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故事》:我只想假裝做一隻快樂的豬

2021-01-08 八卦小狐狸ing

麥兜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你沒看過麥兜故事,但你一定見過他的形象。

如下圖:

過去,有人問我一個老掉牙問題,一個痛苦的人和一隻快樂的豬給你機會選擇,你會選哪個?

我不假思索地答,當然是痛苦的人了。豬再怎麼快樂,結局都只會是等死。

可她說,只有沒真正經歷過痛苦的人,才會選擇做人,如果有後悔藥,我寧做當一隻待宰的豬。

我不知道她是否有放大她的痛苦,過了多年以後,再看這部電影,再回味麥兜故事,我便意外的理解她當初的言外之意。

有的人得不到,有的事成不了,有的人忘不掉。還不如當頭豬呢。

麥兜故事算是香港動畫電影的佼佼者,通過對人類形象的卡通文藝化,來論述人生哲學,實屬精品。

小時候看只覺得搞笑,大了以後才明白。

下面這個網友所寫的電影臺詞是有多心酸多深刻。這個故事,真的,一點也不好笑。

每個人都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強大自己。

如同動畫片裡的麥兜,出生普通單親家庭。過著簡單的生活。

在簡單生活裡同樣少不了欲望。哪怕是一個乞丐,他也會無休止地盼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

動畫中對這一望子成龍的怪圈思維,也不乏用奧運會冠軍的慄子來達到諷刺目的。

為了冠軍,為了名利,為了父母,我們都要參奧運拿冠軍。

小時候看到這裡,只會為他們奮鬥的傻樣,失敗的囧樣,捧腹大笑。

長大了看到這裡,臉上的太陽穴不停地抽動,眼神空洞,笑不出來。

還有麥太太在給麥兜講故事時,編造的謊言。

如:從前有個小朋友撒謊,第二天他死了。

又如:從前有個小朋友很用功地念書,長大之後發了大財。

誰的小時候沒有聽過呢,那是媽媽的謊言,那是為了讓你往正確方向引導的箴言。

那些謊言,現在想來,好笑又感動。

還有這幅圖片上母子倆手中的火雞。

味蕾滿足的短暫幸福感背後,隱匿著的是沉重的負擔。

那種得到以後的失落,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欲望的海洋,豈止是一隻吃不完的火雞,說扔掉就能扔得掉?

最可怕的不是生來的坎坷,最難耐的不是註定的窮困。

而是努力之後的失敗,富貴之後的潦倒,得到之後的厭棄。

長大了心老了,你會相信我說的,做一隻快樂豬,真好過傷心人。

相關焦點

  • 電影點評《麥兜故事》:我們曾經都是麥兜,是那一隻很有哲學的豬
    準備看麥兜的心情是和喜劇之王一樣的,結果也一樣,甚至連過程都一樣:笑聲成直線下降,到了最後,差點感動地哭出來,童年時的媽媽也是如此,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我的管教異常嚴格。媽媽說,在我還沒讀小學的時候,她就帶著我被一本《看圖學古詩》,媽媽說,我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天背一首,後來發現我記憶力非常好,就開始一天背兩首。在麥兜的小世界裡,什麼困難都沒有大過一個麵包,蓮蓉包,菠蘿包,叉燒包,大包,小籠包……大不了就一口吃掉,就算是有吃了半個月都吃不完的火雞一樣的,不行就丟掉算了。麥兜悟出來的所謂哲學想法在他的小腦袋裡也就出現過兩次,單純地在他的世界裡。
  • 電影賞析:《麥兜故事》我不像麥兜般善良,卻有幸擁有麥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了去馬代的打算,但第一次知道馬代,的確是小時候看麥兜故事看來的。一直以為麥兜去過馬代,今日回看,原來是麥太一個美好的謊言。今年高三畢業,我也如願以償地和我的媽媽一起去馬代啦,真的很美,很捨不得走。說完了我與這部電影的相關,還是著重回到電影內容吧。作為一個去過香港的廣州人,在如此港味十足的電影裡可以說是相當之有代入感和畫面感了。
  • 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
    《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首部電影。它講述的是住在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麥兜是一隻單純樂觀的小豬,他有一個單親媽媽:麥太。在麥兜出生前,麥太躺在產床上看到一隻橘紅色的塑料臉盆從天而降,臉盆無端端飄來總有原由,媽媽麥太單純地想到「好運臨盆」的話,並許下願望:「保佑我的孩子像周潤發、梁朝偉……」。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就算不聰明不帥,也沒關係,只要福星高照,遇事都能逢兇化吉就好了。在父母的心裡,孩子的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麥家碧:我「生」麥兜時剛畢業
    這是麥兜媽媽講故事時最愛說的一句話。  一提起麥兜這隻粉嘟嘟的豬模樣小朋友,不少成年人就會止不住地開心一笑。確實,這隻小豬如今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成為米老鼠一樣深入人心的卡通人物。為什麼在香港一隻普通而又有些悲哀的小豬會如此受歡迎?前不久,記者在香港採訪了麥兜的創作者麥家碧小姐,從而揭開了麥兜的身世之謎。
  • 最具親和力——麥兜
    麥兜單純樂觀,資質平平,卻有很多夢想。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個接一個,都是失敗,但麥兜還是憑他正直善良的「死蠢」創造了他美麗的世界。麥兜或許傻,或許笨,或許慢,在人生的追求中屢屢嘗試屢屢失敗,但他卻把生命過得自自然然,象在做一件簡單的事。許多朋友,都比較喜歡麥兜,就是因為他不完美,象我們每一個人。他的希望,讓人看了喜悅,他的失望,讓人感同身受。
  • 香港製造:一隻好豬
    愚蠢是提升生命的一種力量蜘蛛夏洛特在它的網上織出「一隻好豬」拯救了小豬威爾伯的生命,牧師對信徒說:「人們必須時時準備驚奇的發生。」多年前,謝立文和麥加碧夫婦共同創作了富有香港特色的麥嘜漫畫系列,主角是兩隻性格迥異的小豬麥嘜和麥兜,搞笑、詩意與市井氣息並存,謝立文的文字曾經觸及許多人心底,麥家碧畫出的卡通豬讓許多香港人頗為著迷。近年來麥嘜的漫畫作品減少,但周邊產品卻不斷推出。儘管有人說麥嘜已死,然而經過多年等待,《麥兜故事》終於出現了。
  • 資料:春田花花幼兒園小朋友麥兜的檔案
    「麥兜麥嘜系列」叢書敘述了兩隻快樂小豬的生活故事。最初在香港的兒童雜誌上刊載,後來卻逐漸在院校以及知識界流行起來,成為一種時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歡麥兜兒、麥嘜。他們都被麥兜兒、麥嘜那種既深奧又幼稚,既憂鬱又樂觀的故事所感染,也觸發了各自不同的想像。  在流行文化中,麥兜兒麥嘜漫畫已在香港暢銷了十幾年,並已陸陸續續出版了數十本。
  • 專訪麥家碧:不愛看好萊塢動畫 我和麥兜很像
    「是為了讓內地的觀眾接受麥兜嗎?」麥家碧點頭,又搖頭:「其實故事是好幾年前就定下來的,我想畫的就是香港普通人的生活,現在香港和內地結合越來越緊密,所以才會有麥兜學武術,麥太來內地做生意。」麥兜就是我自己麥兜的「媽媽」麥家碧並不像小豬麥兜那樣圓潤,瘦,白,而且總帶著大圍巾,說話細聲細氣,普通話不大靈光。
  • 影視鑑賞;《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生活努力又美好!
    《麥兜故事》裡的小麥兜,看起來更像一個活脫脫的普通孩子,他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沉沉浮浮著。小小的麥兜,代表著一種奇妙的樂觀,我們不必再嫉妒阿甘的那一句關於巧克力的經典臺詞,麥媽為我們創造的紙包雞包紙包雞是關於如何活著的最好詮釋。《麥兜故事》裡滿溢著的,是小市民的奮鬥和無奈。
  • 成年人看麥兜,搞笑後的心酸,一起再回味
    第一次看麥兜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只是單單地在看一隻又蠢萌又可愛的小豬,可是看我和我媽媽之間的日常的時候才知道,麥兜的媽媽,那個溫柔又搞笑的麥太去世了,從此以後媽媽的形象都是在麥兜的回憶中才會出現的,瞬間感覺淚目。在麥兜的心中媽媽是最完美的那一個人。
  • 《麥兜故事》的原聲音樂都是誰做的?
    《麥兜故事》的原聲音樂都是誰做的?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首部電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原聲音樂的出處和製作人吧!弗朗茨·舒伯特主題曲出處弗朗茨·舒伯特,日耳曼人,1797年1月31日出生於維也納,奧地利作曲家、音樂家。
  • 麥兜今天25歲,我才剛剛看懂他的故事|原創
    麥太希望兒子能像周潤發、梁朝偉那麼帥,聰明伶俐,吉星高照 / 《麥兜故事》膠盆「噗通」落地,麥兜出生。像是命運開了一個玩笑,麥兜這隻小豬,資質平平,不高不帥不聰明,甚至還有些反應遲鈍。可就是這個有點先天不足的麥兜,憑著自己真摯善良的「蠢」,在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麥兜故事裡,創造著自己天真的快樂。
  • 想當年|我們喜歡麥兜,因為他足夠平凡,足夠香港
    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麥兜時,我還是個小朋友。轉眼間,這個系列已經走到了第七部。最近看了新片的劇情莫名有幾分悵然,想不到當年那個張口閉口「歐安屈」的小豬,如今也要打怪獸拯救世界了。《麥兜故事》海報不知有多少觀眾和我一樣,因為一隻港產呆萌小粉豬的形象,抱著看兒童電影的心情踏進電影院看第一部《麥兜故事》,最後硬生生被虐出一身內傷。從某種程度上說,麥兜系列從來不是拍給小朋友看的,而是城市中焦灼生活的成年人。畢竟這隻小豬稚嫩的視角裡,儘是香港城裡堅硬而粗糲的現實。
  • 《麥兜》:最雅的古典樂+最市井的歌詞 麥兜系列出到第七部
    ­  第一部《麥兜故事》經典臺詞­  第一部《麥兜故事》的開頭,麥太為了讓麥兜有好的胎教,參加了大學試驗,希望它能聽點莫扎特,誰知道麥兜被安排到對照組,聽的都是市井小調。­  接著出現《麥兜與雞》主題曲,改編自舒伯特的《音樂瞬間》,但歌詞不能更接地氣:「我個名叫麥兜兜,我阿媽叫麥太太,我最喜愛吃麥甩咯,一起吃雞一起在歌唱。
  • 麥兜故事:有些事情沒有就是沒有,但粗壯的小腿總是要先練好的~
    最近因為一句戳心的話又去看了一遍《麥兜的故事》,其實記憶麥兜系列的影片已經串的差不多了,想起的鏡頭可能發生在《麥兜響噹噹裡》也有可能是《春田花花同學會》……但你說結尾有個穿著看起來像囚服一樣睡衣的男子,好的,那絕對是《麥兜故事》,至少在我印象裡,那個向遠方遊的男子最後又遊回來的時候
  • 影視點評:《麥兜故事》想給他一碗魚丸粗面
    如果有人說動畫是屬於兒童世界裡特有的產物的話,我寧願不把《麥兜故事》當作動畫。然而,帶著笑開始看,看完了卻怎麼也笑不起來,我知道這不僅僅屬於動畫故事。一個簡單的人,從擁有著很多夢想,擁有一個能背負起整個世界的母親,麥兜說,我愛媽媽。或者在他的心裡,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如果永遠不長大。
  • 《麥兜故事》關於麥兜的成長,你看懂了嗎?
    麥兜這一部動畫,很多人都說很感人,很溫馨。麥兜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它的一生很像普通人的一生,可能努力不會成功,不會有意義,但是為了守護一些人,守護自己就夠了。麥兜還沒有出生的時候,麥兜的媽媽就希望他能夠是個十分帥氣的孩子,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希望麥兜不帥沒關係,只要能遇到事情平安無事就好了。麥兜和朋友一起去店裡面吃飯,麥兜點了一碗魚丸粗面,老闆說沒有,但是麥兜一直在點魚丸粗面,他不明白為什麼沒有的東西還要開店呢?
  • 成人童話|麥兜的故事
    麥兜系列的動畫,我一直認為是拍給大人看的。孩子在裡面看到的不過是那些五彩斑斕的二維平面。而在成年人的眼裡,儘是自己那些熟悉平凡,卻又帶著點心酸的影子。,一直都是麥兜的忠實粉絲,她曾經和我說過,2012年暑假,麥兜第五部作品《麥兜噹噹伴我心》上映的時候,她一個人跑到電影院裡看。
  • 麥兜和他的香港
    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       從2001年《麥兜故事》到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麥兜系列電影已經推出六部。來自香港的小豬麥兜發過夢、學過太極拳、與華仔同臺演出過。這一誕生於香港本土,後來北上的系列電影,兜兜轉轉後又回到故事的起點。
  • 豬年的形象被小豬佩奇佔據,你是否記得中國有一隻更可愛卡通豬?
    讓大家很費解的是,這個長的像吹風機一樣的豬為什麼會這麼火。不是一般的火,整個微博、抖音、朋友圈,影視都是她的天下。作為中國香港的卡通形象麥兜,麥兜作為香港動漫的卡通人物,很多年前就火遍大江南北了。與小豬佩奇比較,麥兜很明顯要可愛許多。為什麼在中國春節沒有火爆網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