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百餘國家觀眾線上參加

2020-12-16 澎湃新聞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百餘國家觀眾線上參加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2020-12-14 22:40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獲悉,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活動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

該項活動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起,由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漢考國際、五洲漢風等20多家單位聯合主辦。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以線上為主的方式進行,旨在為全球廣大中文學習者、愛好者和教育工作者搭建展示成果、分享經驗、加強協作、謀劃未來的新平臺。

交流活動持續一周,場次多達23個,分議題60多項,包括國際中文教育願景與使命、創新與發展等論壇,中文教師專業發展、在線教學資源建設等研討,「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區域/國別中文教育政策等交流,以及「漢字風景」「民以食為天」「唱歌學中文」等線上展示體驗等活動。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田學軍指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學習和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對促進各國經貿投資合作、文明交流互鑑和人民友好往來具有積極意義。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限制了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但心與心的距離不應疏遠,各國民眾特別是青年人學習彼此語言的熱情不會消退。

田學軍介紹,今年以來,國際中文教育並沒有因為疫情放慢發展的腳步,中外各級各類學校和專業機構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開拓新模式、打造新平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兩個月前,全球首個網絡中文課堂——希臘愛琴大學網絡中文課堂正式投入運營。兩周前,『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中國青島。」田學軍說,疫情加速新技術應用,推動語言學習變革。

田學軍表示,本次交流周以「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為主題,順應了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趨勢。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加強語言教育的雙向交流與合作。同時,歡迎中外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國際中文教育,打造新的發展業態,形成新的合作模式,推進在線中文教育平臺建設、資源建設、標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中文教育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教育部,中文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中國日報網12月14日電(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主播、「漢語橋」冠軍導師海霞,北京語言大學、英國駐華大使館、泰國班凱技術學院、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匈牙利羅蘭大學、希臘愛琴大學、埃及駐華大使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等有關機構負責人,分別圍繞有關新項目做了發言。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
  • ...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主播、「漢語橋」冠軍導師海霞,北京語言大學、英國駐華大使館、泰國班凱技術學院、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匈牙利羅蘭大學、希臘愛琴大學、埃及駐華大使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等有關機構負責人,分別圍繞有關新項目做了發言。現場200多名北京語言大學和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國際中文交流周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朋友圈」聚會了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圖丨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了啟動儀式。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論壇召開
    央廣網上海12月1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錢俊妮)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線上論壇昨天召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出席論壇,上海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工作處處長張雪梅主持,海內外共六百餘名遠程中文教育專家及中外教學機構代表在線參會。
  • 我校參加「2020 年美洲、大洋洲孔子學院合作線上論壇」並召開河南...
    校紀委、黨委組織部、人事處、財務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國際漢學院的主要領導和現任河南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參加會議,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譚貞出席線上論壇並主持召開河南大學孔子學院工作座談會。論壇由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華東師範大學聯合承辦,美洲、大洋洲等國家孔子學院共同參與線上論壇,論壇的主題是「協同創新,共謀孔子學院新發展」。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2月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2019年海外觀眾聯誼活動啟動
    9月11日,一年一度的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海外觀眾聯誼活動在北京啟動。活動邀請了來自美國、阿根廷、日本、俄羅斯、英國和尚比亞的六個海外華人觀眾家庭來到中國,參加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海外觀眾座談會、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等系列活動。
  • 山東省教育廳在國際中文教育願景與使命論壇上作典型發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7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官網獲悉,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語言大學、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乾貨 | 實用語料庫/資料庫盤點——「全球中文教學線上交流平臺」系列活動回顧
    北京時間12月26日,「全球中文教學線上交流平臺」第十二期活動「基於語料庫/資料庫的國際中文教學與研究」(第四期)成功舉辦。研討會由北京語言大學於淼博士主持,3位嘉賓展示了3種語料庫/資料庫的具體應用,展示了語料庫的功能及檢索方式。
  • 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文越來越國際化 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這句歌詞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們都希望中文真的可以成為像歌詞裡一樣的地位,如今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意味著什麼?中文是世界上第幾大語言?中文是誰創造的?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啟動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啟動。
  • 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周上嘉興收穫滿滿
    12月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相聚浙裡」國際人文交流周活動在古城紹興啟動。儀式上,首批省級國際人文交流基地7家單位獲授牌,12家浙江省國際人文交流優秀單位獲表彰,31位國際友人獲「詩畫浙江」友好使者稱號。記者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了解到,嘉興在此次活動中收穫滿滿。
  •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觀眾俱樂部在莫斯科成立並舉行授牌儀式
    屈海齊) 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中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海外觀眾座談會暨觀眾俱樂部授牌儀式在莫斯科隆重舉行。中文國際頻道代表團、中國駐俄大使館外交官、華僑華人和媒體代表及中俄熱心觀眾等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中文國際頻道副總監王文昌在致辭中表示:「此行主要目的是實地考察了解CCTV-4在俄羅斯的傳播情況;現場聽取觀眾意見;建立CCTV-4與海外觀眾長期緊密溝通聯絡機制。」
  • 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在韓國啟動
    人民網首爾9月30日電 (記者馬菲)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28日在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國駐首爾旅遊辦事處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旨在引領韓國民眾和華僑華人跨越時空欣賞中國美麗景色,體驗中秋美好風情。此次活動推出文化和旅遊兩大板塊內容,形式上凸顯「數位化」特點,通過虛擬展覽、交互體驗、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向韓國民眾全方位介紹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傳遞 「月圓與共、健康同在」的美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