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真的會抽光地下水,汙染環境嗎?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2020-12-23 騰訊網

其實,桉樹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木材,它的生長周期短,從種植到成材只需要5-7年的時間,可以滿足市場對木材的需求。

我們知道,普通的樹木生長周期非常長,大多數樹木需要10-20年才能成材。由於生長周期長,無法滿足我國對木材的需求,使得在過去人們不得不砍伐天然林。為了保護森林,也為了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我國加強了對天然林的保護,沒有相關文件杜絕砍伐天然林。

為了滿足我國日漸上漲的木材需求,也由於巨大的市場刺激,我國廣西各地掀起了桉樹種植熱,截止到如今,桉樹的種植面積比過去10年上漲了10倍,並且還在以每年200畝的速度增長。

據統計,我國廣西桉樹人工林面積達到了3000多畝,佔全國桉樹種植面積的一半,桉樹木材產量更是穩居全國第一。

而且,我國廣西地區的桉樹以全國千分之六的種植面積,生產了我國1/5的木材,廣西桉樹產值更是高達4470億元。可以說,桉樹不僅滿足了我國對木材的需求,還提高了當地的經濟生產效益,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然而有人認為,潛藏在桉樹巨大的經濟價值之外,卻是對當地環境的巨大破壞。那這是真的嗎?

桉樹會破壞環境嗎?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桉樹的認識並不足,認為桉樹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尤其是會破壞當地土壤,造成水位下降以及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又把桉樹稱之為「抽水機」,個別激進的地方也會把桉樹稱之為「缺德樹」。

但實際上,已經有研究表明,桉樹的生長用水和其他植被相差不大,比如:每合成一公升物質,松樹需要1000升水,相思樹需要800升,而桉樹需要510升。只是桉樹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其他樹種的生長速度較慢,在我們看來,桉樹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其實,土壤沙漠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不能都讓桉樹背鍋。

目前有一些林業專家的看法是,桉樹之所以會導致當地地下水位,以及土壤肥力下降,是因為人們刻意追求經濟效益,導致桉樹林種植密度高,以及超短期輪伐,不給當地土壤恢復的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桉樹有毒,而且它們存在的地方,其他植被很難存活。其實,一種物種為了獲得生存優勢,而壓抑另外的物種生存空間是它們的天性,這並不是它們的錯。

由此看來,桉樹對環境的危害,更多的是因為人們過於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當地的生態環境,並不是桉樹自身會破壞生態環境。

桉樹種植的過於密集,除了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之外,還會帶來第二個隱患:容易引發火災。

桉樹與火災

在我們的印象裡,植物都很怕火,這是因為植物無法像動物一樣移動,一旦遇到森林大火,容易被大火摧毀。

但實際上,植物中有一種另類,它們非常喜歡火,甚至會主動引來火,其中就包括桉樹。桉樹的葉子,枝幹上都含有大量的桉樹油,尤其是葉子,含量最高。桉樹油是一種非常容易揮發,且容易被點燃的物質,在正常情況下,這種物質會被揮發到大氣之中,如果當地桉樹種植數量較多,且過於密集,很可能會導致當地的大氣中充滿這種易燃物質。

如果此時恰巧遇到雷電天氣,或者是人為原因的火點,很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發生。在桉樹種植最多的澳大利亞地區就經常發生火災。

桉樹高大又枝葉繁茂,並且葉片容易被點燃,所以它們會加劇大火的蔓延,導致更大火災的發生。當大面積火災發生之後,許多植物因此而死亡,而此時給了桉樹一個絕佳繁盛時機。

桉樹的樹心深埋於枝幹中央,即使當地發生森林大火,也很少會傷及到它們的樹心,而只要樹心存活,它們就很快會從大火中復甦出來。去年年底澳大利亞地區森林大火之後,最先復甦的植物就是桉樹。

等到其他植被復甦時,桉樹已經佔領了大面積的高空領域,葉片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陽光,因此生長的更旺盛。而其他植被由於無法接受較多的陽光照射,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會死亡。

另外,桉樹的種子需要經過大火的煅燒之後才能生根發芽,而大多數植物種子則會在大火中被破壞生物活性,導致無法萌芽。

也就是說,每噹噹地發生一次森林大火,桉樹的生長狀態就會更繁盛一次;而桉樹越繁盛,當地越容易發生森林大火。

不過,只要合理種植桉樹,以上這些情況就不會發生。

相關焦點

  • 我國南方有很多的桉樹林,桉樹真的像有人說的那樣會汙染環境嗎?
    長期以來,關於桉樹是否是「有害樹種」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息過,有人說桉樹是「抽水機」、「抽肥機」、「斷子絕孫樹」,應該控制種植規模;還有人說桉樹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價值,應該大力推廣。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被稱「斷子絕孫樹」的桉樹,據說還有毒,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聞的時間長了人會暈倒,甚至產生幻覺,於是那些說桉樹是「壞樹」的流言就產生了,但是桉樹真的很壞嗎?,因為桉樹的氣味確實有毒,會讓人產生幻覺 考拉的主要食物是桉樹葉 桉樹的生命力強,在受到礦業汙染的土壤也能生存,是很多被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工礦區環境治理的先鋒軍,很多地區都用桉樹來「
  • 桉樹的價值有多大?對農村有什麼影響?這三點你要了解
    雖然桉樹的種植給當地人經濟收入增加不少,主要表現為增加一部分農民的勞動收入。如果你有能力大量承包山頭的種植的話,那你早就買房買車了。話說桉樹的經濟價值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但是在這些人收入提高的背景下,卻是對一些地區的生態發生改變,主要是把原來的野生環境變成只生長桉樹的人工林。可能很多人認為桉樹本身是抽水機,關於這個桉樹是抽水機我覺得比喻不恰當,植物都是需要水源的,只是多消耗一點而已。
  • 科學管理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寶雞市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
    科學管理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寶雞市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 時間:2020-09-03 15:55:57  來源:寶雞日報
  • 堅決打好地下水汙染防治戰
    我市多個部門聯合出臺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對於今後我市加強地下水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提升地下水汙染源頭防治和風險管控水平,實現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水是每天生活必需品,人們平時飲用的礦泉水就來自於深層地下水。近30年來,我國地下水的開採量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地下水的供給量已經佔到了全國總供水量的20%。
  • 廣東就桉樹危害在全省展開調查[組圖]
    廣東省林業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證實,桉樹的危害性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他們對此高度關注。一個月前雲浮市表態拒絕種植桉樹,是因為當地政府認為,桉樹會對缺水且土壤貧瘠的雲浮的生態產生很大影響。   到底桉樹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多大?
  • 治理地下水汙染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地下水汙染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僅給人類帶來病痛的折磨,更重要的是現在幾乎沒有治理的可能。
  • 基於保護健康和水環境的氯代烴類汙染場地地下水風險評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以華北某市搬遷化工廠址氯代烴類汙染場地為例,基於我國《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和美國RBCA(risk based corrective action)E2081導則開展場地地下水風險評估,提出基於風險的地下水修復策略。
  • 【地下水】圖說:地下水汙染及汙染途徑(有視頻)附142個相關的法律法規
    其汙染來源可能是地下水環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來的,它可能汙染承壓水或潛水。研究這一類型汙染的困難之處是難於查清越流具體的地點及地質部位。(四)徑流型其特點是,汙染物通過地下水徑流的形式進入含水層,即或者通過廢水處理井,或者通過巖溶發育的巨大巖溶通道,或者通過廢液地下儲存層的隔離層的破裂進入其它含水層。
  • 石油類汙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實例分析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廷克空軍基地的儲油罐汙染土壤與地下水的調查是場地有機汙染調查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它對石油烴在土層及地下水中的分布做了系統的調查,為治理提供了數據支持。國內在土壤與地下水汙染調查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國家環保總局於2002年開啟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項目,採用樣品採集送實驗室的傳統方法,對長三角和珠三角進行了土壤汙染程度調查評估 。
  • 桉樹的價值有多大?造成的生態危害你知道多少?農民需要了解
    文/濤聲依舊桉樹的價值有多大?造成的生態危害你知道多少?桉樹一種在很多地方都被禁止種植的樹,因為它帶來的價值非常的巨大,桉樹是一種可以快速成長的樹木,種植桉樹的人可以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快速獲得不菲的收入,而且桉樹本身的木材也可以用來製作一些傳統的注入複合板的材料。那麼桉樹為何在很多地方會被禁止種植呢?它到底有什麼危害呢?
  • 松樹,杉木,桉樹,為什麼桉樹能在廣西「異軍突起」
    1890年,駐義大利中國使領把桉樹引種到中國;十六年後的1906年,當法國傳教士在廣西龍州種下第一棵桉樹,原本只想觀賞綠樹而已,他做夢也想不到百餘年之後,桉樹竟然一躍成為廣西的當家樹種。廣西,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熱,雨量充沛,土地豐富,而且物種資源也非常豐富,完全可以種植松樹、杉木、相思、苦楝、香椿等本土樹種,而不應該選擇泊來之物——桉樹。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桉樹能夠在眾多樹種中「脫穎而出」呢?
  • 聽說 消毒會汙染我們的水環境?是真的嗎?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都使用84消毒液、酒精等對居家環境或衣物等進行消毒。同時,也有人擔憂,過度消毒導致大量消毒劑嚴重汙染地下水。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2月17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回應,如果家中沒有確診或疑似病人,保持日常清潔即可,一般不需要採取特別的消毒措施;持續1—3個月的消毒,會對地表水、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影響,但不至於嚴重汙染地下水。
  • 填埋場環境下HDPE膜老化特性及其對周邊地下水汙染風險的影響
    除此以外,通過襯墊的蒸汽擴散也將導致滲濾液中汙染組分尤其是有機組分通過土工膜滲漏並進入土壤和水生環境,進而對地下水 甚至是填埋場周圍居民產生危害。國內外諸多學者採用多種方式證實滲濾液及其組分的產生和洩露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
  • 桉樹究竟做了什麼?竟然被人們稱為「缺德的樹」
    生態環境慢慢地處於恢復之中。澳大利亞相關人員就對此次大火的原因展開了調查,調查發現澳大利亞大火除了地勢,乾燥的天氣之外,大火久久不能熄滅的主要原因就是有易燃植物桉樹的存在。桉樹它到底是什麼來歷呢?桉樹與考拉是怎樣的關係?桉樹又被稱為「尤加利樹」,屬於常綠高大喬木,只有少數是屬於小喬木。現存的種類很多,約有六百餘種。
  • 廣東:「霸道」桉樹吸走山泉水,喝乾蓄水池?
    廣州日報記者邵權達攝   ■白雲區東北部山區3萬村民飲水難   ■村民懷疑與企業、供水和生態都有關   位於廣州市鍾落潭鎮東北部山區的7個村(居委會),因為受山區地理環境條件限制,3萬多村民只能飲用山澗水和井水,水量不足,水質也不高。這些村莊為何會用水難?近日,記者深入這些偏遠村莊展開調查。
  • 追查陝蒙邊界地下水汙染元兇:沙地水鄉 煤下暗流
    生產暫停了,地表水汙染的元兇被處罰了,地下水汙染何來,是否因為當地是喀斯特地貌,如何長久保證更多村民的飲用水安全,仍是個謎。地表水汙染的一串罰單「一開始是想做一個普遍的、與環保相關的藝術項目,需要一個受汙染的水源,」堅果兄弟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道。
  • 山東濰坊現地下水汙染 水中有活蟲燒開後仍發臭
    經有資質部門檢測,被汙染的地下水糞大腸菌群指標超過國家標準的50多倍。該案事發地就是近日被曝深井排汙的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汙染源則被認定為濰坊樂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商品豬養殖場。3月7日,環保部下屬機構中華環保聯合會依照新修訂的民訴法向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公益訴狀,要求第三豬場立即停止汙染行為,並提出索賠700餘萬元,以用於環境汙染治理與修復。
  •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已成為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治理汙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滲透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術是汙染地下水修復的新興技術,具有治理效果好、造價低廉、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等特點,能夠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機氯化物、重金屬和無機離子等。
  • 「持之以恆」真的能獲得女生芳心嗎?網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水滴,只是單憑我們的直覺來看是不可能跟堅硬的石頭相抗衡的,但是水滴長年累月打在石頭上,終有一天會穿透石頭。同時王充的《論衡》中也曾說到:「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可見要想使河水結成冰塊,是不可能短期就做到的。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古人留下的智慧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持之以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