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據武漢晚報報導,王軍志介紹,早在疫情發生之初,科研攻關組就第一時間布局疫苗攻關任務,先後部署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組織12個全國優勢團隊進行聯合攻關。
截至12月2日,全球在研疫苗共有214個。其中51個已進入臨床研究(中國14個),進入三期臨床的有14個(中國6個)。而中國進入三期臨床的6支疫苗,其中四支為滅活疫苗。
王軍志表示,對於滅活疫苗,在我國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也比較好。
滅活疫苗製備出來後,經過了多期臨床試驗以後,已初步得到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結果。
滅活疫苗的主要特點與天然病毒結構最接近,所以應用以後人體的免疫應答反應比較強,安全性也是可控的。另外,它比較穩定,可在2-8攝氏度下運輸,冷鏈運輸很方便。
滅活疫苗必須在P3實驗室生產,如果需要大規模生產,其實驗室的生物安全保障和檢測技術必須要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這方面我們國家做得非常成功,所以這一次我們國家滅活疫苗能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今年完成高風險人群
疫苗緊急使用工作
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關、生產車間建設、批籤發準備等情況,充分肯定疫苗工作取得的成績。孫春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和有關方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刻不容緩的戰時狀態推進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攻關,部門和地方主動靠前服務,生產企業顧大局、敢擔當,推動疫苗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孫春蘭指出,下一步,要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做好審評審批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各方面檢驗。
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嚴格按照質量監管、生物安全等法規、程序和要求,健全疫苗全流程追溯體系,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要研究制定疫苗上市後的接種分配方案,明確人群範圍、接種順序和時間考慮,提前組織疾控機構和基層接種單位的人員培訓。
根據冬季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完成口岸相關從業人員和一線監管人員等高風險人群的緊急使用工作。
疫苗關係群眾生命安全,各相關部門要嚴格疫苗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等管理制度,加強批籤發和監管能力建設,幫助研發單位和生產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開展疫苗知識的宣傳普及教育,使人民群眾科學理性認識疫苗,積極做好預防接種和個人防護。
鍾南山:新冠疫情依舊沒有特效藥
今日上午,第八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在五武漢召開,鍾南山院士視頻作致辭。
鍾南山指出,今年新冠疫情是世界醫學面臨的共同難題,將近一年過去了,人類到現在仍然沒有找到克服它的特效藥。現在世界各地,要超過146萬人失去生命,這對每個醫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儘管現在在國內,已經很少新增患者,更已經沒有死亡的患者,但是對於尋找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手段的步伐,是不能停滯的。「特別是入冬以來,流感和新冠同時發生,或者先後發生,除了對它們進行及時的鑑別診斷外,能不能有一些比較好的中醫藥的手段,以及辨證論治的方法,同時治療兩種疾病呢?這是有可能的。有沒有一些有效的中醫藥,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呢?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來研究。」
來源:中國青年報、長江日報、武漢晚報、環球時報、楚天都市報
新媒體編輯 王月
新報精華文章導讀
天津家長注意!給孩子報課外班看看有沒有這些條款——抓捕現場!31歲男子入戶性侵6旬臥床婦女男子頭暈十多年,原因讓醫生驚呆!
每日新報公眾平臺
我們了解天津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