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媽最近接到一位寶媽發來的求助。
兔媽,我女兒現在會跟我頂嘴了。昨天中午一邊吃飯一邊玩,我哄她趕緊吃,結果她說:「不要!就要玩!」我耐著性子跟她說:「咱們說好的,吃飯的時候不玩玩具的,是不是?」結果她說:「沒說過!」我當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孩子從2歲開始,很多家長就會發現:以前說什麼聽什麼的小天使怎麼突然變成「惡魔寶寶」了。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都要頂回去。這是怎麼了?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
孩子在一歲半以後,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希望家長可以用心傾聽,幫助自己實現。
然而,往往有許多家長本部是孩子成長的速度,一味地用之前的方法要求孩子「聽話」,這才會覺得孩子突然間開始叛逆、愛頂嘴了。
我們可以認為,每一次孩子「頂嘴」背後都有「潛臺詞」,這個潛臺詞可能是「我不聽你的話,看看會怎樣」,也可能是「我不想這樣」,或者是「我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為詞彙量不足,情緒控制能力也不夠強,所以有時候顯得比較激烈。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聽懂孩子在頂嘴背後的「潛臺詞」,辨別孩子在激烈語言背後的真實需求。
孩子「頂嘴」,父母該怎麼辦?
1.家長需要冷靜,不說氣話。
當孩子情緒激烈時,家長要先冷靜下來,保持情緒平和,不說氣話,這樣既不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也就不會激化孩子的情緒。
2.了解孩子頂嘴的真正原因。
孩子每次「頂嘴」的背後都隱藏著真正的訴求,可能是他自己有想法卻說不出來,可能是他想要擺脫家長的控制,也可能只是為了宣告自己「長大了」……
如果家長能敏銳地察覺到孩子內心的「潛臺詞」,親子之間的心靈會連接得更緊密,孩子覺得自己被「看到」時,也就不會再輕易地「叛逆」了。
3.家長和孩子都要反省自己,但家長要先道歉。
讓孩子理解家長?這有些困難,而家長理解孩子就相對容易多了。當孩子頂嘴時,家長要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態度上有什麼問題?是不是哪句話激怒了孩子?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感受和需求?如果有的話,家長要做出表率,首先向孩子道歉。
此外,孩子沒有選擇好好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選擇了發脾氣,也傷害了家長的感情,所以家長道歉後,也要要求孩子道歉,加深印象。與此同時,家長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4.平時要和孩子好好說話,不能隨便衝孩子發脾氣。
孩子的語言習慣是從家長那裡學來的,因此,如果家長平時動不動就發脾氣,經常生硬地把「不行」「不可以」掛在嘴邊,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