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朋友不聽話,有一天,他死了。〞這是麥兜媽媽講故事時最愛說的一句話。
一提起麥兜這隻粉嘟嘟的豬模樣小朋友,不少成年人就會止不住地開心一笑。確實,這隻小豬如今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成為米老鼠一樣深入人心的卡通人物。為什麼在香港一隻普通而又有些悲哀的小豬會如此受歡迎?前不久,記者在香港採訪了麥兜的創作者麥家碧小姐,從而揭開了麥兜的身世之謎。
麥兜影響--反映了香港草根階層生活
麥兜的故事是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模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故事中的麥兜單純樂觀,資質平平卻有很多夢想。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麥兜生活中一個接一個的都是失敗,但他還是憑著正直善良創造了他美麗的世界。
麥兜的走紅令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對此麥太表示:〝可能是這隻迷糊又憨憨的豬仔麥兜和很多香港人都很相似吧。香港人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都是有錢人,其實很多人都住在非常擁擠的鴿籠般樓房裡,生活壓力很大。在香港有一種稱呼叫草根族,而麥兜就是這種草根族,他沒有輝煌的家族史,也沒有神奇的經歷,只是個比較平民的角色。然而他卻很樂觀,而且一直抱有理想,哪怕希望破滅過多少次也不氣餒。〞
麥太說:〝我開始創作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只是想通過麥兜把香港許多普通人的生活狀況表現出來,而現在看來麥兜的故事或許就是香港草根階層的銀幕投射,因此才會感染這麼多香港的觀眾。〞
麥兜誕生--當時麥太只是剛畢業大學生
在相繼推出了《麥兜故事》、《菠蘿油王子》後,第三集《麥兜武當》也正在秘密炮製,其創作班底麥家碧、謝立文和袁建滔,三人希望將《麥兜故事》、《菠蘿油王子》和《麥兜武當》拍成三部曲,進軍外地市場將港產動畫發揚光大。就像迪士尼只憑藉了一隻老鼠和一隻鴨子就打開了和世界動畫迷交往的大門一樣,麥家碧也只憑藉了一隻小豬麥兜就創造了無窮的價值。然而誰能想到,現在已是腰纏萬貫的麥家碧在創作麥兜時還只是個剛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在認識了現在的情侶麥爸謝立文之後,她才改寫了自己的履歷。
謝立文、麥家碧是香港漫畫界的夫妻搭檔,《麥兜故事》是他們1988年開始創作的《麥嘜》漫畫系列中一部分。麥太說:〝我那時還只是個很天真的學生,上學時我就喜歡畫小豬,一個暑假裡,我的好朋友看到我的畫後拉我去見了謝立文,我當時戰戰兢兢,現場畫了一下,沒想到就被選中了。那個暑假我幫謝立文所在的出版社畫了一些畫就又回去上學。經過那次合作後,他對我印象不錯。後來畢業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又去找謝立文,他就成了我的經理人。1992年,麥兜的弟弟麥嘜的漫畫在《小明周》等一些刊物上刊登後受到讀者喜愛,之後我又畫了麥兜,後來為了給麥兜找一些小朋友,我又畫了春田花花幼稚園,裡面有校長,還有一些小朋友,後來謝立文把麥兜寫成一個劇本,我來畫動畫,就有了電影《麥兜故事》。〞
麥兜成績--票房曾超過《千與千尋》
素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雖然電影業發達,但在原創動畫片領域卻十分欠缺,投資人的信心也不大,影院中多是日本、好萊塢的動畫作品。而《麥兜故事》的上映以及其續集所帶來的規模效應令香港觀眾和香港電影人揚眉吐氣,麥兜的影片可謂給了香港電影市場一個超級衝擊波。2002年聖誕期間,《麥兜故事》票房超過了宮崎峻的動畫片《千與千尋》;2002年4月,《麥兜故事》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項;在香港電影節頒獎典禮上,《麥兜故事》一舉奪得由世界各地影評人評審頒發的〝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影評人評價說,《麥兜故事》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氣息,同時具有世界共通性,傳遞出濃厚的時代信息,比起好萊塢式燒錢的三維動畫技術、日本式的奇幻,麥兜的地道本土原創形象更令中國觀眾喜歡。
雖然《麥兜故事》只有幾百萬的投資,沒有使用昂貴的3D技術,第二集《菠蘿油王子》也只有1000萬投資,但麥家碧表示,在好萊塢的三維動畫大作《怪物公司》和宮崎峻手工繪製的二維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面前,《麥兜故事》主創人員傾注的熱情和故事的感染力彌補了影片在其他方面的不足。
麥兜現狀--續集《菠蘿油王子》瞄準坎城
目前《麥兜》第二集《菠蘿油王子》已經在香港映畢,續集無論在創作和製作費方面都超過第一集,故事內容全新,連漫畫書也未出過,尤其是神秘的麥兜父親〝麥炳〞,在民意的要求下終於在續集現身並公開真正身份,原來他是〝菠蘿油王子〞,當年為了尋找迷失的王國,不惜拋棄溫暖的家庭,剩下麥太獨自撫養麥兜。由於《麥兜故事》去年票房成績不錯,很受外國片商注目,目前已有不少外地發行商斟洽此動畫的版權,《菠蘿油王子》也已向歐美各大影展報名,而坎城影展更是目標之一,希望為港產動畫發掘一條出路。
相關連結--麥兜副產品市場興旺
〝我名叫做麥兜兜,我阿媽叫麥太太……我最喜歡吃麻油雞,我最喜愛吃雞屁屁,一起吃雞一起來歌唱。〞在香港,如果聽到這樣的臺詞,人人都會知道,是那個麥兜來了。目前香港以麥兜為主角的麥嘜漫畫已經引進內地。麥兜讀物一直是香港的品牌讀物,內地時尚青年對它的熱愛來自它的手機鈴聲。在內地網站的卡通手機鈴聲排行榜上,有關麥兜主題曲的手機鈴聲點擊率、下載率高居榜首,譬如《我有個名叫麥兜兜》、《春田花花幼兒園主題歌》、《麥嘜唱ABC》、《大包整多兩籠》、《麥兜與豬腩肉》。而在香港,小豬麥兜的肉肉魅力更是橫跨音樂、圖書以及電影各大領域。
麥兜檔案
出生年月:1988年7月
性別:男
上過的幼兒園:春田花花幼兒園
夢想:當奧運冠軍,去馬爾地夫旅遊
性格:單純、憨厚、樂觀、與世無爭
麥兜語錄
大難不死,必有鍋粥。
臀結就是力量。
豬還有一豬兜。
肉不琢,不成餅。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霎時之蛋撻。
聞雞起筷!
麥兜·麥嘜大事記
1990~1993年香港《小明周》連載麥嘜漫畫
1992年推出第一本書《麥嘜成年人童苑》
1993~1995年《星期日周報》的夾帶黃巴士YellowBus周刊連載麥嘜漫畫
1994~1996年《香港經濟日報》連載麥嘜漫畫
1995年推出麥嘜個人電腦
1996年黃巴士YellowBus周刊獨立發行
1997年香港的電視臺開始播放麥嘜卡通
2001年推出電影卡通《麥兜故事》,同時書籍出版
至今為止,已推出過23本麥嘜系列故事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