「我聽著很耳熟,原來是小時候看《史記·天官書》挺喜歡的一篇,但怎麼都想不起來字怎麼寫,"文盲"感油然而生啊。」與此同時,網友「迷糊的烤腸」則很佩服來自全國各地初高中學校的尖子生,「一個連"尥蹶子"、"貔貅"都能寫出來的人,居然輸給"郫縣豆瓣",看完這個節目,我迅速閉嘴,默默翻開詞典。」
8月6日,騰訊網就兩檔漢字聽寫節目推出投票調查,181人參與投票的網友,在手機上用手寫字佔54.7%,拼音打字佔45.3%。隨著節目引發的全民自檢,漢字聽寫節目也迅速攀升微博話題排行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度甚至超過《中國好聲音》、《快樂大本營》、《中國夢之聲》等熱門節目。
>>節目原創找出低頻詞彙是難點
「我們的製作經費僅為《中國好聲音》的十分之一,是一檔原創形態的電視節目。想法起源於六年前,設計完成於四年前,在國家版權局的登記完成於2011年初。」《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昨日接受採訪說,節目立項後關於考題的設計是個相當漫長的試驗過程,「漢字難度跟常用頻度有關,目前詞頻研究方向,都是確認哪些詞更常用,但我們節目需要的是不常用到、適合考試的詞。但難到什麼程度,就沒有學術支持了。」最終,團隊只能按經驗推想,將漢字詞彙從所有人都能寫對的,到所有人都寫不對的分成了10個等級的難度。「這個分級並不具有普遍意義,只針對本屆參賽選手可能形成的競賽需求。比如第六級,就是推想60%的選手都該寫不對,第八級就是80%的選手都該寫不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控制現場比賽的節奏,不至於讓競賽無休止地進行。」
「在美國有英語的全國拼字比賽"NationalSpellingBee",1925年延續至今,一代代孩子參加,成為全民關注的帶有民俗性質、國家精神的活動。我們的漢字那麼美,傳承又那麼重要,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活動。」河南衛視《漢字英雄》熱播後,趁熱打鐵推出了APP應用軟體。河南衛視總監徐濤昨日接受採訪就說,線下APP軟體是在延續電視節目的熱度,「儘管漢字書寫目前還不至於出現需要拯救的危機,但對書寫能力下降的趨勢應該及早警覺。」
>>綜藝思考多製作益智類教育節目
「莫讓手寫漢字成為他國的"非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副主任孟蓬生,昨日接受本報採訪向全社會發出呼籲,漢字是唯一未曾中斷使用的自源意音文字體系,不僅屬於中華民族,也是屬於全人類的十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漢字類似的蘇美爾楔形文字、古埃及聖書字、古瑪雅文字均已消亡,不再使用。」
孟蓬生主任介紹,漢字在歷史曾經遠渡重洋,傳到朝鮮、日本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為古代中國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現在,日本仍然在使用的漢字約有兩千多字,「漢字字形變化豐富多彩:由篆而隸,由隸而楷,字體數變。從圖畫到線條,從具象到抽象,方塊漢字以有限的構件,多變的字體為藝術創造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但不可迴避的是現代社會電腦、手持電子終端的普及,漢字的實現方式由書寫變成擊鍵。2005年11月25日,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引發無數中國網友激烈反應。也許有人會說,今日而言,"手寫漢字面臨危機"是杞人憂天、無病呻吟。但我們認為有必要牢記那句古訓:未雨綢繆。希望媒體舉辦訴諸感性的娛樂節目同時,多辦訴諸理性的益智類教育節目,承擔起國民素質教育的重任。」
除了唱歌,綜藝節目還能看什麼?
語言競技節目
安徽衛視《超級演說家》
《超級演說家》打出「說的比唱的好」口號,一枝獨秀領跑語言類節目,首期節目的播出效果十分理想,7位個性十足的選手將自己的演說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自信爆棚的90後男生,樂觀開朗的相聲演員,臺灣的「女神經病」,更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男扮女裝選手出現,陳魯豫、樂嘉、李詠幾位名嘴導師之間的「唇槍舌劍」,也看得觀眾酣暢淋漓。
親子節目
浙江衛視「星二代」亮相
和很多其他親子類節目只是展示小孩子天真、可愛、耍寶的節目內容略有不同,浙江衛視的《人生第一次》真實再現孩子們完成「人生第一次」時,碰到的種種情況。比如這一期節目中,小朋友就被安排一個人送流浪貓去新主人家、去菜園摘菜、過兩條馬路給媽媽買早餐。這檔節目主打「明星親子秀」,上節目的孩子都是明星後代,《獨自等待》主演龔蓓苾的兒子,《大王小王》主持人王為念的孫子都有亮相。
湖南衛視引進韓國親子節目
湖南衛視引進了源自韓國MBC電視臺的《爸爸我們去哪兒》,並決定更換節目名稱,暫定於第四季度推出。記者從湖南衛視了解到,目前節目組已經開始力邀有小孩兒的明星來上節目。節目形式暫定為明星父親與子女們的旅行,包括黃磊、文章等在內的多位明星都在節目組的考慮之中。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任奕潔採寫
作者:任奕潔 (來源:華商報)
http://media.sohu.com/20130809/n383750750.shtml media.sohu.com false 華商網-華商報 http://hsb.hsw.cn/2013-08/09/content_8506941.htm report 2814 現代社會誰不會寫字?可是在網絡時代下,誰不是提筆忘字?央視10套科教頻道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兩檔漢字書寫節目,很快讓眾網友想起扔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