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的決策者大多持這樣的觀點,思考問題時只注重大概率的大數現象,極端的特殊的事件忽略不計。重視大概率事件,譬如說義務教育重視如何教好90%的學生,而不是如何教好10%的拔尖學生,當然這無可厚非。
但社會分工是多方面的,有人研究大數法則,研究大概率及其鐘形曲線,但有人研究小概率事件,研究不確實性與突發事件,《黑天鵝》系列的作者塔勒布先生就是研究小數事件與不確定性的人。
中國古代有一本叫《易經》的書,這本書非常神秘,流傳數千年而常盛不衰。流行千年可能與其書用象形文字記述有關,文字深刻古奧,但更重要的是《易經》是一本佔卜預測方面的書,其有一整套佔卜預測的體系,有卦爻辭。
易經是應對不確實性的學問,是一門獨到的應對不確定性的工具,康德哲學、波普爾哲學、塔勒布先生的思想+中國的易經佔卜取象、觀象玩辭、觀變玩佔,是一套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不確定性的利器。
事物發展的未來情景充滿不確定性,但今天總要過去,明天總要來臨,總要面對的。按照康德哲學先驗論的思想,現在也好,未來也好都是自己的主觀認識能力建構的,包括時間與空間。當代思想家以色列的瓦赫利說「人類社會就是人類想像的共同體」,更有哲學家說時空都是人類想像出來的。
既然未來是人類認識能力建構的,用什麼樣的哲學觀與方法論去建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有人看好某事,有人看衰某事,大家就在此分道揚鑣,看好的總能找出好的跡象來,看衰的同樣也能找到不好的證據來支撐,那事物究竟是好還是衰呢?
康德的先驗論說得是人類認識客體的思維能力對客體的認知建構的決定作用,在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中,人的認知決定量子呈現的狀態,但也僅是量子可能出現的狀態的一種,在宏觀世界裡,人的認知對事物狀態不起決定作用,事物該怎麼運行還是怎麼運行。瘋子會通過自己扭曲的思維建構「火」是沒有溫度的,那接下來燒傷的就是他自己。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人們要按照規律辦事,馬克思主義者主張先調查研究,再制定計劃,然後按照計劃行事,虔誠的宗教原教旨主義者按照宗教的儀規去行事,這些都無可厚非。未來是千面的,總有適合探索者的一面,關鍵在於是否執著與專一,是否保持冗餘,漸進性試錯,用凸性結構的方法去推進。當然,需要明白做事的原則與做什麼事是不一樣。
我感覺到對於未來用佔卜取象,然後觀象、讀易經卦爻辭、啟發感悟、獲得靈感的方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易經.繫辭傳》說:「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其中的觀與玩非常值得琢磨。
遇到事或者將要行動時佔一卦取個象,然後觀象玩辭,觀變玩佔,與天地感應,接受啟發,悟出事物發展的玄機所在,是一套非常比較適合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方法體系。
三國時期年紀輕輕的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諸葛亮逢事佔卜取象,觀象玩辭,觀變玩佔,這使其做事神出鬼沒,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帝國。諸葛亮大概是樹立了世界充滿不確實性的認識觀,弄懂了佔卜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方法論體系。
佔卜是應對不確定性的利器,特別是在不可預測的神出鬼沒的資本市場。當然,佔卜是有前提條件的,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較高的人生智慧、有長期的做事實踐,對於資本市場及其標的物比較了解,信奉塔勒布先生的不確定性理論,有自己一套基於不確定性的操盤體系。
所謂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即只欠對事物獨到認知的靈感東風。這東風不妨來之於佔卜取象,然後觀象玩辭,觀變玩佔,佔是古代觀察龜裂紋或蓍草的排列,用辭與佔啟發或誘導靈感出現,接近事物真實的感知。
佔卜是一套深厚的學無止境、熟能生巧、帶有靈性的技術,能夠求得得道大師的卜筮與指點是人一生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