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2年11月24日,青少年書法愛好者們參加2012中國上海(國際)青少年漢字藝術展開幕式。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 外媒稱,在中國,要成為「漢字英雄」,需要付出血汗,還要花上幾個月時間研究字典。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27日發表題為《當中國孩子忘記如何書寫時》的報導稱,每周億萬中國人在電視機前收看這檔由青少年角逐「漢字英雄」稱號的節目。《漢字英雄》是中國式的拼寫大賽,不過,根據比賽規則,年輕的參賽者必須手寫漢字。一筆一划都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經過激烈的兩輪比賽後,王一諾出局。她向評委鞠躬,然後迅速離開了燈火通明的電視直播間。
她在後臺承認,為了準備這次比賽,她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字典。比賽設置了豐厚的獎金;對於17歲的王一諾來說,這是她能夠上電視參加《漢字英雄》比賽的最後一年。
這檔節目的人氣之高或許沒什麼奇怪之處。除了火藥和造紙術以外,許多中國人還將漢字書法視為他們對文明的一大貢獻。
一本很有權威的漢語字典收錄了8.5萬個漢字。日常使用的漢字估計在7000個左右。
報導稱,關於這些漢字的拼寫知識,現在面臨著被遺忘的風險。
在中國各地,人們都出現了在沒有電腦幫助的情況下,想不起怎麼書寫本國語言文字的問題。
智慧型手機和電腦上的軟體讓用戶可以採用拼音輸入法,然後從列出的選項中挑選出正確的字。
結果呢?提筆忘字成了普遍現象。
不過,不起眼的毛筆還是有著用武之地。中國教育部希望孩子們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如何書寫漢字。
在一所北京小學裡,學生們每天在一間教室裡練習書法。教室專門布置過,牆上掛著中國傳統的書畫作品。
學生們不時抬頭看老師在黑板上書寫的範例,然後小心地在薄薄的宣紙上仿寫。
當問及戴眼鏡的書法老師,既然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需要書寫漢字,為何還要教孩子們書法。
這位名叫沈賓(音)的老師說:「書寫漢字的能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學生現在必須學習這些內容,這樣長大以後才不會忘記。」
不過就連沈老師自己也無法避免現代技術所帶來的影響。
這位書法老師笑著承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老師,想不起一些字的寫法也很常見。」
她說:「在這裡,我們大家一塊記住如何書寫漢字。」(編譯/李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