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點評《麥兜故事》:我們曾經都是麥兜,是那一隻很有哲學的豬

2021-01-08 網秀生活

準備看麥兜的心情是和喜劇之王一樣的,結果也一樣,甚至連過程都一樣:笑聲成直線下降,到了最後,差點感動地哭出來,童年時的媽媽也是如此,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我的管教異常嚴格。媽媽說,在我還沒讀小學的時候,她就帶著我被一本《看圖學古詩》,媽媽說,我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天背一首,後來發現我記憶力非常好,就開始一天背兩首。

在麥兜的小世界裡,什麼困難都沒有大過一個麵包,蓮蓉包,菠蘿包,叉燒包,大包,小籠包……大不了就一口吃掉,就算是有吃了半個月都吃不完的火雞一樣的,不行就丟掉算了。麥兜悟出來的所謂哲學想法在他的小腦袋裡也就出現過兩次,單純地在他的世界裡。當然麥兜還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頓悟人生,但是頓悟之後,你依然是你。

「拿著個包,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事,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沒有魚蛋沒有粗面沒有去馬爾地夫沒有奧運獎牌沒有張寶仔寶藏,而張寶仔,也沒有咬過那個包。原來蠢,並不那麼好笑。蠢會失敗,會失望。失望,並不那麼好笑。小時候構建的世界,真的和現在很不同。最小時候,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我的思想很淳樸,也異乎尋常地高傲,喜歡山水和靜寂,喜歡萬籟俱寂,喜歡真正的乾淨。

麥母望子成龍的送他去拜師學習那個叫作「搶包山」的高超絕學,當媽媽得知那真的已是「絕」學時,徹夜難眠,翻閱著英文字典給奧委會主席寫信建議增加這項運動為比賽正式項目。只是最初本真的追逐:愛吃火鍋。這是純真,是你我都曾在那個年紀走過的種種甜蜜的意念,可能你是開一家糖果店而他是有吃不盡的冰淇淋…那時的我們都和麥兜如此相像,因為我們單純率真清透無遮攔。

我們努力、努力,證明我們愛媽媽。這沒有什麼不好,不要抱怨。我們自己的路還有很長時間可以走,而媽媽,能夠全心而又甘心地把一切奉獻給我們的之間,其實已經不多了。因為我們,她們會老得很快的。麥兜在媽媽火化的時候想的是「我很後悔要媽媽扔了那塊火雞」。「付出過了就不會後悔」,這只是自我安慰而已。沒人會記得失敗者們付出的汗水,因為全世界的閃光燈都聚焦在那唯一的成功者身上;沒人會記得自己曾經努力的日日夜夜,如果沒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簡簡單單,慢慢說話,慢慢做事。我知道這些沒有故事情節的片段,沒有深度的動畫片其實還是會伴隨我們一生。我們一直都會期待,雖然偶爾還是會失望,但是希望總是有的,所以期待也總是有的。我們都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的明天更美,可是,我們這麼做是為了自己,不是任何別的人,靠別人的眼光來判斷自己的生活,未免太過愚蠢。

人們總是能在麥兜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父母的期望和無私的愛,生活的無奈,這也是這個系列的電影感動了無數的觀眾。雖然你的身體會長得粗壯如豬,但不一定有力氣,雖然最終你的腳瓜也會像麥兜師傅一樣粗,卻沒能力支撐一身的負資產。媽媽最終也會離開麥兜,燒她的那天,空氣裡瀰漫著打折火雞的味道,讓麥兜感到親切。於是他想,只要海水打在腳瓜上的感覺很好,就可讓自己快樂起來嘛。

相關焦點

  • 《麥兜故事》:我只想假裝做一隻快樂的豬
    麥兜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你沒看過麥兜故事,但你一定見過他的形象。如下圖:過去,有人問我一個老掉牙問題,一個痛苦的人和一隻快樂的豬給你機會選擇,你會選哪個?我不假思索地答,當然是痛苦的人了。豬再怎麼快樂,結局都只會是等死。
  • 電影賞析:《麥兜故事》我不像麥兜般善良,卻有幸擁有麥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了去馬代的打算,但第一次知道馬代,的確是小時候看麥兜故事看來的。一直以為麥兜去過馬代,今日回看,原來是麥太一個美好的謊言。今年高三畢業,我也如願以償地和我的媽媽一起去馬代啦,真的很美,很捨不得走。說完了我與這部電影的相關,還是著重回到電影內容吧。作為一個去過香港的廣州人,在如此港味十足的電影裡可以說是相當之有代入感和畫面感了。
  • 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
    《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首部電影。它講述的是住在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麥兜是一隻單純樂觀的小豬,他有一個單親媽媽:麥太。在麥兜出生前,麥太躺在產床上看到一隻橘紅色的塑料臉盆從天而降,臉盆無端端飄來總有原由,媽媽麥太單純地想到「好運臨盆」的話,並許下願望:「保佑我的孩子像周潤發、梁朝偉……」。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就算不聰明不帥,也沒關係,只要福星高照,遇事都能逢兇化吉就好了。在父母的心裡,孩子的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催淚彈來襲,麥兜哲學暖心放送,為什麼這隻小豬這麼戳人淚點
    在這個好片雲集的史上最強四月,怎麼用荷包裡有限的錢看更多更值得看的電影,成了小編絞盡腦汁思考的問題。不過,有一部電影是小編不管怎麼計劃都繞不看的必看好片,那就是時隔五年在大陸重映的催淚動畫——《麥兜:我和媽媽》。
  • 最具親和力——麥兜
    麥兜單純樂觀,資質平平,卻有很多夢想。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個接一個,都是失敗,但麥兜還是憑他正直善良的「死蠢」創造了他美麗的世界。麥兜或許傻,或許笨,或許慢,在人生的追求中屢屢嘗試屢屢失敗,但他卻把生命過得自自然然,象在做一件簡單的事。許多朋友,都比較喜歡麥兜,就是因為他不完美,象我們每一個人。他的希望,讓人看了喜悅,他的失望,讓人感同身受。
  • 《麥兜》:最雅的古典樂+最市井的歌詞 麥兜系列出到第七部
    ­  對一個系列來說,七是很可怕的數字,連伏地魔的魂器都不能超過七個,更何況電影的續集,很多續作甚至在第二、第三部就已經顯出疲態。­  但麥兜,竟然晃晃悠悠、不緊不慢地,把它和麥太的故事講了一個又一個,還不使人感到膩味。麥兜系列票房有高有低,口碑有好有壞,但都維持著基本水準,大部分是佳作,除了故事本身的魅力,恐怕也離不開它的配樂。
  • 想當年|我們喜歡麥兜,因為他足夠平凡,足夠香港
    《麥兜故事》海報不知有多少觀眾和我一樣,因為一隻港產呆萌小粉豬的形象,抱著看兒童電影的心情踏進電影院看第一部《麥兜故事》,最後硬生生被虐出一身內傷。從某種程度上說,麥兜系列從來不是拍給小朋友看的,而是城市中焦灼生活的成年人。畢竟這隻小豬稚嫩的視角裡,儘是香港城裡堅硬而粗糲的現實。
  • 影視鑑賞;《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生活努力又美好!
    《麥兜故事》裡的小麥兜,看起來更像一個活脫脫的普通孩子,他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沉沉浮浮著。小小的麥兜,代表著一種奇妙的樂觀,我們不必再嫉妒阿甘的那一句關於巧克力的經典臺詞,麥媽為我們創造的紙包雞包紙包雞是關於如何活著的最好詮釋。《麥兜故事》裡滿溢著的,是小市民的奮鬥和無奈。
  • 麥家碧:我「生」麥兜時剛畢業
    〝從前,有個小朋友不聽話,有一天,他死了。〞這是麥兜媽媽講故事時最愛說的一句話。  一提起麥兜這隻粉嘟嘟的豬模樣小朋友,不少成年人就會止不住地開心一笑。確實,這隻小豬如今已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成為米老鼠一樣深入人心的卡通人物。為什麼在香港一隻普通而又有些悲哀的小豬會如此受歡迎?前不久,記者在香港採訪了麥兜的創作者麥家碧小姐,從而揭開了麥兜的身世之謎。
  • 電影「麥兜系列」和香港文化:粉色的小豬如此的可愛
    (文:捉風捕影)不同於日漫的天馬行空與美漫的精緻,國漫長期以來都被貼著低齡化的標籤,沒有成系統的、規模化的動漫形象,甚至很多人一提起國漫就唏噓不已。但是,在香港,有一隻可愛的粉色小豬,雖然形象低幼化,卻能夠獲得各年齡段觀眾的喜愛,並且形成系列大電影。
  • 麥兜和他的香港
    麥兜和他的表弟麥嘜早在1988年就問世。最先問世的《麥嘜》系列,主角是一隻可愛的小豬麥嘜。香港俗語裡稱傻傻笨笨的人為「豬嘜」。然而麥嘜並不傻笨,他精明能幹,中英雙語流利,生活富足瀟灑。最初的故事以麥嘜的日常生活為主。之後慢慢轉入它所上的春田花花幼稚園,麥嘜逐漸淡出,麥兜轉而成為故事的主角。
  • 成人童話|麥兜的故事
    ,一直都是麥兜的忠實粉絲,她曾經和我說過,2012年暑假,麥兜第五部作品《麥兜噹噹伴我心》上映的時候,她一個人跑到電影院裡看。這些插曲基本都是改編自著名的交響曲,比如有莫扎特的小夜曲,約翰•帕赫貝爾的卡農,孟德爾頌的On wings of song等。通過音樂人的改編,讓孩子們用童稚般的聲音演繹出來,倒也另有一番韻味。
  • 成年人看麥兜,搞笑後的心酸,一起再回味
    第一次看麥兜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只是單單地在看一隻又蠢萌又可愛的小豬,可是看我和我媽媽之間的日常的時候才知道,麥兜的媽媽,那個溫柔又搞笑的麥太去世了,從此以後媽媽的形象都是在麥兜的回憶中才會出現的,瞬間感覺淚目。在麥兜的心中媽媽是最完美的那一個人。
  • 《麥兜響噹噹》:麥兜的成長充滿殘酷
    世界上幾乎所有卡通形象都是虛擬的、美好的、不諳世事的,但原本在大角咀的麥兜卻要背上行囊北上武漢,為了生活習得一技傍身。如果史努比開始投簡歷找工作,那一定是刻意的黑色幽默,而在麥兜身上,一切行為因為「草根」二字而變得合情合理,如果不是成人寓言的話,黑色幽默又怎會變得如此理所當然?
  • 麥兜和他的香港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麥兜和他的表弟麥嘜早在1988年就問世。最先問世的《麥嘜》系列,主角是一隻可愛的小豬麥嘜。香港俗語裡稱傻傻笨笨的人為「豬嘜」。然而麥嘜並不傻笨,他精明能幹,中英雙語流利,生活富足瀟灑。最初的故事以麥嘜的日常生活為主。之後慢慢轉入它所上的春田花花幼稚園,麥嘜逐漸淡出,麥兜轉而成為故事的主角。
  • 春田花花幼稚園的麥兜小朋友今年25歲了
    他的世界大概也跟電影裡一樣,從色彩繽紛的動畫場景,變成了鋼筋水泥的現實畫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從軟綿綿的變成硬邦邦的。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演員黃子華說過,我們普通人通常都是不夠幸運的人,但只是不夠,卻不是沒有,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忽然覺得,這次應該輪到我走運了。
  • 《麥兜故事》關於麥兜的成長,你看懂了嗎?
    麥兜這一部動畫,很多人都說很感人,很溫馨。麥兜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它的一生很像普通人的一生,可能努力不會成功,不會有意義,但是為了守護一些人,守護自己就夠了。後來老師在課上點名,問全班的孩子們說還有誰的名字沒有被點到,小朋友們都說是麥兜的名字沒有別點到,於是老師就喊麥兜的名字,但是麥兜在玩著手中的橡皮,沒有回應她,但在它自己的心裡想著說它總覺得有人在叫它。
  • 影視點評:《麥兜故事》想給他一碗魚丸粗面
    《麥兜故事》上映後帶來的轟動,令香港觀眾和香港電影人看到了香港動畫電影的前景,沒有好萊塢式的三維動畫技術,也沒有日本人的詭異想像,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故事便令觀眾齊聲叫好,這其中一定得感謝謝立文、麥家碧夫婦的用心創作。麥兜兒時故事給成人帶來的只有回憶和喟嘆,麥兜變成負資產人士的故事,可謂一下切中香港草根族的命脈。
  • 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
    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香港人那種最本質的性情全部揉進了麥兜這部電影中,通過麥兜看到了整個香港一代人的奮鬥,失敗,努力和感傷。如果誰單純的只把這片當做喜劇來看那你就傻了。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氣息,同時具有世界共通性,傳遞著濃厚的時代信息。
  • 香港製造:一隻好豬
    多年前,謝立文和麥加碧夫婦共同創作了富有香港特色的麥嘜漫畫系列,主角是兩隻性格迥異的小豬麥嘜和麥兜,搞笑、詩意與市井氣息並存,謝立文的文字曾經觸及許多人心底,麥家碧畫出的卡通豬讓許多香港人頗為著迷。多年前,謝立文和麥加碧夫婦共同創作了富有香港特色的麥嘜漫畫系列,主角是兩隻性格迥異的小豬麥嘜和麥兜,搞笑、詩意與市井氣息並存,謝立文的文字曾經觸及許多人心底,麥家碧畫出的卡通豬讓許多香港人頗為著迷。近年來麥嘜的漫畫作品減少,但周邊產品卻不斷推出。儘管有人說麥嘜已死,然而經過多年等待,《麥兜故事》終於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