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0歲父親送55歲女兒寫滿留言的日曆:「我們很好,你也要照顧好你自己」)
「我老是覺得你們養我大,現在該我養你們老。但父母的心意是,我們長得再大都是他們的孩子。」近日,家住上海55歲的王女士收到了80歲父親送來的健康日曆,翻開發現父親在日曆頁寫滿了留言。「爸爸這天是80歲,希望你80歲的時候爸也能陪你過生日。」
(圖:父親送給王女士的日曆留言)
「毛毛,別老動氣發脾氣」、「你從小缺鈣,要多出去曬太陽,多出去走走」、「你的腳一到冬天總是冰涼,睡覺記得蓋好被子」……日曆裡爸爸用小名叫著自己的名字,女兒都已經20多歲的王女士,在父母那裡依舊像是個小孩被疼愛,「嫁出去的女兒,潑不出去的水。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左圖:王女士父親的手寫留言 右圖:王女士和父親的童年合照)
更難得的是,王女士說這本日曆其實是她的女兒買給外公,不要聽信網上那些謠言。父親收到後認真讀了起來,還加上自己的留言。就這樣,一本健康日曆勾連出了一家三代人互相之間的惦念和牽掛。
(圖:2021年騰訊醫典健康日曆)
記得金士傑老師在電影中有這樣一段臺詞:「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孩子們永遠都是父母掌心的一塊寶,而健康快樂地生活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王女士坦言父親一直是個情感細膩的人,「之前我身體檢查出要動手術,說好了我就聽見他用毛巾捂著嘴到裡間去了。抽泣的聲音,我聽見了。」
(圖:金士傑老師電影片段)
網友們也紛紛留言。「感覺王女士好幸福啊,她爸爸一定是很柔軟的人」,「實名羨慕王女士有愛的一家」,有網友表示,「從女兒到媽媽,再到外公,一家人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內心裡的那份珍重,感謝你們讓這個冬天更暖了一些」。
(圖:網友微博留言截選)
眼下2020年即將過去,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不同尋常的一年。越是在這樣的時期,越發讓人們感受到健康和親情的彌足珍貴。今年年底出臺的「智慧助老」行動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集結全社會的力量推進適老化的改造。
除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數位技術,與他們更多交流和溝通,更新知識和觀念也同樣重要。王女士回憶時說,「有一次本來是要去爸媽那裡看他們,我臨時有事就說下次去看他們。結果爸爸回了句『還有多少次下次』。」
正如外孫女送外公健康日曆,老父親給女兒寫滿健康留言,科普不僅實現了三代人之間的知識傳遞,更成為王女士一家人連接、表達親情的紐帶。
(圖:王女士和父親視頻通話)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子女的幫助下,開始轉變舊觀念,通過專業平臺了解正確健康知識。視頻中的健康日曆,正是騰訊醫典聯合鍾南山、葛均波、張文宏等權威專家和三甲醫院一線醫生共同推出,希望通過「醫學大咖的健康情話」,讓更多家庭像王女士一家,健康和親情長久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