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靠搖號就夠了?錯!名校校長指出:要從五年級開始準備

2020-12-13 神奇麻麻木小暖

小學升初中,是孩子學習生涯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進重點初中還是普通初中,進重點班還是普通班,甚至會關係到3年之後,孩子是進高中還是中專,是進985、211還是普通高校。

在不少城市,很多牛娃在四年級就開始被重點初中進行第一輪的選拔籤約,更不要提五年級、六年級的殘酷競爭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五年級時被某大附中選走,六年級直接背著書包到初中部報到上課了。

於是,很多家長開始焦慮,我家孩子資質普通,並不優秀,那小升初怎麼辦,進不了重點初中,是不是就說明我家孩子的未來沒有希望了呢?

北京知名小學史家小學的終身名譽校長卓立校長指出:小升初,如果從六年級才開始準備,實際上已經晚了。當孩子進入五年級,父母和孩子就應該和孩子進入狀態,開始為兩年後的小升初做準備。

真正的牛娃鳳毛麟角,我們大部分的孩子都普通平凡。面對關鍵的小升初,家長要穩定心態,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和孩子一起從五年級準備起來,打一場漂亮仗。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提升學習力——從主動學習到用中學生思維思考

四年級的孩子太小能力達不到,而到六年級再開始提升學習力已經來不及,所以五年級是提升學習力最好的階段。

卓立校長指出:五年級的學生,要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力求甚解」,進而達到「融會貫通」。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如果五年級之前,孩子還沒有養成好習慣,那麼五年級一定要抓緊,必須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應對後面繁重的學習。

筆記本,錯題本一個都不能少,它將為孩子後面的複習鞏固提高效率;養成正確的學習順序,先複習再學習,最後預習,有不懂的問題當天必須搞清楚;一定要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同時要注意一定要跨學科閱讀,即積累豐富知識,又可以幫助孩子接觸多學科,建立知識結構,將知識融會貫通;

到了六年級後,孩子除了要在五年級學習力的基礎上,繼續貫徹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同時要開始養成中學生思維,也就是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強化自主學習的意識。

這樣既可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讓六年級的複習更有規劃性,還可以為初中繁重的學習任務做好準備。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優質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挑戰未來最有利的武器

一看到別人家孩子提前錄取,就慌了,每天強制孩子多學,狂考證;

將小升初當做了這兩年的唯一任務,一看見孩子玩,就氣得不得了;

小學五六年級,是孩子青春期的前期,孩子的自我認知開始越來越明顯,他們越來越希望可以自己安排時間,擁有一定得空間和自由,所以父母的無微不至,在他們的眼裡變成了一種「多餘」。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當青春期前期遇到小升初,不少家庭,一天到晚雞飛狗跳,所有人像一根緊繃的弦,一碰就斷。

我們一定要記住,不管孩子在那個階段,優質的親子關係一定是最基礎,特別是到這種關鍵期,親子關係往往能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和最終成績。

坦然面對孩子生理上的發育,理解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成長。不要奢望和孩子做朋友,但是要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這個時期,必須要做到和孩子多共情,和孩子互相換位思考,多角度看問題和理解對方。

家長可以有緊迫感,但是絕不能有焦慮感。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硬體準備要跟上

到小學五年級,有意參加學校選拔的孩子,要開始在整理自己的各項證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KEP/PET等考試證書、各種競賽的獲獎證書等等,有能力的孩子甚至可以在五年級的時候著手一些考試,做準備也是OK的。

家長要開始提前從各個渠道關注本學區的入學信息,重點中學的面試時間,整理符合孩子條件的學校信息,為孩子製作對應的簡歷。

六年級的家長再忙,也要多勻一份時間給孩子,幫助孩子準備資料,為孩子做好後勤工作,和老師做好溝通,讓孩子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最後的衝刺中。

和中考、高考相比,小升初似乎不那麼起眼,但卻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分叉口,怎麼走?走哪裡?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做好準備,做好選擇。

這套由卓立校長親自編寫的《小升初家長手冊》推薦給四年級以上孩子的家長。

卓校長擁有50餘年一線小學教育經驗,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北京市傑出校長、北京教育功勳人物,是兒童教育界當之無愧的資深專家。

這套書包含兩本,分別是《歡迎來到五年級》《歡迎來到六年級》。認真剖析了每年孩子和家長具體應該如何做好哪些工作,

卓校長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孩子心理、學習力、情感成長等多個方面入手,具體介紹了小升初的五個方面準備

1. 對小升初政策的全面了解和重點把握;2. 對小學階段需要達到的學習能力進行全面梳理;3.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前期,收穫優質親子關係和校園關係;4. 讓孩子為進入「中學生」狀態做好充分準備;5. 升入初中前各學科需達到的具體學習要求

提出了具體的對應方案,甚至對於每個學科,都給出了具體的學習方法,細緻到英語聽力如何提高,閱讀理解應該注意哪幾個要點......。

我家哥哥今年上五年級,我認真讀過之後,發現這本書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提到了很多我們很容易疏忽的地方。

這套書,不僅針對於家長,我們也可以把學習方法這部分給孩子看,幫助孩子提高學習力。

卓校長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10年前和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也是。」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推薦家有小升初學生的家長一定要購買一本,細細品讀,對孩子小升初做到心裡有數,幫助孩子平穩走過人生第一個十字路口。

相關焦點

  • 小升初變相擇優!搖號進名校已經「名存死亡」,小升初的入學方式你都掌握了嗎
    小升初採用搖號的方式,無需考試,更無需查看家庭背景,看起來實在是最為公平的一種義務教育階段生源分配方法。然而,細究之下你會發現,現在的成都小升初搖號制度,只能算是「看上去很美」而已,實際上有錢有背景的家庭,早已通過種種方式、手段提前拿到名校實驗班入場券,真正通過搖號進名校的人少之又少,就算僥倖進去,大部分也只能進名校普通班,而名校實驗班與普通班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
  • 重慶小升初啟動了,搖號能進名校嗎?
    重慶小升初啟動了,搖號能進名校嗎?原創事務君重慶事務所昨天5月7日的時假,重慶教委頒布了一個《關於規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在這個政策中,中心城區,即主城9區的民辦初中,尤其名校,招生計劃最受關注。01統計顯示,重慶2019年小學招生是34.04萬人,初中招生39.63萬人,共計73萬餘人。主城區小升初學生估計在15萬人左右。
  • 風起雲湧的小升初,低年級如何從現在開始準備
    目前的共識是,搖號只有第一和第二志願才起到作用,其他幾個形同虛設,列再多也只是心理安慰,因為好學校第一志願肯定就滿了;有的是撞大運,兩眼一摸黑,想那麼多幹嘛,大筆一揮就完事,也是灑脫之舉。2020年小升初如火如荼的戰局下,也映照出了人生百態。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成年人的世界無所謂對錯,心安就好。今年雖然DZ濤聲依舊,擇校之門敞開。
  • 小升初的搖號,公平,效率
    5月6日-5月8日是上海的小升初民辦報名搖號正式開始的日子。 五一長假期間,上海民辦華二初中在官微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以教育局通報批評,華二刪文道歉結束。
  • 小升初「搖號」被派到名校後,孩子心態崩了
    >從18年起四大公辦的搖號招生,到2020年真正開啟小升初「全民搖號」時代,考試分數不再作為小升初升學依據,中山學生和家長們一時真切地感受到了被搖號支配的恐懼。以往,名校通常有著比較嚴格的生源篩選機制,校內學生的差距一開始不會太大。如今,名校無法篩選生源了,一切全由搖號隨機決定。隨機的結果是,成績好的可能特別好,成績差的可能特別差,校內學生的成績在一開始便存在巨大差距。這種差距在學校分班考時會尤其明顯。
  • 2021小升初系列(五):公辦難,民辦熱!民辦搖號首年,都經歷了什麼?
    8月悄悄而至,轉眼暑假已經過半,僅剩的1個月時間裡,孩子準備好迎接新學期了嗎? 新學期的開始,預示著新一輪升學季也即將開鑼!回望今年的升學季,用「驚心動魄」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 民辦搖號的第一年,有什麼經驗值得借鑑?
  • 成都高新南區小小搖號明年將取消?小升初新變化速看
    為什麼小小搖號會加入高新4片,這也是近幾年高新區快速發展帶來的變化,2019年,高四片區單校劃片的七初錦城對應了五所小學,面臨巨大的收生壓力。錦城小學招收了6個班、錦暉小學招收了9個班、泡小天府招收了14個班、七初附小招收了8個班、芳草小學南區招收了4個班,共41個班。
  • 全面搖號後小升初該如何抉擇?---寫在拿到志達錄取通知書時
    2020年對於山西太原的小升初的家長們是痛苦的煎熬的難以抉擇的又很悲催的一年,特別是對一些學習成績還湊乎的孩子的家長。大部分孩子在4年級最晚5年級就開始報名參加機構補課班準備所謂名校的推薦名額,學習奧數參加所謂的測評考試或者參加各機構的金銀獎考試,在時間和金錢上花費都不扉,一般4年級/5年級各機構補課費在1萬/年,6年級在2萬左右,基本孩子周六一天都在機構的補課中度過(我家孩子基本上是周六早上7:20-19:20都在機構補課中,比考大學都累)。
  • 2020成都小升初搖號沒搖中?快看,這17所學校可補錄,千萬別錯過
    小升初民辦搖號已經結束,還沒挑到理想學校的家長不需要灰心,部分學校還有補錄名額,家長們可以直接去學校諮詢了解。學校引進了成綿名校的精英校長王春容擔任學校總校長,學校力爭三年出口碑。今年第一年開校招生,施工受疫情影響延期,第一屆學生據說先去實外借讀。認可成實外教學理念家長可以了解一下。
  • 西安小升初5月20號開始報名 給孩子選學校聽聽專家怎麼說
    按照民辦小升初日程安排,5月20日8時,學生可以開始網上報名了。在47所民辦招生學校中,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初中?不同類型的學生如何選擇學校?聽聽一些專業人士給出的真知灼見。  給孩子選學校前要對孩子正確定位  如何更好選擇學校?
  • 全搖號政策下,成都五年級家長該如何備戰小升初?
    今年小升初政策變化非常大,不僅讓今年的小升初家長有些措手不及,也打亂了不少低年級家長的計劃,平時也有不少四、五年級的家長諮詢該怎麼來準備小升初。說實話,今年的政策,的確是在民辦擇校這塊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從去年的情況來看,3、4、5月份是機構組織各種私下考試的時間點,家長們也都在各個群裡討論考試結果。
  • 小學五年級抽測成績對小升初究竟影響有多少?
    五年級提前進入「升學準備期」  前幾天,外地來京發展的陳先生真正領教了讓孩子在北京插班五年級的難度:即使有人介紹入學,但每所學校都要求孩子參加插班考試,而且語文、數學、英語成績均須在擬插班校的平均分之上。「沒辦法,五年級要全區抽測,我們不能因為插班生影響學校的總成績。」校長為難地說。
  • 小升初100%搖號普通小學的普通孩子搖上市級私立你上不上?
    現在正在經歷或者經歷過小升初的家長們大部分都是80後和75後,這代人對孩子的期望值相對老一輩高很多,「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孩子剛生下來就聽到頻率最多的詞,3歲前上早教班,幼兒園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一些的,幼兒園大班很多家長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學習完畢。小學為了學區片也要購買「老。破。
  • 關於小升初搖號政策的感悟
    首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情況:孩子現在五年級結束,暑假結束後六上。從三年級開始制定了要擇校,從大人到孩子全力準備,一步一步走來,克服重重困難,三年來心力交瘁,孩子雖有些許遺憾(他是足球校隊主力區優秀運動員,不能全力踢球),但總體目標堅定。雖然傳言很久但突然落實的搖號政策仍然讓我們如墜深淵……我沒有高層設計的高度,以我的拙見,教育公平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 過來人解讀2016成都小升初名校樹德光華
    樹德光華學校是成都小升初每年大搖號入學的名校之一,2016成都小升初關注「479」的家長,都會想要從各方面了解成都樹德光華學校,那麼看看小升初過來人們怎麼說吧。   【小升初入學途徑】   16林媽:樹德光華學校是成都小升大搖號的市直屬學校,小升初進去全靠運氣。
  • 民辦搖號、中考巨變,與多位滬上名校校長,一起解鎖如何擇校
    K12國際化學校研究為孩子圓夢一所最適合的學校關注2020年,民辦學校第一屆搖號已落幕,沒有面試,靠搖號錄取。面對搖號,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家庭,對於升學更加迷茫,以前還能預估孩子能面試上的學校有哪些,現在不知道哪個學校報多少人,也不知道自己孩子能不能被錄取。新搖號政策下,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學校?2021年,上海中考改革的三項改革即將全部實施,面對「新中考」的洶湧澎湃,誰又能心如止水?
  • 小升初都搖號了,還上啥補習班,提前學初中內容不是更好?
    小升初的全新洗牌2020年,是全國小升初全面採取新錄取方式的開局之年。這一年裡,小升初的關鍵詞就是「公民同招、民辦搖號」,這一政策的出臺,改變了進行了多少年的小升初考試選拔格局。如果能進名校還好,但是名校大家都想進,以前還能通過奧數、奧X等各種奧去拼,如果小學階段就瘋狂補習各種奧的話, 聰明點的孩子機會還能大一些,但是搖號就誰也說不準了。如果進了菜校,平時學校的上課估計就指望不上,家長的寶,可能都要押在補習班上,這一點在搖號的政策剛出臺時,就有不少老師、家長如此斷言。此外,一些家長可能也會轉變孩子在小學時的培養思路。
  • 民辦搖號、中考巨變,與包玉剛、萬科雙語等20+名校校長,一起解鎖如何擇校
    雖然上海的國際學校數量全國第一,但上海的爸媽仍然更偏愛那些有口碑的「老牌國際化學校」。據統計,過去的3年,滬上熱門國際化學校的報名錄取比例最高在18%,最低已跌到6%!2019年,平和雙語只招收180人,卻有近3000人報名。
  • 小升初,成績一般的學生搖號搖中名校,要不要去上?當然要去
    長沙地區小升初基本塵埃落定,班上有個成績中等的孩子搖中了青一(名校),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長這幾天開始不停的擔心部分家長認為名校的學生全都是牛娃,其實也不是這樣,尤其是現在這種搖號,意味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成績一般的不算是最差的。
  • 小升初全民搖號之後,民辦中學真的會沒落嗎?
    重慶前幾天公布了小升初搖號入學的政策,繼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之後成為了又一個改革的大城市,從宏觀來看國家政策的推進有利於提高公共效率,給「擇校熱」降溫,讓家長減少焦慮,讓孩子減輕負擔。01名校的基因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好的學校甚至成為名校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