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家長在詢問各種各樣的選科組合到底好不好,或者選了某一門之後,餘下的兩門怎麼選?又或者已經敲定兩門後,另一門要選哪科?
其實很多人在選科時無非考慮三大因素:一是自己本身擅不擅長;二是這個科目好不好學,能不能考高分?三就是這樣的選科可以填報多少大學專業?
今天小編就從3+3和3+1+2兩種模式,來分析不同的選科到底能夠覆蓋多少大學專業,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對自己已選的科目或者即將要選的科目能夠心裡有數。
3+3模式
3+3新高考模式不存在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之分,涉及到的選科組合更多樣化,因此家長和考生們在選擇時,會更加地糾結。
先來看一下必選科目的專業佔比:
3+3模式下,光是不限選科和必選物理兩個的專業覆蓋率已經高達75.7%。要求必選其餘5門科目的專業非常少,只佔了3.9%。
再來看一下各選科可以覆蓋的專業數量:
*所有專業覆蓋數量均包含不限選科
可以看到物理的選科覆蓋率非常高,只要你選擇了物理這一科目,就能報考89%以上的大學專業。所以有家長問選了物理後,剩下兩門怎麼選?小編只想說選你擅長的專業即可,物理能報考的專業已經很多了。
選擇化學可以覆蓋58.6%的專業,理科三門的專業覆蓋率都達到了50%以上。文科三門的專業覆蓋率在45%以上,其中歷史的專業覆蓋率最高,達到49.7%。
3+1+2模式
3+1+2模式首先要在物理和歷史當中選擇1門,然後再從剩下的4門科目當中選擇2門。
看一下首選科目的專業覆蓋率佔比:
首選科目不限選科的專業覆蓋率最高,達到了51%,僅限物理的專業覆蓋率也較高,達到了47%。首先科目僅限歷史的專業很少,佔比僅有2%。
再來看一下再選科目的專業覆蓋率:
不管首選科目選了什麼,再選科目專業覆蓋率最高的還是不限選科,其次是化學。
之前小編統計過12個不同選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
專業覆蓋率最高的選科組合是物化政,高達96.3%,最低的是歷生地和歷政地,覆蓋率為50.4%。
關於選科,小編小說:
選科時,首選自己的優勢科目,覺得自己更有把握拿高分的科目。畢竟分數越高,所擁有的選擇權就越多。
其次只要物理不是太差,不管是3+3還是3+1+2都把物理選上,那樣專業覆蓋面會非常大。
但如果物理真的非常差,或者學得很痛苦,那不如就放棄物理,去鑽研別的科目,把其它科目的成績提上去。
如果還沒有明確想學的專業,也不要過度去糾結會不會沒有專業可報,即便是專業覆蓋率最低的選科組合也有挺多專業可報的。不要過度憂心專業的問題,實現利益最大化、考高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