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2020-07-28 兒童護理阿曼

每個家庭在孩子出生,家長們都會在孩子上傾注滿滿的愛。

給孩子的愛相同,但表達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對於媽媽來說,可能是給孩子買喜愛的玩具、漂亮的衣服,或者是省吃儉用給孩子報早教班。

而對於外婆或者奶奶這些隔輩的親人來說,給孩子的愛莫過於燒上滿滿一桌子孩子喜愛的菜了

有一位奶奶,就被網友贊為了「優秀飼養員」。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原來,孩子的奶奶把孩子帶回去養了三個月,再帶回來的時候,親媽都差點沒有認出來。只見孩子變得白白胖胖,手看上去肉肉的,像一節節白白嫩嫩的蓮藕,搖搖晃晃地朝媽媽走過來,彷佛從畫像上走下來的年畫娃娃。

網友們紛紛稱讚要給這位奶奶優秀飼養員的獎狀,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

也有的網友表示感同身受,有位媽媽說,自家孩子每次去婆婆家,婆婆頓頓給他吃6個雞蛋

還有的網友希望這位奶奶可以分享把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妙方,甚至希望把自家孩子放這位奶奶家養上幾個月。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不過,還有的人表示很擔心,畢竟孩子小的時候看起來白白嫩嫩的很可愛,但是體重超標,對孩子的身體會不會造成傷害?

在國人的觀念裡,普遍的希望孩子可以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很健康,比較好養。而如果孩子很瘦弱,家長就會擔心孩子的抵抗力不好,動不動就生病。

特別是前段時間疫情影響,許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寶寶抵抗力的重要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強壯一點,抵抗力好一點。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不過白白胖胖並不等於更健康,抵抗力更好,相反,肥胖還能帶來健康問題。

研究發現,肥胖的孩子常伴有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游離脂肪酸的增加,以後容易並發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膽石症等疾病。

肥胖的孩子嘌呤代謝異常,血中尿酸增高,容易引起痛風,內分泌異常的情況也很常見。

引起肥胖的原因是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或者體積增大,而脂肪細胞數量增多主要集中在生後三個月、生後第1年以及青春期,如果肥胖發生在這三個時期,即可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就比較難瘦下來。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所需要的營養攝入應該均衡適量,才能滿足體內新組織的增生和舊組織的修復,有利於孩子抵抗力的增加,讓孩子的健康成長。

特別是0-3歲的嬰幼兒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時候,家長該怎麼喂,才讓孩子抵抗力更好呢?

  1. 儘量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出生後數月內天然的最好食物,不僅可以提供優質、全面、充足和結構適宜的營養素,還能完美地適應孩子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同時促進其器官發育和功能成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至少純母乳餵養6個月,滿6個月後,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母乳中不僅還有適合嬰兒消化且比例合適的營養素,還有多種免疫物質,可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

降低嬰幼兒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比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壞死性腸炎等。同時,母乳餵養還能有效避免嬰兒過早接觸異源性蛋白質,減少過敏情況。

所以家長如果希望寶寶抵抗力更好,可以儘量選擇母乳餵養。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1. 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兒童生長發育迅速,所需的蛋白質相對將多。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功能均明顯降低,免疫力下降,並發各種感染。

許多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之後,都覺得孩子可以吃粥、飯類了,奶喝不飽,所以會給孩子迅速地把奶量給減下來。而飯、粥、麵條等食物,裡面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雖然能讓孩子吃飽,但蛋白質含量較少,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所以1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仍然應該以奶為主,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6個月到1歲,奶量需要達600-800毫升,1歲-3歲,奶量每日在400-500毫升,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1. 攝入適量的脂肪

脂肪是神經系統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對腦功能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嬰幼兒健康和生長發育有重要意義的是n-3 和n-6系列的不飽和脂肪酸,包括AA,EPA,DHA,LA等。

嬰幼兒階段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階段,所以對於嬰幼兒來說,攝入適量的脂肪很有必要。

在給孩子添加輔食之後,可以及時給孩子添加富含n-6系列LA的植物油比如花生油、核桃油等,亞麻酸主要存在綠色蔬菜、魚類脂肪以及堅果中,可以衍生出n-3系列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如EPA和DHA。所以可以給孩子適當食用魚類、堅果、綠色蔬菜等。

奶類也是脂肪來源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歲以內嬰幼兒應使用全脂牛奶,2歲以後可以給孩子飲用低脂或者脫脂牛奶。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1. 碳水化合物不要過量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攝入過剩,可以使能量在體內的儲備增加,造成異常的脂肪堆積,使孩子出現肥胖的情況。

所以給孩子提供飲食時,不能強調吃飽就好,而是要保證食物種類的豐富,多樣,讓孩子攝入多種營養。

張文宏醫生建議,給孩子吃早餐時,不能只選擇粥類食物,而是要選擇牛奶、雞蛋等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讓孩子的抵抗力更好。

奶奶帶孩子回家3個月,再見時親媽差點認不出,網友:優秀飼養員

嬰兒階段以奶為主,幼兒階段(1-3)歲可以採用每日四餐(奶類2,主食2)二點的方式,並注意種類多樣,適當變化烹飪方式,刺激孩子的食慾。

你家寶寶多大了,平時怎麼安排飲食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女兒送去奶奶家養了3個月,再見面媽媽險些認不出:最佳飼養員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網上的神總結:爸爸媽媽帶娃講究精緻,爺爺奶奶帶娃只管吃飽穿暖。但寶寶在吃方面沒了限制,就很容易陷入「自然生長」的狀態,眼看著肚子變大臉變圓,媽媽著急上火,奶奶卻說是福氣。
  • 女兒跟奶奶生活3個月,變化太大讓媽媽不淡定,網友:最佳飼養員
    導語:大家好,雖說孩子是家長的開心果,但是長時間的帶娃生活也會讓家長感到勞心費力,這個時候家長就想放鬆一下,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孩子送回老家,讓爺爺奶奶幫忙帶一段時間。但是由於老人的育兒方式與爸爸媽媽的不一樣,所以孩子的生長發育進度就會受到影響。這不,就有一位奶奶給了寶媽一個驚喜。
  • 有一種養娃叫奶奶,3個月孩子胖到差點認不出,堪稱最佳飼養員
    這不就有一個寶寶跟著奶奶生活了幾個月,媽媽再次見到孩子的時候都懷疑自己的眼睛。寶媽寶爸因為工作忙,就將孩子交給奶奶照顧。平時就是通過視頻來了解寶寶的情況。差不多有三個月了,父母的工作也解決完了,有時間可以照顧孩子了,媽媽和爸爸就商量接回孩子。
  • 女兒送回老家3個月,被奶奶餵成「米其林寶寶」,媽媽差點認不出
    」小月兒是一名5歲的小女孩,幼兒園畢業沒多久之後,就被自家爸爸媽媽嫌棄,打包丟給鄉下奶奶帶了。為了讓小月兒感受到自己的愛,奶奶在給小月兒做飯的時候總是讓她多吃點,小月兒說自己飽了的時候,奶奶還不信,非說小月兒沒吃飽。
  • 女兒3個月胖成「米其林」,親媽差點認不出
    老人總希望孩子多吃一點,這樣孩子才有營養長身體,所以每次都會給孩子餵得飽飽的。這不有一個女孩在奶奶家住了3個月就胖成了「米其林」,媽媽再見到差點沒認出。,於是就把女兒放在了奶奶家,孩子在姥姥家一待就是3個月。
  • 寶媽將女兒送去奶奶家3個月,見面時竟然認不出:奶奶好餵法
    將女兒送去奶奶家養了3個月,見面時感覺陌生:這是誰家的孩子最近走紅網絡一對母女可樂壞了網友,女兒大概四歲左右,母親平時將女兒打扮的跟小公主一樣,什麼好看的衣服,鞋子都要給女兒買,只是平時媽媽工作太忙,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有的時候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跟趕場子一樣,終於等到了女兒放長假,媽媽靈機一動,將女兒送到奶奶家,讓奶奶幫著照顧,這樣還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也可以讓奶奶跟女兒多待一會兒增進他們的感情。
  • 把娃送奶奶家養3個月,見面時孩子變成藕寶寶,網友:最佳飼養員
    如今不少青年夫婦在有了孩子之後,生活方面的壓力就更大了,為了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們都忙於工作之中,鮮少能夠給予孩子陪伴,所以不少家長會把孩子送去爺爺奶奶或是姥爺姥姥家中,讓他們幫忙照顧一段時間,這麼做雖然能夠減少不少生活壓力,但家中長輩帶娃還是有著不小的弊端。
  • 有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女兒住老家3個月,媽媽差點認不出
    &34;,3個月後女兒胖成&34;,媽媽差點認不出某一天莉莉想念女兒,便打來一通視頻通話想看看孩子,沒想到視頻畫面出來的那一刻她驚呆了,不停在腦海中問自己:眼前這個胖成&34;的小姑娘是誰?女兒住老家3個月,媽媽差點認不出來。
  • 女兒跟奶奶生活3個月,「胖若兩娃」讓寶媽不淡定:飼養員太稱職
    3個月,變化太大讓寶媽有些淡定不起來小美和丈夫因為工作太忙,不得已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了爺爺奶奶家,一開始她特別不放心,幾乎每天都會和女兒來一波視頻通話,但看著女兒在奶奶家過得開心,一顆心也就放了下來。,忍不住吐槽說:這奶奶牌「飼養員」也太稱職了吧!
  • 寶媽送女兒去奶奶家,時隔3個月再見險些認不出,神似「米其林」
    所以在一些農村和老人公園裡,每到飯點都可見孩子穿著厚厚的一層在前面跑,而奶奶則端著個飯碗追著後面餵飯,還時不時地哄孩子多吃兩口,就算孩子說自己吃飽了也沒用,要奶奶覺得飽那才算飽,雖說有點可笑,但是好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奶奶幫忙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白白胖胖的。
  • 兒子去隔壁小姐姐家玩耍,回家時媽媽差點認不出,網友:華麗蛻變
    導語:熊孩子們的好奇心是比較重的,家長越是不讓他們幹什麼事情,他們就越是想要去做。即便不會當著家長的面做,也會找個機會偷偷去嘗試。比方說有的男孩子就對女孩的衣服感興趣,總想嘗試一下身著女裝是什麼感受。最近就有一個小男孩親身體驗了一下,媽媽看後當場笑翻。
  • 親媽送女兒去奶奶家,3個月後再見面差點沒認出,神似「米其林」
    相信不少年輕家長們在家裡都會遇到這麼一幕:明明孩子已經吃飽了,但老人們還是希望孩子能多吃兩口,一邊讓孩子多吃點這個多吃點那個,一邊嘴裡還念叨著:「多吃點好,別餓著,吃胖點才好看呢!」家裡有這麼一個總怕孩子沒吃飽的老人,如果孩子平常是好動型的還好,吃進去的能量多少能消耗些,不容易胖。但要是碰上孩子是個吃貨還不怎麼愛運動,那早早晚晚的,孩子身體都得日漸肥胖起來。
  • 「奶奶覺得你餓」,女兒送老家3個月,寶媽險些認不出:米其林
    執筆:歐陽比文關於帶娃的方式,年輕的父母和老一輩人很不一樣,年輕人講究「精緻美」,老一輩講究「吃飽暖」,有點圈養和放養的意味。「奶奶覺得你餓」,女兒送老家3個月,寶媽險些認不出有一種餓,是「奶奶覺得你餓」,三餐吃得飽飽的,中間還得加餐。
  • 女兒去奶奶家住了3個月,再見面媽媽差點認不出,神似「米其林」
    事情是這樣的,由於這位寶媽工作繁忙,孩子的父親又在外地出差,所以無奈之下就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孩子奶奶家生活,而孩子的奶奶也特別喜歡自己的小孫女,絲毫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過了一陣後,寶媽把工作安排好了,準備去接孩子回家,可是沒想到的是,到了孩子的奶奶家後
  • 為給寶寶斷奶,媽媽將孩子送到了奶奶家,一個月後再見差點認不出
    為此,小莉把女兒送到了孩子的奶奶家。起初,女兒是非常抗拒的,一直都在找媽媽,找不到媽媽就不停地哭。然而這種情況,在幾天之後就徹底消失了,再到後來,小莉的女兒便完全沒有了過激的表現。小莉覺得時機差不多了,該去把女兒接回來了。然而等到小莉再次見到女兒的時候,卻被眼前的一幕所驚呆了。只見婆婆懷裡抱著一個胖嘟嘟的肉球,小莉仔細一看,這不就是和自己分開一個月的女兒嗎?
  • 女兒和奶奶生活2個月,變化大到讓寶媽不淡定,網友:最佳飼養員
    女兒和奶奶生活2個月,變化大到讓寶媽不淡定孩子的父母作為年輕人,一般講究的是精緻帶孩子,科學教育娃,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卻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方法。自從女兒菁菁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後,基本上每天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衣服舒服就穿什麼,日子一天過得太自在了。剛開始麗麗跟女兒視頻的時候,還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變化,但是差不多過了2個月後,當她去把孩子接回來時,一看到孩子瞬間就不淡定了,原來寶寶跟前一段時間比,真的是變胖了好多。
  • 「奶奶認為你很餓」,閨女送老家3個月,寶媽差點認不出:米其林
    一個視頻中,寶媽吐槽女兒長得太胖了,被送到老家3個月,胖得她差點都不認識了。據悉,奶奶每天都會將孫女餵得飽飽的,不僅一日三餐吃飽,中間還要吃上各種零食,可能孩子正在玩遊戲奶奶就將零食塞了過來。寶媽和孩子視頻時就發現閨女胖了,可寶爸偏認為是手機拿近的緣故,還表示這是奶奶照顧的好。可如今孩子被接回來了,寶媽差點不認識,只是3個月就變身成「米其林」,也只有「奶奶認為你很餓」能解釋的通。
  • 1歲寶寶讓奶奶帶了半年,媽媽去接的時候,差點認不出來
    導讀:1歲寶寶讓奶奶帶了半年,媽媽去接的時候,差點認不出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歲寶寶讓奶奶帶了半年,媽媽去接的時候,差點認不出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娃弊端多?奶奶一樣可以「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
    「科學育兒」,比親媽帶娃更優秀小芸生完孩子之後,也是交給了婆婆帶,和其他寶媽不同,小芸絲毫沒有擔心「老人帶娃會有弊端」。在平時,奶奶也會用一些手邊的工具,帶孩子做一些「益智」的遊戲。,以後可別再說老人不會帶娃了,只要方法對了老人帶娃比親媽更優秀。
  • 3名男童被飛車擄掠獲救 回家差點認不出媽(圖)
    小凱:差點被帶到廣西  在家門口不遠處被飛車劫走的6歲男童小凱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是先後被拐的3名男童中最先獲得解救的一名。  8月8日上午7時許,張植榮接到谷饒鎮派出所電話:「孩子找到了!」張植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問道:「真的嗎?」對方說:「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