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中國調控歌唱類電視選秀節目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2012年,大受歡迎的中國電視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成了社交媒體上的主導話題,在微博上連續數周成為最流行話題。據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7月27日報導,在目睹國內歌唱類選秀節目有多受歡迎之後,中國主要省級衛視開始競相爭奪觀眾。
-
2020一季度電視節目收視大漲 防疫紀錄片異軍突起
原標題:2020一季度電視節目收視大漲 在收看電視節目時,觀眾更為青睞可以提供優質內容的上星頻道,其中,省級衛視陣營中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TOP5省級衛視的收視份額合計13.2%,同比增幅達17.6%;第6—10位的第二梯隊頻道份額增幅為9.7%;前10之後頻道份額增幅為4.1%。
-
書業觀察|秋天的奇蹟:韓國讀書電視節目異軍突起
以出版社為背景的浪漫喜劇《浪漫是一冊副刊》事實上,韓國讀書類電視節目並非自今日始,但上一次出現差不多是20年前的事了:2001年11月,MBC開播《!讓我們讀書吧》,但也只持續了兩年;2018年8月,該臺最後一個讀書節目《Biblio battle》播出一期便停播。
-
《全能星戰》打破歌唱類節目「講故事」模式
《全能星戰》打破歌唱類節目「講故事」模式 記者 陳和生 就在暑期電視螢屏進入「唱歌模式」之際,江蘇衛視頗為低調地錄製《全能星戰》,最後一刻宣布加入暑期「唱歌季」,孫楠、陶喆、黃小琥、順子等參與對戰。
-
人文關懷—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之本
對於電視娛樂節目而言,無論進行怎樣的創新,只有注重人文關懷,才能形成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電視綜藝節目;文化建設;人文關懷 電視媒體以其強大的娛樂功能,一直擔任著電視綜藝節目的重要載體。近幾年,中國綜藝節目為了迎合大眾,力求突破傳統,主要以引進、購買國外綜藝節目。
-
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
原標題:漢字競賽節目有了必備字典隨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中國成語大會」等多檔漢字電視競賽節目的熱播,說文解字一時間成為觀眾熱議的話題,但也有不同意見指出,漢字節目中出現的聽寫字生僻古怪,試題缺乏多樣性,在導向上沒有突出漢字書寫應注重規範應用的特性等
-
2015年電視綜藝節目數量多類型雜 進入「黃金時代」
原標題:數量多類型雜 有意思求意義 當前,中國電視綜藝節目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尤其2015年,更是被稱為井噴之年,不僅數量眾多——據統計,先後有200多檔綜藝節目亮相螢屏;還類型多元——歌唱類、親子類、競技類、文化類、喜劇類等等不一而足;而且亮點頗多——節目製作水平明顯提高,升級老品牌與開發新節目並重,文化類節目數量和質量均有明顯突破,電視綜藝節目融入了更多網際網路元素,積極開拓全產業鏈。
-
「漢字書寫節目」大熱一分鐘讓你變文盲
隨著節目引發的全民自檢,漢字聽寫節目也迅速攀升微博話題排行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度甚至超過《中國好聲音》、《快樂大本營》、《中國夢之聲》等熱門節目。 >>節目原創找出低頻詞彙是難點 「我們的製作經費僅為《中國好聲音》的十分之一,是一檔原創形態的電視節目。想法起源於六年前,設計完成於四年前,在國家版權局的登記完成於2011年初。」
-
《中國謎語大會》引領電視節目發展新高度
通過央視網二維碼和央視悅動手機客戶端實時在線參與競猜的人數達到206萬人(第一期57萬人,第二期65萬人,第三期84萬人),以超級華麗的姿態實現了電視節目的又一次創新,將中國電視和新媒體生態引領到了一個新高度,也必將在電視發展歷程上留下重要一頁。
-
大型文化類原創季播電視節目 《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簡介
節目簡介 《中國成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臺重點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類原創電視節目,也是繼2013年收視、口碑雙豐收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後,央視在大型原創文化類節目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構築漢字的利益,很像是暗示危機之後的止損,是看空。看空需要人人自危。
-
《一年級》:電視綜藝節目探索2.0模式(圖)
以前的老派綜藝節目這裡就沒有必要多談了,我將新世紀以後以湖南衛視推出的「超級女聲」為代表的那一類綜藝節目稱為「當代電視綜藝節目1.0」。它們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海選」一類的技術手段極大地提高了觀眾對節目的參與性,其中的佼佼者成功地營造出一種社會轟動,成為所謂「現象級」。這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電視作為強勢媒體的長處,也符合網際網路2.0時代的社會心理需求。
-
網際網路時代文化類電視節目研究綜述:2013—2017
【關鍵詞】文化類電視節目;網際網路時代;創新與反思 近幾年來,文化類電視節目呈現出「井噴」式發展,其中《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掀起收視熱潮,成為文化類綜藝節目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16]刁生虎和黃子瑄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電視文化類節目中的傳承與創新——以詩詞大會為例》中也提到優秀電視文化節目,為觀眾帶去穿越世俗、重拾經典的精神洗禮,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的電視文化節目大都停留於詩詞、成語和漢字等典型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的淺層挖掘上。
-
電視綜藝節目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敘事話語分析提要:短短十幾年間,以「正大綜藝」「綜藝大觀」為代表的傳統綜藝節目樣態不斷發生裂變與更新,在歐美國家電視節目的衝擊下,帶有真人秀元素的綜藝娛樂節目,已經佔據了中國電視媒體的黃金時段,甚至一檔綜藝娛樂節目的推出,可以顛覆整個頻道的排名。
-
《我腦厲害啦》:把漢字「玩兒壞了」的綜藝節目
令人欣慰的是,微博坐擁2127萬粉絲的國民綜藝《快樂大本營》,有意識地寓教於樂,在節目中請上瀋陽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員、歷史老師王磊給大家講解漢字之美,並在之後的「我腦厲害啦」遊戲環節,持續地給觀眾輸出漢字的奧秘。
-
《牧場物語再會礦石鎮》電視節目匯總 電視節目有哪些?
18183首頁 牧場物語 《牧場物語再會礦石鎮》電視節目匯總 電視節目有哪些? 《牧場物語再會礦石鎮》電視節目匯總 電視節目有哪些?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摘要: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電視節目類型,文化類綜藝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綜藝效果迅速席捲電視收視市場。本文以央視頻道當下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系列節目為例,分析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電視為承載媒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所具有的新的時代語境,並分析其電視語言機制的融合與再生。
-
CF1061D 電視節目
你需要一臺電視來看一個電視節目,你不能在同一臺電視上同時看兩個電視節目,所以有時候你可能需要多臺電視。一旦你開始在某臺電視上看節目,就不可能「轉移」到另一臺電視上(因為這太分散注意力了),也不可能在同一臺電視上看另一個節目,必須要等到當前的節目結束。
-
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
最近去日本出差,仍像在國內時一樣,每天收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覺得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很有特色。 首先,每天早上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安排的比較多。同一地區可收視的電視臺在各自安排天氣預報節目的播放時間時,似乎有意錯開了。
-
文化認同視域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融合發展
第一,電視節目類型元素融合。電視節目類型的概念通常是一種公式化表達,它觀照的是電視節目樣式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在文化類電視節目中,中華傳統文化理應是內容取材的重要來源。因此可以簡略得出「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文化類電視節目元素」的公式,具體而言前者可以是詩詞、文字、掌故、戲曲、服飾等;後者可以是擂臺賽、益智競答、訪談綜藝等。
-
加國華人女孩成明星 參加電視節目紅遍中國(圖)
加國華人女孩成明星 參加電視節目紅遍中國(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11:36 來源: 中新網1月30日電 1月28日晚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北美春節聯歡晚會中,讓觀眾們看得最樂的是,兩位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綜藝表演節目中勝出的新疆神童阿爾法與加拿大華人女孩陸敏雪(小雪)的擂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