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頂嘴」背後的潛臺詞

2020-10-20 歪歪兔

兔媽最近接到一位寶媽發來的求助。

兔媽,我女兒現在會跟我頂嘴了。昨天中午一邊吃飯一邊玩,我哄她趕緊吃,結果她說:「不要!就要玩!」我耐著性子跟她說:「咱們說好的,吃飯的時候不玩玩具的,是不是?」結果她說:「沒說過!」我當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孩子從2歲開始,很多家長就會發現:以前說什麼聽什麼的小天使怎麼突然變成「惡魔寶寶」了。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都要頂回去。這是怎麼了?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

孩子在一歲半以後,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希望家長可以用心傾聽,幫助自己實現。

然而,往往有許多家長本部是孩子成長的速度,一味地用之前的方法要求孩子「聽話」,這才會覺得孩子突然間開始叛逆、愛頂嘴了。

我們可以認為,每一次孩子「頂嘴」背後都有「潛臺詞」,這個潛臺詞可能是「我不聽你的話,看看會怎樣」,也可能是「我不想這樣」,或者是「我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為詞彙量不足,情緒控制能力也不夠強,所以有時候顯得比較激烈。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聽懂孩子在頂嘴背後的「潛臺詞」,辨別孩子在激烈語言背後的真實需求。

孩子「頂嘴」,父母該怎麼辦?

1.家長需要冷靜,不說氣話。

當孩子情緒激烈時,家長要先冷靜下來,保持情緒平和,不說氣話,這樣既不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也就不會激化孩子的情緒。

2.了解孩子頂嘴的真正原因。

孩子每次「頂嘴」的背後都隱藏著真正的訴求,可能是他自己有想法卻說不出來,可能是他想要擺脫家長的控制,也可能只是為了宣告自己「長大了」……

如果家長能敏銳地察覺到孩子內心的「潛臺詞」,親子之間的心靈會連接得更緊密,孩子覺得自己被「看到」時,也就不會再輕易地「叛逆」了。

3.家長和孩子都要反省自己,但家長要先道歉。

讓孩子理解家長?這有些困難,而家長理解孩子就相對容易多了。當孩子頂嘴時,家長要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態度上有什麼問題?是不是哪句話激怒了孩子?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感受和需求?如果有的話,家長要做出表率,首先向孩子道歉。

此外,孩子沒有選擇好好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選擇了發脾氣,也傷害了家長的感情,所以家長道歉後,也要要求孩子道歉,加深印象。與此同時,家長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4.平時要和孩子好好說話,不能隨便衝孩子發脾氣。

孩子的語言習慣是從家長那裡學來的,因此,如果家長平時動不動就發脾氣,經常生硬地把「不行」「不可以」掛在嘴邊,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了。

相關焦點

  • 孩子頂嘴的「潛臺詞」,父母聽懂了嗎?找到根本才是解決方法
    相比焦慮和氣憤,家長更應該讀懂孩子頂嘴背後的潛臺詞,有時他們真不是故意和你對著幹。意識到背後的動機,教育起來才能遊刃有餘。潛臺詞」:1、我很無助家長強勢地訓斥孩子,本來就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家長還一再強調,孩子會產生羞恥的心理。
  • 「天使」變成「小惡魔」,孩子頂嘴的潛臺詞,你知道多少?
    明明以前家長說什麼孩子就會去做什麼,可是現在不論家長說什麼孩子永遠都會去反駁,現在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說不。許多家長都認為,曾經的天使如今已經變成了小惡魔,但其實孩子之所以頂嘴,也是有著潛臺詞的。記得有一次坐高鐵,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因為是夏天的原因,所以候車室裡面都開了空調。
  • 讀懂孩子頂嘴的「潛臺詞」,才能「對症下藥」
    、四歲說話麻溜以後,特別喜歡和大人頂嘴,從前那個乖巧的孩子不見了,你說一句,他說十句,每次身處其中,才知道面對一個愛頂嘴的孩子有多大火!孩子要順從父母,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所以,和父母頂嘴,就是一種大逆不道、不能寬恕、零容忍的表現。父母的控制欲在作祟,孩子頂嘴,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的尷尬,面子掛不住,這種失控感會使父母感到焦慮,容易暴怒。
  • 我們能讀懂孩子的「潛臺詞」嗎?
    我們對孩子的「潛臺詞」,包括語言、心理、眼神、行為等各方面的讀懂程度,決定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與效果。 有這樣幾種典型現象:無論好言好語還是訓斥體罰,或許一時有效,最終還是「濤聲依舊」; 打過孩子後就後悔,愧疚自己控制不住脾氣,但依舊埋怨孩子不聽話; 對於孩子的許多要求,一口答應時,要麼出於獎勵心理,要麼出於彌補心理
  • 批評孩子,孩子頂嘴怎麼辦?
    今天我已經很累了,實在沒精力了……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沒有解讀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就貿然用指責、說教就只能養成兩種孩子:要麼是越來越愛「頂嘴」,事事都愛唱反調的孩子;要麼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封閉內心,不再表達自己觀點的孩子。最後的結果,都是讓孩子和我們漸行漸遠,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 背後這2句潛臺詞,寶媽們要讀懂
    背後這2句潛臺詞,寶媽們要讀懂閨蜜向我吐槽,說她兒子整天「媽媽、媽媽」離不開身,吃飯、睡覺、洗澡、玩玩具,甚至撿東西都要求媽媽在旁邊看著,媽媽一走開就喊「媽媽」。閨蜜連洗衣做飯甚至上廁所腿邊都有個「跟屁蟲」跟在身後。這種兒子「粘」媽媽的現象你們家有嗎?
  • 孩子愛頂嘴,其實是想告訴你這些...
    如果只從結果來講,也許你會認為孩子喜歡「頂嘴」。然而從行為的源頭分析,孩子並非故意與你作對,他們要「頂嘴」,其實是想告訴你這些潛臺詞…>潛臺詞1:「我長大了!」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聽懂孩子的「潛臺詞」,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願意以平等的心態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這樣,你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擁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孩子。
  • 孩子愛頂嘴?看清背後孩子的需求是關鍵
    可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約70%的孩子都會頂嘴,有75%的家長認為頂嘴是孩子慢慢長大後最令人討厭的行為。但是你知道嗎,孩子愛「抬槓 、頂嘴」,可能是他思維敏捷的象徵,也是家庭氛圍輕鬆和諧的表現,當然還可能是孩子尋求關注的體現。
  • 你想要讀懂的職場潛臺詞,這裡都有!
    職場潛臺詞在我們身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雖然我自身不是特別贊同在溝通中存在潛臺詞,但當暫時改變不了它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去適應然後去駕馭它。或許因為你讀懂了客戶的潛在含義,為公司贏得了長久靠譜的合作夥伴,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好處,或許你讀懂了老闆某句話的潛在含義,因此得到了老闆的賞識。
  • 孩子叛逆語言背後的秘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用極端的標準來判斷孩子,非此即彼。拒絕吃飯,就是挑食不獨立;拒絕上學,就是不上進、不好學;拒絕關電視,就是電視迷......我們總是拒絕對這些不背後的探究,甚至連友善的詢問都很少有,因為果斷的覺得孩子的不就是在抗拒、在逆反,一定要把這些逆反和抗拒扼殺在搖籃當中。究竟孩子的不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孩子頂嘴氣死人?
    朋友無奈地說:「會頂嘴的孩子,絕對能氣死人!」其實,孩子頂嘴並不是個別現象,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的頂嘴表現。兩三歲的孩子,「不」字當頭;六七歲的孩子,喜歡把「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就不行!」掛在嘴邊;到了青春期,頂撞的方式逐漸升級,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帶刺。孩子的這種行為,頓時讓父母覺得失去了權威,產生挫敗感。
  • 孩子總是故意氣你?讀不懂他的潛臺詞,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孩子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他真正的訴求。你真的讀懂了那個故意氣你的孩子嗎?02 那個故意氣你的孩子,其實是在向你求助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說:「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
  • 抓耳朵、踢腿、拱背,寶寶肢體語言背後的「潛臺詞」,寶媽要讀懂
    比如,抓耳朵、踢腿、拱背等等,但是寶媽知道這些肢體語言背後的潛臺詞是什麼嗎?據我觀察,寶寶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含義,有的寶媽真的完全不知道。記得小侄子剛出生的時候,愛抓耳朵,嫂子沒在意,後來直到侄子明顯出現的耳朵感染,嫂子才恍然大悟。其實,寶寶的肢體語言,是在傳達內心世界,也是在反映身體狀況,寶媽要讀懂。
  • 孩子總愛頂嘴?3個教科書式處理方式,比怒吼生氣更有效
    ,他們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加強,這時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若父母的話語侵犯了他們的自我權利,孩子就開始出現頂嘴的情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頂嘴是一個正常現象,也代表孩子逐漸在長大,所以父母首先要端正好態度,然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頂嘴的過程中不要過度的指責和訓斥,而是應該結合原因,再運用相應的辦法,要知道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
  • 4歲男孩嫌棄爸爸醜:父母讀懂孩子話語背後的潛臺詞了嗎?
    爸爸終於承認是他追的媽媽,這讓譚論內心的心結終於打開了,因為媽媽工作忙,平時都是爸爸照顧他,但是不喜歡爸爸在背後說媽媽的壞話。譚論才會用爸爸長得醜的這點,想要爸爸承認媽媽並不比爸爸差,不僅維護了媽媽,還讓父子之間的隔閡一掃而光。
  • 4歲男孩嫌棄爸爸醜:父母讀懂孩子話語背後的潛臺詞了嗎?
    爸爸終於承認是他追的媽媽,這讓譚論內心的心結終於打開了,因為媽媽工作忙,平時都是爸爸照顧他,但是不喜歡爸爸在背後說媽媽的壞話。譚論才會用爸爸長得醜的這點,想要爸爸承認媽媽並不比爸爸差,不僅維護了媽媽,還讓父子之間的隔閡一掃而光。
  • 原來孩子也會話裡有話,讀懂孩子的潛臺詞,才能讀懂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回家後對你說:「父母,今天老師表揚了劉強。」你的反應可能是:老師為什麼表揚劉強;老師怎麼沒有表揚你;你呀,要向劉強學習……其實你並沒有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孩子講這件事的目的只是想表達一下他的情緒,作為父母,你沒有必要進行長篇說理。聽懂孩子的潛臺詞,給孩子一些安慰和鼓勵,是孩子最希望的。
  • 孩子頂嘴就不是好孩子嗎?了解這些,明白頂嘴背後的秘密
    頂嘴這件事在很多家長看來都是不好的行為,尤其是老一輩的教育觀念下,認為頂嘴就是一個好孩子不應該具備的能力,然而它有著很多很多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好處。頂嘴是有思想的象徵。頂嘴的過程實際是孩子思考的過程,不一味地接受父母的安排,而是在思考這些安排好不好,有沒有意義,我是不是願意接受。象徵著孩子獨立思考,有思想,而不是逆來順受。這樣的孩子在將來更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
  • 就是要頂嘴,孩子小嘴裡藏著大乾坤,你能讀懂嗎?
    (1)意識到自我都存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頂嘴是獨立欲望明顯增強的表現。一般來說,在2-3歲之間,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不願處處被壓制。因此,他們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聽話,常常會與父母頂嘴。
  • 孩子開始頂嘴了?莫慌
    「翅膀硬了,敢和我頂嘴了」「學什麼不好,學人頂嘴」這幾句話熟悉不?每當孩子頂嘴時,很多家長都暴跳如雷,大聲訓斥。因為孩子的頂嘴,讓家長們覺得自己的權威得到挑戰,肯定會生氣啊!那您有沒有仔細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頂嘴呢?那是因為,他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