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調控歌唱類電視選秀節目

2020-12-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28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2012年,大受歡迎的中國電視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成了社交媒體上的主導話題,在微博上連續數周成為最流行話題。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7月27日報導,在目睹國內歌唱類選秀節目有多受歡迎之後,中國主要省級衛視開始競相爭奪觀眾。它們也許希望自己的選秀節目能夠變成下一個《中國好聲音》。除了《中國好聲音》和湖南衛視播出的一度最受歡迎的選秀節目《快樂男聲》外,還有20多個歌唱類選秀節目定於今年推出,有些會同時播出,為收視率展開激烈競爭。

報導稱,然而,它們的希望和努力也許沒有機會結果。

7月24日,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布,將對全國歌唱類選秀節目進行「調控」,以「避免電視節目形態單一雷同,為觀眾提供更多收視選擇,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電視文化需求」。

報導指出,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看來,所有電視節目都必須「力戒鋪張奢華,力戒炫目包裝,力戒煽情作秀」。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從24日開始,上星綜合頻道在調控期內不準再投入製作新的歌唱類選拔節目;尚未開播的節目將推遲播出,合理安排,避開暑期播出高峰;已開播的節目將調整播出時間,錯時安排播出,避免同類節目扎堆播出。

在宣布上述規定當天,中共報紙《光明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抨擊國內選秀節目的質量,並稱這些節目急需改革。

報導認為,儘管一些人支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最新舉動,但也有很多中國人表達了對調控的失望。

其他人認為,儘管出臺了新規,但電視臺還是會繼續像往常一樣行事。一名微博用戶給出了他的理由:「如果觀眾不喜歡選秀節目,收視率就會下降。如果某個選秀節目的收視率下降,電視臺就會減少這類節目或是對選秀節目進行調整以吸引更多觀眾。要相信市場和觀眾本身。」

報導稱,從收視率來看,市場似乎歡迎這類選秀節目。當7月12日《中國好聲音》第二季首播時,微博上有555萬用戶討論這個節目。與此同時,有300萬社交媒體用戶在《快樂男聲》播出時討論這個節目。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相關焦點

  • 漢字節目異軍突起 動了歌唱電視節目的奶酪?
    歌舞選秀節目風頭正勁,為什麼會做這樣一檔史無前例的漢字節目?「唱歌選秀既然大家都在做,我為什麼還要去做呢?」馬東說,其實就是差異化的選擇,至於為什麼是寫漢字,因為漢字在中國人心裡有獨特的位置。    最初的靈感源於美國的拼字比賽。馬東注意到,拼字在美國具有悠久歷史,最會拼字的冠軍會受到總統接見,是一種巨大的榮譽。
  • 盤點中國近三十年的選秀節目(圖)
    今年是中國電視50年華誕,上海的綜藝節目也有20多年歷史,從開創綜藝節目先河的《大世界》,到堪稱中國最早選秀節目的《卡西歐家庭演唱大獎賽》,從首創明星擔任嘉賓主持的《今夜星辰》到首刮「快樂旋風」的《快樂大轉盤》、《智力大衝浪》等,「上海製造」的電視綜藝節目曾經一度在全國獨立潮頭。
  • 淺論農村公益類電視節目的社會效益【2】
    部分電視媒體為解決發展矛盾而尋求新的收視率增長點,從2000年開始通過參照模仿國外同行推出大眾選秀娛樂節目,《超級男聲》《超級女聲》《夢想中國》《我型我秀》《紅歌會英雄匯》《中國好聲音》等先後與觀眾見面。新興的電視節目取得了不錯收視率,一時間選秀娛樂節目多如過江之鯽。隨著選秀娛樂節目收視率爭奪日漸激烈,節目內容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觀眾對此類節目產生審美疲勞,收視率發展再次遇到瓶頸。
  • 舞蹈家黃豆豆:電視舞蹈選秀不必分舞種
    >   綜藝節目《中國好舞蹈》本月中旬登陸螢屏,該節目特約評論員、青年舞蹈家黃豆豆日前接受本報採訪。黃豆豆曾多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他還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中國8分鐘」裡進行過精彩表演。黃豆豆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達了他對電視舞蹈節目的看法。
  • 淺談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的融合與再生
    摘要:作為近年來新興的電視節目類型,文化類綜藝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綜藝效果迅速席捲電視收視市場。本文以央視頻道當下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系列節目為例,分析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以電視為承載媒介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所具有的新的時代語境,並分析其電視語言機制的融合與再生。
  • 中國電視節目坎城電視節受青睞
    新華社發(傑克·陳攝)  新華社法國坎城4月9日電綜述:中國電視節目坎城電視節受青睞  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韓茜  法國坎城春季電視節8日至11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坎城舉辦,近百家中國文化企業帶著近幾年拍攝的優秀電視劇、紀錄片及動畫片等參展,不少作品受到海外買家青睞。
  • 《全能星戰》打破歌唱類節目「講故事」模式
    《全能星戰》打破歌唱類節目「講故事」模式 記者 陳和生  就在暑期電視螢屏進入「唱歌模式」之際,江蘇衛視頗為低調地錄製《全能星戰》,最後一刻宣布加入暑期「唱歌季」,孫楠、陶喆、黃小琥、順子等參與對戰。
  • SMG新娛樂推出音樂選秀 《媽媽咪呀》被疑侵權
    網易娛樂8月2日報導 日前,關於SMG新娛樂一檔音樂類選秀節目《媽媽咪呀》名字是否涉及侵權的質疑,在網絡引發爭議,進而引爆輿論關於國內選秀類節目版權歸屬的爭議。隨著娛樂類節目日益豐富電視螢屏,對於節目自身是否擁有正規版權的探討也在日益加劇。
  • 實景秀成綜藝節目新熱點 職業秀迎來生機
    與國內電視螢屏被歌唱類選秀節目霸佔的情況不同的是,在電視業高度成熟的海外市場,節目類型明顯更加豐富。模特秀、廚師秀以及實景真人秀等多種模式的節目,讓海外的電視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  英國業內專家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則指出,中國的很多節目都像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這種現象在英美兩國是罕見的。
  • 為什麼各大選秀節目中很少有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
    近年通過選秀節目出名的歌手多是各個地方音樂學院,比如川音,沈音,武漢音樂學院等等學校的,很少見到有中央音樂學院的。但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應該是實力最強勁的,為什麼他們不通過參加選秀節目出名?1,央院和其它幾大音樂學院的差距,就是清北和普通大學的差距,所以央院的畢業生往往不太愁下家的問題,各地的樂團、合唱團、音樂院校還是有頗多就業機會的(當然很多人瞧不上也很正常),況且全校學生也不過2000多人,每年幾百人的隊伍對於偌大的中國還是消化的下的。
  • 解析臺灣選秀節目如何包裝明星:態度決定命運
    解析臺灣選秀節目如何包裝明星:態度決定命運   但事實上,大陸的選秀節目近年來百花齊放,更多的小夥伴在風頭無二之後便銷聲匿跡。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大陸時下藝人挖掘之後,品牌包裝上的缺失和後續無力。  相反,臺灣的選秀節目播出的時候雖然排場比大陸小很多,卻在後續的「造星」運動中更下力氣。其中一顆「星星」蕭敬騰,更已成為大陸選秀節目中的導師。
  • 港媒:在中國,一檔電視歌唱大賽風靡全國
    香港《南華早報》1月8日文章,原題:展現歌劇演唱者和音樂劇演員的風採,中國電視才藝大賽「聲入人心」獲好評流行歌星與偶像靠邊站吧。在中國,一檔電視歌唱大賽風靡全國,而且激發了觀眾對歌劇和音樂劇的興趣。這檔名為《聲入人心》的節目由湖南電視臺和愛奇藝製作,目的是向更多觀眾介紹古典歌劇和當代音樂劇。選手鄭雲龍表示:「比起成熟的西方市場,中國音樂劇處於初期階段。一個主要問題是缺乏市場推廣。」「歌劇離人們的生活並不遠。在中國,要吸引觀眾觀看,本土化很重要,我們需要他們能理解的東西,能引起他們共鳴的東西。」另一名選手王凱說道。中國對西方音樂劇並不陌生,特別是在大城市。
  • 理論對話類電視節目的多維創新
    理論對話類電視節目對黨和國家的重大理論進行解讀和傳播,起到正確引導主流輿論的作用。在泛娛樂背景下,面臨行業內競爭和市場需求,提高節目可視性和傳播效果是理論對話類電視節目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以《馬克思是對的》為例,分析得出理論對話類電視節目的多維創新路徑。
  • 英漢雙語新聞閱讀:選秀節目風光不再
    一項市場調查表明,中國的電視選秀節目正在失去其對觀眾的吸引力。   調查顯示,新聞、電視劇和大型娛樂節目最受觀眾歡迎。   上海《新聞晚報》援引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話說「去年,選秀類節目的收視率最高,但現在它已失去了統治地位。」   選秀類節目因缺乏創意而遭到批評,湖南衛視的「超女」和「快男」基本上都是美國偶像的翻版。
  • 終於出現了,我想看到的選秀節目
    「welcome to the jungle」文/暈車車實話說,一直以來和大家聊了不少選秀節目。別說大家看著累,我看著也挺審美疲勞的。《創造101》節目前後引發的諸多爭議、以及大家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去看的《下一站傳奇》。談到這些節目,其實都偏離了本心。
  • 四六級考試作文預測必背話題:電視選秀節目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作文>正文四六級考試作文預測必背話題:電視選秀節目 2011-12-02 15:39 來源:
  • 綜藝節目名字頻頻撞車 「中國、夢」成取名熱詞
    註:統計節目為江蘇、東方、浙江等13家主流衛視,2011-2013年播出的綜藝節目。  實際上,伴隨著從去年就開始的電視綜藝節目井噴,很多節目都遭遇了「撞臉」事件。經統計,我們發現從去年夏天至今,「中國」「星」「夢」成為綜藝節目名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字眼,更有節目的名稱是這些熱門詞彙的排列組合,如《中國夢想秀》《中國最跳躍》《夢想星搭檔》等等。更為尷尬的是,據傳《中國星力量》和《中國夢之聲》在向總局報批時都申報了《中國偶像》這個名字,結果均被總局以「名稱不妥」為由駁回。  從如此高的重複度中,我們也不難讀出一些當下國內真人秀節目的特點。
  • 韓國選秀節目之sixteen
    無聊最大的消遣就是手機了,大家假期都刷了什麼節目,可以來嘮嘮。有好的節目可以推薦哦。最近我看了一部年代比較久遠的韓國選秀節目,sixteen,是JYP家為了選twice的成員出的節目。要說推薦,其實也是不建議的,一則時間比較久了,二則感覺裡面也沒有什麼亮點。
  • 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摘 要:目前,在我國電視螢屏上,書信文化類電視節目並不多見。僅有的《見字如面》和《信·中國》這兩檔書信類節目,既有語言表達功底深厚的明星進行朗讀,也有主持人及嘉賓進行書信背景及文化精神的解讀,兼具文化和藝術審美功能,廣受歡迎。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視音樂節目消費化傾向
    中國學者也指出,電視節目在自身的發展、演進、變化過程中不斷豐富,使得電視節目的類型、元素不斷增多,並呈現出日趨細化的發展趨勢。而在這一過程中,為滿足特定受眾欣賞習慣的音樂、娛樂類節目開始出現。「音樂和娛樂兩檔節目相互交融形成音樂娛樂節目,生活和娛樂節目融合為飲食娛樂節目,以旅遊為主題的節目升華為旅遊娛樂節目……使得節目的類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