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2020-08-02 語文來了

文 陸九奇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著一整套的知識體系,它常常是在我們接受大量知識點的基礎上,不斷完成的。當我們抓住其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時,一切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對語文來說,這個知識體系足夠龐大——從所考查的內容去看,文言文、現代文、寫作、基礎知識等融為一爐,以近萬字的篇幅出現在高考學生的眼前。社會上不少人對此有一定的看法、爭議。

其實,與其去爭議高考語文是如何「讓15%的考生答不完題」,不如去看一看在一份試卷當中,命題者如何打散了知識要點,進行了內容重組,而在面對如此大的閱讀量的試卷中,我們如果以自身的知識體系去完成它,從而讓語文的學習不因高考而止步,讓自己受益一生。

這裡我以2020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為案例,來說一說我的觀點:我們如何在日常學習中抓住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從而更高效、更靠譜地去作答。

一、2020年江蘇高考語文卷簡析

從整張試卷的分值設定看,江蘇語文卷的分數是比較特別的,其常規部分有160分(作文70),附加題40分——附加題供文科生作答。

其次,基礎知識內容有清晰的體現,先體現在「語言文字運用」的設計上,又體現在文言名篇默寫等方面。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比如第一題中,要求考生依次填入運用得當的詞語(基本為成語),如「多難興邦」「不屈不撓」等;而在「名篇名句默寫」中,有8句古詩文需要默寫,涉及到春秋戰國、唐宋詩文和近代的魯迅詩歌等。後者的跨度相當大,要求我們在日常學習中,抓住大量的名篇佳作進行背誦,才能充分地應對這個難題。

但是,和閱讀、作文相比,基礎題只是語文卷的「開胃小菜」,從文言文閱讀開始,考生會感到閱讀的難度;而現代文閱讀本身雖然輕鬆,但分值高的題目並不容易回答精準;加上分值70分作文,以及附加題等內容,這對江蘇考生真的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實際上,如果沒有日常大量的積累和高強度的訓練,想比較輕鬆應對這張試卷是不可想像的,相信有的考生很可能答不完題。

二、語文的知識體系建立在3個維度之上:基礎知識、閱讀、作文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1吃透教材是永恆的道理

不少人對教材不很看重,覺得「學的不考、考的不學」,其實這是一種認識誤區。要想學好語文,不能忽略教材本身,它濃縮了語文知識體系的各項內容,其材料的選擇是精心的,板塊的設定是科學的。所以,我們必須吃透教材中的各種知識點,再向課外知識延伸、拓展。

  • 教材的編寫集中了語文學習的知識要點,給出的一份樣板式材料,吃透教材是學好語文的一個根本。
  • 教材自成體系,是語文知識體系的綜合與集中,學教材是為了生成語文能力,不是為了背誦多少東西。

教材是一種學習材料的匯總,但教材的規模是有限的,不能完全舒展和呈現更龐大的知識體系,必須融入大量的課外知識,通過閱讀來補充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生成語文能力。

2.反對課外閱讀便是背離語文的本質;認真研讀指定的課外書,足以框定考查邊界

多少年來,多少人反對學生介入課外閱讀——好在新教材「專治不讀書」,集中了不少經典名著、名篇佳作的延伸,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去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但這種閱讀不能以散亂的方式展開,必須有目的、有意識地展開,比如閱讀《紅樓夢》,要全面熟悉書中的情節,去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才能真正深入其中,為高考命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題目做出應對。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好在高考命題中對名著進行了指定,客觀上給出了考查的邊界——高考命題者不會逾越指定的書籍範疇,不會因此去加重考生的閱讀負擔。

同時,大量閱讀可以生成良好的語感,逐步形成快速閱讀、捕捉信息的能力。這不僅對閱讀本身有好處,在解答基礎知識題目時也大有幫助。

比如第二題中的句子銜接問題。這道題的段落從「瘦西湖的景妙在巧」開始寫起,要求考生依次完成5個句子的銜接。如果考生的邏輯和語感較強,是很容易完成的。比如其中的「所謂面面有情,於此方得」——其前註定有其它句子,這是一個總結式的句子;而「最巧是從小金山下沿堤至「釣魚臺」明顯是一個銜接第一句的句子,理順了其中的邏輯,憑藉著語感,很容易給出正確的答案。

3.文言文閱讀難度大,未來或可成為最主要的拉分項

文言文的作答,自然是建立在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上。而應對文言文本身,基本沒有押題的空間——我國文言文浩如煙海,隨便在各種文言史料中找出一篇來,巧設題目,都足以讓考生感到陌生、新奇,而又難以讀懂——從今年江蘇的文言文考題來說,可以說是試卷中最難的一道題:理解文本本身尚且不易,翻譯其中的句子,以及梳理文言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等,更是顯得不大容易。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不過,文言文和其它題目一樣,在日常學習中,多讀、多積累一些詞句的含義,泛讀一些重要的文言篇目,強化對文言文的閱讀語感等,是可以較好地加以應對的。加上考前長時間反覆的訓練所打磨出的答題意識等,是可以最大程度地拿分的。

未來,文言文的閱讀很可能構成試卷中最大的拉分項——所以,有心的同學可以培養對文言的興趣,讓自己在這方面成為一個閱讀高手。

此外,古詩詞鑑賞也是不少學生心中的一個痛處。雖然和文言的篇幅相比,一首詩歌的篇幅很小,但如果沒有接觸過,想要拿到滿分也殊為不易。以這次江蘇的古詩文鑑賞來說,兩道題都需要考生準確找到踩分點——第一題有3個要點,第二題有四個要點,都需要考生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鑑賞:關鍵是讀懂文本,再去進行細緻的梳理,這是不容易做到的。

考生可能遺漏部分知識點,這時我們根據題目的分值設定,是可以大膽猜想其回答要點和層次的,如第一題中"簡要分析你在詩歌中讀到了哪些關於常州信息」?總分6分——可以猜想需要3個要點,再根據文本中的句子進行細緻概括,加以表達。而第二題中的情感分析,考生容易讀出作者的期許和悵惘之情,卻容易忽略對百姓得到一個優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以及作者對秀美山水的喜愛之情。

可見,在作答這類題目的時候,要多維度思考、多角度投入,去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更準確地加以把握並作答。

4.現代文閱讀文本不難,難點在於梳理、提煉、歸納和表達

江蘇省2020現代文閱讀,無論是劉慶邦的《少·男》,還是朱光潛的《談詩歌朗誦》,亦或是文慧的《稻米傳奇》,雖體裁不同,但閱讀難度都不大,其中的選擇題都可以說是送分題。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但,學生作答的痛點在於自主作答、進行概括的題目。這就需要對文本進行全部的或局部內容的梳理、提煉、歸納和表達。

  • 梳理:梳理文本中的情節、故事,或者某些觀點
  • 提煉:在梳理基礎上,結合題目要求進行內容提煉
  • 歸納:對所提煉的內容進行概括、歸納,更清晰地指向答案
  • 表達:精確地找到關鍵詞,連綴成簡練的句子

比如,命題要求考生「分析姐姐的人物形象」(《少·男》),必須對全文中「姐姐的行為」進行一番「縱向」梳理,再進行橫向歸納,需要考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結合文中的情節來寫出「姐姐」的形象,且不能遺漏。考生容易經梳理而得出一些反映姐姐形象的詞彙,如愛護弟弟、勇敢、懂事、顧家、隱忍等,但結合文中內容,須把能反映出姐姐特質的情節做一點概括。

再比如,題目中「請你探究小說結尾劃線句子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更是不容易作答的。句子是這樣的:

他哭了一會就不哭了,他心裡突然升起一個莊嚴的念頭:從今以後,我要好好讀書……。

這其實可以看出河生(文中人名)經過一些事情之後,內心發生的一些改變,體現出他的一種心靈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中,我們相對容易感受到他對自身命運的考量,責任和擔當意識的凸顯——然而作者的情感呢?恐怕不是一般的考生很容易琢磨出來的,參考答案是這樣的:這是對河生遭受挫折又無能為力的同情;對河生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讚許;對河生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這一價值觀的認同。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所以,只有當你體會到作者對筆下的河生,有著「同情」「讚許」和「認同」三個層面的情感,才能真正拿到這道題的滿分。

其它兩道題——朱光潛的《談詩歌朗誦》和文慧的《稻米傳奇》,題目的設計相對簡單,主要需要考生在熟讀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內容要點的縱向梳理,便不難得出相應的正確結論。

可見,在現代文閱讀中,最難的始終是小說或散文,而科技文、論述類的文章等依靠我們對信息的梳理能力,相對容易處理。

三、抓住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針對性地培養和運用5種能力,可快速提高成績

既然語文知識系統,包括了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和寫作等大的板塊,那麼我們須以相應的能力來進行各個擊破。在這裡,有5種能力的養成,對語文學習、快速提高成績等十分關鍵。

  • 記憶力
  • 理解力
  • 檢索力
  • 轉化力
  • 表達力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1.記憶力是學生最可依賴的一種能力,是我們應對語文學習不得不加強的一種能力

雖然我一貫反對單純的死記硬背——那自然導致對所學材料的消化不良,還可能影響學習的胃口。但對高中生而言,單純的死記硬背存在是少數,在經過多年的應試教育之後,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在背誦過程中融入一定的理解,並經常運用一些小的記憶技巧,以鞏固自身的記憶。

實際上,牢記必背古詩文等學習材料,並在後期的學習中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同時注意以下兩點:

  • 堅決和遺忘曲線做鬥爭,運用反覆記憶的策略以對抗遺忘。
  • 可在清晨適當誦讀,讓誦讀的聲音入耳,進而入心。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這樣一來,便能在高考中的復現材料中得到較好的分數。

2.理解力是閱讀和解答閱讀題的制勝法門,日常學語文必須多讀、多思、善總結

「理解」的能力因人而異,學生之間的差異常常是明顯的。但在這個明顯的差異背後,其實常常是閱讀量和思考深度的差異——這與多年來的積累有關,又和個人查看問題的角度有關係。即是說,既有角度問題,也有技巧問題。如上述題目中所考查的作者對河生的情感問題,大部分學生可以理解到同情這個層次,但在這個層次之上、之外的認知,則因思考程度的不同而導致五花八門的答案。而從技巧去看,得出同情這個結論之後,有經驗的考生會提升認知度、延伸思考的深度,進而朝著「讚許」河生的選擇、「認同」的選擇等方向出發,進而更好地給出自己的回答。

3.檢索力考驗考生快速閱讀後,能根據題目要求,快速檢索到和問題相關的作答區域。

別小看檢索的能力。不少考生就因檢索能力不強,或檢索的速度不快,導致在查找原文時總是慢半拍,結果便是作答的時間成本高、心理壓力大,導致對後面的題目,如作文和附加題的測試時間受到壓縮,不能更好地完成全部作答。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檢索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常見的方式有:

  • 閱讀的同時做標記:對重點句、中心句、人物心理等話語進行標註,對構成情節的關鍵線條進行標記等,便於後續檢索。
  • 用結構化的思維去閱讀全文。把自己當成作者,可以更好、更快地對接文章的內在思路,從而在作答檢索時更有優勢。
  • 先看問題再閱讀也是不錯的方法,從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閱讀其中的關鍵段落,從而讓檢索更快。

4.轉化力是說,將需要閱讀的材料,從其表達的語言層面,向著作者內在的思想和情感層面進行轉化,從而觸及到內容的最深處。

轉化力在文學作品閱讀和文言文閱讀中運用更廣泛。

文學作品是以形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的,但作答的時候,我們常常要以抽象的、精確的詞彙去完成,這就涉及到從形象向抽象、文學語言向非文學話語的轉化——這種轉化並非易事,常常是考生可以感受到,但感受不深刻,難以給出一個特別精確的表達——這需要我們進行一個精準的轉化過程,是通過個體思維進行的一種內在轉化。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轉化力不可缺少

想要更好地實現這種轉化,從而更準確地給出答案,以下幾點值得做:

  • 強化概括能力。抓住關鍵性的話語,先刪減不重要的信息,保留絕對重要的信息,再把重要信息進行連綴。
  • 多讀文學作品、文言文。兩者的語言常常都比較文學化,在多讀的同時以「評論者」的角度和姿態去分析文本,可更好提升轉化能力。.
  • 讓自己寫一點讀後感。尤其是針對文學作品,去剖析作品中的人的性格、思想感情等,促使自己在感性和理性之間快速切換。

5.表達力是呈現考生認知程度、理解程度的關鍵——你對題目的理解,只能通過精確的表達體現出來


從江蘇高考語文卷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這樣學語文答題更靠譜

表達不僅在作文中極為重要,在閱讀題以及閱讀題目的過程中,都會發生很大的作用。

  • 表達講究準確。這在閱讀題作答中體現得很明確,只有抓住可以體現踩分點的關鍵詞,才能真正得分。否則即使你的表達很多,看上去很美,沒有準確的踩分點是不行的。
  • 作文中的表達講究生動。這種生動也是以準確為前提的,而不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就可以。

實際上,各種作答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內在的邏輯進行轉化,再用文字進行表達的,所以表達力異常關鍵。

總之,要想用系統的能力去回答語文卷上的各種問題,必須抓住語文知識體系的落腳點,培養自己上述5種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語文的學習。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江蘇語文難度 江蘇卷高考語文閱讀文言文怎麼答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語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為命題依據,延續了2019年的命題方向與原則,這就是注重價值引領、著眼語文素養、弘揚傳統文化、立足現實生活、追求經典與原創。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已出臺,語文該怎麼學?
    近日,隨著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出版發行,意味著高考有了明確的國家標準。很多老師就問:那是不是以後的高考更難了?其實不用擔心,之前的高考也從來沒有容易過,容易的只能是過關檢測,不能進行人才選拔。只要是考試,總會有適度的難,但也不會出現更難一說。
  • 高中語文學習方案,附高考語文主觀題答題模板(黃金版)
    高中語文的學習講究厚積薄發,尤其對於寫作,沒有什麼比積累更重要的。語文是三大主科之一,很多同學忽視對語文的學習,成績上到130+也是比較費勁的,原因很多。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高中語文應該如何提高,首先學語文記住這樣的秘訣:愛美、多情、好奇、熱愛生活。其實生活中的素材無處不在,哪裡都能積累素材。
  • 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
    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在高考語文複習固然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但掌握一定的語文答題公式和模板將在考試中事半功倍,學會一定的語文答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語文分數,可以說語文萬能答題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徑。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學不懂?如何跳出語文學習的惡性循環 | 詳解語文學習綜合策略
    本文是創知路語文學習的內部講座講稿,針對現階段高中語文學習中「學考分離」之現狀,以構建語文知識體系為基本立足點,分四個話題,探討高中語文提分的有效手段。話題一:語文學習的誤區話題二:語文學習的模塊特點話題三:構建知識體系的順序話題四:不同模塊學習的方法論語文高分,不再只是可望不可即。
  • 高考語文142!我是這樣學語文的
    語文到底考多少分算高?120?125?130?135?是不是再往上說,就會恐「高」了?真正的高手永遠不滿足現有的高度,也正是因為她或他的不滿足,才給了我們無限可能。142分!142分!142分!陽城一中高級語文教師陳洪芬所帶的547班常媛同學刷新了語文單科成績記錄,創歷史最高。讓我們來聽聽,她是怎樣學語文的。
  • 關於明天高考語文卷的猜想(本人個人觀點)
    關注我,了解更多高考後的生活此時此刻,我相信很多考生已經進入了夢想,全力備戰明天的高考。高考其實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恐怖,同樣的試卷,同樣的考試時間,比的就是平時的基本功,和坐在考場上答題的心態。對照前幾年高考的江蘇卷、以及全國試卷的明天規律,總體來看,明天的高考語文卷難度應該屬於中低水平,相比較2019年的高考語文卷,難度肯定沒有2019年難。所以切勿緊張,考語文平時基本功紮實是肯定的,但是坐在考場上答題的感覺也是相當的重要。
  • 高考語文最佳答題時間分配
    高考語文最佳答題時間分配距離2018年的高考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高考語文怎麼分配時間?僅供參考。語文怎麼分配時間最合理一、考前20分鐘到達考場太遲了,來不及安心定神,進入考試角色的心理準備時間太短,有可能導致整個考試在慌亂中度過,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 怎麼秒殺語文選擇題,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怎麼秒殺語文選擇題,高考語文答題技巧2017年高考即將到來,高考語文考試由於累積了大量知識,並且某些題還要假設他們觀點,使得很多人在選擇題上丟分,但是從技巧的角度上說無非就是根據語義做題。抓住其中字、詞、句的矛盾點,會不會引發歧義?應用對象是否明確?陳述觀點有沒有符合原文大意?
  • 2017年高考語文新課標Ⅱ卷評析
    2017年高考新課標Ⅱ卷語文試題,繼續沿用2015、2016的命題思路,命題比較規範,難易適中,有適當區分度的同時,又能夠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它繼續秉承著「穩中有變」的命題原則,加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回歸了語文本色,更貼近生活。 一、試卷新變化 1.
  • 2020江西高考狀元尹天驥的這張語文答題卷,就是答題模板啊
    2020江西高考理科狀元尹天驥的高考成績是705分,語文是143分。這張是他平時的語文答卷,現在來看看他答題的具體情況。從這半張答題卷中最能看出其基礎的是默寫和文言文翻譯題。默寫題自不必說,能得滿分的學生很多。文言文翻譯也不錯。第一句的重要詞語「只是」「遺憾」「能力」都翻譯出來了,只是有瑕疵,翻譯講究文從字順,「天資聖明」明顯不順暢。原文是「此聖童也,但恨其器大,適小難為用也」。第二句滿分。原文為「經月餘,顏貌不改。
  • 高考全國卷語文高頻考點 語文備考策略
    一、高考全國卷語文試卷整體概況  從試卷結構按排角度看,均沒有多大變化;  從命題設計角度看,試題能夠均勻分布各知識點,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從試題題量上看,題量安排科學,分值設計合理,難度適中,考點全面;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2020年語文學科 高考命題趨勢的影響分析
    引言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外發布,該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成為高考新的指導綱領。受中國教師研修網、中國教研網等邀請特談個人一點初淺看法並將分享於此:考試,是一種對話,與命題者的人卷對話。高考是評價過去、預估未來的一種方式,他是對考生之前所學的評價,也是對其未來所能承重的相對公平的一種預測。他是一次分水嶺,他很嚴肅,也很莊重。他牽動著千千萬萬的國人,關乎著萬千考生,其使命極其神聖。確定一套系統的、科學的、創新的高考評價體系,由此引導、規範高考命題,這是非常之事。
  • 東臺名師評江蘇高考語文
    名師講高考——語文試題總評:不出所料,2019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依據2019年語文《考試說明》,結構和題型與2018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但與考試說明基本吻合試題的考察點和覆蓋面符合中學語文教學實際,能準確反映考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層級。試卷以考生為本,貼近考生的生活實際和思維水準,梯度清晰,區分度明顯,有利於引導中學語文發揮自身的學科特點和育人功能,有利於江蘇高考平穩地向全國過渡。
  • 高中語文,2018高考文言文題型分析及備考指導
    語文好學,可是文言文難對付。許多同學這樣想,而許多老師呢,也是開學之初就帶大家學文言文。為啥這樣呢,因為文言文不招人喜歡,卻又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文言文閱讀不僅考「讀」的能力,更綜合考古漢語知識掌握情況、文言文閱讀能力、古代文化常識,甚至綜合思維能力等。各地的題材雖不同,出發點卻一致,均依據考試說明,向教材之外進行了拓展。在當前加強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潮中,古代文化常識的難度有所,要求考生有更豐厚更紮實的古代文化積澱,甚至要深入閱讀文本中進行判斷。
  • 高考語文成語題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成語題答題技巧  1.高考語文成語的使用其實就是看成語的各個方面和句子的各個方面是否協調。這種協調就是成語的意思、範圍、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個方面協調。  2.著重於使用,「使用」意味著要動態地掌握成語的意思,即必須結合句子的具體語境來考察成語的使用。
  • 高考語文如何分配時間 語文作文該如何答
    高考語文如何分配時間 語文作文該如何答高考語文應該如何分配時間呢?怎樣做題才能做到打完還能有時間再檢查一遍試卷呢?高考語文都以內容多強度大而著稱,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答題時間,並且語文又是高考的第一門學科,它不僅僅是考生知識能力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更是考生考驗心理、應變能力、應試策略的競爭。
  • 速看!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卷權威解析來了!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已經結束了,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重點考查了哪些內容?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們對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進行了權威解析。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一、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體現以「考」育人的自覺1.
  • 高中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出題特點及答題指導
    其實論述類文本的題目,感覺固然也重要,理性的分析更管用。在平時做題過程中,要不斷地通過刷題總結出一些方法,自己上升的解題的套路。像這樣做的久了,解題的把握便會增強。從命題的規律和走向來看,開篇的這三道選擇題穩定性是很高的。
  • 北大語文學霸:高考語文模板,用好這些答題套路,輕鬆考到130+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語文靠平時積累,是慢功夫,不容易考高分。所以很多人都小看了語文的差距,沒想到高考時,語文卻成了拉分最關鍵的科目。看過各省學霸的各科成績單後,你會發現拉開學霸差距的,不是數學,也不是英語,而是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