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比例尺這一部分的學習安排在比例的後面,其中的知識既包括數與代數的知識,也涵蓋了空間圖形的認識,是特別典型的數形結合的單元。這個單元學生有了比和比例的學習基礎,真正在學習比例尺的時候,掌握情況還是比較不錯的。比例尺這個單元主要掌握比例尺的意義,求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還有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注意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對於學習比例尺這個單元是很有幫助的。#小升初數學#
填空題第2題:要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分為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這道題考察的是線段比例尺的意義。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60千米,在這裡一定要注意是表示或者代表,而不是等於,很多同學的表述說成等於了,這是不對的。
填空題第3題,這是一個放大的比例尺,也就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要大。無論是哪種比例尺,總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一定要轉化成相同的單位。那到底如何簡單記憶單位轉換呢,貝貝老師以前講過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毫米分米千米認識預習講解,我要在家好好學習
填空題第8題,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那比例尺一定了,就相當於比值一定了,圖上距離變大,實際距離也變大;圖上距離變小,實際距離也變小,所以比例尺一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成正比例。圖上距離等於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一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是乘積一定的關係,所以成反比例。
操作題部分實際難度不大,讓學生真正理解題目意思,做到數形結合,不僅會做,還要會畫。
解決問題第一題實際考察公式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一定要注意單位轉換,轉換成相同單位再做。
解決問題第6題難度稍微有點大,需要大家仔細思考一下。經測量可知百貨商場到農業銀行的圖上距離與農業銀行到圖書館圖上距離是相等的。1500+1000+1000=3500米=3.5千米因為不足1千米按1千米算,所以3.5千米≈4千米。超過3千米的部分是4-3=1千米,按照2元計算。3千米內的是按9元計算。(4-3)×2+9=1×2+9=11元。此題重點在於理解題意,方法多樣。
比例尺這個單元重點在於對公式的理解與記憶,本張試卷從填空、選擇、操作和解決問題這幾種題型,多種角度對本單元的主要進行了回顧和整理。只要學生認真分析題意,不難完成。還要注意長度單位之間的轉換,特別是千米和釐米之間的進率一定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