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2020-12-25 北京語言大學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主播、「漢語橋」冠軍導師海霞,北京語言大學、英國駐華大使館、泰國班凱技術學院、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匈牙利羅蘭大學、希臘愛琴大學、埃及駐華大使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等有關機構負責人,分別圍繞有關新項目做了發言。現場200多名北京語言大學和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

田學軍副部長在致辭中指出,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同時,疫情加速新技術應用,推動語言學習變革。本次交流周以「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為主題,順應了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趨勢。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努力,加強語言教育的雙向交流與合作。同時,歡迎中外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國際中文教育,打造新的發展業態,形成新的合作模式,推進在線中文教育平臺建設、資源建設、標準建設,推動線上線下中文教育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相信在各國政府、企業和專業機構的關心支持下,在各國中文學習者、愛好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國際中文教育一定能夠迎來新的發展、邁上新的臺階,為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誼與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的力量!

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主持了本次啟動儀式並致辭。劉利校長在致辭中指出:對於國際中文教育事業而言,2020年是充滿新變化的一年。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相繼成立,為國際中文教育向標準化、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幫助孔子學院等中文教育品牌駛入了國際化和民間化的新航道。教育科技不斷創新,5G、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使線上教育成為新模式,越來越多的中文學習者能夠通過線上教育享受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這在客觀上促進了教育的公平化。虛擬與現實融合、機器與人工交互、傳統與新潮的碰撞日益頻繁,推動了國際中文教育在理念、手段、形態和評價體系等方面轉軌升級,從而造就了新業態。與此同時,持續蔓延的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際關係,也給全球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少新挑戰。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邁向國際中文教育新徵程的必經之路。

啟動儀式上,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公使包邁岫致辭介紹了中英合作開展「中文培優」(MEP)等項目的成功經驗;泰國班凱技術學院院長巴緹·朱拉勒致辭肯定了中泰合作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的特色項目;天津師範大學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鍾英華致辭提出了相關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參與國際中文教育的新型模式;匈牙利羅蘭大學副校長郝清新致辭回顧了中匈合作開展高校中文院系專業的基本情況;希臘愛琴大學校長克麗絲·維齊拉基致辭介紹了本校全球首個網絡中文課堂的工作進展;埃及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參贊烏麥伊麥·迦尼姆致辭展示了中埃雙方合作開展埃及中小學中文教育的最新成就;全國政協委員、央視主播師海霞致辭介紹了自己參與指導「漢語橋」世界大中學生冠軍賽的故事和體會;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致辭介紹了企業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的設想。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馬箭飛總結致辭表示,作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機構,語合中心主要負責統籌建設國際中文教育標準、教師、教材、考試等資源體系,支持中外學者、教師和學生交流,運行漢語水平考試、漢語橋、新漢學、獎學金等項目,同時大力促進中外語言雙向交流和多元合作。面向未來,語合中心將致力於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高質量新發展,不斷創新推出適應需求、靈活多樣的新項目,努力構建多主體、多層次的新型夥伴關係,不斷擴大國際中文教育的「朋友圈」,增強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吸引力。

致辭環節結束後,中外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了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

北京語言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致力於中文教育和中華文化傳播。近年來,北語緊緊圍繞國際中文發展的需要,充分把握新時代、新形勢給國際中文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理念、搭平臺、建標準、出資源,努力為全球中文教育貢獻北語的力量。面對2020年出現的新挑戰,北語不斷創新教育手段、統籌教育資源,努力適應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新形態。不僅及時將漢語課堂搬上雲端,還創新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線上學術活動和文化交流項目。同時,在語合中心的支持下,北語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支援了多所海外高校的中文專業建設,承擔的合作授課項目總量超過18000課時。未來,北語將與國內外同仁一道,為加強中外語言交流合作,增進國際理解,推動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中國日報網12月14日電(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啟動儀式,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國際中文交流周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百餘國家觀眾線上參加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百餘國家觀眾線上參加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2020-12-14 22:40 來源: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朋友圈」聚會了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圖丨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了啟動儀式。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論壇召開
    央廣網上海12月1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錢俊妮)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遠程中文教學師資支撐與培養」線上論壇昨天召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出席論壇,上海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工作處處長張雪梅主持,海內外共六百餘名遠程中文教育專家及中外教學機構代表在線參會。
  • 山東省教育廳在國際中文教育願景與使命論壇上作典型發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7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官網獲悉,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語言大學、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
    2020年11月22日,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杜拜、埃及和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成立
    日前,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促文化交流 「中歐語言交流項目」布魯塞爾啟動
    中國和歐盟2日在布魯塞爾啟動2009-2013「中歐語言交流項目」,這是中國在與歐盟成員國雙邊合作的基礎上首次專門針對歐盟整體開設的「歐盟窗口」項目。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和歐盟負責語言事務的委員萊昂納德·奧爾班參加了項目的啟動儀式。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2020年「漢語橋」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9月1日,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第十三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趙國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主任、融合發展中心召集人汪文斌,央視頻融媒體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過彤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 「科創月」校企合作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研究中心籤約儀式舉行
    啟動儀式結束後,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研究中心在涵英樓5-5107會議室舉行校企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宮輝出席儀式並致辭。外國語學院院長陳向京代表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研究中心與中譯語通科技有限公司和陝文投資集團文化投資教育有限公司的代表籤署了合作協議。隨後,舉行了語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和翻譯實驗室的開業典禮和捐贈儀式。
  • 2017國慶中秋節文藝晚會暨金幀短片電影文化交流周啟動儀式舉行
    韓城市2017國慶中秋節文藝晚會暨金幀短片電影文化交流周啟動儀式隆重舉行(組圖)10月1日,在喜慶祖國68周年的日子裡,韓城市2017國慶中秋節文藝晚會暨金幀短片電影文化交流周啟動儀式在禹甸園體育場盛大舉行。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2月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
  • 北京語言大學著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高地
    北京語言大學著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高地 2020-04-08 來源:教育部   北京語言大學作為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教材建設重大決策部署
  • 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2020年亞洲孔子學院合作論壇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由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和北京語言大學聯合主辦的2020年亞洲地區孔子學院合作論壇於12月15日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亞洲地區孔子學院(課堂)中外方合作機構負責人、中外方院長圍繞「協同創新,共謀孔子學院新發展」的主題,多角度、全方位地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